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联想p7000键盘灯)
浅析小凉山彝族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以及问题的研究获奖科研
报告
【摘 要】小凉山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下辖的一个
年均GDP不足20亿元的贫困地区,其平均海拔在3800米以上,主要
以彝族为主。收入水平低。自小凉山地区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进入
21世纪以来,虽然小凉山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的收
入、消费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相当低。大学生作为凉山地区发展的动
力,消费能力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
畸形化。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形成
正确的消费观。因此,通过研究小凉山地区的学生在云南民族大学的
消费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引导形成正确、和谐的消费观具有
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观;对策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小凉山作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彝族在大学生教育支出在全部
支出中百分百之六十左右,可以看出教育支出占大部分。在收入水平
低的同时,没有经济独立的他们受到日新月异的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
响,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没有根据实际的消费水平,没有形成合理
的消费观,这样会拖累自己以及整个家庭。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
天,由于生活方式多变以及各种消费文化的影响,同时他们从小受到
不良的消费习惯的影响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使他们大部分习惯于享
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等。大学生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
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小凉山地区的彝族大学生我们在校园消费中摒弃
传统糟粕,取其精华,在人情消费,娱乐消费等各种消费中应树立合
理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
第二章 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的选定
制定一百份的问卷调查表,其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性别、学生资金的来源、月消费的调查。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父母供给、
勤工俭学、其他途径。月消费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每月总的开支、食物
消费、手机话费、服装和化妆品消费、娱乐消费、学习用品消费。其
中娱乐消费包括烟酒消费和其他消费。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电话进
行访谈,这样简单易行,节省时间和费用,增加了调查的可靠性。
第二节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指接受调查的个人、组织。使调查者选择范围,缩
小范围,从而使调查结果更正确、更明了。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云南民
族大学的一百位小凉山彝族在校大学生。我们于2016年3月20号向
调查对象投放100份的问卷调查表,于27号收回,共收回96份,回
收率达到96%,同时筛选一些不合格的问卷调查表,共2份,最后我
们得到的有效问卷为94份,再加上电话访谈,使我们得到系统的分
析结果。在此次调查中男女比例适中,男55人,女45人。
第三章 消费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从资金来源方面看,父母供给的大学生占96%,勤工俭学的占2%,
其他途径的占2%;在月消费调查中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占41.5%,在
700—1000元的占52.5%,500—700元的占6%,500元以下的没有;
在这些消费当中,用于食物的占21%,手机话费消费的占9%,服装和
化妆品消费的占13%,娱乐消费的占53%,其中烟酒消费的占65%,
学习用品消费的占3%。
第二节 消费现状
一、消费水平
小凉山作为全国贫困地区,它的平均消费水平达不到一千元,但
在以上调查的大学生中月消费一千元以上的占41.5%,与相当低的消
费水平相比是不合理的,一种超前消费。他们百分之九十六的消费靠
父母的供给,而他们父母的收入水平很低,无法提供超前消费的消费
水平。同时,消费水平差距拉大,有些消费水平在一千元以上,有些
却不足五百。小凉山彝族不同的消费水平会影响他们不同的消费观。
当他们在校的大学生超强消费之后形成一種恶性的借贷消费习惯,对
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是相当不利的。财富在于积累,只有积少成多,
满足当下的基本生活需求,才能追随现在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
二、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小凉山彝族在校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乃至一个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以上所占的比例来分析,消费结
构不合理,消费质量不高。其中用于娱乐性消费的占百分之五十三,
特别是用于烟酒消费的占65%,这是很不合理的,不利于大学的身心
健康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显现出消费架构一边倒的趋势,倒
下烟酒消费,而学习消费用品只占3%,大学生不注重在学习上的投
入,反而转向对身心不健康的娱乐性的烟酒消费和酒吧消费,与消费
结构合理化的社会标准相悖的。
三、消费资金来源单一化
从以上所占的比例中可得,小凉山大学生的消费资金来源主要靠
父母的供给,对父母的依附性极高,他们对父母的这种依赖不回随之
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反而是增加的,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趋势。只有
2%的是通过勤工俭学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消费资金,还有2%的是通过
其他途径获得的。总之,他们的消费资金来源主要是父母的供给。
四、消费方式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进展,生活水平与以前
