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分析
作者:常艳
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4期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声乐表演艺术的创作中,演唱者必须尊重词曲作者,以人声为载体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它通过演唱者的歌唱技巧和艺术手段,诠释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予听众以美的艺术享受。《昭君出塞》是一首经典的声乐艺术作品,通过这首作品的演唱分析,能够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进而为唱好这首作品打下基础。
关键词:《昭君出塞》 演唱分析
声乐演唱是一门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表演艺术,已经成为唤起欣赏者与作曲家情感共鸣的媒介,成为了音乐艺术领域,最富有魅力的表演艺术方式之一。本文阐述了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几点体会:
一、歌词分析
《昭君出塞》这首声乐曲出自于中国古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这首歌曲主要描写了王昭君在汉朝使者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在马上,冒着凛冽的寒风,往北前行,一路弹着琵琶,在一曲曲乐曲中倾诉着自己对故土的无尽思念。千里迢迢,终于到了匈奴本土,她慢慢习惯了边塞的生活,赢得了匈奴人的尊敬和爱戴。后来“昭君出塞”这一典故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象征,王昭君也被冠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誉,为历代所咏唱,不仅因为她有“落雁”之貌,更因为她完成了历史使命,对中国的和平和统一及民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用富有激情的语调来朗读歌词,融入丰富的联想,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对歌词反复朗读,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歌词的意境,并且发挥想象,以便能够了解歌曲所犯印的主题。然后结合作品的背景、与创作动机,来了解与把握作品的语义内涵和情感内涵。
二、谱面曲式结构及歌唱状态分析
我们在演唱之前,要对《昭君出塞》这首作品的曲谱反复视唱,以便于认真地观察旋律与节奏的变化。再在细节方面注重各个部分的演唱布局和处理。一般来说,前奏与全曲有着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作用。因此,当我们演唱歌曲时,当听到《昭君出塞》前奏一响起,就应全身的细胞融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然后,我们重点抓住《昭君出塞》的高潮部分。因为高潮是全曲的重点,也是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全曲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只有做好高潮处的处理,这首作品才具备亮点。下面对作品《昭君出塞》的谱面分层、逐段进行分析。曲式结构A-B-A1三部分进行说明.
(一)“A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885045a18092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