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索尼sbh24)

第五单元 分米和毫米

1课时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例1、例2,第54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

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

或线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体会认识长度单位是实际生活中计量长度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

应用价值,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提问:谁能知道,教室的门大约有多高?要知道教室的门有多高,可以用什么

作单位来测量呢?1米有多长?1厘米呢?用手比划比划。

2.说明:米和厘米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长度单

位——分米和毫米。(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认识新知

(一)认识分米

1.量一量

出示一个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的文具盒。用直尺量出文具盒的长边和

短边的长。明确:这个文具盒的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

指出:像10厘米、20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来表示,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

dm”表示。(板书:分米dm

追问:这个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宽呢?

2.认一认。

让学生拿出直尺,按照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看看有

多长。

提问:从直尺上看,1分米是几厘米?

指出:从直尺上可以看出,1分米正好是10厘米,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10

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提问: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有多长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

3.画一画。

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反馈:你是怎样画的?请同桌同学互相检查一下,再看看1分米的线段有多长。

4.找一找。

提出要求:找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同桌互相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进一步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

5.数一数。

让各小组的同学轮流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有几厘米,并和同学交流。

提问: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要准确表示它的厚度,怎么办?你有什么想法?

指出:表示不到1厘米的长度,就需要认识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大家在直尺

上数一数,课本的厚度有几个小格。

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1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毫米)这是我们今

天要认识的另一个长度单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现在请大家观察直

尺,并在直尺上指一指1毫米,看看1毫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明确:直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2.数一数。

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看一看。

出示一些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如,5角硬币、身份证等),说明它们的厚

度大约都是1毫米。然后让学生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量一量它的厚度大约

是多少,再让同桌同学互相比划1毫米的长。

提问: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指出:毫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各是多少毫米。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各是几毫米的?

再问:你认为怎样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的边,说一说怎样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

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自己的发现。

出示平行四边形图,让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组织反馈。

提问: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你有什么发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完成测量后,让学生说说课桌和板凳的高各接近几分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分别估计数学书和讲台的宽,说一说估计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估计数学书

的宽要用厘米作单位,而估计讲台的宽要用分米作单位。

让学生分别测量数学书和讲台的宽,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提问:数学书的宽正好是整厘米数吗?18厘米多几毫米?可以怎样表示?

再问:讲台的宽正好是整分米数吗?可以怎样表示?

比较:请同学们比较估计和测量的结果,想一想是估计的结果准确一些,还是测

量的结果准确一些。

指出:估计时,一般不需要得到十分准确的结果,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表示,而

测量得到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可以用几厘米几毫米或几分米几厘米这样的形式

来表示。

5.阅读“你知道吗”,并进行交流。

四、反思交流,总结收获(略)

【板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参与面广、活动量大,从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到进行实际测量,

生多是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的。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交流、

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

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乐趣。这样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调动学生内

在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234970a106288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