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发(作者:)
恐怖的烧烤真相:羊腿注射罂粟水,病死畜肉泡羊尿。
随着天气渐暖,散布在街巷中烧烤摊点的生意也开始兴隆起来。每到入夜,烟熏火燎的摊点上,人们三五成群,围桌而坐,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在飘散着烤肉香味的夜色中享用着诱人的美味。然而,各种看似美味的烧烤,而暗藏各种危害健康的杀机:油光发亮的烤鱿鱼,泡过福尔马林;病死臭肉,加入亚硝酸盐、乙基麦芽、肉弹素、羊肉精、猪肉精后成美味佳肴„„《每周健康黑榜》,带您揭开美味烧烤背后的恐怖真相!
随着天气渐暖,散布在省城街巷中烧烤摊点的生意也开始兴隆起来。每到入夜,烟熏火燎的摊点上,人们三五成群,围桌而坐,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在飘散着烤肉香味的夜色中享用着诱人的美味。
烧烤咋就这么香?罂粟增香“硝”增鲜
烧烤咋就这么香?业内行家透露烧烤佐料是法宝。据介绍,一份烤肉从腌制到吃进消费者肚里前前后后将加入十多种佐料:在拌肉环节,加入亚硝酸盐、乙基麦芽、肉弹素、羊肉精、猪肉精等;在烧烤环节,加入一滴香、千里香、烧烤香味素等;烧烤完毕后,加入辣椒精、芝麻油香精等。
这些佐料对人体是否有害?它们具有哪些神秘作用?笔者采访烧烤从业者和部分食品专家,为您揭开了佐料的神秘面纱。
罂粟:行话来说叫肉香王,为避嫌,罂粟油改称樱树油
”罂粟用行话说来叫肉香王!“广州天河一位烧烤档老板透露。”加了罂粟的烧烤有股特殊的香味,让你吃了还想吃,就跟上瘾一样。“
罂粟是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材料,长期食用容易成瘾,即使经过反复处理后,其有害成分也不可能完全除掉。我国明令禁止罂粟极其制品作为调味品出售。然而,不少调料店都在私下将罂粟料作为调味品销售,而且销售情况很火爆。前来购买者绝大多数是烧烤店和火锅店的老板,他们将购买的罂粟料作为调味剂,添加到烧烤肉类食物和火锅、砂锅当中,以增加食物的香味。而这一行为已经成为该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
据了解,罂粟料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罂粟粉,又称”灭活罂粟籽粉末“,内容物为灰黑色,闻起来有股芝麻味。该油脂粉末不溶于水,会在水面上形成黑油层。二是罂粟油,又叫御米油,是罂粟籽经过灭活后提炼而成的。2005年,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罂粟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罂粟籽仅允许用于榨取食用油脂,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用于加工其他调味品。
辣椒精 制造催泪弹的原料
一般在食用化工店中,有十来种辣椒精出售,油性辣椒精(可溶于油)销售最多。其中生产厂家为汕头正味食品厂生产的辣椒精,在外包装上特别注明;主要原料是辣椒精树脂,不能接触人体皮肤,万一接触之后,要立即用水冲洗。但渝中区全益化工店王经理说:”做烧烤生意,想要味道好,就要买这些东西,增加辣度。“
这种东西威力如此威猛,人吃了会不会有问题?重庆食品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周令国所长介绍,人体的消化道有黏膜保护,抗辣力超过皮肤,因此损伤不大,但千万不要逞强吃得太多。
据他介绍,辣椒精主要来自于天然原料,,加入了少量化学物质。主要有三个作用:增加食品风味:在医学上用于镇痛,麻木神经;在军事上制作催泪弹,可以给敌人造成短暂痛苦。
亚硝酸盐:臭肉也能增色增鲜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粉末,外表和食盐差不多,被许多人简称为硝盐。
周所长说,这种物质含有剧毒,主要在工业上使用。如果人体摄入过多,会氧化人体血红蛋白中的铁原子,减少输送氧气,使人体缺氧而死,全身发紫,非常痛苦。