相比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多彩,在休
闲之余很少留在宿舍,学习不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他们的消费呈现出
明显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用品的消费也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消费
内容趋于娱乐型的消费。同时,也呈现出消费无计划,盲目攀比炫耀
的心理。他们的生活费是按月向父母领取的,但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会
理财,喜欢随性地一次性消费。由于彝族本身具有的性格特征,使他
们每个月都成为“月光族”。奢侈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喝了酒
之后,明明知道消费不了那么多,却碍于面子而盲目消费,没到月底
就把所有的生活费都消耗殆尽。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娱乐、商品林
良满目,对人们的诱惑力不断加大,随之出现满目的追求时尚和攀比,
赶潮消费,没有量入为出。
第三节 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的形成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它主要分为三个阶
段:理性消费、感觉消费、感性消费。理性消费阶段是指人们的收入
低,对商品的需求以物美价廉,注重商品的质量,对个性消费的需求
少。小凉山收入水平较低,大学生们应理性消费,适度为主。然而,
从以上的65%的烟酒消费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消费呈现出成人化,但
是这种呈现出的成人化是没有经济基础的。他们的消費超过了他们实
际的收入水平,消费内容呈现出向娱乐发展的趋势,追求一些不切实
际的酒吧消费,而且这种消费是连续性的。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追求
社会优越感和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手段,喜欢过浮夸的生活。把对烟酒
的消费、占有当作是对精神空虚的弥补。
第四章 小凉山大学生消费问题成因分析
第一节 自身因素
对于自身因素的分析,是对小凉山彝族大学生消费问题成因分析
的重中之重,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由于自身的各种心理、观念、
审美、价值观等多会影响消费行为的形成,即社会意识对社会行为具
有反作用。就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习成绩、恋爱、手机控等。从高
中管理严格的教学模式走向自由的大学,导致艰苦朴素、看刻苦学习
的精神随之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物欲横流的诱惑,内心充斥着对物质
财富的追求和炫耀,喜欢浮夸的生活炫耀自己。扭曲的消费心理使争
强好胜、赶时髦等成为平抚膨胀的自尊心和对心理的安慰。这种心理
给盲目跟风、从众心理、炫耀行为等不良行为提供生长的土壤。
第二节 家庭因素
父母的行为、思想意识、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一切,
包括将来的事业发展。有位西方哲学家曾说过:“父母最好的爱,就
是给孩子的内心世界留下美好的积极向上的元素。”父母的性格特点
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小凉山彝族热情、豪放,也就这样的性格如今
的彝族大学生在生活上不会精打细算,随意挥霍。他们从古至今的生
活方式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虽然时代在向前发展,但他们的生活
方式依然保留在原始社会阶段,在加上经济的落后,使他们的理财意
识淡薄,生活观念与外面的世界脱节。在他们看来,跟亲戚、朋友谈
钱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与“亲兄弟明算帐”的思想背道而驰。
第三节 学校因素
进入高校,大学生大多数的消费是在校园里或校园周边进行的,
学校的教育制度、管理制度、课程的设计等都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
影响。过去的和现有的教育制度的弊端是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着智慧
政治色彩,思想奴化,扼杀学生的主见,导致跟风盛行,盲目攀比炫
耀。管理制度教育制度的细化,教育制度的落后导致管理制度的落后,
学校管理制度的规定没有实用性,有些规定实施起来很难有效果。同
时,学校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把各类娱乐场所引进大学校园,大学
本身是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神圣的地方,学生应该以学习为目的,然
而,却成为“月光族”、享乐主义滋生的地方。
第四节 社会因素
人生活在社会关系环境当中,经济的发展,使社会消费网在不断
的扩大,各种商品和服务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消费思想观
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之
后,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虽然使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但是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
的享乐主义蔓延到大学校园,造成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严重的发生偏
离,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扭曲了他们的消费观。同时,整个社
会的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整个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和消费水
平的差异拉大,大学生们在学校的消费逐步形成“重物质轻精神”的
消费结构。社会的现实,使他们逐步向社会的观念和步伐靠拢,他们
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节 民族因素
在婚丧嫁娶、节日、待客当中有杀牛羊的习俗,且牛羊、烟酒的
数量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对来宾的尊重和显示自己地位、财富和权力。
从一个孩子的呱呱坠地到生老病死都离不开用烟、酒、肉对祖宗、神
灵的供奉和对生者的喂养。彝族的结婚嫁娶、节日大多在大学假期举
行,他们在假期潜移默化地被熏陶,再加上潜意识里有的生活习惯和
风俗习惯由于这样奢侈浪费的生活风俗习惯,小凉山彝族大学生在聚
会、节日等各种场合热衷于奢靡的消费,且嗜好烟酒。因此,民族的
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和性格会形成消费偏向,长期生活在彝族的文化
环境当中,在其消费理念的塑造过程中必定会文化的烙印,对自己的
消费习惯都非常尊崇。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99099a103541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