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发(作者:)
14更)说一说“气”(中外宇宙观的差异)
气是中华文明独有的、重要的概念。独有,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说了,重要需要强调一下。气非常非常重要,重要到中国人认为一切的是由气构成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的神话。
星云
气在中国的应用十分普遍。道家讲真气,儒家讲正气,医家讲精气、兵家讲士气。穷人讲骨气、富人讲阔气。朋友讲义气、亲人讲福气。为人要大气、讲话要和气、做事要争气。做中国人要扬眉吐气,看文章要平心静气。
与中国人不同,外国人认为,世界是微粒子组成小粒子、小粒子组成大粒子、大粒子组成巨粒子。为搞清楚世界的构成,外国人就一直往小探测,现在都探索到夸克了。
为什么中外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文明差别的根源
文明,说到底,就是思维的延伸。而思维,需要一些启迪。思维启迪工具的不同,造成了中外文明的巨大差异。
外国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希腊(中国之外,如今只剩下希腊文明了)。希腊人有过许多探索,但外国人的思维模式的基础是《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涉及的工具是直尺和圆规。所以,外国人的思考模式直来直去、硬邦邦的。微粒组成世界的观念,显然是受到了圆形的启发。
中华文明可以追溯的伏羲时代。伏羲时代的主要工具是绳索。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总是绕来绕去,软乎乎的、绕来绕去的绳索就告诉了中国人,这个世界也是软乎乎的、绕来绕去的。于是,气这个概念就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扎根了。
直来直去VS绕来绕去
光是波、还是粒子?这个问题,在国外争论了许多年。最终爱因斯坦横空出世,从此,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了。波是软乎乎、绕来绕去的,粒子是直来直去、硬邦邦的。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特性居然神奇地统一在了一起,外国人也是够能的。
要是有中国人也参与争论的话,肯定会说,什么微粒、什么波,统统都是气。
统统都是气
统统都是气
《中华文明复兴的探索》系列中所有的基础概念,都是通过下面的这张图导出的。
先天八卦图
这张图表达的就是气。图中的气是弯曲的,对称的,数字化的。是最简形式的、对气的描述。图中的“5”对应观察者本人。这个图是天人一体的。这是一个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形象。
先天八卦——气的最简单形态
后天八卦
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又推演出了后天八卦。后天八卦是融合了先天理念的时空表达。空间从四象图抽象而来,时间被抽象为先天八卦的双臂。所以,后天八卦是下面这幅图的变形。
后天八卦——气的双循环形态
河图
之后,又用理论和试验两种方法推演了河图。通过河图,又可以得到两种走线图。
河图中的线
洛书
同样,也用理论和试验两种方法推演了洛书。通过洛书,又可以得到两种走线图。
洛书中的线
人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
后来,在这个系列的支线中,用理论验证了一个人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的观点。其中用到的图,大致是这样。
人和宇宙
这幅图体现了这样一个理念。
道生一
越来越复杂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通过线来描述世间万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中国人的老祖宗就采用数字来刻画图形,实际是在刻画气。这就有了八卦、河图、洛书。
有人肯定不服气。《几何原本》怎么有那么多图呢?我的答复是:
因为,《几何原本》的思想是直来直去,不是绕来绕去。再说,后来,国外不也启用了解析几何嘛。还不是和中国人一个套路,而且是中国人几千年就用的套路。
且慢
人家解析几何:有标量、有向量、有张量;有分数、有负数、有复数。关键人家还有坐标系。八卦河洛,搞来搞去只有123456789这九个数。怎么和解析几何比?
解析几何有的,八卦河洛都可以有。而且,只有一个坐标系,没那么乱。【呲牙】
多么负责任的老师啊!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883164a18061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