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经理之死

私募基金经理之死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免费全球卫星电视直播)

私募基金经理之死.txt男人的承诺就像80岁老太太的牙齿,很少有真的。你嗜烟成性的时

候,只有三种人会高兴,医生 你的仇人和卖香烟的。

私募基金经理之死

34岁的周亦刚以残暴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7岁的儿子后,

从管家桥华荣大厦的21楼一跃而下。

这出人伦惨剧发生在今年的91日,但此事却异乎寻常地脱离了公众的视线。而周亦

刚的身份可能是原因之一:他是一名职业私募经理,在股市熊市浪潮下,圈子里没人愿意外

泄此事。

这是一个高风险,也存在高回报的高压力行业,在牛市时,私募经理可以一夜暴富成千

万富翁,也可能在熊市的某个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身无分文。

周亦刚可能就是一个典型,据称他在去年的一年就净赚一千多万,却又在今年净赔约千

万元。无力维系的生活,对未来的绝望最终让他走上了绝路。

人伦惨剧

91日傍晚,管家桥和华侨路交界处的华荣大厦没有了白天的喧闹,楼下只有加班的

人和保安进进出出。

650分,一声奇怪的巨响打破了宁静。值班的保安气愤地跑出值班室,他以为是楼上

有人乱扔东西,但定睛一看,被眼前的场面吓呆了:进入大厦大厅的楼梯过道前,一名只穿

内裤的男子趴在地上,血肉模糊。

保安立即报警。很快,一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赶到现场,现场也引来了不少市民围观。

民警证实,坠楼者已经死亡,遂对现场拍照留证。天色渐暗,又有大队警员赶到现场增援,

在夜色中借助灯光开展勘察工作。

因为死者只穿着内裤,身上无证件,警察先将尸体交由法医中心处理,再在现场附近做

进一步调查。

民警的心里,以及围观市民的嘴里,都在猜测这个生命的逝去。他是什么人,他为何坠

楼身亡。时至今日,包括报警的大厦值班室工作人员在内的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起坠楼事

件背后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当晚警察就已经确定了死者身份及家庭住址:死者今年34岁,名叫

周亦刚,从事金融行业,家住万科金色家园小区。

警察于当晚打其家中电话及其妻子的手机,但一直无人接听。警察赶往他的家中,据知

情者称,当晚警察来到万科金色家园后,敲他的家门却始终无人答应。警察只有在其家门上

留下字条,希望家属看到后立即与警方联系认领尸体,并配合调查。

殊不知,这扇敲不开的门的后面,隐藏着一个更骇人的场景。门后面的秘密是在第二天

早上被发现的。周亦刚的岳父在828日左右回泰州老家,处理家庭事务。原定于93

日回宁,他住在万科金色家园的另一幢楼内,那是女儿女婿为他所买的房屋。

老人家在周亦刚出事的第二天,即92日回到了南京。至于他是得到了警方的通知,

还是自己提前回宁,现在尚不可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老人在92日上午用钥匙打开了

女儿女婿的屋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被乱扔在过道里的7岁外孙的书包。再向房内看去,

他看到自己的女儿倒在卧室里,头部隐约有血迹,老人的心狂跳,他又打开了外孙的房间,

看到外孙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警方接报后迅速到达现场处置。警方证实,房内的两人,分别是前一天晚上坠楼的周亦

刚的妻子和儿子,两人均已身亡。

据知情者称,在周亦刚坠楼后的第三天即93日,他的朋友圈子里就开始流传一个说

法:周亦刚杀死了妻儿后,跳楼自杀。这个说法通过网络在朋友圈子中很快流传开了,而网

络上也有零散的帖子和评论出现。

不久,承办此案的警察找去了两口子的家属代表,宣布了一个调查结论:“倾向于周亦刚

在杀死了妻儿后,跳楼自杀。

而记者从知情者处了解到了一个详细的说法:周亦刚于91日上午先将儿子送到学校

——这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回到家后将妻子杀害,时间约在当天的8点到10点之间。

后,他在中午开车将儿子接回了家,再将儿子杀害于家中。当天下午,他在华荣大厦跳楼自

杀。

据称,命案现场非常血腥,“妻子是被钝物击打后脑部死亡,而且现场有搏斗痕迹。

95日,一家三口的遗体火化。没有仪式,也没有追悼会,三人只用白布蒙起来。

艰苦创业

这个期间,关于此事的评论慢慢见诸网络。但多是寥寥数语,其中一个帖子名叫《南京

两名私募基金经理死了》。其中一人,指的就是周亦刚。

34岁的周亦刚是山西人,妻子吴芸是江苏泰州人,两人均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是金融

本科的同班同学。

据称,两人在大学期间确定恋爱关系。因为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两人在大学的相恋甜

