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徐婷 韩硕 林昭静 冯子峰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9期
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脑卒中,而血脂异常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早在2002年,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就以近8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列为当年世界最畅销药榜首,而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将更大的精力投注在血脂的调理上。因此,研究和发展新型降血脂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一般调血脂药主要从以下方面产生作用:阻止吸收,抑制合成,促进转化,加速分解。其中临床应用较多,作用机理比较清楚的西药有4 大类。
1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代表药为他汀类药物,是一类与HMG-CoA 还原酶有竞争性作用的含他汀杂环的化合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HMG-CoA 还原酶,限制胆固醇的合成,并能增加肝脏LDL 受体合成,同时使TC、LDL-C 及TG水平下降。故而他汀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血TC 及LDL-C 增高为主的患者。美国FDA先后批准了6 种他汀类药物用于临床。由于降血脂效果显著,己成为降血脂的首选药物。有研究显示这些他汀类一般常用剂量可使LDL-C 降低10%~60%,TG降低10%~50%,HDL-C升高5%~10%[1]。
2 纤维酸类
贝特类药物即是此类药物的代表。该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a(PPAR-a)的配体,增强脂蛋白酶的作用,使血中富含TG的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加速降解,降低血中TG水平,进而可以降低LDL-C 亚型水平,能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因此,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TG升高为主的患者。常用的贝特类有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苯扎贝特(必降脂),吉非罗齐(诺衡、洁脂) 等。近些年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相关衍生物,增强其调脂能力,降低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等副作用。其中菲诺贝特为苯氧芳酸衍生物,具有明显降低TG和TC 的作用,且对肝脏的损害较小。利非贝罗(lifibrol)是一个集所有纤维酸衍生物优点的化合物,能降低餐后血脂水平。环丙贝特(ciprofibrate)[2]是该类药物中较新的,正在进行临床评价。
3 烟酸
降脂药物中, 烟酸类[3]因具备降脂谱广、升高HDL- C 作用强、是能够降低Lp(a)的有效药物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现已有学者[4]通过往幼年肥胖大鼠的饲料中添加烟酸的实验证实控制食谱联合烟酸可以改善血脂、血管内皮粘附功能,从而改善AS 预后。近几年相继报道的几个关于烟酸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也大多显示烟酸类可减少严重冠脉事件的发生及总病死率。常见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90453643a35173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