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发(作者:索爱a200平台机型)
智能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15120638 蒋婷
一、 行业现状
(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现状
智能手机行业现状分析调研显示,苹果iPhone手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各大厂商看到
了智能终端市场蕴藏着的无限商机,纷纷强势出击,不断发布各种类别不同、性能多样的智
能手机新品,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早已是硝烟弥漫,产品规模也是持续扩张着。据预估,2014
年全球智能型手机市场可望达4.52亿台规模,将较去年增长55.8%。
国内市场上,随着手机使用环境的不断成熟以及经济各方面的逐步发展,手机在人们的
生活中已经变得十分普及。中国报告大厅数据显示,2013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生产手机
6.99亿台,同比增长了19.3%。
(二)中国引领智能手机平价潮流
智能手机行业现状分析显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终端
厂商以及运营商对中低端智能机型的大力推崇。一方面,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呈现迅速上
升态势,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趁机在中国以及国外市场上力推中低阶智能手机,这对于目
前存在着很大一部分中低端用户的全球市场来说,相对苹果iPhone以及其他品牌的高端智
能机型,无疑具有发展优势。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国内运营商更是在市场上大推千元智能机。据悉,中国电信还将联
合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合作伙伴推出更多新款千元大屏智能手机,进一步掀起智能手机普及
热潮,预计市场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部。相信在中国电信的推动下,国内普及型智能手机
将更加多元化。
(三)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趋白热化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市场的更新换代速度不可谓不快,手机厂商间的竞争也将更
加激烈。华为等国产手机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近年来,国产手机无论是在质量和技术上都已
经有了很多的提升。智能手机行业现状分析指出,踏着智能手机的浪潮,国产手机迅速成长,
华为、中兴等凭借千元智能手机大举攻占国内市场。在我国手机市场销量前十名品牌中,国
产品牌占据六席。国产品牌整体市场份额达到37.5%,正在逐步赶超国际品牌市场份额。预
计,2014年国产手机整体市场份额将超过50%。国产手机正在强势崛起。
(四)智能手机市场加速汰弱留强
放眼智能手机市场,无论是终端厂商间的火拼,还是操作系统厂商间的争夺,抑或是
各种终端的更新迭代,本质上都是市场汰弱留强的必然结果。放眼当下,手机市场尤其是智
能手机领域堪称群雄环伺,新品频出,竞争日益白热化。
随着市场的演变,手机市场的洗牌速度也将加快,而产品则是始终不变的竞争利器。苹
果以9%的销量造就了高达75%的利润,iPhone手机功不可没。三星能与苹果上演霸主攻守
战,其Galaxy系列手机更是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终端产品是厂商们未来竞技的焦点。 智
能手机行业现状分析,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充满变数,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胜者。这一点从智能
手机霸主宝座频繁易主中就可以窥见一二。如今手机市场已经呈现大洗牌格局,每一轮的市
场洗牌之后,究竟谁能笑到最后都很难说。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手机市场大
浪淘沙之下,留给人们的将是更多更好的手机终端,消费者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选择。
二、 市场结构
(一)市场集中度
智能手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很高的水平,可以认为该产业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
场。并且,市场集中度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1)品牌集中度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获得22.3%的关注比例,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智能手机品牌,
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关注度超两成的品牌。苹果以10.3%的关注比例排在第二位。联想以0.3%
的领先优势跻身前三甲,诺基亚居第四。HTC、华为两家品牌关注比例集中在5%-7%之间,HTC
领先0.5%。其他上榜品牌关注度则均在5%以下。 整体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同样
呈集中态势,前十五家品牌累计占据92.0%的关注比例。
与2012年对比可见,2013年最受用户关注的十五家智能手机品牌中,十四家品牌排名波
动,其中苹果、联想分别取代HTC和诺基亚跻身前三甲之列。诺基亚、HTC则分别滑至第四、
第五位。2012年排在第四位的摩托罗拉下降幅度最大,降至前十之外,这与摩托罗拉移动被
谷歌收购后,手机战略有所改变有直接关系。 其他品牌中,华为、小米、OPPO、酷派、vivo
品牌排名均较去年出现不同幅度的提升,索尼移动、中兴、魅族、LG则均较去年排名下降。
而在实际市场份额中,三星一直稳居榜首,联想紧随其后,华为、酷派、小米等国产手
机的销量也不断增加,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012年 2013年
排名 品牌 关注比例 品牌 关注比例
1 三星 21.6% 三星 22.3%
2 HTC 14.1% 苹果↑ 10.3%
3 诺基亚 9.8% 联想↑ 7.9%