前不久,多年在大渡口卖烧烤的合川市民唐传春,误将亚硝酸盐当作盐巴使用,造成家中6人中毒,小儿子、外侄和公公因此身亡。
但是,这种东西对改善食物味道有很大作用。周所长说,它可以让肉制品的颜色变得更红,更新鲜,可以防止肉制品腐烂,还能使烧烤增加一种特殊的风味,味道更鲜美,如同味精。
正因如此,国家允许它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少量使用:每公斤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0.15克。食品加工完毕后的残留量也有标准,以烧烤为例,肉串烤好之后,残留量每公斤不能超过0.03克。
周所长说,很多人都吃过这种物质。即便是微量的亚硝酸盐,依然会氧化血红蛋白中的铁原子,只是因为数量太少,身体损伤可忽略不计。
专家提醒,市民碰到那种颜色红得不正常的猪肉羊肉,一定要小心。
羊肉精:让猪肉鸭肉变羊肉的”魔粉“
记者采访发现,除羊肉精外,重庆市场上还有牛肉精、猪肉精,鸡肉精等。重庆某公司生产的猪肉精注明:“能掩饰产品不良异味,纯正浓香,诱人食欲。”
“一些烧烤店卖的羊肉串有一部分是猪肉的,只不过是用了一种叫‘羊肉精’的调料‘拌’的,用这种‘羊肉精’浸泡过的猪肉带有羊肉味。制作过程中也有很多猫腻儿。要选肥瘦相间的猪肉,因为这样的猪肉和羊肉外观比较相似,吃起来比较香,口感也好。把原料切成小方块,每一块都要肥瘦兼顾,拌入十多种作料后,就制成了‘羊肉串’。”一名自曝饭店经营黑幕厨师透露。
他还说:“这些店铺这么做是为了减少成本,现在羊肉20元钱一公斤,猪肉14元一公斤,当然是用猪肉更省钱。其实,这些烧烤店,最后恐怕连猪肉的质量都保证不了。”
这些东西为什么能掩饰臭味,并改变肉的味道?周所长回答,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已可以用科技改变食品味道。比如猪肉或者牛肉散发出的特殊香味,一定有物质基础。人们对这种味道进行剖析,找到物质基础,然后人工模拟,就制作成“精”。
据介绍,国家早已颁布GB2760标准,对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规范,划定了一个范围。如果在羊肉精中新加化学物质,必须通过无毒试验,并报卫生部门批准。否则就是违法,将遭到严厉处罚。另外,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经营也有规定,要求分开经营,不能混杂在工业化学品当中。
烧烤黑幕:注射器打增香“料水”3斤羊腿变4斤
“本人有烤羊腿秘方欲出售,熟知其配料、加工过程及方法,包教包会!跟踪服务!有意者请拨打电话:1384××××138。”这是长春供求信息网的一则“烤羊腿秘方”广告帖子。在“包教包会”的现场演示中,一斤的“料水”竟被完全打进不到2.5斤的羊腿中。而这所谓的“料”又是什么呢?这样的羊腿能让人放心吃吗?
这些烤羊腿“秘方”在干调市场上也有销售,而在光复路干调市场,记者竟发现了“早产”的配料。
【 暗访现场配料 】
■两斤多羊腿注一斤多“料水”,增香还增重
■有加速分解成分,羊腿几分钟就烤熟
“早产”的肉类增香剂
“罂粟你可以自己再放”
6月7日,记者按照网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女子向记者推荐了厨师“刘师傅”。8日早上,记者与刘师傅取得了联系。
3000元教配料技术
刘师傅告诉记者只要支付3000元加盟费就可以得到烤羊腿配料技术,跟市面上烤羊腿店的技术一样。刘师傅说,可以现场演示整个腌制过程,记者还可以尝口感,如果满意就可以谈合作。
当日刘师傅跟记者约定下午到一个烤羊腿店见面,他会在饭店现场制作羊腿。“我们(和该饭店)都很熟悉,他们饭店用的就是我的配方。”刘师傅说。
6月8日中午,记者被刘师傅领到宽城区一家较大的烤羊腿店,刘师傅现场演示了整个烤羊腿下“料”注水的过程。
“你得预备老多针管了”
“这家店用的就是我的配方,我们都熟悉。”刘师傅边说边在厨房兑“料”,并且让记者在外面等候,大约15分钟后,刘师傅兑完了干“料”,记者凑到近前与其攀谈。“这些料就够一只羊腿用的了,再兑500克水就行,到时你得多准备点针管,好给羊腿打‘料’。”说着刘师傅开始向料里兑水,之后用不知道从哪弄来的针管,往羊腿里打“料水”。
记者:必须得打“料水”吗?
