2023年7月27日发(作者:)
雅典的教育
雅典是中希腊南部亚狄加的首府,沿袭为国名。境内多山,不适宜农业,只能种植橄榄、葡萄,但矿藏丰富,手工业发达。雅典濒临海岸,多良港,交通方便,不仅与境内各国贸易频繁,而且与北非、西亚也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是中希腊各城邦与东方联系的前缘地带,至公元前5世纪初成为全希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
雅典的阶级关系比斯巴达复杂,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长期殊死搏斗外,以手工业者和农民为主体的下层自由民与贵族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极为尖锐。此外,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大的工商业奴隶主与农业贵族奴隶主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很激烈。自公元前6世纪初,首席执政官梭伦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和下层自由民的政治经济改革后,经过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1),特别是克里斯提尼的改革,至公元前6世纪末,胜利地结束了平民反抗的斗争,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制终于在战胜氏族贵族专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繁荣的工商业经济,民主的奴隶主政治,促进了雅典文化科学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雅典出现了各种哲学派别、艺术水平很高的雕刻和美术作品,文学、史学也很发达,科学,如天文、算术、几何都得到较高的发展。
上述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情况,决定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的有着不同的特点。
雅典的教育,不像斯巴达那样注重军事体育教育,仅仅把奴隶主子弟训练成为具有健全身体、勇敢强悍的武士,而是通过体、智、德、美诸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健美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发达的智力,多方面的兴趣,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这就是西方最早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雅典,国家对奴隶主阶级子弟教育采取放任态度。国家不直接设立学校,只是监督父母负起教育子女的义务。梭伦教育法规定,凡公民都有使其子女学习体操及音乐的义务,违反者受到谴责。雅典的初等学校都是私立,国家绝少干预。
雅典的学校体制比较多样、完善。具体情况是:
家庭教育。雅典初生婴儿的身体检查不是由国家而是由父亲进行。7岁前的男女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主要是锻炼儿童使之具有强健的身体,因而常用冷水给孩子洗澡,虽天气很冷也让他们到户外游戏。此外,母亲或保姆还给他们唱各种歌曲,讲英雄传记和神话故事,以陶冶他们的性格。
初等教育。儿童满7岁后,女孩留在家里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等各方面技能,男孩则入文法学校(The Grammatist school)和音乐学校(The music school),但仍住在家里,上学时有“教仆”(Pedagoue)伴随,为孩子拿写字板、写字棍及竖琴等文具,并监督儿童的行动。教仆多为仪容端正的、有知识的被俘奴隶。学校由教员开设,校门口树立科学和艺术的庇护神阿波罗的雕像。文法学校为启蒙教育,学习读、写、算的初步知识。所谓读,即学习字母、缀字和发音,进而学语言的构造、文法等,教材为荷马与海内窝特的诗歌。另外,还学习梭伦法典。习字是先用石笔在蜡板上写,然后再用芦杆醮墨水在羊皮纸上写。算术教学最初用手指或小石子计算,后改用计数器,较为方便。
音乐学校往往与文法学校在一起,文法教师兼音乐教师。音乐教育范围较广,文学、诗歌、唱歌、乐器的演奏等都兼而包之。雅典人特重音乐教育,其目的不在于娱乐,主要是通过音乐教育陶冶道德品性,锻炼审美情操,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及遵守秩序的习惯。
中级教育。从十二三岁起,孩子又开始进入体操学校[WTBZ](The Palaestra)学习。这是较高一级的学校。体操学校多设在毗邻音乐学校的空旷场地上,孩子们上午去音乐学校学习,下午就到体操学校去练习五项竞技、游泳、拳击等。雅典的体操学校除通过体育训练,使孩子们具备作为一个士兵所需要的强健身体外,还注重体态的匀称、健美,以及意志力的锻炼,如在锻炼中重视培养坚韧刚毅、勇敢进取的精神,以及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品质。
在体操学校,少年们还在乐器的伴奏下学习跳舞。舞蹈与歌唱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如果将来他们参加戏剧表演或歌队时,既要会唱歌,又要随歌起舞。
上述的学校都是私立的、收费的,儿童进过了上述的三种学校,算是受了基本教育。家境困难的即停学就业谋生。但要参与政治、入仕为官者,则要继续学习,一直到20岁。
富裕人家的子弟,从16岁起入国立体育馆。国立体育馆仍以体育与音乐为主。体育馆内有庭园、走廊和宽大的房屋,并饰以神虸和勇士画像。雅典最大的体育馆有三所,即阿卡德米、吕克昂和诺萨尔格。体育项目仍以五项竞技为主,另外还学习骑马、射箭及其他军事技术,各项训练极为严格,以期能有更多的人参加每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精神教育,除了注意学习与辩论演说有密切关系的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门“自由艺术”外,还经常进行舞蹈、歌唱、乐器演奏等项目的练习,以备参加各种节日的歌舞游行大会。