蜜中也有些酸楚。

“最苦的时候,两人没钱了,就只打食堂的饭,再盛一些免费的菜汤就饭吃,过得很苦,

知情者称,周亦刚人很聪明,头脑灵活,在大三左右开始到社会上打工。据其自己说,在大

四时,人在南京的他竟然可以代理啤酒销售,而且把生意做到了山东。

而女方吴芸的特点是很刻苦,学习努力,因此在大学毕业后顺利留校工作,从辅导员做

起,一直在系里从事行政工作。

大学毕业的周亦刚却没有能找到好的工作,毕业后他回到了老家。“毕业后的第一年,

竟然在一个粮站的仓库做了一年保管员。

一年后,可能是受不了分居两地的相思之苦,周亦刚回到了南京,开始自己打拼。他怎

么挖到了第一桶金,现在无法考证,但很快在南京的同学们突然发现周亦刚有钱了。

据称,1999年两人结婚,用贷款在南湖地区买了一套房子。2001年,两人就把房屋贷款

还清,还花了16万左右买了一辆宝来轿车。2002年,两人的儿子出生。这足以让同龄人羡

慕,他的一个同学在博客里开玩笑说道:“我的同室兼同学的老公周亦刚一夜之间成了公司大

拿,游走在向阳渔港和富城会的燕鲍翅里,品味登凌绝顶的快感。

私募基金经理

周亦刚做什么起的家?可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很清楚,他成为了

一名私募基金经理。

什么是私募基金经理?不炒股的人可能不清楚,所谓的私募基金经理,就是一名自由炒

股人,但他操作的资金来自于别人的委托。

“一般私募基金的运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有保证金的,一种是没有保证金的,据一名

业内人士介绍,比如一个老板手里有一亿的资金,他把钱委托给私募经理,约定一定时间比

如半年的操作期,签署协议。

协议中,双方会约定分成比例,比如约定了四六开,如果私募经理把1亿放到股市里炒

到了1亿2千万,那么2000万盈利里的800万就归私募经理所有,另1200万归本家所有。

“私募基金经理可以空手套白狼,自己不用花一分钱本钱,就可以拿到高额提成,但是

如果亏空了,那么就分两种模式,一种是私募经理必须把亏空的部分补上,另一种是在委托

之初,就有一个共管的保证金,炒亏了,保证金就归委托人即本家所有。

两种模式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即如果有亏空,私募经理必须用自己的钱把亏空部分补

上,才能继续履行协议。“有些协议甚至还约定了银行活期利率作为底线,比如那1个亿炒成

8千万,私募经理不仅要补上2千万的亏空,还要补上1个亿的半年的银行利息。

周亦刚就是这样的一名私募基金经理。

据了解,周亦刚早年从炒“招商银行”的股票起家,迅速聚揽了财富。赚了多少说法不

一,有的说他以几十万进去,赚到了三百多万,有的则说他赚到了五百多万。

记者从很了解他的人士处了解到,他确实以炒招行起家,并长期在股市里打拼。仅2007

年一年,就净赚了一千多万元。

2007年初,周亦刚的妻子过生日,他送了一辆宝马3系里的顶级车给妻子作生日礼物,

而自己则买了一辆奥迪A6

早在2003年,周亦刚就在万科金色家园买了一套约160平米的房子,据称连装修共投入

120万元。他的岳父在此时即搬来与夫妻俩同住,之后,他再次在万科金色家园内的隔壁

一幢买下一套90平米左右的住房,供岳父居住。

2005年左右,吴芸在学校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专职在家相夫教子,去年到了入学年龄

的儿子在鼓楼区一小学入学。

据相熟的人介绍,一家人过着外人很羡慕的生活。而夫妻两人的关系也一直很好。此次

出事后,亲友帮助收拾遗物,发现家里的居家用品和衣物均是一线品牌。

周亦刚一家的生活,应该是拜两年来的牛市所赐。但即使在股市浸淫多年,他也没有在

此轮熊市到来时作出精准判断,进而酿成了悲剧。

性格悲剧

据称,周亦刚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城府很深,反而是喜怒形于色的人。

他的一个朋友在8月初上门拜访,在楼下遇到了匆忙出门的周亦刚。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周亦刚已经深陷熊市无法自拔,但周亦刚还是一脸热情:“不好意思,

