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4日发(作者:华硕官方维修价目表)
龙源期刊网
县级电视台抓新闻外宣促内宣质量提升
作者:缪继倾
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本人从业20年来一直在县级电视台的新闻部工作, 3年前,本人开始负责主抓新
闻的外宣协作,从此有了与兄弟台交流的机会。工作期间,发现一些兄弟台有个观点,那就是
认为:外宣和内宣是不可并重的,抓好了外宣,必然会影响内宣的业绩。可就平阳台新闻中心
而言,这3年来,确确实实是通过抓外宣,促进了整体新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外宣协作;县级电视台
来看一组统计数据,2018年,全省各县市台在浙江卫视播出新闻10199条,占到总数的
57%。其中,在《浙江新闻联播》中共计播出6310条,占总数的45%。在《浙江新闻联播》
中播出头条87条,占总数的24%。其中,在《浙江新闻联播》中播出单条新闻965条,头条
单条27条。面对省台广阔的用稿空间,我们记者只有狠抓稿件质量的提升,才有可能在外宣
阵地中占据一席之地。
2015年,平阳台刚刚因为上一年的抗台报道成绩突出,第一次进入了全省外宣二等奖行
列,2016年台领导给新闻中心的任务是,主题报道要让县领导满意,当年外宣成绩不能下
滑。在当时,新闻中心曾经有过争论,一个观点就是,先全力以赴抓内宣,确保头条不空缺,
外宣的事情,可以先放放。好在,我们在向永嘉、瑞安等兄弟台学习后,很快纠正了这个观
点。做出了以外宣标准做内宣,通过抓外宣促内宣的决定。这个决定,给我们新闻中心稿件质
量的提升,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年的全省外宣排名我们位居第七。
外宣促内宣,可以说好处多多。首先就是规范了新闻采编。过去,新闻中心即便安排了报
道任务,提早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但记者采编回来的稿件,还是千奇百怪的,有的稿子,甚至
连基本的新闻要素都没有。以外宣为标准后,所有的主题报道,都可以拿浙江卫视的主题报道
进行对照,记者与编辑之间少了扯皮,规范了新闻采制。现在中心要求记者除了领导和会议报
道外,所有的新闻报道力争达到“五化”,就是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人物化,人物细
节化,细节感动化。稿件要见人、见事、见细节,要做“善于讲故事,能够触碰人心”的好报
道。同时对摄像的画面构图,曝光标准、景别运用这些基础性要求制定了规范,不符合要求的
稿件,编辑可以拒收稿件。
其次,抓外宣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最好平台。要完成外宣任务,所有的编辑记者就得时时关
注上级台的新闻节目,自觉地去模仿,学习卫视新闻的采编手法,这让我们新闻中心的学习氛
围越来越浓。从2016年开始,我们还每周安排一个晚上进行业务交流会,会前先看当天卫视
《浙江新闻联播》和本台的新闻,然后探讨自己的新闻——有哪些做得不到位,为什么不能被
上级台采用;有哪些新闻,为什么我们不能及时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们全体记者
龙源期刊网
的业务水平有了一次质的提高。在学习中,我们逐渐发现当年《浙江新闻联播》“变脸”了!以
往的经济成就类主题报道不多见了、民生热点冲上了头条;舆论监督、深度调查类报道增多;编
排更丰富多样,组合式、服务类亲民性小专栏增多;主持人播报更口语动听……我们也及时调
整采访选题,加大了民生、热点类的选题上送和推荐。一些独家题材、独到眼光、独特角度的
报道,冲击力强的现场新闻频频亮相屏幕。
外宣带来的第三个好处,就是激发了记者们的工作热情。在我们中心,记者平均年龄已经
超过了35岁。今年正月,我们中心策划推出了《小本生意》和《工薪阶层》两个反映百姓假
日生产、生活的专栏,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也自觉按照外宣标准拍摄。为了拍到好的镜头,记
者连续3天凌晨4点去蘑菇大棚拍摄。为了用细节体现一位公交车司机节日坚守的辛苦,记者
跟拍了一位司机两天,我们这些内宣节目播出后,不仅受到了台领导的肯定,观众也反馈说,
这样的新闻才是老百姓的新闻,好看!结果这几条新闻也在《浙江新闻联播》中单条播出,并
得到编辑的充分肯定。过去我们的新聞天天为条数不够、头条新闻空缺而发愁,可抓外宣三年
来,我们每年推出的内宣专栏达到了40多个,经常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表
扬,甚至破天荒地给了新闻中心一次明文通报嘉奖。
在没有收视率对比,没有同类媒体竞争比较的县级台,外宣其实就是锻炼新闻队伍最好的
磨刀石,是一面可以时时反省自身的明镜。让所有记者、编辑、通联都纠结不已的外宣排名,
其实就是催促我们不断前行,保持活力的动力。对于平阳这样底子薄、基础差的县级台来说,
外宣就是撬动内宣提升的最好杠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771406a251254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