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无线路由器无法上网)
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心得
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三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
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三国形成同源不同流
的文化和国民性格。在此,我们可根据一些粗泛的方面来探讨中日韩文化的特色。
首先,可以对比一下日常生活中三国国民的行为:
中,日,韩三国人坐地铁,日本人一声不吭,只订着一个地方目不转睛;中国人眼睛乱转,
一刻也闲不住地东张西望;韩国人则吵吵闹闹,喋喋不休。
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则是又
叫又动手,是充满谋虑的立体战。
韩国的妻子们重感情,对丈夫强势而热情;日本的妻子们对丈夫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很难了
解其内心;中国的妻子们既重感情,又有城府,将丈夫们训练的服服帖帖。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日本人喜欢樱花,刹那盛开,瞬间凋零,象征残
酷之美;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象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溶于一炉;日
本人喜欢[忠臣藏],讲武士搏杀,刀光剑影,残忍冷酷;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
诗传情,和美优雅。
日本人最诚实,一般不说谎;而中国人的谎话是一大特产;韩国人不说谎却有说大话的可能。
-----
当我们将三国的国民行为与其地理位置相对应的时候,不难发现: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
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中日韩三国国民心理上的比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与其他优秀古老民族一样,其民族心理中有自信自强博
爱善待外族文化的一面,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他民族对于中国文化自然是顶礼
膜拜,古代中国人民也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但这种差异并没有使中国人不平等地对待外国
人。自古以来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国(族)使者上朝,都是会受到我国政府的礼遇,一般而言,我
国政府赏赐给他们的物品,价值远大于他们带来的贡品,而且中外经济交流中我们一贯坚持平等互
利的原则,更没有想过要侵犯他国主权乃至统治世界!且不说汉唐时中国军队是何等的所向披靡,
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的明朝,郑和下西洋一次所带的军队就足以灭掉一个中小国家!中
国人向来以和为贵,抗战胜利后面对历史上曾经多次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战败国-日本,国共两党政府
都宣布永远放弃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的权力.我们的人民深知,既然自己受了伤害,何必又要把这种伤
害强加于别人呢!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历史上也曾有过"仇视外洋事物""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经历,但
纵观历史长河,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坚持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而且也能做到客观评价他国历
史.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对"明治维新""日本六十年代经济腾飞"的描述都是十分称赞的,不因日本
曾给过我们深通的回忆,甚至现在还在否认其侵略历史而改变.我相信一个民族只有达到一种理性,才
能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任何固步自封闭目塞听的民族终将走向落后!
众所周知,日本民族骨子里有"欺弱怕强"的特性。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才刚刚强大,面对国力衰退
的中国,朝鲜,俄罗斯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侵韩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旨在对外扩
张的侵略战争,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而他们对待欧美列强则是彬彬有礼,甚至有些低三下四.他们
看来弱肉强食是自然之公理,面对比你强大的人就必须谦虚地向他学习,态度还要好得像小学生;当面
对比你差的人则不必顾及太多,甚至还认为弱者不应该记恨自己,谁叫你比人家差!但其民族内部成员
-----
间又是十分团结友爱,在关乎民族利益的问题上往往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1853年美国叩关后,西方
列强纷至沓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他们先是推翻了腐败无能的幕府政权,后又上下一心,努力学习西
方先进科学技术,经过13年的卧薪尝胆,终于使日本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民
族精神,但有时这种民族精神又会表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动的所有对外战争都
得到了国内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夕的日本,经常有大量民众举行游行示威,要求
政府出兵征服中国.战争爆发后,时常能看到母亲为儿子报名参军,妻子送丈夫上前线的场面,甚至还有
的父子齐上阵.军国主义者大肆宣称:弱小的"支那人"应该成为他们的奴隶,那片富饶的土地本应属于
强大的大和民族!战败后的日本人又重新表现出谦虚礼貌的那一面,在日本,大街上的车辆和行人会很
自觉地给插有战胜国国旗的车辆让路,当年四处耀武扬威的鬼子兵们见到三岁的中国小孩都会微笑
地鞠躬九十度!