我一个朋友父亲在医院,我得去看一下,你上去我老婆在家,招待不周不好意思。

而同样学金融出身的妻子吴芸似乎也不大插手爱人的事务。今年一次在和朋友聚会时,

有人挑起了股市话题,席间有人问她:“现在股市情况不好,你老公的情况如何?”吴芸的回

答是:“我不大清楚他的事,他们做这一行都有内幕消息,应该损失不大吧。

实际的情况却并不是如此,记者没有能获得周亦刚的股市操作详情。但在他出事之后,

却陆续有债主上门。

网上有人说,周亦刚通过朋友借了300万的高利贷。实际上远不止这么多,据知情者称,

其死后上门的债主中,最高的单笔借款就达500万之巨,另有他的同学最高被借了近百万元,

而最少的也有3万元之多。

据称,他今年以来借的钱至少在800万元以上。这和他的最巅峰状态——在去年9月份

左右的数千万身家相比,反差巨大。

另一位他的熟人介绍说,他的心理轨迹应该是比较清晰的:他私募巨额资金入市,但面

对熊市一亏再亏,按照行规,所有的亏空都得由他补上。他也必须补上,否则将失去翻盘的

机会,他只能把自己私人资金补进股市,以为能翻盘,但股市继续下跌,他没有办法只能借

债入市。

借的钱在熊市中很快蒸发,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这和赌博已经没有分别了,就是一种赌

徒的心理。”据称,事发后在整理遗物时,他家里竟然连一分钱的存款也没有找到。

这一切的发生有着周亦刚的性格因素,他非常好强。

有一个例子,周亦刚喜欢研究《易经》,有一天回家后他闷闷不乐,妻子追问后才知道,

他不开心的原因就是因为和一个人谈论《易经》,却辩不过对方。

许多人郁闷一下也就忘记了,但周亦刚第二天就买来一本《易经》仔细研究了起来,

三天回家时很是兴奋,他和妻子说,自己又找到了对方切磋,这次对方落败。

对待一件小事况且如此,自己的生意巨亏,他也是如此。虽然深陷泥沼,周亦刚却像平

日一样,和亲友在一起时,仍豪气不减,谈笑风生,慷慨对人。

没有人赚钱的买卖

今年8月份,周亦刚一家人去三亚度假,花了不少钱,玩得很尽兴。一个月后,一切如

风。此事的发生,两个家族的人痛不欲生。而善后的事宜却远没有了结,据称已有债主寻求

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至于私募的资金,因为没有浮出水面,有多大规模,委托人和周亦刚之间如何约定,损

失有多少,现在均不可知。纵然周亦刚有三套住房、三辆豪车的家产,对比起私募中动辄以

千万计的资金流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法律界人士分析,此事中没有受益者,各方面对的都是损失。周亦刚是搭进了自己还有

妻儿的性命,私募委托人的资金如果还在股市中,缩水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可以想象。关键

是,类似于这样的私募基金操作,其本身并不一定受法律保护,委托人的利益无从谈起。而

后期借款给周亦刚的亲友们,也不得不在周家留下的遗产中去周旋争取。

但据了解,奇怪的是,事后整理遗物时,周亦刚的几处房产的证件也没有发现。

记者了解到,周亦刚跳楼后的第二天,即92日至今,他在万科金色家园的房子已经

四次被法院查封,相信都是债主们采取的法律措施所致。

网络上关于此事评论,多是批评周亦刚对股市的判断有误差。“因为他在股市里搏了这么

多年,一直走得很顺,在面对这一轮熊市时过于自信了。这样的心态同样被认为很危险,

险的控制意识不足,应该是周亦刚悲剧的根本原因。

网络上,很多他们的同学仍然在打探他的消息,想知道这起惨剧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博客里的文章应该是悼念吴芸的:“在这个如水的夜晚,你一定还在,我们哭着,

你在上面却笑了”

在他坠楼的华荣大厦,现在早已恢复平静,他落下来的那块地面上,血迹早已被擦干。

心理健康比成功更重要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负责人张纯听到这个故事,也是唏嘘不已。在他看来,周亦刚悲

剧的根源,在于其心理抗击打能力过于薄弱。“一个人,永远的顺利是不可能的,他前面的发

展过于顺利了,所以遇到挫折后心理则过于脆弱。

而周亦刚与人辩《易经》的故事,张纯则理解其可能有偏执人格倾向:“偏执性格的特征

是,别人不撞南墙心不死,他则是撞了南墙心还不死。

对于同样深陷于经济危机中的社会精英们,张纯的建议是,立即调适自己的心理,并评

估一下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自我调节,要想到之所以能成为精英,是社会高速发展的

机遇所赐,而同样,现在挫折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要相信一点,人的成功是波浪式前

进,螺旋式上升,绝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已。

张纯建议,精英们回到家庭,弥补之前和家人相处时间的不足,寻找家庭的温暖,感受

幸福的美好。如果仍不能释怀,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周亦刚当时应该想一下,既然自己坚信股市会牛起来,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人生不会

继续往上走呢?”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99588a103545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