4 摩托罗拉 8.7% 诺基亚↓ 7.6%
5 苹果 8.6% HTC↓ 6.2%
6 索尼移动 6.8% 华为↑ 5.7%
7 联想 5.1% 索尼移动↓ 4.9%
8 华为 3.9% 小米↑ 3.8%
9 小米 3.2% OPPO↑ 3.7%
10 中兴 2.7% 酷派↑ 3.6%
11 魅族 2.4% 摩托罗拉↓ 3.5%
12 酷派 2.3% 中兴↓ 3.4%
13 LG 2.2% vivo↑ 3.1%
14 OPPO 1.5% 魅族↓ 3.0%
15 vivo 1.1% LG↓ 2.8%
—— 其他 6.0% 其他 8.2%
表1 2012-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对比
Q1 Q2 Q3 Q4
排名 品牌 市场份额 品牌 市场份额 品牌 市场份额 品牌 市场份额
1 三星 17.3% 三星 18.6% 三星 18.4% 三星 15.07%
2 联想 13.1% 联想 12.4% 联想 12.5% 联想 11.86%
3 酷派 10.3% 酷派 11.2% 酷派 10.0% 华为 9.57%
4 华为 10.1% 华为 9.3% 华为 9.4% 酷派 9.39%
5 中兴 6.9% 中兴 6.3% 中兴 5.4% 小米 6.45%
6 苹果 6.4% 天语 4.8% 天语 4.7% 苹果 4.81%
7 天语 4.1% 苹果 4.6% OPPO 3.7% 中兴 4.04%
8 金立 3.8% 金立 3.8% 苹果 3.5% OPPO 3.62%
9 HTC 3.1% OPPO 3.4% 金立 3.3% 金立 3.36%
10 OPPO 2.9% 小米 2.5% 小米 2.5% 天语 2.87%
—— 其他 22.0% 其他 23.1% 其他 26.6% 其他 29.06%
表2 2013年Q1-Q4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厂商份额
(2)产品操作系统结构
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格局来看,Android系统一家独大,获得78.9%的关注比例,接近
八成。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在售的机型中,搭载Android系统的产品占据
90.1%的比例,为市场的绝对主流。除Android外,苹果iOS与Windows Phone系统机型分
别获得10.3%和7.6%的关注度,关注份额相对较低。
与2012年相比,Android系统关注度提升了3个百分点,苹果iOS与Windows Phone
系统机型关注度也分别较去年上升了1.7%、3.5%。Symbian和黑莓BlackBerry OS 系统关
注度则持续萎缩,均降至1%以下。整体来看,智能手机市场上Android、苹果iOS、Windows
Phone三大系统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形成。(详见图1)
而从2011年-2013年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全球市场份额上来看:Android系统所占份额
越来越大,呈上升趋势;苹果iOS系统份额较为稳定;Windows Phone份额虽少,但也呈上
升趋势;黑莓BlackBerry的份额巨缩。由此可以发现,这三大系统确实占据了市场上超过
90%的市场份额,集中度相当高。(详见图2)
图1 2012-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产品操作系统关注比例对比
图2 2011年-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产品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二)产品差异化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进程的加快,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以及低门槛,让国产手机第一次
有了和国际一线品牌叫板的机会。这不但是因为全球有75%的手机都在中国制造,更因为中
国有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然而,Android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给国产厂商带来同质化的困境
时,差异化是必然的出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乃至全球安卓智能手机市场,差异化的
发展氛围、策略可谓百家争鸣。
差异化其实并不高深莫测,例如魅族M9、小米以及OPPOX903手机增添对于文件夹和截
屏功能。中国人喜欢绚丽不拘一格的屏幕显示风格,国产手机便加入主题功能,并且提供海
量的在线主题下载。中国消费者喜欢续航能力强的手机,因此国产手机随机附带的电池容量
往往远远超过国际厂商的手机,而且国产手机也懂得在电源管理上进行优化。
(三)进入壁垒
智能手机领域,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一方面,国外厂商拥
有成熟的技术,而国产手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得到的只是终端的少许利润;另一方面,绝
对成本壁垒还体现在元件的采购上,随着整个手机产业的急剧发展,当手机元件紧缺时,供
应商一般都会优先满足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大厂商的需要,国产品牌需要花更多的采购成本
才能满足对元件的需求,在位厂商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潜在进入者了。
规模经济壁垒方面,像所有其他电子产业而一样,智能手机行业的在位者因规模经济相
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是明显的,厂商只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才能享有规模经济带
来的各方面的成本节约。
总体来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进入壁垒比较高。
三、 市场行为
(一)竞争行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价行为,如Android智能手机价位覆盖面广,相对于昂贵的iPhone手机而言,在此
方面就具有优势;
2. 产品性能等非价格竞争行为,如在平台软件应用领域,苹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
Android Market的竞争;
3. 专利权竞争的行为,各种类型的智能手机大都保有众多的技术专利;
