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笔记本一二三线品牌有哪些)
考试周刊2olo-f-gg ̄
谈中学美术教学原则
魏秀娟
(三河市第三中学,河北三河065200)
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视觉 象化:3.当场示范的启发性。
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并对
四、采用精讲多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从而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如教学
中学美术教学多属技能性的内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
的直观性、形象思维的自主性、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创造性思
于多练、苦练.但每课时又只有45分钟,要腾出尽量多的时间
维的特殊性.以及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要求的矛盾性等。中学 让学生练习.不精讲就完不成教学任务。“精讲”,就是要求教
美术教学就是根据其自身的这些特点而确定了符合其自身规
师以大纲为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讲透,把
律的教学原则。
方法及要求讲准确。多练就是要求学生在精讲的基础上,尽可
中学美术教学主要有哪些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有些什么 能多地、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求,结合当代美术教育的特点,我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贯彻精讲善练原则.要求做到:1.精讲多练,讲是关键。讲
一
、
坚持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的内容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
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生活的、身
积极性.引导学生去认真地多练、苦练,使练的方法步骤正确.
体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积淀于个体 达到“多练”的目的 2.要保证学生练习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
的身心组织中。素质教育是完善人格的全方位教育,不能偏于
导作用,就是要认真做好辅导工作,即在学生练习时,要求教
任何一方,只讲科学文化教育而忽视教育是传统教学中的偏
师认真巡视,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并能否运用于
见。中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 指导实践:是否理解了训练的目的、要求和作画的方法步骤:
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对中学生来讲,素质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
学生观察、理解事物的方法是否合理;对工具材料的掌握和运
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要把审美教育贯穿于美术教育
用是否恰当等,并能及时地予以辅导、肯定或改正。
的全过程.并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五、强化以点带面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二、注重视觉思维训练与培养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朱熹说:“孑L子教人,各因其才。”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组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学家阿恩海姆谈道:“艺术乃是一种视
织形式.基本上是以年龄为基准组建的.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
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媒介。”美术课程 生活条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乃至天
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赋差别.造成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必然存在的.而教学活动是集
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人的创造力培养既离不开形象思维, 体的.要求也是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划分的,这便产生了统一要
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眼、脑、手的协调训练,
求与水平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
从培养对知识材料的掌握和运用到获得系统的形式美的法
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唯一的办法,只有以点带面。抓两
则;从对作品中精神力量的感受到从自然中创造出精神作品,
头带中间,如此才能在不同的基点上去要求、提高。
都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视觉思维的质量,达到创造力的发挥。 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应该做到:
三、运用直观教学与启发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1.集中与统一要求。作为素质教育.有义务面向全班同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这对于学生应
施教,决不能带有任何偏见。采取因材施教和以点带面都是为
当是一条黄金般的原则:对于一切事物.应当尽可能用各种感
了达到全班进度一致,使每个同学都有较大提高。
觉来感受他们,这就是说,看得见的就用视觉感受.听得见的 2.善于选择典型。上一节课,学生多,课时短,每人都能得
就用听觉感受,闻得出的就用嗅觉感受,有滋味的就用味觉感 到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选择典型来启发大家。选
受,接触的就用触觉感受。假使某些事物同时能用数种感觉来
优者,用作模范,激发大家学习。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辅导使
感受,就让他们同时诉于数种感觉。”直观教学与启发性教学
其更完整,也可以给其加大学习份量,提出更高要求;选差者.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语言表述形象直观;2.直观教具形
指明缺陷,通过辅导纠正,一是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
(教师让大家拿出学具来拼一拼,学生动手操作.并指名 决问题的过程。再出示教学情景如下:
展示。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说一说拼
没有买到《故事大王新编》的小明,到同学那里借来看,这
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三角形的联系,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 本书共有500页,要求在10天时间内归还。结果,小明前3天看了
计算公式的过程 )
120页,照这样计算,他能如期归还吗?如果不能。你认为该怎么
师:只有一块三角形能否转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又该怎 办?在教学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进行引申——“那么,你认为
么计算?……
前面3天应该看多少页,才能保证按期归还?”这时,一石激起千
整节课堂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教师的适时调整,促
层浪,学生纷纷地议论起来,从而推进课堂动态不断生成。
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使课堂教学向着低耗高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
四、适当延伸。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的课堂精彩纷呈。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
新教材中提供了一些思考题,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
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地将教材进行拓展、延伸,
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
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这样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增长
课堂生成的精彩?教师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
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如有一位教师在
体”,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我
教学“归一应用题”之后.设计一道练习题:
们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我们的教学预案中。我们强调预设.又不
先出示课件:新华书店最近隆重推出小学生必读的《故事 应迷信预设,不受预设的束缚,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大王新编》,可是该书数量有限,不少小朋友前往购买时。书已 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这样才能使“预设”与
全部售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展开探究.比较自如地体验解
“生成”相得益彰,达到课堂教学灵动、缜密的理想境界
21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002913a104370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