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贷款产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校园网络贷款产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硕美科g951)

校园网络贷款产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网络金融服务成

了近年来P2P金融发展迅猛的产品之一。只要你是大学生,

提交身份信息和个人信息,交纳手续费就可以轻松贷款。而

贷款的实质却是利滚利的高利贷,因而校园暴力事件、自杀

事件频发。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现状及防控提出了

建议,以维护校园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风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问卷形式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高职学生网络贷款的现

状。因此以湖南某司法类院校的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

不同性别的学生中发放六百份调查问卷,最终收到五百四十

八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进行调查。[1]其中大一学生占问卷总

数的36.45%,大二学生占45.33%,大三学生占18.22%

男性占42.67%女性占57.33%从随机抽取问卷的结果看,

大二学生占据了问卷的主要部分,参与问卷的女生积极性高

于男性。

(二)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自编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涵盖了高职学

生学习期间生活费用的支出,消费的结构,助学贷款以及其

他助学资助的形式,网络贷款来源,学生金融知识,学生还

款能力,学生贷款风险评估等方面,最终利用信息分析软件

处理得出结论。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及分析

(一)现有情况

经过调查,学生月平均生活费小于一千元的占比为

30.12%,在一千至二千元间的占比为65.25%多于两千元

的比例是4.63%而家庭给付生活费的频率中每月一给的为

62.12%,以学期为单位支付的为28.28%,不定期支付,只

要没了就给的占比9.6%;在生活费来源中,源于家庭及亲

朋的为82.29%自己通过兼职赚取的为12.25%部分来源

于奖助学金的为5.46%;如果生活费不够时的获取途径中,

依靠父母继续给付占35.21%通过兼职赚取占33.58%

过借款并含网络贷款的占15.21%,其他方式获得占16%

每月生活费是否进行计划的提问中,不做计划占20.14%

偶尔做一些计划占51.54%经常做计划的为28.32%消费

构成中吃饭交通占55.23%娱乐以及通讯占22.29%交友

(含化妆打扮)12.03%考证书籍培训为10.45%被提

问对自己喜欢的消费会不顾一切的提问中,认为会的竟占

13.25%,不会的占20.89%,视情况而定的占65.86%

以上分析得出,学生月生活消费区间为一千至二千元,

父母为了避免孩子乱消费会以月为单位给付,但学生不够的

情形时有发生。而弥补资金不足的方式比较单一,明显看出

奖助学金的发放严重不足。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缺失使得无法

形成正确的消费意识,而对学习生活中非必需品消费缺乏自

控力,有可能养成不良的消费观。

(二)大学生对网络贷款认知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54.95%的学生并不了解网络贷款的种类及

运作,35.05%的学生只是知道一些,10%的学生完全不知

道;对网络贷款的风险认识,8%的学生很清楚,28.95%

学生表示一般了解,63.05%的学生说基本不了解;问及是

否对校园贷的利率有所了解时,7.45%的学生表示很了解,

35.36%的学生认为和银行贷款利率持平,57.19的学生表示

基本不了解;如果认识到校园贷存在的潜在风险,你还会使

用吗?11.25%的学生表示还会使用,88.75%的学生认为不

会使用;你认为校园贷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54.25%

学生认为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消费,15%的学生认为盲目消

费、冲动消费加大生活负担,30.75%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

你认为造成校园网贷负面效应的原因是什么?45.25%的学

生认为监管部门失职,25%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滞后,

22.21%的学生认为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理财观,7.54%的学

生认为是社会原因;问及学生个人对网贷发展的看法时,

33.26%的学生认为应全面禁止,27.31%的学生认为应合理

规制,39.43%的学生认为保持现状更稳妥。

上述学生认为校园贷可以维持现状,因为它可以促进消

费,但多数学生理智的认为,如果存在高风险的校园贷不应

继续沉迷。大学生在金融法律知识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的前提

下,同时缺乏对网络贷款流程的进一步认知,虽然具有一定

的风险防范意识,但却不能抵御较大诱惑形成网络贷款风

险。所以从抵御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制度出发,引导学生教

育学生,进行心里疏导、消费观养成以及金融法律知识灌输

等仍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

(三)大学生使用网络贷款情况分析

对已经使用网络贷款学生的情况调查显示,使用过蚂蚁

花呗以及分期购物平台的学生占整体使用网络贷款学生的

70%贷款金额在一千至三千元的为92.3%,1万元以上的占

3.52%,其他占4.18%;借款多为考试培训占35%,用于电

子产品为28.12%服装及交友的为13.23%用于外出游玩

8.29%用于创业为15.36%基本没有用于饮食和交通;

