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居住文化研究

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居住文化研究

2023年7月27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居住文化研究

作者:李考智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第04期

摘 要:民族文化符号在当代建筑装饰中通过民族符号的表征,反映出这一风格区建筑的民族特色。同时要求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共同营造出少数民族文化氛围。主要体现在三种控制模式一一符号表征、形态隐喻、意境追寻。从而提升当代少数民族聚集城市总体形象,使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文脉得以延续。

关键词:民族文化 索伦鄂温克 蒙古包

检 索:

Abstract :National cultural symbol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national symbol and reflects the national style of building in the certain area. In meantime, the

harmony between buildings and thei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a minority culture. There are mainly three kinds of control modes, including symbol expression,

form metaphor,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t is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overall image of

contemporary minority city, and to make possible for the continu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context.

Keywords :National Culture, Solon Ewenki, Mongolia Yurt

Internet :

在古代人们用简单的住所防御野兽外来侵犯,同时免受酷暑、严寒、风雨和雪的侵袭。经过文明的洗礼最终形成所谓的居住文化,它是指在其中居住和建造住所时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验、技能、风俗习惯,知识、即人们生产、居住、生活的方式方法、功能、过程等结构的组合。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各族人民的住所样式,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各所不同。索伦鄂温克人由于世代追随野生驯鹿过着游猎的生活,先民为了生存繁衍,就需要一个能避酷暑、抵严寒、防御侵袭和休憩居住的场所。因此产生了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住所“仙人柱”,在“仙人柱”的基础上借鉴蒙古族的“蒙古包”发展成自己民族的“蒙古包”。那么在这种居住生产和演化过程中又富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住所的选择

索伦是鄂温克族的一个部落,在雍正十年(1732)迁入呼伦贝尔草原的。由于戍边的需要,索伦鄂温克族开始过上了游牧生活,他们一直没有固定的住处。夏秋在一处最多住2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aochengxu/1690451569a35151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