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micro usb)
经理人培训三大亮点
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系统地学习EMBA课程,建立自己全局思维的能力。“通过在
长江商学院的学习,我此前困惑的5年、10年后公司的战略问题,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
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侯松容,参加知名商学院合办的EDP课程,提升领导技能和
全球策略思维能力。他说:“中欧-哈佛商学院-IESE商学院合作全球CEO课程,帮助首席
执行官发现改进领导技巧的新方法,这一点对我来说极为重要。此外,它还帮助我对本公司
总体商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有了系统的了解。”
创维人力资源总监汪学铁,直接为企业骨干引入管理大师的课程,理清顾客、需求、市
场等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统一的认识,为企业的变革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不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企业和经理人在选择培训时,都需要关注三个关键问题:投
入与产出比是否达到预期?管理培训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吗?面对企业持
续推进全球发展的策略,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补充国际化管理的技能?相应地,经理人培训出
现了三个突出的亮点。
亮点一:学以致用,投入回报效益高
衡量参加MBA、EMBA学位课程的经理人的培训成效,商学院通常用毕业生的就业率、学
费回收期的长短、课程的口碑等指标来做有力的说明,而对于EDP这样的短期课程,则重在
改善学员的管理理念。对于派出经理人学习这些课程的企业,他们最看重的则是,经理人如
何学以致用,为企业带来回报。
二次授课,知识分享。创维公司鼓励经理人参加与自己工作、专业相关的课程。汪学铁
认为,商学院课程的内容设计得非常好,除了管理理论以外还强调实际的运用,在一些优秀
商学院讲课的老师多是企业高层负责人,有实际企业管理的经验,举出的案例有一定的启发
性。经理人也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通过跨行业的交流,学习新的知识,整合新的资源。
对于这些外派的经理人学员,创维的要求是回来后在创维学院进行二次授课,在公司内
部组织学习。他说,这种形式一方面检验了他们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完成了知识的分享。
授课的过程,就是要将知识和思考传达给别人的过程,与其他经理交流,又完成了最新理念
和实践的分享,为企业赢得了很好的回报,
针对实际问题,目标明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EDP市场经理刘菁说,
企业或经理人要获得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前提是对自身存在问题的了解、对学习的需求和目
标准确定位。
以复星集团为例,其下属企业的一些老总一人身兼两职,即总经理与董事长合二为一。
为更好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集团决定将二者分离,有个明确的分工。为了避免这些董事长
与总经理感觉被削权,为变革带来阻力,集团送他们参加了中欧为期四天的董事课程以提升
他们对公司治理的认识。由此,他们对公司治理变革达成了全新认识,并主动配合集团完成
变革的工作,复星集团的组织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而且从长远来看,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变
成两人,个人专业能力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也跟上,人才培养体系就迅速建立起来。
创维学院为创维的经理人引入一些技能课程,比如供应链课程、采购优化的课程,包括
引入华为大学一些核心课程。课程带给经理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思考是,成本如何控制?从哪
些方面去控制?比如总裁考核采购总监,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和工具将今年企业的采购成本
降低10%,做到培训与绩效挂沟,带来效益上的提升非常明显。
南方李锦记建立了绩效发展流程,强调培训与绩效发展目标的对接。比如公司强调经理
层“教练育才”的素质特别重要,年度培训的重点就围绕这个话题,推出一个系列的三个培
训:第一,给所有主任级以上的经理人培训,告诉他们如何做目标分解;第二,怎样做绩效
反馈和辅导;第三,怎样做绩效评估。通过三个阶段,针对实际问题的培训,帮助经理人做
好教练的工作。
不间断地安排经理人充电,注重培训的长期效果。沃顿商学院副院长沈本汉(Jeffrey
Sheehan)教授认为,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一个公司成功的关键是加大对员工人力资源和培训
的投入,成功的公司都在培训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这种长
期投资的回报,并把它们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派出去学习。
美的学院的负责人同意这一观点,美的集团早在1999年就派高管去读MBA、EMBA课程,
现在每年都派出经理人去商学院参加MBA、EMBA、EDP课程,前往的学校包括了中欧国际工商
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大光华商学院、中山大学商学院等。
许多高管学完后,都表示帮助自己建立了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曾经就读过新加坡国立
大学MBA课程的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把MBA课程的参与过程当作一种智慧充电。2007年,