刘师傅:都得打,以后你得预备老多针管了。
记者:这料有没有啥有害的东西?
刘师傅:„„(沉默片刻)到时你就知道了,吃了没事,但是没放罂粟呢,你可以自己再放,这次就做个试验,让你看看味道咋样。
记者:这样的羊腿几分钟就能烤熟,里面是不是有一些加速分解易熟的成分啊?
刘师傅:„„(沉默片刻)嗯。
一斤“料水”变相卖26元
“咋地也得泡五六个小时,一般中午泡晚上就能卖(羊腿),到时再上秤,‘料水’也
卖钱。”刘师傅说,烤羊腿的利润很大,特别今年生意更好,一般一个中等店一天都能卖三四十只羊腿,纯利润得500元以上。
记者注意到,这只被用作试验的生羊腿被注射之前上秤只有1.22千克,但用500克水兑完的“料水”却完全能被注射到羊腿里,分量顿时大增。“生羊腿一般16元一斤,到烧烤店卖下好‘料’的羊腿就26元一斤,一斤就能挣10元,一般一只羊腿咋地也得2斤以上。”刘师傅说,一只羊腿打进的一斤“料水”(除去再渗出的水)就能多挣26元钱,利润相当可观。
“料”香洗都洗不掉
刘师傅现场演示完加工制作羊腿过程后,记者注意到他赶紧到饭店水池里洗手,洗了半天才出来跟记者继续聊天,期间还不停搓手并把手放到鼻子前嗅。他说一般和料的人都对烤羊腿的“料”味再熟悉不过,手上的味“十分霸道”,怎么洗都洗不掉,而这种香味他自己也受不了。
从刘师傅制作羊腿的饭店出来后,记者将羊腿带到单位,用大量的清水浸泡都洗不掉香味,而这种味道正是一些烤羊腿店里羊腿的味道。记者将一块羊肉割下放到锅里煮,发现锅里出现很多白乎乎的泡沫状物质。
【 调查调料市场 】
“自己家吃的千万别放,
为了挣钱你不放不行”
据知情人称,这些所谓的烤羊腿“秘方”,在干调市场上都有销售。记者近日来到光复路干调市场进行调查。
“没事,都能吃”
在一家干调经销处,一位女店主热情地给记者讲起了烤羊腿的配方。“这里有很多都是食用中药,你自己可以回去反复做试验,哪些料味正就用。”女店主说,现在市面上的烤羊腿基本上用的是这些“料”,不过她也提到即便选好了中药,也得加添加剂,因为“再好吃的(羊腿)也必须加添加剂”。“放‘罂粟粉’,有合成的,还有水的,咱自己家吃的千万别放,凡是合成的东西不要入口,宁可吃天然的不吃合成的,但是你为了赢利,为了挣钱,不放不行,你那玩意儿淡了谁吃啊。”店主说。当记者问店铺里摆放的数十种中药都是什么、是不是对人体有伤害时?店主说:“没事,都能吃。”
罂粟粉不能多也不能少
离开第一家干调店,记者又来到光复路310栋另外一家经销食品添加剂的商店,一个小
伙子得知记者是要给烤羊腿找配方,起初一副警觉的样子,后来放松警惕开始介绍。“有肉类增香剂、透骨增香剂、三A肉粉料好几种呢。”小伙子打开店里的电脑,只见写有“烤羊腿配方”的文档里显示着一大堆配方。
随后他拿出一罐肉类增香剂,记者发现这增香剂香得让人有些反胃。“味不大泡出来的肉能香吗?”小伙子说,他掌握的配方有很多烤羊腿店都在用。“还有‘罂粟粉’,就是‘馋厨因子’,入水就融化,按照比例配,不能多也不能少,可以浸完再注射„„”小伙子说。
【 意外发现 】
肉类增香剂竟“早产”
在光复路一些经销食品添加剂的商店走访时,记者还意外发现另一个问题。在光复路310栋这家食品添加剂店里,记者发现店主所称的烤羊腿配方中叫肉类增香剂的一味“料”竟有“早产”现象,该肉类增香剂的生产日期竟是“2009年6月18日”。
“没事,吃坏了我们负责,这都是正规厂家的。”小伙子强调。
记者注意到这款肉类增香剂是青岛一家公司生产的,而该商店经营的很多产品都产自该厂家,这些“料”有的是大包装,还有类似药瓶的小包装,一罐500克的产品就要120元,配齐所有烤羊腿的“料”要400元左右,然后根据配方比例兑水,再浸完注射。
■监管部门
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就违法