国立体育馆特别注重政治教育,青年们要通晓国家的行政事务,了解法律知识以及公民生活的准则。他们之间常常相互讨论,或参加实际活动,充实自己的知识。一些哲学家也常到体育馆与青年们讨论各种问题,宣传自己的哲学观点。
青年年满18岁由国立体育馆毕业,凡志愿继续学习而又经审查确认为正式公民的后裔者,可升入埃弗比团接受军事训练。这时已取得预备公民资格,正式过兵营生活。到神庙宣誓:遵守法律、效忠国家。先在城市卫戍部队服役一年,然后再到边防部队守卫边疆一年,使之习惯战斗,熟悉地理。同时,还充当地方巡察官,以便学习执行法律和国家事务。年满20岁,通过一定仪式,授予正式公民称号,即有资格担任国家的军事职务和官吏,参与政治事务。
雅典妇女的地位很低,深居内室,不得参加社会活动,既不能入学校,也无家庭教师,只是在母亲或保姆的指导下,学习纺织、缝纫、编织、烹调、唱歌及宗教仪式等。
在雅典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基础上形成的雅典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的教育的典型,对当时希腊的教育思想、古代罗马教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吸取了斯巴达特别是雅典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罗马共和国时期,在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曾袭用过雅典教育。资本主义兴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们,更以雅典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为鉴,提出了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我们的全部经济、政治和智慧的发展,是以奴隶制既为人所公认,同样又为人所必需这种状态为前提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卷,第220页)古代希腊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1)僭主政治
希腊文Tyrannia的意译,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阿哥斯、麦加拉、西基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科林斯僭主柏利安被列为古希腊“七贤”之一。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迄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中古时期,在意大利的某些城市也曾实行过僭主政治。
希腊七贤:
分别是泰勒斯、梭伦、奇伦、毕阿斯、克莱俄布卢、庇塔库斯、佩里安德
梭伦(前638年 - 前559年),生于雅典,出身于没落的贵族,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的。
泰勒斯(公元前625年?~公元前5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约公元前625年生于小亚细亚西南海岸的米利都,早年是商人,曾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地,学会了古代流传下来的天文和几何知识。泰勒斯创立了爱奥尼亚学派,企图摆脱宗教,通过自然现象去寻求真理。他认为处处有生命和运动,并以水为万物的本源。泰勒斯在埃及时曾利用日影及比例关系算出金字塔的高。泰勒斯最早开始了数学命题的证明,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在数学史上是一个不寻常的飞跃。
奇伦(6th cent. B.C.) Chilon
奇伦是斯巴达人,第一个建议任命监察官来辅助国王,并于公元前556年担任这一职务。作为监察官,他提高了这个位置的权力,并首次使监察官同国王一起监督政策。他给斯巴达的训练带来了极大的严格性;他最著名的格言是:“遵守诺言。”
毕阿斯(6th cent. B.C.) Bias
毕阿斯是普里耶涅人,他是一名强有力的律师,并总是将他的言语能力用于好的目的。在他看来,人力的增长是自然的,但用语言来捍卫国家利益则是灵魂和理性的天赋。毕阿斯承认神的存在,主张把人的好行为归于上帝。
庇塔库斯(650—570 B.C.) Pittacus
庇塔库斯,米提利尼人,是一个政治家和军事领导人。他在阿尔卡尤斯兄弟的帮助下推翻了列斯堡的僭主美兰克鲁斯,成为那里的法律制定者,统治了十年。作为一个温和的民主政治者,庇塔库斯鼓励人们去获得不流血的胜利。但他也阻止被流放的贵族返回家园。
佩里安德(665—585 B.C.) Periander 佩里安德生于科林斯,后为僭主。在位期间,他所统治的城邦获得了极大的繁荣。他改革了科林斯的商业和工业,修筑了道路,开凿了运河。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热心于科学和艺术。
克莱俄布卢(c. 600 B.C.) Cleobulus
克莱俄布卢生于林迪,后成为林迪的僭主,据说他曾追溯其祖先到赫拉克勒斯。强壮而英俊的克莱俄布卢对埃及哲学很熟悉。他很关心教育,主张女子应该和男子一样受教育。
梭伦- Solon of Athens,他的格言是“避免极端”- "Nothing in excess"
契罗- Chilon of Sparta,他的格言是“认识你自己”- "Know thyself"
泰利斯- Thales of Miletus, 他的格言是“過份執著穩健只會帶來災難”- To bring surety brings ruin"
毕亚斯- Bias of Priene, 他的格言是“人多手腳亂”- "Too many workers spoil the work"
克留勃拉- Cleobulus of Lindos, 他的格言是- “凡事取中庸之道”-"Moderation is the chief good"
庇塔碦斯- Pittacus of Mytilene,他的格言是“紧抓时机”- "Know thine opportunity"
勃吕安德- Periander of Corinth,他的格言是- “行事前要三思”-"Forethought in all things"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90450381a35138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