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青少年身体自我研究评述
作者:孟瑞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2期
摘 要 身体自我,作为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在
“身体自我”概念和青少年身体自我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身体自我的概念、发展特
点、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简评当前身体自我研究的成果和局限,对未来
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身体自我 发展特点 认知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Self-research Review of Adolescents' Physics
Abstract Physical self,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lf,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physical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heory, research progress, and finally comment on this body self-study results and
limit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 outlook.
Key words physical self; development character; cognitive studies
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它包括对身体的
认知评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意象),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满意度和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管理
三个方面,具有个体和研究者越来越难以忽略的社会意义。
1 青少年身体自我发展的特点
杜晓红等的《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文中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展开研
究并指出:如今多数大学生对于目前自己的身体还算是满意的。从相貌、性别、运动、身材等
特征中,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的身材特征表示不够满意;而对于性别差异男女各异,分别都存在
不同的差异;其他几个方面的满意度男生显然高于女生。
在陈红和黄希庭的《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文中处于青少年阶段
的人群,大部分对身体的满意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负面、相貌、性、运动和身材等特
征;在中学生中性别差异并不明显,而到了大学期间则是相反的;青少年阶段,多数学生对自
身因素的满意度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各种变化。一般在青春期
早、中期间断,会出现下降趋势,15~17岁之间是最为明显的,待后期则会呈现缓慢上升的
趋势。
龙源期刊网
2 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身体自我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的成果,多集中在青少年学生被试的基础上。
Marsh等人运用SDQ II量表经过研究发现:设定身体训练计划,可以提高青年前期女生的身体
素质并有助于改变外貌形象。Bakker分别从体质和相貌两方面出发,发现学习舞蹈专业的女学
生对于身体自我概念得分要低于普通女学生。
相对国外,国内关于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开展较迟,研究大多集中在探索青少年身体自
我的个体差异和发展变化。
黄希庭等诸多资深心理学家层指出:目前我国关于身体自我研究结论表明,青少年阶段的
学生在性别差异方面并不明显,而对于运动和身材特征的满意度男生明显要低于女生。同时正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对自身的满意度总体来说是呈现下降趋势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各
年级学生会对自身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不满意。
陈红等(2006)以中学生作为调查群体,编制身体自我量表。分别以年级和性别差异进行
研究考量。此项调查重点分析了学生身体自我对个人的影响,此项研究还调查了中学生身体自
我的各项因子对自我价值感影响贡献的大小,分析高、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身体自我的特
点。
3 青少年身体自我研究的新进展
3.1 中国化身体自我测量工具编制
身体自我的测量方法包括调查问卷、形象选择、形象调节,主要通过让受试者调节卡、画
人测验、行为观察和计算机内隐态度试验六种。以上六种方法包括28个身体自我观念的问
卷,8个形象选择量表,9项形象调节技术以及画人测验、行为观察和最新的内隐联结试验技
术。调差表明参与测试人员会在不同范围内,受不同条件的影响显示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经
过各项指标的测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而在身体自我研究领域中,调查问卷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为了本土研究的顺利进展,国
内的学者们从青少年的身体自我满意度、理想身体自我、负面身体自我和老年人身体自我方面
编制了一系列中国化的测量工具,探讨身体自我的结构和特点。其中,少年学生身体自我量
表、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量表、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量表和老年人身体自我问卷各自针对身体
自我的不同侧面进行研究,信效度良好,应用较为广泛,推进了身体自我研究的本土化进程。
3.2 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预测模型及超重干预模式的建立
国外关于青少年对身体自我不满意的预测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两路径模型:对
瘦的社会压力和内化的瘦理想标准作用于身体不满意;(2)三路径模型:社会文化影响包括
父母、同伴和媒体,通过中介变量社会比较和内化,作用于身体不满意。
龙源期刊网
目前国内学者对负面身体自我的研究较少。陈红,Jackson T 等在2007年的通过对中学
生、大学生及青年人群体(n= 1377)的本土研究,建立了不同性别的指标良好的结构方程模
型,本模型主要考察了:体形指数、知觉到的同伴嘲笑、瘦的社会压力、外貌比较、内化的瘦
理想标准和社会支持六个因素,验证了某些因素的文化一致性。而在接下来的几个后续研究中
发现,之前的多项研究中不难发现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解释发展中国家青少年的身体
自尊和饮食失调症状的变化起到显著。
陈红等除了探讨正常群体的身体不满意及其危险因素外,还从临床取向角度,建立负面身
体自我的干预模式, 侧重对青少年饮食失调症状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的负面身体自我的干预
主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超重)。在陈红、潘晨璟等2010年的《中学女生身体不满意的
认知取向干预》一文中,根据女中学生对身体不满意的预测模型,从认知取向角度出发, 通
过以干预课程为主的认知干预活动来降低青春期女生的身体不满意,得到的结论是:经常举办
一些有关身体不满意的干预活动可以防止女生对身体不满意度的进一步增加。
3.3 负面身体自我认知机制的研究
国内对负面身体自我认知机制的研究主要是认知加工偏好的研究和脑机制的研究。负面身
体自我认知机制的的理论基础是负面身体图式理论。该理论认为身体意象失调者有一种负面的
身体自我图式,图式是由许多组成部分共同建构而成,如相貌、身高、体重等。这一图式将引
导个体在信息的加工中将注意指向自我图示相关的身体信息。
4 未来研究展望
我国关于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己经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虽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对
身体自我认知纵向调查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统一的理论
模型来研究自我概念的年龄发展特征;研究引起青少年身体自我发展特点的原因;通过东西方
文化的差异,对东西方青少年身体自我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更加关注开展身体自我的脑
机制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陈红.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 陈红.中国人身体自我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6).
[3] 陈红,黄希庭.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
(2):432-435.
[4] 陈红,高笑等.不同年龄段女性负面身体自我状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21(8):531-534.
龙源期刊网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213203a240339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