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会声会影试用版和正式版的区别)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生物总少不了做实验,那么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呢?

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归纳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

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

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

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

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动粗准焦螺

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

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

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建议

一、探究学习,搭建实验平台

有不少教师之所以没有实施和开展实验课堂,是因为实验器材的

局限性导致的,而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搭建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参与

生物实验课堂进行探究学习,在实验平台的创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引

导学生分成具体的小组参与具体的生物实验课堂,在探究学习的开展

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于知识点的体会和领悟,参与实验课堂,

积极参与生物实验课堂的具体教学。

针对“生物的无性生殖”这一课内容,我以“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观察”开展实验探究,在实验平台的搭建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

面的工作:明确实验目的: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要求学生4人一组,

讨论和制订观察计划;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要求,用酵母菌培养液制

作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实

验平台的搭建,是开展生物实验的物质基础,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

一般会在实验课堂开展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创设情境,激发实验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生物实验课堂开展的主要方式,情境教学法的开展

有助于全面激发学生对于实验课堂的兴趣,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兴趣

是激发学生参与实验课堂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管,可能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而如

果学生在长期的缺乏兴趣的下被迫参与学习,就很可能使得自身学习

的积极性得到挫伤。

比如七年级上册有个生物实验是“观察叶片的结构”,在这次实

验课堂中,我不仅做了实验课堂的相关准备工作,提供显微镜、双面

刀片、镊子、载玻片、培养皿、植物绿叶、毛笔、叶片的横切玻片标

本、自来水,这些实验材料都是简单的比较好准备的材料。在情境教

学的开展中,我开设课堂情境:“同学,大家对于我们生活中所看到

叶片应该是耳熟能详了吧,今天我们来具体解析一下叶片的生物结

构。”在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加以呈现,比如通过多媒

体播放关于叶片的相关视频,再结合这样的具体情境开展实验操作,

学生就会在内心产生更多的期待。

三、巧妙设计,规范实验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要规范实验操作,才能使实验课堂取得明显的成

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巧妙有效的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

验课堂。在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对课堂加以设计,有助于充

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调动实验课堂教学的效能,力促学生主动有效

参与课堂,真正在实验教学中取得教益。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巧妙的实验课堂的具体设计。比

如结合“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实验中,按照具体的设计进行实验研究,

比如首先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再用滴管在载玻片

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显微镜下看到的情景,对酵母

菌的形态及特点进行全面的描述,在实验教学设计中,通过巧妙的设

计来规范实验操作。

四、凸显主体,强化实验管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生物课堂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强化实

验管理,凸显学生这个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效课堂。

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要加以全面有效呈现,才能积极激

发学生的无穷潜能。

在实验课堂中,我增设了一个实验基地,引导学生课余通过这个

“实验基地”,开展生物教学,在长期的实验课堂中,我发现学生对

于生物教学的兴趣更为浓郁,特别是近期以来,只要是具备实验条件

的,学生都会主动要求实施生物实验。在实验课堂中,我的评价也主

要是以人性化的评价为主,将“以生为本”作为评价的依据,在组织

生物实验课堂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操作遇到障碍,或者有的学生多次

实验操作失败,我采用创新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参与

实验。

总之,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要积极调动一切有效的因素,真正

还学生一个民主、自由、自主的课堂,让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探究、

认知的窗口。

初中生物实验学习注意事项

1、确保小组人数的均衡性

学生分组实验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而

进行的实验。中学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不一,分到各个组上的人数也

不平均,有的组多一两个学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有的实验,如显微

实验时有的同学就的可能没有显微镜,若遇到这样的情况,实验教师

要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关心同学的精神,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2、严守纪律,注意安全

分组实验时,学生在实验室中相对较为自由,要么需要站着操作,

要么走来走去,实验时,实验教师应要求学生坐在位置上操作,保持

安静。同时应确保每位同学都参加实验,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3、精心准备,严格设计,服从教学的目的性

学生实验是课堂教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生物新教材的实验内容

比旧教材时增加了四倍,由此可以看出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对每个实

验,实验教师都应从实验的材料、仪器、用具及实验的改进等方面去

准备。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不断地改进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和实验

方法,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比如在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时,

教材要求用人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但口腔上皮细胞取材较麻烦,

而且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漱口了,但取的是口腔内的污物,影响实验观

察。但如果直接选用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进行观察,既节约时间,又

方便学生观察。且学生在上节课时以做过的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实验,

这两个实验操作过程相似,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影响不是很大。

4、认真预习,增加成功的把握性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分组实验成功的保证。每节分组实验前都应让

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及操作过程,复习各种材料和实验

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到进实验室时心中有数,确保

实验的快速,准确。

5、细心指导,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力

每节分组实验,教师都应细心指导。在讲解实验时,要把关键的

步骤交待清楚,注意使讲述语言与演示操作配合起来,消除学生不必

要的疑问。语言要有启发性、指导性,可以使得学生动手时减少盲目

性,从实验结果中去获得感性知识。学生动手实验是实验课的中心环

节,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把重点放在对操作技能及实际观察效果的

检查上,同时教师应该及时把学生在观察中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总结提

高,使之形成概念和理论。

生物实验的意义

1、巩固已学的知识,加速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学生实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它将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

知识具体化,使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教师

的启发,经过积极的思考,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并理解和掌握有关

的知识。

2、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学生实验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去体会生物中的奥秘;去

验证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去感受我们肉眼所感觉不到的东西,从而激发

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生物课的整体教学。

3、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操作技能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学生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

步骤,再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

说明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生物

学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

好的改进措施,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4、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

好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

个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煅炼了学

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团队

精神。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1706946a194382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