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阶段练习三(第五章—第八章)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阶段练习三(第五章—第八章)答案

2023年7月9日发(作者:)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阶段练习三(第五章—第八章)答案

一、判断题

1. 访谈法的核心是如何从被访者那里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即无偏见的资料收集。(√)

2. 在访谈法中,标准化访谈比非标准化访谈效果更好。(×)

3. 在访谈过程中,访员要时时刻刻掌握提问的主动性。(× )

4. 一般来说,小组座谈会是比个体访问更为复杂的一种访谈形式。(√)

5. 观察法中的科学观察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没有本质的区别。(× )

6. 在观察法中,虚拟观察法类似于实验法,但又不完全等于与实验法。(√ )

7. 在实验研究中,建立控制组经常是必要的。(√)

8. 一实验组、二控制组实验又经常被称为索罗门三组实验,它是在经典实验设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控制组后形成的。(√)

9. 任何有形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文献。(×)

10.对文献资料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不能够进行统计分析。(×)

二、填空题

1.根据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交流方式,访谈法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2.观察法中观察者的角色分为完全参与者、名义参与者、完全非参与者和交往非参与者四种。

3.实验法涉及的三对基本要素是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和实验组与控制组。

4.在文献法中,浏览文献时要做到速度要快和善于抓要点。

三、选择题(每题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访谈法的优点有:(ABCD )。

A 认识社会现象的广泛性 B 研究问题的深入性 C 资料收集的可靠性

D 访谈方式的灵活性

2. 访问过程中访员除了进行提问的控制外,还要进行:( C )。

1 A 追问控制 B 插话控制 C 非语言控制 D 制止

3.减少观察中误差的方法有:(ABCD)。

A 提高观察者的素质 B 利用辅助工具

C 多人或多组同时观察 D 多次观察并不带“框框”

4.实验组与控制组产生的方法主要有:(AD)。

A 匹配 B 随意指派 C 根据研究者的兴趣指派 D 随机指派

5.根据文献资料的形式,则可以将文献分为:(BCD)。

A 多次文献 B 文字文献 C 统计文献 D 视听文献

四、名词解释

文献:是人们用一定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储存与传递信息的载体,其上有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记录。

实验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因果假设设计的,在高度控制条件下,通过人为操纵某些因素,以检定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完全参与者:是不暴露观察者的身份而参与到观察对象及其生活中的一种角色。

深入访谈法:又称临床式访问,主要用于搜集个人的特定经验过程及其动机所做的访问。

五、简答题

1.访谈法的实施步骤包括哪些方面?

(1)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2)选择好访员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正式提问,做好访问记录

2.观察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得到更直接的原始资料;收集的资料生动具体。

缺点:收集主观原因上的资料,不如问卷法和访谈法;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可能对观察对象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观察结果;人的观察能力、经验以及心理等因素,将影响观察结果;时空条件限制会影响观察结果。

3.内容分析法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2 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实施过程是客观、系统、有计划、有步骤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样”阶段:抽取样本;“分类”阶段:编码与记录;统计阶段:分析与结论。

六、论述题

用实验法设计一个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研究方案

开放答案

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88880549a18028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