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发(作者:)
00
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小分子多肽[日期:2007-02-13]
0000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小分子多肽000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第21卷第6期0000
石继红 赵永同 王俊楼 韩苇 颜真 张英起 摘 要:目的
00000
0000
研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小分子多肽的方法.方法 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的样品,上样量对电泳结果的影响及对分子量标准(Mr2512~16949)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样品的不同处理条件未见有差异;在该实验系统条件下上样样品为每孔5~10μg较佳;分子量标准直线回归系数r=-0.962.结论 样品处理方便;上样量少;在160 g·L
T,60 g·kg-1 C较低的丙烯酰胺含6 mol·L-1脲的分离胶中能够显示Mr为2512的多肽,是一种显示小分子多肽的较好方法.
0000
-1 关键词: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肽;蛋白质 0 引言0000
0000
20世纪60年代Shapiro建立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之后,Weber,Glossmann和Douglas等人进行了多次改进,已显示出了在分离、鉴定和纯化蛋白质方面的优越性,但对于Mr小于10000的蛋白质来说是无能为力的[1]. 20世纪80年代初Schägger等[2]应用脲分离蛋白质复合体亚单位的11种蛋白质,但分离效果不甚理想且重复性较差.之后他们又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摸索,能够分离较大Mr范围内的蛋白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大量涌现,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已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进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研制中,对SDS-PAGE方法进行了多次改进,在较低的丙烯酰胺浓度下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此法所需仪器简单,操作方便,重现性好,时间短,只需微克量的多肽便可显带且能迅速估计出其Mr,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利用.0000
1 材料和方法00000
1.1 试剂和仪器 SDS、脲、甘油、过硫酸铵均为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出品;丙烯酰胺(分析纯)为汕头市光华化学厂产品;N,N′-甲叉双丙烯酰胺(分析纯)为浙江黄岩人民化工厂生产; tris(分析纯)为成都试剂厂出品;TEMED为BIO-RAD产品;Tricine(Ultra pure Grade)为Solon Ind产品. BIO-RAD小型垂直式电泳附件模具;FD-201稳压稳流电泳仪(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0000
1.2 肽分子质量标准 肽分子质量标准的Mr范围2512~16949为Pharmacia lKB 公司产品. 胸腺肽α1是美国加州圣马刁市赛生药品公司产品(商品名“ZADAXIN”),是一乙酰化的多肽,Mr为3108, pI 3.8. 经 Sephadex G-25柱去除所含的甘露醇,然后冷冻干燥,用样品缓冲液配成所需样品. 1.3 方法0000
0000
-1 1.3.1 电泳贮存液的配制 阳极缓冲液中Tris为0.2 mol·L用HCl调pH值至8.9.阴极缓冲液为0.1 mol·L 的Tris, 0.1 mol·L的Tricine和0.01 g·L的SDS溶液,其pH值约为8.25. 胶缓冲液为3.0 mol·L-1的Tris和 0.03 g·L-1的SDS,用HCl调pH值至8.4.0000
-1-1-1 称取48 g丙烯酰胺和1.5 g N,N′-甲叉双丙烯酰胺溶于100 mL纯水中,溶解混匀后经4号滤纸过滤即得到495 g·L-1 T,30 g·kg-1 C的贮存液;称取46.5 g丙烯酰胺和3.0 g N,N′-甲叉双丙烯酰胺溶于100 mL纯水中,同样得到495 g·L T,60 g·kg C的贮存液(T代表丙烯酰胺的总浓度,C代表交联度).0000
-1-1
1.3.2 胶的制备 与一般SDS-PAGE电泳相似离胶、间隙胶和浓缩胶,依次灌胶.[3],按Tab1给出的数据分别配制分
0000
表 1 分离胶、间隙胶和浓缩胶的组成0000
tab 1 Composition of separating, spacer and stacking gels0000
Persulfate
Acrylamide Acrylamide
Gel
buffer
Urea
solution A solution B
(V/mL)
(V/mL)
(V/μL)
Distilled
of
water
100
g·kg-1
TEMED
Final
(V/μL)
(V/mL)
volume
Composition
V/mL V/mL
Separating gel
160 g·L-1 T,
60 g·kg-1 C - 3.3 3.3 3.6 1.0 45 4.5 10.05
with 6 mol·L-1
urea
Spacer gel
100 g·L-1 T,
30 g·kg-1 C
0.60 - 1.0 - 1.40 20 2.0 3.02 Stacking gel
60 g·L-1 T, 30
g·kg-1 C
0.30 - 0.93 - 1.27 25 2.5 2.53
a:495 g·L-1T,30 g·kg-1C;B:495 g·L-1 T,60 g·kg-1C. T: the total percentage
concentration of both monomers; C: the percentage concentration of the
corosslinkage.1.3.3 样品缓冲液的制备及样品的处理 蛋白质样品与上样缓冲液(4 g·L-1
SDS,120 g·L甘油,50 mol·L tris,20 mL·L巯基乙醇含0.1 g·L溴酚蓝,pH6.8)混合均匀,分别按40 ℃孵育30 min;60 ℃孵育10 min和煮沸2 min处理.000
-1-1-1-1
1.3.4 电泳条件 内槽装阴极缓冲液、外槽用阳极缓冲液恒压电泳,先40 v约1 h,当样品进入分离胶时,电压升至60 V约2 h.0000