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没有人可以去干涉,我们只能希望
所有的民族都充满理性.当今日本社会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趋势,政界也出现向"右"看齐的倾向.铁
证如山的侵华历史却要那些饱受战争创伤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拖着病体再次回忆那段痛苦的经历去
哭诉去证明.历史是不需要人去证明的!所有人在历史面前都只能是观众,没有任何人可以驾御它改变
它.我们能做的只有正视它,承认它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韩国,自古以来也是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至今
还保留了大量的中国习俗,礼仪制度也大多继承了中国古风.事实上韩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更理智
于中国人许多方面,如仁义理信等,韩国人做得要比中国人好,这让很多人汗颜,自己的老祖宗传
下来的优秀文化却让别人发扬光大,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啊!韩国人和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文化对韩
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但现在某些韩国人却认为一个民族的古典文化深受另一个民族影响,甚至
可以说是绝大部分来自另一个民族,是这个民族的耻辱,因此韩国独立后历届政府都会出台一些“中
国化”的措施,如逐步取消汉字,另一方面又把许多中国传统说成是韩国传统等等,以提高其民族
自尊心。2004年韩国政府竟然向联合国教科组织提出申报端午节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试想一旦申
报成功,屈原先生就改成韩国国籍了!皮影戏已经不是中国的了(印尼已申报成功)。难道我们还
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去过别人的端午节吗?近年来韩国电影,电视剧发展特别迅速,而且许多都出
-----
口到了国外,影视的却是推销一个国家文化的很好工具,但我门不难发现,韩国在向我们推销其影
视作品的同时总是将它定位为“韩国文化”,并且努力去与中国文化区分开来,却有希望中国观众
喜欢这些作品!现在社会上有一大批“哈韩族”酷爱韩国明星,服饰由其热衷于韩国文化,其实喜
爱另一个国家文化本无可厚非,但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有些“哈韩族”并未认识到自己所酷爱
的韩国文化源自古中国文化,盲目媚外,总觉得韩国的总比中国好,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众所周知
韩国人十分爱国,尤其是在对日本的态度上,无论是慰安妇问题,还是侵韩历史问题,还是独岛问
题,全体韩国人民都那么积极对外,很少有人购买日货,许多人认为中国人和韩国人都称自己“反
日”,而韩国人却能做之林,都必须具有勤劳,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以及开阔的胸襟和理性的
头脑,而且各族间有必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中日韩三国文化同源,大家自古以来交往密切,彼
此很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更应该加强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中日韩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
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
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
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
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
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
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
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
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
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
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
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
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
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日本饮食文化
日本食物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日本食品于近年来已人所皆知
世界闻名了。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鱼生及肉质鲜嫩之炸暇,更有部分游客已作好准
备去日本一嗜各种各样之日本传统美食,总括来说享受日本之食品是阁下一生之中最难忘之事。
饮食习惯
-----
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
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日本的酒类
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在夏天,部分百货公司更高
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大量游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那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
容易喝过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称(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制及进口的餐酒。在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供应。
烧酒: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
饮酒的礼仪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气氛随和且轻松,同行顾客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如果一群人去喝酒
的话,第一杯要等大家举杯说“干杯”后才能喝。
韩国饮食文化
主食白米饭。常用的菜肴有以肉、鱼、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韩国特有的营养丰富的泡菜。
以及用韩国式的调味佐料拌制的各类小菜。餐具使用汤匙和筷子。
-----
菜馆的基本佐料是辣椒与大蒜,此外又加有多种不同风味的调味品。因此韩国菜除了辣味以外,
还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韩定食(韩国式客饭):
传承朝鲜时代宫中菜的传统风味,各式小菜摆满桌面,除了泡菜以外,一般不加辣椒粉。蒸、
烤、烫、拌等烹调方法各不相同。每家餐厅的食谱,价格也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有用小麦煎饼包里
肉类,蔬菜等八种小菜食用的《九折坂》,以及加放肉类、鱼类、蔬菜、磨菇炖煮的火锅《神仙炉》。
冷面:
主要有汤多且爽口的《水冷面》和以辣椒酱调味的辣味《拌冷面》等两种。任何季节,在享用
烤牛肉等菜肴后,以冷面作主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方式。《面》有以荞麦为原料制成的平壤式冷面,
也有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咸兴式冷面。各餐厅的种类皆有所不同,面上加的配料大多以肉类、蔬
菜或水煮蛋为主,也有放生鱼片的餐厅。面可以用剪刀剪后再食用。
参鸡汤:
在童子鸡内入糯米、大枣、大蒜、有参后,长时炖煮。随个人喜好还可加放胡椒粉、盐巴等食
用。由于营养丰富,是炎夏的高级补品。
锅汤、火锅类:
韩国家庭最经常吃的家常菜就是用豆瓣酱和蔬菜煮制的豆酱火锅,鱼和牛肉脏煮成的什锦火锅
等。火锅中以牛的内脏和蔬菜炖煮的牛肠火锅最为有名。此外还有用章鱼加放辣椒酱等佐料煮成的
章鱼火锅等种类繁多。韩国一般的火锅多以海鲜类为原料,可享用到各种海产品的鲜美味道。
-----
拌饭:
韩国式拌饭,其中《石碗拌饭》是韩国独有的食谱,值得一尝。白米饭上盖上黄豆芽等蔬菜、
肉和鸡蛋等佐料,盛在滚烫的石碗内,加放适量的辣椒酱后,搅拌而食。多种材料的味道相混合形
成独特的风味,锅底的锅巴更是一绝。在大部分的韩国餐厅均可品尝到,全州中央会馆(忠武路
776-3525)等是有名的拌饭专门店。
汤茶:
利用生姜、桂皮、人参、五味子、大枣、草决明、葛根等中药材,长时间煎熬而成。中药可健
身防病,并有治疗功效。因此,韩国人在感到疲倦时,总是饮用中药汤茶,提神防病。
水果茶:
主要选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的柚子、木瓜、橘子皮等水果,加水长时间煎熬后饮用,或用蜂
蜜淹制后,加热水稀释饮用。冬季常饮,可预防感冒。
韩果:
自古以来是祭祀的供品,也是婚礼仪式或饮茶时食用的韩国传统点心。面粉加上蜂蜜、麻油后
油炸的油蜜草;《茶食》与中国的样式相似,加上中药材,以糯米等炸制的姜糖、麦芽糖亦与中国
相似。此外还有将水果或蔬菜用蜂蜜腌制而成的蜜煎果,婚礼所用的韩果即可口又美观。
三国服饰文化差异:
和服
-----
汉服端庄大气、潇洒飘逸 ,由于大多为丝制,因此相较于布制的和服、韩服更显华丽。
旗袍
“旗袍最能凸显女性之美”
和服
和服端庄内敛,很能体现日本女性的特点
韩服
韩服朴素大方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6100680a271977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