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对于规范食品市场无疑是一剂良方。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它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8日,记者分别向长春市卫生监督所、长春市肉管办、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反馈了暗访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烤羊腿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就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部门就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各部门将会根据各自职责进行调查。
烤肉店老板曝行业内幕:病死肉在羊尿里浸泡
“我干过烤羊肉串生意,自己却不吃。”11日,曾经在济南干过两年烧烤生意的王军(化名)向记者爆料:有的烧烤店为节约成本,利用鸭肉、猫肉等其他病死肉,放在羊油、羊尿里浸泡,然后用“嫩肉粉”让肉变得松软鲜嫩,烤肉的时候再在调料里添加一些“羊肉香精”,就成了味道鲜美的“正宗”羊肉串了„„
其他病死肉冒充羊肉
王军说,他曾经很喜欢吃烧烤,为了学习烧烤曾经到不少烧烤店当学徒。
从2005年开始,王军自己单干了两年,之后就和烧烤行业“诀别”,另起炉灶干起了菜馆。
王军告诉记者,他离开烧烤行业的理由是:太“黑心”了。 “如果是挂羊头卖狗肉还好,狗肉好吃肉也贵啊。”王军说,“而往往一些‘黑心’老板烤肉串用的是猫肉或者貂肉等病死肉什么的。”
王军当学徒的时候,曾亲眼看到老板到市场上买来一些猫肉或者貂肉等等,然后放在羊油、羊尿里泡上三四个小时,“穿串的时候,再夹杂着穿一些羊油,足可以以假乱真了。”
加嫩肉粉成“行规”
“即使是好的羊肉,如果不加嫩肉粉,烤出来硬邦邦干巴巴的,很难嚼烂。”王军说,“所以嫩肉粉几乎是烤肉串必不可少的材料。”
“嫩肉粉添加进肉里之后,肉就变得松软鲜美,吃起来口感也很好。不过我个人老觉得这些嫩肉粉之类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说嫩肉粉一般都含有亚硝酸盐,如果吃多了容易引起中毒。”
记者在调料市场上,发现嫩肉粉在货架上明码标价摆售。卖调料的业户告诉记者,买这些东西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烤肉串的,也有饭店的厨师,做“水煮肉片”、“口水鱼”等菜的时候都用得到。
而当调料市场的几个业户听说记者要干“烧烤”时,便极力推荐“羊肉香精”之类的东西,“别管什么肉,撒上一点烤出来之后绝对是正宗的羊肉味。”
假羊肉串背后的暴利
王军说,当初离开烧烤这个行业是不愿“随波逐流”。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的病死肉才两三元一斤,而穿成串之后一斤可以卖到四五十元。现在羊肉一般18元一斤,利润就大打折扣。
“我自己干了两年,卖的都是羊肉,但是没有人家的串大,也不添加羊肉香精之类的东西,所以没人家那么香,生意也就一般了。”王军说。
“当然并不是所有烤串的都那么‘黑’。”王军最后说。
小资料
嫩肉粉,又称松肉粉。一种能使动物性原料软嫩滑润,同时又不损伤肌纤维弹性的佐助料。嫩肉粉呈白色粉末状,为纯天然制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从番木瓜中提取的疏松剂——木瓜蛋白酶。
路边烧烤黑幕调查:肉肠含致癌物超标10倍
冻鸡品多为来路不明“问题肉”
只要吃过烧烤的,无人不知烤鸡腿、鸡翅、鸡肫的美味。然而,记者在暗访调查中却发现,几乎所有烧烤档使用的鸡腿、鸡翅等都是廉价的进口“垃圾食品”。