4. 兼并行为,如谷歌对摩托罗拉的收购等。
下面我就关于智能手机的价格做详细分析。
从价格关注情况来看,售价在1000-2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机最受用户关注,获得27.8%
的关注比例,其次为2001-3000元价格段机型,关注比例为22.2%。1000元以下机型关注度
接近两成,为19.0%。3001-4000元、4001-5000元价格段机型关注度也基本相当,前者小
幅领先0.4%。5000元以上机型关注度较低,为5.8%。(详见图3)
从均价来看,1-11月智能手机市场均价在1700-1900元之间呈小幅波动走势,最高点
出现在7月,为1829元,较4月最低点高128元。进入12月,受三星Note 3、苹果iPhone
5S及诺基亚Lumia 1520等旗舰机型关注度上升影响,智能手机市场均价一举突破2000元,
达到2013年年内最高。(详见图4)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手机换机及新购机用户的首选,其市场均价也随着技术的成熟
及竞争的加剧,呈现出下降走势。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1年智能手机均价均在2000元
以上,2012年、2013年则连续两年大幅走低,2013年降至1773元,较2011年最高点时下
降了548元。(详见图5)
从品牌均价来看,十家主流品牌中,三星、苹果智能手机均价高处第一阵营,分别达到
3103元、4381元。诺基亚、HTC、索尼移动、OPPO四家品牌智能手机均价则处于第二阵营,
分布在2000-3000元之间。华为、小米均价在1000-2000元之间。联想、酷派均价相对较低,
不足千元。(详见图6)
个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越来越接近大众,所以价格才会有普遍的降低。
而国外的智能手机由于技术上的先进加上税收等其他因素,价格自然较国内手机要高一些。
国内的手机,如联想、华为等,由于跟通讯厂商(移动、联通、电信)的合作,价格处于较
低的水平,而这样的措施恰使双方都能获得较大的收益。
图3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产品价格区间关注比例分布
图4 2013年1-12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均价走势
图5 2010-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均价走势
图6 2013年中国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产品平均价格对比
(二)协调行为
主要表现在系统开源开放和战略联盟两方面:
1. 系统开源开放。这使得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性能得以迅速提升,并极大地丰富了系统的
应用,推动了系统的良好运行;
2. 战略联盟。例子如谷歌和三星、HTC的合作,诺基亚和微软的合作等。
四、 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包括厂商
利润率水平、行业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及产品创新等。
(一)利润率水平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报告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042亿部,较
2012年的7.253亿部增长38.4%,首次超过10亿部大关。从2013年全年数据来看,三星出
货量位居首位,市场份额达到31.3%,全年出货量实际增长42.9%。苹果排名第二,市场份
额为15.3%,出货量实际增长12.9%。其次分别是华为(4.9%)、LG(4.8%)和联想(4.5%)。
然而,苹果在智能手机产业营业收入中的份额增速更快,占到近40%,利润更是占到智
能手机产业的65%。远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10%(推算数据)。尽管三星的出货量是最大的,
但其毛利率只有13%。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市场的行业毛利率、资源配置并不理想。
(二)行业生产能力
目前中国有超过10亿的手机用户,而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为40%左右,而在全球的市场
上,渗透率最高的日本、韩国都接近或者超过70%左右,因此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随着千元智能机的不断普及,将进一步刺激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内,
中国的智能手机渗透率能超过90%,甚至达到95%。
(三)技术进步
在技术进步方面,版本更新率是衡量市场创新性的有效指标,更新速度越快,则表示创
新性越强。以下是两种类型智能手机的平均更新速率对比表。
手机操作系统名称 平均更新速率(个/年)
Android操作系统 37/12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 6/6
由此可见,智能手机的平均更新速率是相当快的,Windows Mobile系统智能手机平均
可达一年一个版本,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则可高达平均一年三个版本,这反映出在智能手
机产业,技术进步是相当迅猛的。
(四) 技术创新
智能手机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产品升级已经几乎沿着既有的路线发展,即屏幕尺寸更
大、分辨率更高、处理器更快、核数更多、机身更薄、镜头像素更高等,已经很久没有看到
真正的颠覆式创新。
即便是此轮创新的领头羊苹果,创新能力也在下滑,当年诸多人换5S,颜色是关键,
土豪金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证明,你看,我换机了。而对iPhone6的期待也主要集中在屏
幕的大小。而三星最近发布的S5,外观相比S4已经难再改变,只是增加了防水、指纹、心
率监测等功能,已经越来越难以找到换机的理由。
因此,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必须赌对未来,必须找到真正的创新点,否则下一个舞台将
会转变主角。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565719a100993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