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控病及其在克服烟草连作障碍中的可能应用

生物多样性控病及其在克服烟草连作障碍中的可能应用

2023年7月27日发(作者:)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 .Sci.2009,37(1 1):503l一5033。5042 责任编辑庆塔责任校对张士敏 生物多样性控病及其在克服烟草连作障碍中的可能应用 陈国康 ,易龙 ,肖崇刚 ,曾昭兴 ,马冠华 ,张勇 ,胡仓习 (1.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400716;2.重庆市烟草公司酉阳县分公司,重庆409800) 摘要在例举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作物病害成功研究事例的基础上,以重庆山地烟草研究为例,阐述通过在冬季种植绿肥,烟草大田生 育期间作黄豆、绿豆等远缘经济作物,以及在烟草生育期施用分离自当地烟区的拮抗菌,探索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的防病效果及其长效 控病机理,形成简便、有效的克服烟草土传病害的生物多样性综合防病措施。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利用;病害控制;烟草;连作;土传病害 中图分类号¥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9)11—05031—03 Advance in Diseases Control Based on Biodiversity Utilization and Its Probable Case Application in 0vercoming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of Tobacco CHEN Guo-kang et al(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Based on many Successful research eases on crop diseases control by using biodiversity.taking the research on the tobacco in the mountain areas of Chongqjng as an example,growing green manure in winter,cropping soybean or nmngbean and other distant economic crops in the tobacco field in the growth period and fertilizing the antagonist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local tobacco field in the growth period were re— viewed.The disease control effect of biodiversity utilization model and its long—term disease control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And some simple and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disease control measures based on biodiversity that could overcome the soilborne diseases of tobacco were established. Key words Biodiversity utilization;Disease control;Tobacco;Continuous cropping;Soilborne diseases 1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作物病害的研究 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的研究由来已久。Tren. 示,混作区的病程曲线图面积指数(AUDPC)显著低于品种 bath通过分析总结了采用间作模式防治作物病害的原理和 单一种植模式均值9%~57%,其产量显著增加5.1%一 机制,将生物多样性控病机制归纳为3种实现途径,一是非 8.6%,表明小麦品种间作模式可作为防病促产的重要途 病原物合适寄主,二是直接影响病原物活动,三是改变环境 径 J。Jackson等采用小麦混作对病害防治、作物产量及品 使之不利于病原物…。Finckh等分析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 质的影响,认为品种Yolo和Serra按2:1方式间作可作为美 制植物病害以及对农业生产者、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传统 国加州谷地值得推广的小麦种植模式 。朱有勇等分别在 农业利用作物种间差异和种内品种差异在生产实际中显示 Nature和Biodiversity科学杂志上报道了历时10余年的研究 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在实践中建立了诸多利用当地品种 成果,通过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成功控制了稻瘟病 。研 制约病害发生的作物种植模式,推动了社会进步 J。 究结果显示,抗病和感病品种混栽的发病率比净种减少 早在1872年,达尔文就发现小麦混种比种植单一品种 94%,产量增加8.9%,杀菌剂用量减少60%,这充分证明了 产量高且病害少。德国、波兰、丹麦等国研究人员运用间作、 利用作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病害生态防治方 混种技术在较大范围内成功地控制了病害的流行,为攻克连 法,该方法在大面积条件下更有效而且更有助于作物产量增 作障碍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参考范例 J。前人在利用生 加的持续性。之后,菲律宾学者Mew等也阐述了水稻病害 物多样性控病上,一般是应用品种的多样性以及作物种类的 的治理应着力在利用基因水平以及品质资源多样性方面寻 多样性,国内外已有一些不通过轮作而克服作物土传病害连 求研究突破,通过品种资源多样性利用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 作障碍的研究报道与实际应用,并主要集中在利用生物多样 风险,是当前水稻病害研究应瞄准的一个重大方向,有助于 性控制大田作物及蔬菜病害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上。 促进该学科领域的新发展,为病害治理提供新途径 …。 大量的研究证实,间作条件下病害的发生程度轻于单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毛建辉等利用生物 作物种植模式。Brophy等报道了种植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小 多样性将不同抗性的豇豆品种与辣椒、苦瓜、西红柿、洋姜、 麦种群,不同品种小麦混作模式其时空分布对病害发生动 落葵等作物进行多样性种植,根据豇豆田间主要病虫害和天 态、植株种间竞争以及产量上的影响,研究显示随机混作及 敌的发生发展情况,品种的抗性,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天敌种 顺序排列间作两种模式对小麦叶斑病、条锈病均具有抑制作 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不同组合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效应调 用,其中随机混作增产明显 。Luo等依据冬小麦条锈病小 查 ,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种植对病虫害有明显的控制效 种频率指数,设计了应用不同小麦品种间作模式控制病害的 果,对白粉病的平均控效幅度为19.82%~80.62%;不同组 计算机决策模型,为制定小麦安全生产策略提供了重要参 合及其栽培方式的增产效果不同,增产因组合不同而不同。 考 。Sharma等报道了抗性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混作对小 吴美荣等通过豆麦行比的试验研究,筛选出豆麦行比均以1: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77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9模式为最佳组合,较对照净豆增产27.72%,较对照净麦增 (CSTC2007BB1347);重庆市烟草公司2008-2010科技项目。 产13.16%,同时混栽可减轻病虫害对豆麦的危害,如叶斑病 作者简介陈国康(1974一),男,四川宜宾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从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通讯作者。 病指下降7.85,条锈病病指下降1.2 。该模式操作技术简 收稿日期2009-01-06 单、管理方便、成本低,农户易接受,增产增收显著。周照留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90454457a35183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