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时空观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时空观的培养

2023年7月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时空观的培养

作者:陆辉旺

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08期

摘 ;要:在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时空观为基础和前提,将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相联系,鼓励学生在主动分析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良性成长和发展。但是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一部分老师在历史学科教学实践时无视学生的个性化和成长发展要求,没有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直接采取简单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进行识记和探究,这种传统且机械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挫伤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以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分析对象,了解学生历史时空观培养的相关策略及要求,以期为构建高效课堂、从整体上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

一、历史时空观

在了解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策略及要求之前,老师需要对历史时空观的概念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其中历史时空观属于一种重要的时空观念,这种时空观念包含有许多的哲学概念以及哲学因素,大部分涉及空间以及时间问题的分析及研究。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尤为关键,为了更好地体现历史时空观培养的实质作用及优势,高中历史老师在开展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之前需要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结合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及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的历史分析能力,真正地掌握这门学科学习的技巧和要求。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历史时空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中历史老师需要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因素,为学生的自主实践指明道路和方向。

二、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意义

历史是高中教育教学阶段中的重点学科,这一学科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社会观大有裨益,高中历史老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分析历史时空观培养在该学科教学中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要求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历史时空观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提出了以下几个作用。

(一)凸显大视野下历史事件的作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884429a18081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