问及是否考虑过还款能力时,16.25%的学生说从未考虑过;

还款方式中79.25%的学生依赖家长还款,坚持打工还款的

15.21%,但还有5.54%的学生提出可以以贷养贷;在问

及为什么选择网贷解决消费问题时,63.25%的学生认为,

需要贷款的消费支出并不是很大,自由10002000元左

右,用网络贷款买了,下月还上压力不大。22.15%的学生

表示曾经多次在电商平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电脑平板

等科技产品,认为网络贷款的模式基本相似,没多想就用了。

14.6%的学生表示网络上的贷款手续比较简易,方便操作。

从以上分析看出,部分学生确实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

他们从网络贷款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培训考试考证,交友,

创业。相当一部分学生确实用于购买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产

品。而学生贷款的同时并没有及时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以

及网贷产品的潜在风险(还款期限等),也没有对网贷平台

风险以及自身风险进行评估,在缺乏金融法律知识的前提下

又盲目自信,同时被超前的消费意识吸引进行了不理智的盲

目消费、盲目借贷,会产生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引发校园网

贷风险。

三、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原因及产生的风险

(一)缺乏正确的消费观

1. 消费心理不成熟。

“用最新款的手机,出门打车或开车,身背名牌包包”

讲求生活质量以及超前消费,已逐渐成为90后大学生的消

费观。这是因为在全球一体化趋势及西方人消费思维的影响

下,年轻人倾向于通过借贷的方式弥补钱袋空空的尴尬。但

大学生养成教育缺乏,认知能力较差,自我管控能力弱,[2]

导致不成熟的过度消费,为大学生步入校园贷的陷阱埋下隐

患。

2. 消费计划缺乏。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其他包括奖助学金和打

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除

基本生活饮食住宿外,多(22.29%)用于手机电脑等推陈

出新的科技电子产品。而以就业为导向,需要用于教育培训

的支出(10.45%)绝对低于娱乐电子产品的消费支出,使

得学生玩物丧志,影响身心健康及学业进展。

4. 消费来源单一。

生活费来源于家庭的学生占大学生的82.29%,当学生

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超过家庭供给能力的时候,有些学生可

能无法控制恶性无理智的超前消费,会选择挖东墙补西墙,

以贷养贷的方式继续消费。当利滚利无法偿还贷款的时候,

这些“违约”的大学生就会被网贷公司催债,甚至跳楼自杀。

着名的网络红人80后女辅导员毛晶玥为了揭露不良校园贷

陷阱的套路与黑幕而匿名潜入不良校园贷QQ群,整理不良

校园网贷的贷款陷阱及催收资料,并制作了《5分钟解读不

良借贷套路》的动画视频来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校园网贷。

(二)网络贷款平台监管弱

校园网贷几乎没有门槛,准入条件简单,不需审查申请

借贷人的信用,只需要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

家属亲朋好友的电话、个人信息即可办理。借贷利息实质为

高利贷,利息在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五之间,每日的逾

期费用为借款金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全国人大代表粟

琼向人大提交《关于加大网贷监管力度的建议》,希望国家

规划网贷市场,进一步防止因网贷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在此

之前,我国也出台了许多全国性监管政策,对网络金融的有

序发展提出了政策性的要求,但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网贷公

司网贷市场的专项整治规制体系。[3]

(三)高校防范机制不到位

校园网贷能在短时间内肆虐高校,说明学校自身的防范

机制的疏漏和学生自身免疫素质有待提高。学校更多的致力

于网络贷款途径的防卫,但缺少对学生自身消费观的引导,

对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的最新引领,在信息满天飞的网络大数

在专业课程中加入诚信教育、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

好的道德观念,[4]减少互相攀比消费,合理利用网络金融,

规划个人消费,建立自身信用系统,营造绿色校园,树立良

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三)加强学生活动的引导

丰富学生活动,指引学生远离电子游戏等玩物丧志的高

额消费,增强身体体质,提高智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提

高社交及情商,展现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

端正大学生学习发展的责任。

(四)建立应对校园贷等突发事件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永丽,韦晓倩,王磊,王丽君.大学生对联网金融的了

解与分析[J]经贸实践, 2016(06):206-207.

[2]后雪峰,王烁生粤东高职院校“校园贷调查分析及风

险防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55-58.

[3]麻根生,高建国,邱萍,韩佳音.律师办理民间借贷法律

业务操作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4]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重庆:西南大

学政治系, 2011:158-16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900034a103547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