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专业摄像机)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1课时口算卡含答案
课前小练:(复习旧知)
70厘米=( )分米 10米=( )厘米 30厘米=( )分米
30毫米=( )厘米 80分米=( )米 300厘米=( )米
自主练习
一、想一想,算一算(巩固练习)
9000米=( )千米 4000米=( )千米 5千米=( )米
1000米=( )千米 ( )米=7千米 9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6千米=( )米
二、想一想,填一填:(知识运用)
2分米 20厘米 8分米 80厘米 2 米 200厘米
7000米 7千米 5千米 4900米 1000米 1千米
2000米 3千米 5千米 5900米 100米 1千米
三.想一想,算一算(拓展提高)
(1) 1米=( )分米=( )厘米 800毫米=( )厘米=( )分米
2分米+8厘米=( )厘米 41厘米=( )分米( )厘米
3700米=( )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1750米=( )千米( )米
(2)在( )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只粉笔长7( )
课桌的桌面的宽度是44( )
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大约是120( )
(3)小军练习长跑,每天跑600米,每周跑5天,一周共跑了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课前小练:(复习旧知)
70厘米=( 7 )分米 10米=( 1000 )厘米 30厘米=( 3 )分米
30毫米=( 3 )厘米 80分米=( 8 )米 300厘米=( 3 )米
自主练习
一、想一想,算一算(巩固练习)
9000米=( 9 )千米 4000米=( 4 )千米 5千米=( 5000 )米
1000米=( 1 )千米 ( 7000 )米=7千米 9千米=( 9000 )米
8000米=( 8 )千米 4千米=( 4000 )米 6千米=( 6000 )米
二、想一想,填一填:(知识运用)
2分米 20厘米 8分米 80厘米 2 米 200厘米
=
= =
7000米 7千米 5千米 4900米 1000米 1千米
=
>
=
2000米 3千米 5千米 5900米 100米 1千米
<
<
<
三、想一想,算一算(拓展提高)
(1)1米=( 10 )分米=(100 )厘米 800毫米=( 80 )厘米=( 8 )分米
2分米+8厘米=( 28 )厘米 41厘米=( 4 )分米( 1 )厘米
3700米=( 3 )千米( 700 )米 6000米=( 6 )千米
1750米=( 1 )千米( 750 )米
(2)在( )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只粉笔长7( 厘米 )
课桌的桌面的宽度是44( 厘米 )
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大约是120( 千米 )
(3)小军练习长跑,每天跑600米,每周跑5天,一周共跑了多少千米?
600×5=3000(米)=3(千米)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小东、小强和小华共重100千克,小东和小强共重68千克,小强和小华共重66千克。三人各重
多少千克?
【答案】 解:小强的体重:68+66-100=34(千克)
小东的体重:68-34=34(千克)
小华的体重:66-34=32(千克)
答:小强的体重34千克,小东的体重34千克,小华的体重32千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小东和小强的体重之和+小强和小华的体重之和-小东、小强和小
华三人的体重=小强的体重,然后用小东和小强的体重之和-小强的体重=小东的体重,小强和小华的
体重-小强的体重=小华的体重,据此列式解答。
2.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168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
钱给丙,第三次丙拿出甲此时相同的钱给甲,这时三人的钱同样多。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
【答案】解:168÷3=56(元)56÷2=28(元)
答:原来甲比乙多28元。
【解析】【分析】最后每人的钱数是第三次拿完之后,甲乙丙的钱数相等,用除法计算出现在每个人
的钱数,然后逆推,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
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3.排课程表。
周四上午笑笑所在班级的四节课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语文老师9:00要参加会议,数学老师
第三节要听课,体育老师前三节没有课。请排出周四上午笑笑所在班级的课程表。(画“√”)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8:10-8:50第一节
9:00-9:40第二节
10:00-10:40第三节
10:50-11:30第四节
【答案】
8:10-8:50第一节
9:00-9:40第二节
10:00-10:40第三节
10:50-11:30第四节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
√
√
√
【解析】【解答】
体育老师前三节没有课,所以体育在第四节;
语文老师9:00要参加会议,所以语文在第一节;
数学老师第三节要听课,所以数学在第二节;
最后第三节为英语。
【分析】
先排体育、语文,数学再排英语,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逻辑推理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4.为捐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王冬决定利用假期中的6天为农场拔草。农场的工人叔叔说:“你将
按劳取酬,我有两种方案:①每天30元钱;②第1天给3元,第二天给的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
天给的是第二天的2倍……也就是每天给的是前一天的2倍。”请你帮王冬选择合算的取酬方案。
【答案】 解:第一种方案是:6×30=180(元)
第二种方案是:3+3×2+3×2×2+3×2×2×2+3×2×2×2×2+3×2×2×2×2×2=189(元)
答:选第二种方案。
【解析】【分析】用每天给的钱数乘6求出第一种方案的总钱数;分别计算出每天给的钱数,然后把
这些钱数相加,这样求出第二种方案给的钱数。比较后选择方案即可。
5.三年级同学组成一个方阵参加学校的广播操会操活动,无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
第8个,无论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小明都是第12个.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会操活
动?
【答案】 解:8+8﹣1=15(人)
12+12﹣1=23(人)
15×23=345(人)
答:三年级一共有345名同学参加会操活动。
【解析】【分析】 无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第8个,说明小明重复计数了,用两个
8的和减去1即可求出共有几行,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共有几列,然后用行数乘列数即可求出总人数。
6.柜子里有大、中、小三种花瓶,买4个中瓶的钱可以买2个大瓶和1个中瓶,买11个小瓶的钱可
以买6个中瓶。买8个大瓶的钱可以买几个小瓶?
【答案】 解:2个大瓶=3个中瓶,则4个大瓶=6个中瓶=11个小瓶
8个大瓶=22个小瓶
答:买8个大瓶的钱可以买22个小瓶。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代换问题,根据条件“ 买4个中瓶的钱可以买2个大瓶和1个中瓶 ”
可知,买2个大瓶的钱数等于买3个中瓶的钱数,由此可得,买4个大瓶的钱数等于买6个中瓶的价
钱,根据条件“ 买11个小瓶的钱可以买6个中瓶 ”可以得到,买4个大瓶的钱数等于买11个小瓶的
钱数,那么买8个大瓶的钱数就等于买11×2=22个小瓶的钱数,据此解答。
7.三(1)班参加作文兴趣小组的有18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12人,其中有4人两个小组都参
加了,没有一个小组都不参加的.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18+12-4
=30-4
=26(人)
答: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一共有26人.
【解析】【分析】根据容斥原理,用三(1)班参加作文兴趣小组的人数+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
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8.三(2)班有25人去过西湖,有30人去过长城,其中有10人两个地方都去了,没有一个地方都
没去过的.三(2)班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25+30-10
=55-10
=45(人)
答:三(2)班一共有45人.
【解析】【分析】根据容斥原理,用三(2)班去过西湖的人数+去过长城的人数-两个地方都去了的
人数=三(2)班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9.小丽有2件上衣,3条裤子,又买了2顶帽子。现在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答案】 解:2×3×2=12(种)
答:现在有12种搭配你方法。
【解析】【分析】每件上衣都会有3条裤子与之搭配,每条裤子会有2顶帽子与之搭配,运用乘法原
理计算搭配的总种类即可。
10.请你从数字卡片中拿出1、5、7三个数字,能排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自己试一试。
【答案】 解:157、175、715、751、517、571一共6个数字。
【解析】【分析】 每个数字都可以做百位数字,然后确定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这样依次写出每个
三位数即可。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234577a106286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