他又参加长江商学院推出的“中国CEO课程”,学后的反思是,从中国企业CEO课程中学会
更多角度的视野和思维框架。对美的集团来说,如何在发展中找到平衡,如何在价值创造与
奉献中取得连接,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刘菁的观察是,商学院的很多学员是中高级经理人,他们更需要思维的突破、眼界的开
阔。这种理念型培训,看重的是理念推动行为方式的转变,长期效果更加显著。她表示,最
近三年中,联想、广东移动、伊利等著名企业都连续派其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参加中欧的课程,
而ABB公司则是在1994年中欧刚创立时派出经理人参加课程,十几年来从未间断,已成为中
欧的长期战略伙伴。
对于EMBA课程的投入产出,中欧EMBA课程副主任赖卫东介绍了量化的结果,由公司出资派
经理人参加中欧EMBA学习的,平均11个月可以回收学费成本;自费参加的经理人,平均25.5
个月收回成本,他们工资增幅的程度可以平衡学费的支出。统计数据还显示,经理人在企业
中的职位越高,决策越正确,就越加速公司外派培训的投入产出周期。
对于经理人来说,取得中外商学院的双学位,或者国外知名商学院的MBA学位,对自己
未来的工作发展,也赢得重要的加分。
亮点二:行动导向,贴近实战方式多
商学院过去一直备受批评的观点,就是过于理论化,与实际脱钩。今天,不管是商学院
提供的课程还是企业为经理人引入的培训课程,都体现了与企业实际结合,行动学习的方向。
增加互动,以实践带动学习成效。“总经理课程”自2005年由中欧推出以来,一直是中
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该课程除了内容有吸引力,教学方式也是亮点。学院把班上的60个
经理人,编成两个人一对,做实践学习,内容包括企业互访、共同反思、互相写报告,深入
到对方企业的一线。彼此从外部的角度来看看对方公司运营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部分的
管理是需要提升。找到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它给经理人在实战性方法、理论和实践结
合方面,提供了一个渠道。
参加完该课程的上海震坤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龙表示,“总经理课程”中的“公司
互访”项目鼓励了同学们分享学习成果和管理实践经验。许多同学在课后,还继续找其他同
学接对子,更多地将这种实践与不同企业的情况对接起来,提高自己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
力。
体验式教学,在情景中锻炼领导力。北大BiMBA项目在国内首创了“向军事学管理”战
略体验课程,将国际的经验做法和中国传统的案例结合。“西点军校的学习,对于我们学生
的国际化视野大有裨益,特别是西点军校强调领军人物坚韧不拔,在重大问题上方向永远趋
于一致的品格和素质,都对中国的EMBA学员非常有好处。领军人物一定要通过情境培育他的
决策能力,我们的EMBA学员每年5月份的重点课程就是去西点军校,和西点军校的军官就军
人的国际化领导力进行探讨。”北大BiMBA项目美方院长杨壮说。
探讨的话题包括:军事领导力在企业如何运用?企业领袖如何树立军事领袖般的权威?
商场与战场有哪些差异和雷同?体能训练缘何成为领导力训练的外在表现?在西点军校的领
导力讨论中,EMBA与军校教官们的思想火花激烈地碰撞在一起。
向企业提供定制课程,满足企业高管共性和差异化的多方面需求。据英国《金融时报》的
统计显示,过去10年,整个高管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趋势是,从传统的公开培训转向定制课程。
对此,刘菁感受很深。她最近刚接洽的客户“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总裁蔡达标,委
托中欧为他们做一个定制的项目培训,专门针对30个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综合课程,全面提
升他们的管理能力。
企业高管碰到的问题既有共性的需求,也有差异性需求。中欧的做法是首先找出企业共
性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通过不同的培训手段,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财务部的总
监,他与市场总监在具体的需求上有差别,但在领导力培训上的需求是相同的;其次,提供
选修的项目,这是与他的工作背景或者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比如财务总监可以选择公开课
“收购与兼并”,市场总监就可以选择“价格制定”、“品牌管理”、“整合营销”方面的
课程。
企业内训,实战演练。创维在培养经理人的经营能力上,推出了六步规划法的课程,内
容包括如何一步步去做每年的战略和经营计划,以及每次规划具体使用的工具。六步规划法
包括外部机会识别、目标定位、成功要素提炼、资源分配、风险控制及第一年的经营计划六
个步骤。六步规划法课程培训了包括经营团队人员、财务人员、人力资源人员及审计人员在
内的200多人。此外,对于运营训练,创维采用了模拟和沙盘演练的方法,沙盘模拟公司运
营与财务管理的实战,目的是让经营团队的经理人学会控制关键点。
南方李锦记的副总裁卢伟文也赞同这一方式。他介绍说,公司正在考虑把一些商业电脑
模拟的培训引入,培训的形式是将学员分成几个组,每个组都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电脑软件
会提供一个虚拟国家的数据,比如人口、环境、市场发展程度,大家怎样在这个市场中竞争,
来做一些类似实战的市场决策。
办学模式的国际化。中国既有独立办学的EMBA项目,也有中外商学院合作办学的EMBA
项目。前者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为代表,后者以北大与多所美国大学合作的BiMBA
项目、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办的全球高级工商管理EMBA项目为代表。
中欧EMBA项目,在2007年共开办了两个英文班、九个中文班,并分别在上海、北京、
深圳授课。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和美国南加州大学有密切合作,从2004年,两者整合各自
优势,合办高级工商管理EMBA项目。南加州大学的课程创新能力很强。它会把四五门课的老
