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联想笔记本摄像头怎么打开)
2021上海各区一模汇编:压强计算
1、(2021嘉定一模)如图10所示,棱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立方体A、B放置在
水平地面上,物体A、 B的质量均为8千克。求:
①物体A的密度ρ
A
。
②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
③小明设想在A、 B两物体中选择某一物体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截取一定质量Δm,并
将截取部分Δm置于对方的上表面,使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B
´=p´。上述做法是
否都可行?请说明理由。请写出满足p
AB
´=p´时的截取和放置方式,并计算出Δm。
2、(2021宝山一模)如图9,质量均为m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B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A的密度和高度分别为4ρ和5h,B的密度和高度分别为5ρ和8h。
① 试求A、B对地面压强之比p:p?
AB
② 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
___________(选填“质量”、“高度”、“体积”或“无法实现”),并通过计算简述你的理由。
3、(2021普陀一模)将实心均匀圆柱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1960
帕和1176帕,已知圆柱体A的密度为2×10千克/米。
33
① 求圆柱体A的高度h
A
。
A
B
图10
② 若圆柱体A、B的底面积、高度关系如右表所示。
(a)求圆柱体B的密度ρ
B
。
(b)现将圆柱体A 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定高度叠放在圆柱体B的中央,则A、B对水平地
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ABAB
和∆p,求∆p与∆p的比值。
4、(2021崇明一模)某实心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20千克、体积为
圆柱体 底面积 高度
A S 5h
B 3S 3h
810米410米
3322
、底面积为.
①求圆柱体的密度ρ;
②求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③水平面上还有A、B两个圆柱体(相关数据如图7所示),请将其中 (选填“A”
或“B”)圆柱体竖直叠放在另一个圆柱体的上部中央,使上圆柱体对下圆柱体的压强最大.
求出此最大压强.
P
最大
5、(2021浦东一模)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的质量为8千克、体积为2×10
-33
米,求甲的密度ρ。
甲
圆柱体 底面积 质 量
A S 5m
B 5S m
图7
②若乙的重力为50牛、底面积为2.5×10
-22
米,求乙对地面的压强p。
乙
③若甲竖放、乙平放,将它们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8所示,旋转前后它们对地面的
压强如下表所示,求旋转后乙对地面的压强。
6、(2021闵行一模)如图11所示的圆锥体和圆柱体是常见的两种几何体,为了研究它们对
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小张同学利用小机床制作了底面积、高度相同的同种木质圆锥体
和圆柱体若干组(组与组之间底面积、高度不完全相同),测出它们的重力以获得它们对水
平桌面的压力,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底面积S
1212
<S、高度h<h)
① 分析每组相关数据及条件可得出结论:当 (9) 时,圆柱体与圆锥体对水平桌
面的压力之比为 (10) 。
② 小张在整理器材时发现一个塑料圆台,如图12所示。圆台高为0.1米、密度为
1200千克/米
3
,圆台上表面半径r为0.1米、下表面半径R为0.2米,求该圆台对水平桌
面的压强。
图12
图11
高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底面积
高度
圆柱体重力(牛)
圆锥体重力(牛)
S S S S
1212
hh h h
1 122
30 45 36 54
10 15 12 18
图8
h
a
对地面压强 旋转前 旋转后
h
2940 1176
2940
甲
a
乙
p(帕)
甲
P(帕)
乙
7、(2021奉贤一模)如图8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足够高且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
为2×10米,内盛有质量为6千克的水。求:
-22
① 容器中水的体积V
水
。
②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水
。
③ 将一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水位升高了0.1米,并且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Δp为
4900帕,求小球所受重力与浮力之比。
8、(2021闵行一模)如图8所示,容积为5×10
3
米的平底鱼缸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
3
内装有质量为2.5千克的水,水深为0.1米。求:
① 水的体积V
水
;
②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
③ 小王同学继续往鱼缸中倒入5牛的水后,他认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F
水
为5
牛。请你判断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9、(2021青浦一模)如图9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质量
为1千克、底面积为2×10米,乙容器内装有0.2米深的酒精(=0.8×10千克/米),
﹣
2
233
酒精
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① 求乙容器底部受到酒精的压强p
乙
。
② 继续在容器甲中注水,使甲中水面与乙中酒精的液面相平,求甲容器对水平面压强的增
加量p。
甲
图9
乙
图8
10、(2021松江一模)如图10所示,边长为0.1米、密度为5×10
33
千克/米的均匀正方体
甲和底面积为210米、高为0.3米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桌面上,乙容器内盛有
2
2
0.2米深的水。求:
① 甲的质量m
甲
。
② 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
③ 现将一个体积为310
3
米的物体丙分别置于正方体甲上方和浸没在乙容器内的水
3
中,甲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Δp恰好为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的4.5倍,求物体
甲水
丙的密度ρ。
丙
11、(2021金山一模)如图16所示,密度为1×10
33
千克/米的长方体甲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