1.3.5 染色、脱色和胶的保存 电泳完毕时胶置于染色液[2.5 g·L考马斯亮蓝R-250的乙醇(V)∶冰乙酸(V)∶水(V)为9∶2∶9]中振荡染色1.5~2 h,转至脱色液(400
mL·L-1的乙醇,40 mL·L-1的冰乙酸)中扩散脱色,直到背景清晰.胶的保存与一般SDS-PAGE类同[3].0000
-1
2 结果0000
2.1 不同处理的样品对SDS-PAGE的影响 多肽样品经上述3种不同处理,经SDS-PAGE后,分子质量蛋白标准(Mr2512~16949)没有电泳差异,均能较清晰地显示6条带(Fig 1).分子质量蛋白标准分别在每孔上不同量的蛋白质(Fig 2),当上样量为1μg时,分子质量蛋白标准仅能显示其中的5条带.当上样量达到5~10 μg时,Mr 2512的肽带明显可见.0000
2.2 分子量标准蛋白回归方程及对低分子量标准品的分析 应用160 g·L-1T,60
g·kgC含6 mol·L脲的丙烯酰胺凝胶能够较好地显示标准蛋白的6条带(Fig1). 对其Mr对数(lgMr)和在分离胶中迁移的距离(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0.0378x
-1-1+ 4.5512,相关系数r = -0.962,从曲线查及胸腺肽α1单体的Mr为3135(其理论Mr为3108).0000
图 1 样品的不同处理
0000
fig 1 Treated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000
lane 1, 4: 40℃ 30 min; Lane 2, 5: 60℃ 10 min; Lane3,6:100℃ 2 min00000
图 2 样品量的不同对电泳的影响
0000
fig 2 Quantity's effect on electrophrosis000
from lane 1 to 6 the protein quantity is 4, 8, 12, 16, 20, 24 μg respectively.0000
3 讨论0000
SDS-PAGE的有效分离范围取决于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和交联度,其孔径随着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比率的增加而减小,比率接近于1∶20时,孔径达到最小值[3]. mr低于10 000的小分子肽,即使用较高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的SDS-PAGE也不能完全分离[2].杨联萍等[4]指出用含脲的SDS-PAGE,即使用银染方法Mr小于8000的蛋白标准品也无着色.而我们用含6 mol·L-1脲160 g·L-1 t,60 g·kg-1 C的SDS-PAGE方法,不需银染而直接用2.5
g·L-1的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5~2 h,即可把标准品中的6条带显示得非常清楚,且简单方便,上样量小,重复性好.实验范围内(蛋白标准Mr为2512~16 949)肽Mr的对数与迁移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0.962. 我们以低Mr胸腺素α1作参照,其结果3153与实际Mr3108标准相符,从而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待测样品结果的可信性,该方法是一种显示小分子多肽和估测其Mr的较好方法.在含SDS缓冲液的样品中,小分子多肽的浓缩是较困难的,这是因为小分子多肽与SDS形成的复合体具有和SDS本身类似的电荷和大小,因此浓缩对于小分子多肽的SDS-PAGE来说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5].上述方法中Tricine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可以作为拖尾离子,使小分子多肽能够在浓缩胶中形成尽可能窄的带.此外,快速的固定、染色和脱色对于小分子多肽电泳是必要的.这主要是由于小分子多肽对染料的结合力较弱,易扩散冲洗掉而着色较差.随着生物活性多肽物质的发现和多肽类药物的研制,小分子多肽电泳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生物活性物质纯化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经常使用的快速鉴定方法.0000
作者简介:石继红(1963-),男(汉族),河北省枣强县人.讲师. Tel.石继红(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陕西西安 710033)000
赵永同(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3) 王俊楼(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3) 韩苇(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3) 颜真(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3)000
000
000
000
张英起(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33) 参考文献:
0000
00000
[1] Cleveland DW, Fischer SG, Kirschner MW et al. Peptide mapping by limited
proteolysis in sodiun dodecyl sulfate and analysis by gel electrophoresis[J]. J Bio Chem,
1977;252(3):1102-1106.00000
[2] Schgger H, Jagow G. Tricine-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for the separation of proteins in the range from 1 to 100 KDa[J]. anal
Biochem, 1987; 166(2): 368-397.0000
[3] 金冬雁,黎孟枫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880-887.00000
[4] 杨联萍,孔祥平,易学瑞. SDS-PAGE电泳对小分子多肽的分析[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6):49-51.00000
[5] Fish WW, Reynolds JA, Tanford C. Gel chromatography of proteins indenaturing
solvents[J]. J Bio Chem, 1977; 245(19): 5166-5168000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90455986a35200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