师集中在一起,共同上一个专题,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国外商学院也在积极进入中国,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2002年与中国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缔结合作关系,于2003年在北京推出EMBA项目,2005年11月又推出了史密斯EMBA
上海项目。史密斯学院是为数不多的,由中国教育部批准在中国开设EMBA项目的国外商学院
之一,所有课程均由史密斯商学院本部教授每月到中国来讲授。
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国际化。中欧EMBA项目除了传统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
等课程外,按照国际化的潮流,也加入了领导力和企业家道德、社会责任感方面的选修课。
在中欧EDP项目2008年新课中,“打造成功跨国企业”课程格外令人瞩目,课程主任是欧洲
工商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劳舍尔(Philippe Lasserre),课程内容涵盖了“全球化趋势与前景”、
“向国际客户营销产品和服务”、“发展全球组织能力”和“通过联盟与收购实现国际性发
展”四大模块。为缺乏国际化知识的经理人提供了补充短板的机会。
中欧与一流商学院合办的国际化课程也受到了经理人的欢迎。如中欧-哈佛商学院-
IESE商学院合作全球CEO课程,集合三所商学院的一流教授,在三地连续授课,探索CEO在
战略、治理、投资、市场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的职能,并审视新的世界秩序对中国经济的影
响。其教学形式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还模拟真实商业环境中高层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倡行
动导向,如在研究战略问题的同时,鼓励经理人思考具体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如何运用结构、
流程、文化和激励体系在组织内部实施战略变革。长江商学院2008年推出了跨国公司总经理
课程,此外还联合哥伦比亚大学和欧洲工商学院,推出中国企业CEO课程。
中山大学EMBA项目的特色是,特设了近一个月的“海外商界训练营”,让经理人走进世
界500强企业和国外知名学府,例如在美国,学员们参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
摩托罗拉、波音等500强企业,与企业高层对话,极大地开拓了学员的国际化视野。
师资和学生的国际化。在中欧执教EMBA课程的50位教授全部都有国外接受教育经历,
都拥有在国际一流商学院获得的博士学位,许多人还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
会上担任主讲嘉宾。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办的EMBA项目,任课教授来
自南加州大学,有丰富的EMBA执教经验。每门主题课程均由南加大两位教授同时授课,并且
配备一名交大教授担任案例分析指导。
北大BiMBA项目的国际学员数量约占30%,其中以美国、泰国、韩国学生为多;中欧EMBA
课程国际班国际学生已达30%,明年将会上升到50%;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与美国南加州大
学合办的EMBA项目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15国家或地区的经理人,国际学
生的比例占到50%,主要来自于不同行业的大型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8岁以
上,是名符其实的全球EMBA项目。
企业引入国际化课程。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创维,除了派经理人去商学院学习外,也
系统地为中高层经理人成功引入管理大师的课程。
2001年,创维请营销大师科特勒(Milton Kotler)给70位中高层经理人做了为期三天
的培训,对营销的基本要素做了阐释,创维总裁也全程参加了学习。参加者以营销经理、总
监比例最大,听完课程,经理人的普遍感受是对营销有了超越以往书本上的认识,对顾客的
理解、对需求的理解、对市场的把握,与以前相比有了本质的提升。如何管理顾客?如何根
据市场的需求开发产品?这些方面对创维影响很深。“创维的经理人将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际
的工作中,在将技术转化为消费者需求方面,做了许多创新。比如彩电的六基色、逐行电视、
屏变电视、酷开电视,”汪学铁说。
在中高层经理人中,创维大规模地引入了管理大师德鲁克(又称杜拉克)的《卓有成效
的管理者》课程,对他们进行了普及式的教育。学而思,学而用,创维围绕课程中的一个主
题“我能贡献什么?”进行两年的征文活动,让每个经理去思考自己的角色,既能转换角色,
又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007年,创维又邀请定位大师里斯(Al Ries)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来做品牌、定位的培训。
针对创维品牌来说,品牌的影响力不强、美誉度还比较弱,探讨这些现实问题如何来解决。
听了这个课程,大家就一起去找创维品牌与世界优秀品牌的差距,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然
后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执行合一。
创维在2003年从惠普商学院引进了核心课程, 主要讨论企业的愿景、价值观、使命,
建立企业文化。经过三天的学习后,创维总裁、高层经理对公司文化进行了梳理,确立了企
业使命、愿景,企业文化体系由此开始形成。
在国际化的征途中,中国的企业和商学院都在与世界一流企业和商学院对标。看清前面
的目标,找到差距,迅速培养自己的经理人队伍和师资队伍—希望的光亮就在不远的前方。
卢伟文:培训经理人,让他们具备九项素质。
汪学铁:在培训中,经理人学习新知识,整合新资源。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002177a104364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