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中兴天机7换电池视频)
柯尔文手势在小学低年段音准训练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音准是音乐的核心要素。良好的音准是演唱者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重要基
础。面对小学低年段学生音准较差,音乐教师缺乏有效的音准训练手段的现状,笔者在小
学低年段音乐教学中运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各音级之间的音高关系,
通过对学生进行音准基础训练、内心听觉训练以及合唱音准训练的实践,有效提高学生歌
唱的音准水平。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 音准 内心听觉 合唱
音准是音乐的核心要素。良好的音准是演唱(奏)者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小学低年段唱歌教学中,发现两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是全班齐唱时,音准没有到
位;二是学生独唱时,走音走调的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音乐教师对小学低年段学
生音准感的培养重视不足,缺乏有效的训练方法。
柯达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在音准训练方面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
体系,其以柯尔文手势作为这套体系音准训练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柯尔文手势利用
手型、运动方向和空间位置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和理解各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具
有直观形象,易练易记,富有趣味性等特点,将其运用到小学低年段音准训练中, 既能帮
助学生建立音准感,又能满足低年段学生想动、好动的特点。
一、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准基础训练
“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性。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低年段学生音高感觉相对比较差,
唱歌走音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利用柯尔文手势,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单音、音程、旋律
等音准基础训练,能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
1.单音训练
小学低年段是建立音准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从学生入学之初就予以重视。 唱准单音是
准确歌唱的基础。 在利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单音的过程中,学生要解决的不只是认识手
势和会做手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手势唱准音级。在教学中,要按照柯达伊教学法的
音符教学顺序循序渐进教学:一年级首先让学生借助柯尔文手势唱准“sol、mi”两个音,
在唱准这两个音基础上增加“la”的学习; 二年级加入“do、re”两个音的学习; 在牢固
掌握这五个音的基础上,最后加入“fa、ti”的学习。 教师在训练时,要边做手势边用美好
的声音唱准音高,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音高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在练习过程中,教师
的手势要有旋律性,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音程训练
教学中,音程构唱要与单音训练相结合。在旋律音程练习中,每学习一个新音符就把
这个音符与已学的任何一个音符进行旋律音程构唱, 让学生在小学低年段把自然音程唱准。
和声音程训练虽然是难点,但其不仅和谐动听,更是学生分组分工合作的产物,这种合作
和谐的训练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和声音程训练会使整个过程变得简单
而又生动。例如教学和声 音程时,把学生分成左右两组,左边一组的学生看教师左手“3”
的手势,唱“ mi”,右边一组学生看教师右手“5”的手势,唱“ sol”,然后教师同时做
“3、5”的手势, 两组学生同时唱出这两个音。在学生唱准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提出更
高的要求,如音色、力度等,把发声练习和音乐知识的学习融进音程训练中,为歌唱教学
打下良好的基础。
3.旋律训练
在歌曲教学中,利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旋律练习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在低年段音乐教材
中,许多歌曲旋律比较简单,如《乃哟乃》、《小雨沙沙》、《牧童谣》等,适合用柯尔
文手势做出来。教学中,教师用优美而流畅的手势引导学生边做手势边唱出熟悉的旋律,
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有趣。由于歌曲的音域受手势的限制,所以教师要选择节奏简单,
音域在一个八度以内的歌曲作为练习材料。做这项练习时,教师做手势的速度开始不宜太
快,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反应,然后逐渐加快速度,最后让学生把歌曲旋律写下来,脱
离手势进行视唱练习。
二、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内心听觉训练
内心听觉是一种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小学低年段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尤为欠缺,导致歌
唱中出现诸多音准问题。利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内心听觉训练,可帮助学生发展音高记忆能
力,促进音准能力的提高。
1.在手势练习中训练内心听觉
进行这一练习时,教师不唱出声音,只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旋律片段,要求学
生唱出唱名并唱准音高。 例如,教师分别做出5653,3565,5635,5365等旋律片段的
柯尔文手势,学生边看边记但不能唱出声音,教师每做完一个片段,就让学生准确地唱出
这一片段的唱名。为了避免学生所唱的调不一致,教师要哼唱出旋律片段的第一个音,然
后让学生边看老师手势边唱唱名,或者让学生边做手势边唱。 这个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后,
可以用母音代替唱名。实践证明,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2.在识谱练习中训练内心听觉
在低年段的识谱教学中,训练内心听觉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看歌谱做柯
尔文手势并且张口默唱; 第二步,看歌谱做柯尔文手势并视唱;第三步,在琴声的辅助下
看歌谱做柯尔文手势张口默唱;第四步,脱离琴声的辅助看歌谱做柯尔文手势并演唱。这
四个步骤都加入了柯尔文手势,形成视谱与动作的关联反应,对唱名与音高的稳定起了积
极的作用。第一步张口默唱,对内心听觉具有“唤醒”作用,学生在做手势默唱时联想到
音高。第二步内心听觉从 “唤醒”上升到运用,并利用手势的手型和高度帮助学生调整音
高。 第三步加入琴声辅助学生默唱,把外在听觉与内心听觉作对比,对音准进行直接“校
正”。 经过前面三步的铺垫练习,进入第四步的演唱,学生的音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
四个步骤,激活并校正了学生的音高内心听觉,增强了学生内心听觉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为以后准确歌唱夯实了基础。
三、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合唱音准训练
由于合唱对音准有较高的要求,许多音乐教师认为在低年段开展合唱教学是天荒夜谈。
把柯尔文手势运用到合唱教学中,合唱的音准问题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运用柯尔文手势进
行低年段学生的合唱音准训练主要有简易二声部合唱音准练习和卡农(轮唱)练习两种形
式。
1.二声部合唱音准练习
在低年段合唱训练中,教师两只手的手势位置相对地表示了音级的高低位置和音程的
距离,帮助学生感受音程关系和调整音高。 具体做法是: 教师用两只手分别表示两个声部,
在无伴奏的前提下,学生看老师的手势唱唱名,开始练习时只使用少量音级,采用一个声
部变化,另一个声部保持长音的方式进行。 如在教学歌曲《乃哟乃》中,把歌曲第一乐句
改编成一个声部作长音保持,另一个声部作旋律变化,二者交替进行的尾声让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倾听两个声部的音响效果,并用手势适时调整学生
的音准。相比于分声部练习后合练这种传统的合唱练习教学方式,利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合
唱教学更容易集中学生的听觉注意,并能更好地控制两个声部的音准。
2.即兴卡农(轮唱)音准练习
在小学低年段中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卡农(轮唱)练习主要是指即兴卡农(轮唱)练
习。在即兴卡农练习中,教师即兴地边做柯尔文手势边慢唱旋律,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
进行模仿,形成二声部卡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记唱名、音高和手
势,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音准。
实践证明,把柯尔文手势灵活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歌唱音准水平。通过柯尔文手势的辅助,学生准确歌唱的能力
得到提高,这种来自于学习与实践后,对自己音乐能力提升的明确感知为他们带来了“成
就感”,随之带来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小芳.运用柯尔文手势对学生进行听音、视唱、识谱训练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31):09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6122717a272314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