11月20日,记者着手准备做一回“走鬼”,经营烧烤档,开档前,记者专门到临街的各个档口了解烧烤所需的原材料。“想开档,鸡腿、鸡翅等鸡肉制品不可少,那是顾客最爱吃的!”一位经营烧烤的老板何先生对记者说。但当记者问他从哪里进货时,何某表现出很强的戒备心,只说在菜市场都能买到。
当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何某的指点下,来到了东圃大马路的东圃肉菜市场。当记者在多个冻鸡肉档口询问时发现,看起来差不多的鸡腿,价差却很大。
“鸡腿多少钱一斤?”在该市场靠中间的26号档前,记者指着档铺上的鸡腿问男档主。
“要国产的还是进口的?”男档主反问道。当记者对此表示不解时,男档主冲着记者说道:“肯定是国产的贵进口的便宜呀,你不会连这个也不懂吧!”
当记者表明是要用来做烧烤卖时,档主立即说:“那就买进口的吧,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所有烧烤档老板买的都是进口的。”随后,档主指着一旁堆在地上的七八箱冻品说:“要的话,就去那里挑吧。”
记者此时看到,在一旁的地上,数名男子正专心地挑着鸡腿、鸡翅,记者随后与这几名男子在聊天中得知,他们都是在天河黄村、棠下、车陂等地做烧烤生意的。其中一姓王的湖北男子告诉记者,他在黄村做烧烤4年了,所有的鸡腿等原料都是在这里买回去的,“这些都是从国外进来的,只因它便宜我才买。”
当记者问档主为何进口鸡腿更便宜时,档主大声说道:“人家外国人都不吃这些东西,这些都是洋垃圾,当然便宜。”一旁的另一烧烤档老板则小声对记者说:“听说很多冻鸡肉都是走私来的,未经检疫,所以卖得便宜。”然而,当记者欲向档主求证时,档主则有些紧张地称“不知道是不是走私的”。
生活观察:“碱水鱿鱼”缘何热销?
在长沙的大街小巷,有很多生意火爆的烤鱿鱼摊点,一元一串的低价吸引了不少顾客。然而,
这些看似价廉物美、油光发亮的烤鱿鱼,很多却经过了“碱水”处理,危害人体健康。
利欲熏心:“碱水”一泡,一斤变五斤
3日上午,长沙西长街水产市场。在一家水产行外,记者看到一桶正用某种液体泡着的鱿鱼,水面上泛起不少白色泡沫,用手一摸鱿鱼,手感十分滑腻。这名摊主说,这是用“碱水”泡的“水发货”。细问得知,所谓“碱水”,是在清水里加入一种名为片碱的化学物质,能使干货充满水分。一般情况下,“水发货”只需用普通食用碱或清水浸泡消除腥味。而经这种强碱性的片碱泡过后,一斤鱿鱼能变成五六斤重。
记者现场暗访发现,这些鱿鱼除了用片碱水处理过,还经过双氧水漂白。经过几个小时的浸泡加工,原来干瘪的鱿鱼就能变得和新鲜鱿鱼一样饱满透亮。记者询问一名摊主,用“碱水”泡过的鱿鱼是否对人体有害,摊主支支吾吾地回答“反正可以吃”。也有摊主称,鱿鱼只是用普通的“食用碱”泡的。
然而,另一名水产行的老板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蒋老板在长沙市经营一家专营新鲜海产品的商行。他向记者透露,由于大型超市对水产品都要进行严格检验,“碱水”泡的“水发货”送到沃尔玛、家乐福等大超市,一般都会被拒收。
虽然进不了大超市,“碱水鱿鱼”还是很吃香,每天早晨8时前就能全部卖完。记者进一步跟踪采访得知,长沙不少烧烤摊虽然名为“烧烤鲜鱿”,实际上用的原料正是这种“水发货”,并因其价格低廉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碱水鱿鱼”的市场价格在每斤4.5元左右,只是新鲜鱿鱼的四分之一。但由于能够膨发出正常清水泡的鱿鱼的五倍左右重量,经营者的利润也没有减少。
害人不浅:专家解读“碱水鱿鱼”