上,其边长如图所示;容器乙中有0.1米深的液体。求:
① 长方体甲的质量m;
② 长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③ 将长方体甲由竖放变为平放,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
相等,求液体密度ρ。
0.1米
0.1米
0.3米
甲 乙
图10
甲 图16 乙
12、(2021杨浦一模)如图16所示,盛满水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甲与实心柱体乙放置在水
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2S,水的质量为m。
① 若容器甲中水的深度为0.2米,求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p
水
。
② 若柱体乙的质量为2m,求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p
乙
。
③ 现有物块A、B、C,其密度、体积如下表所示。小华选择其中一个先后放入容器甲的水
中(物块浸没在水中)、柱体乙的上部,使容器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小于柱体乙对地面的
压强变化量,且容器甲对地面的压强最大。请写出选择的物块并说明理由,计算出容器甲对
地面的压强最大值p。
甲大
13、(2021黄浦一模)如图8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高
为4H,底面积为3S,内盛有深度为2H的水;正方体乙的底面积为2S。
①若甲中水的深度为0.2米,体积为4×10
-33
米。
(a)求水的质量m
水
。
(b)求水对甲底部的压强p
水
。
②现有A、B和C三个均匀圆柱体,其规格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两个,分别竖直置于容
器甲的水中(水不溢出)和正方体乙的上方,使水对甲底部压强增加量Δp和乙对地面压
水
物块 密度 体积
A 0.5V
B 0.6V
甲 乙
图16
C 2V
1.8ρ
水
1.2ρ
水
2.5ρ
水
强增加量Δp的比值最大。写出选择的圆柱体并说明理由,求出Δp与Δp的最大比值。
乙水乙
14、(2021长宁一模)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B分别置于高度差为h的两个水平
面上,容器均足够高,A中盛有深度为16h的液体甲,B中盛有深度为19h的液体乙。(ρ
乙
=0.8×10千克/米)求:
33
①若液体乙的体积为5×10
-
3
米,求液体乙的质量m。
3
乙
②若在图示水平面MN处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现有三个物体C、D、E,其密度、体积的
关系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一个,将其放入容器A或B中后(物体均能浸没在液体中),
可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增加量Δp的比值最大。写出选
液地
择的物体和容器并说明理由,求出Δp与Δp的最大比值。
液地
15、(2021静安一模)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1所示,底面积S
甲
为
S
乙液
的2倍。甲中盛有水,水的质量为5千克;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液体密度ρ为0.5×10
3
千克/米。
3
① 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
水
。
② 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右表为抽出液体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
的压强。
(a) 求抽出液体后甲容器中水的深度h
水
;
(b) 问抽出液体前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m
液
。
甲 乙
M N
8h
A
图11
B
甲 6 2
乙
D 4 3
E 2 3
物体 密度 体积
(×10千克/米) (×10米)
333
-
3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抽出 抽出
的压强 液体前 液体后
P
甲水
(帕)
图11
1960 980
1078
P
乙液
(帕)
16、(2021虹口一模)如图11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容器底面积为
2.5×10的水,水深为0.1米。
2
米。其内部中央放置一个圆柱形物体乙,容器中有体积为V
2
0
①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
②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水
。
③ 现继续向容器内加水,每次注入水的体积均为V
0
,乙物体始终沉在容器底部,水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大小如下表所示。
(a)问第几次加水后物体浸没?说明理由。
(b)求乙的高度h。
乙
17、(2021徐汇一模)相同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酒精。
现将A、B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13所示,
B小球一半体积浸在酒精中。(小球密度分别为ρ、ρ,酒精的密度为0.8×10
AB
33
千克/米)
①若甲容器内原装有深度为0.2米的水,求:原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p
水
。
②若小球B的体积为1×10
-33
米,求:小球B受到的浮力F。
浮
乙
图11
加水次数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帕)
甲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568
1764
1960
③若把两个小球对调放入对方容器内(无液体溢出),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
变化量分别为Δp和Δp。求: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的比值Δp:Δp
甲乙甲
乙
。
水
酒精
B
A
甲 乙
图13
参考答案
1、①ρ=m/V=8千克/(0.2米)
AAA
333
=1×10千克/米
②F
BBB
=G=mg=8千克×9.8牛/千克=78.4牛
p=F/S=78.4牛/(0.1米)
BBB
2
=7840帕
③不是都可行。
∵m
ABABAB
=m,S>S,∴p<p
∴无论竖直切还是水平切,只能为切B放置在A上表面
若竖直切,p=p=p
ABB
′′
(m
AABB
+Δm)g/S=mg/S
(8千克+Δm)/(0.2米)=8千克/(0.1米)
22
Δm=24千克>m,∴竖直切不可行
B
若水平切,p=p
AB
′′
(m
AABB
+Δm)g/S=(m-Δm)g/S
(8千克+Δm)/(0.2米)=(8千克-Δm)/(0.1米)
22
Δm=4.8千克
∴水平切B放置在A上表面可行,Δm=4.8千克
2、①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231626a106266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