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
作者:陈雪萍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3期
摘要:音乐是一门记录作者生活感情的艺术,它是人类情感的高级表现形式。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接触到音乐,也会欣赏到音乐。但我们欣赏音乐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有的喜欢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响效果,有的喜欢音乐所蕴含的感情,有的能根据具体的形象来把握音乐,这与音乐的欣赏方式有关。
关键词:欣赏方式 特点 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条件、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文化艺术。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生活的享受,是艺术欣赏的主要内容。对于同一首音乐,不同的欣赏方式可能会产生的不同结果。音乐欣赏方式主要有:纯形式的欣赏方式,形象化的欣赏方式,情感化的欣赏方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来论述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
一、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
(一)纯形式的欣赏方式
纯形式的欣赏方式更加的专业和理论化,比较适合音乐家、作曲家,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专业的音乐人为了挖掘音乐本身的审美特征,往往会更加关注音乐作品节奏、和声、结构、旋律等形式要素,更加注重音乐的专业化追求,而不仅是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如,无标题的音乐,如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用的就是这种欣赏方式。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往往更喜欢听歌曲、标题音乐,我们听音乐追求的就是享受生活,愉悦自己,完善自身的情感认识,并不关注音乐深层次的东西。所以说,纯形式的欣赏方式更加的纯粹、更加的专业,但并不适合我们每一个人。
(二)形象化的欣赏方式
相对于纯形式的欣赏方式,形象化的欣赏方式更加的普遍,其借助于文学、绘画来理解音乐。也就是说,形象化的欣赏方式是一种充分利用听觉、视觉的音乐欣赏方式。这种欣赏方式是值得肯定,因为无论是音乐家还是我们普通人,视听结合的欣赏效果要远远好于纯形式的欣赏,它已成为音乐欣赏活动中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中,“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正好揭示了利用视觉形象同样能实现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在西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这种音乐的风格深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印象主义绘画注重色彩,德彪西音乐注重和声,其中的代表作有《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大海》。欣赏这些音乐需要听、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885454a18097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