据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介绍,片碱学名为氢氧化钠,对人体有害,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食用片碱泡过的食物对人体危害很大。氢氧化钠是一种强腐蚀剂,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大的腐蚀作用;而工业双氧水是强氧化剂,里面含有较多的铅、砷等有毒的物质,人吃了以后会引起胃、肝、肾疾病,甚至可能致癌。
针对某些不良经营者辩解所称的“食用碱”,专家表示,由于普通食用碱比较温和,因此膨发量并不明显,能让鱿鱼“一斤发五斤”,只有强碱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用强碱泡过的鱿鱼手感非常滑腻。
据记者观察,就在西长街的不少“水发货”摊点上,除了鱿鱼,牛百叶、牛肚、海参也都用“碱水”泡着。在一个摊点前,记者看到了未泡好的海参和已经泡好正在出售的海参。泡好的海参体积几乎是未泡好海参的两倍,颜色也不是原来的墨黑色,而是褪成黄褐色。这些“水发货”大部分都流入了城中的小餐馆或者街头巷尾的烧烤摊。
据市场上的经营者介绍,要分辨“碱水鱿鱼”实际并不难。“碱水鱿鱼”鱼体肥大,往往比较硬,手感黏滑,有的特别红,用双氧水泡过的又特别白,而且价格很便宜,消费者应慎重选购。专家认为,普通市民若在市场中不慎买了“碱水鱿鱼”,一定要先用水浸透至两小时,使浓度降低,然后再下锅用水煮,直至锅中的汤没有浮沫,将危害降至最低。
无人监管:食品安全整治成空话
在长沙市西长街红卫集贸市场内,有摊主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鱿鱼就是用烧碱泡的。”而记者发现,市场门口由长沙市工商部门发布的不合格食品公布栏上却没有列入“碱水鱿鱼”。
记者11月初曾就此事致电长沙市工商局,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收到市民投诉,将会采取行动整治。但直至发稿日,时间过去了10余天,仍未见工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各地的“碱水鱿鱼”仍在出售。
一种有些化学常识便能识别的有害食品,为何长久以来始终在市场上热销?除市民的饮食习惯待改进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办事效率受到了更多质疑。湖南省委党校王学杰教授指出,不到人命关天的大事发生,不到上级部门追究责任的时候,往往得不到食品监管部门的重视。这反映了食品监管部门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惰性”亟待改正。
“哇,这些东西都发霉了,还有红斑点!”就在档主打开一大箱冻鸡腿时,记者看到夹着少量冰块的大块鸡腿有些已变质。
“这么便宜,你还想买什么好东西呀!”档主有些不耐烦地冲着记者吼道,“你不买就算了,反正我卖了几年,到现在还没有吃死一个人。”随后,记者以质量不好为由离开了该档口,离开时记者在多个装有冰冻鸡腿、鸡翅的箱外看到几行英文标识,上面注有“产自巴西”,但记者找遍了整个包装,却没有找到生产日期。
然而,记者一小时后再次回到该档口时,档主告诉记者“8箱进口冻鸡品全部卖完了,你要买的话明天再来吧”。随后,记者在该市场4个档口均发现有大量进口的冻鸡肉销售,多个档主告诉记者,这些进口冻肉品一般家庭不会买,大部分销往烧烤档和酒楼、大排档。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记者在天河区的棠下、车陂,海珠区大塘,白云区的新市等十多个大型肉菜市场,都发现了大量类似的“进口冻鸡肉”。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2811869a125269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