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基础”课程标准

“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基础”课程标准


2024年6月17日发(作者:)

“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要

中文: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基础

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sofDigitalImage

ProcessingAlgorithms

课程学分

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

课程性质

前导课程

开设学期

必修选修适用专业

后续课程

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

相机系统像质调优

第五学期第六学期

3课程学时共48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24学时

课程代码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一般课程拓展专业课程

数字成像技术、人工智能应用

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科技强国、文

化自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掌握图像处理、检测与像

质调优岗位的必要的理论知识,具备使用python调试图像处理基础算法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素质(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热爱劳动的劳动精神;

4.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科技强国的工匠精神;

5.培养学生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服务质量职业意识;

6.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踏实耐心、团队协作、表达沟通的职业素质。

(二)知识目标

165

1.掌握数字成像技术基本原理;

2.掌握python语言的编程语法特点;

3.掌握数字图像特征;

4.掌握图像基本运算规则;

5.掌握形态学图像处理原理;

6.掌握图像滤波和应用;

7.掌握图像增强原理。

(三)能力目标

1.具备编程实现简单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力;

2.具备pycharm编程软件环境配置能力;

3.具备基础图像处理算法调试能力;

4.具有较强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跟踪新技术和科技文献搜索阅读能力;

6.具有编程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四、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适配图像质量测试和像质调试岗位职业需求,采用项目化教学设计思想,以工作

任务为导向,由任务入手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通过任务项目引出相关概念与编程技巧,体

现做中学、学中练的教学思路,突出实践性、趣味性、职业性,体现“教、学、做合一”的

设计理念,并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等内容,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

力。

通过企业调研以及对图像质量测试和像质调试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形成本课程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目标,并将课程内容分解成6个项目,强调以能力训练为中心,针对每个项目具

体能力要素的培养目标,精心选择任务项目,每个任务既相对独立,又与前后任务之间保持

密切的联系,由难到易。同时,根据每个项目的专业特点,从历史、时代和实践三条路径深

挖思政、素质教育融入点,形成每一个项目的思政、素质教学内容。

2.课程设计框架

166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8569339a275111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