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类APP发展浅析及对比

国内新闻类APP发展浅析及对比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荣耀畅玩8x)

..

新闻传播 。 

News Dissem ination 

j 。蠢_ j 曩 j ; 

国内新闻类APP发展浅析及对比 

丁秀伟 

《中国妇女报社北京100009) 

(摘要】近年来,人们习惯从移动端浏览新闻已成常态,大部分人会在智能手机中下载一个或更多新闻客户端,新闻 

APP又可大致分为传统媒体类、综合类和智能推送类。本文以当下较热、发展迅速的天天快报为例,着重分析其发展以及 

天天快报与之相似产品今日头条的对比。 

【关键词】新闻APP;发展;对比;天天快报 

,l、009年9月,国内纸媒《南方周末》成功开发并发布自 

厶己的lOS版新闻APP,由此揭开中国媒体开发新闻资讯 

手机APP的一波浪潮。在《南方周末》开启了新的新闻 

媒体发展模式元年之后,其他媒体:如《人民日报》和 

《解放日报》、《东方早报》等也纷纷开始着手开发自己的 

APP。与此同时,新闻类门户网站也开始完善自己的移动 

端媒体开发,新闻类APP迎来热潮。 

通过/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l2月,天天快报超过了网易新闻 

排在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之后,位列覆盖量第三的位置。 

相比老牌新闻APP,天天快报算是新兴新闻APP,它自去 

年8月发布以来覆盖量迅猛增长,但这仍然和现在良好势 

头的移动新闻APP行业有关,较2014年相比移动新闻市 

场用户增长了40%,并且用户正在往三四线城市扩散,在 

使用新闻类APP的人群中,来自一二线城市的人只占 

60%。 

发展分析: 

(一)相对完善,未加入行业初期碰壁 

天天快报的发布时间较晚,但丝毫没有削弱它在时间 

上的劣势。从2015年8月发布月来看,它相对其它刚发布 

时的APP较完善、拥有许多功能、界面浏览舒适,看起来 

像是厚积薄发的一款成熟产品。 

在腾讯强有力的靠山下,不论是内容源还是渠道或是 

技术方面,天天快报的功能、技术都十分完善。巨头的加 

入对市场会有波动,天天快报并没有跟其他APP一样参与 

新闻APP前期的发展痛苦,反而取了精华,对于受益的用 

户群体来说,天天快报相当不错。 

作为一个最近较强势的新闻APP来说,天天快报没经 

历过之前APP大战时期,却已经在一个发展成熟的市场中 

拥有了自己一席之地。之前团购类APP经历了“百团大 

战”后留下了美团、大众点评等等,新闻类APP其实也是 

如此。纵观新闻APP发展历史,浙江日报传媒梦工场的研 

究人员徐新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一般国内新闻APP的 

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时期:试探期、稳步发展期和快速发 

展期。从2009年开始,智能手机在中国不断地普及开 

来,这一契机使得一些传媒类公司认识到开发移动端 

APP。自此开始,市场上开始出现一批新的资讯类APP, 

如搜狐新闻,新浪新闻等;在2010年至2012之间,这类 

媒体呈现一个稳步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司开始 

着手自己移动端的开发;2012年至今,是新闻移动APP 

的快速发展期。APP的竞争开始由蓝海变成红海,几乎每 

家媒体都有自己的手机APP,因为他们都意识到这个不 

仅仅只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移动端流量的重要入口,可 

以带来更多的读者体量和广告收入。 

(二)创新少,山寨多 

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的相似度几乎高达90%,无论从 

uI设计、界面、功能等方面都可看出天天快报借鉴了许 

多今日头条的内容。单从功能来讲,二者都为智能推送, 

即根据用户对于各类新闻的浏览时间判断该推送哪些新 

闻。只不过天天快报与微信、QQ绑定,在用户量上天天 

快报的增速一直惊人。即使APP市场愈发成熟,但仍旧可 

发现天天快报的创新度有待提高。 

自上线以来,天天快报推出“自媒体”引起许多原创 

作者关注。自媒体即类似于微信个人公众账号,申请通过 

后即可发表推送,并且可推给有效用户。然而这个部分因 

知道的人太少而越来越少有受到人们的关注,似乎也不是 

天天快报迅速获得大家关注的原因。 

现如今在中国的新闻类APP发展十分迅速,根据最大 

的安卓平台上的资料显示,目前这类较活跃应用的数量已 

经超过了500个。伴随着各类应用抢夺用户、抢夺入口的 

商业战争结束,国内新闻类APP已然完成了第一次圈地 

运动,形成较稳定的市场,并且用户量逐渐在三四线城市 

中提升。 

上文主要分析了天天快报的发展,接下来本人将针对 

相似产品(今日头条),并结合国内新闻类APP来宏观分 

析。 

二、对比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作为当今新闻APP的领头羊之一,截至 

2016年8月,其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5.3亿,单用户每日 

使用时长超过74分钟。今日头条有一套自己的算法,根 

据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定制。 

上文中已经说过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相似度达90%的 

问题,其实类似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其他类型新闻APP 

各有相似之处,为了用户量,不少新闻APP都或多或少地 

走了极端,导致国内新闻APP行业形成--/]9.恶风,抄袭、 

山寨层出不穷。 

(一)相同处 

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的相同处在于几乎都是走“技术 

类”,即通过不同人的阅读习惯推送不同新闻。二者都没 

有记者,也没有人工编辑,因此一切推送都非常智能,这 

也是它们跟一些传统APP的不同之处。因为少了许多人工 

编辑,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的同时却不得不将大量资金投 

入在技术上,否则无法满足它对每个用户的精准推送。为 

了满足个性化需求,今日头条花了许多功夫在技术方面, 

通过这种互联网的模式让大部分手机用户都享受到了2l 

世纪的便利与时代改变,而相似度极高的天天快报似乎抢 

占了它不少的用户量。 

其次,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的界面太相似,让人不得 

不怀疑天天快报是否借鉴了今日头条的设计,又或是天天 

快报是否想取代今日头条的位置——上方标题处为频道并 

且可添加或删减,新闻条目依次纵向浏览,唯~不同的是 

今日头条还有底部四项供切换,其他界面主色在天天快报 

最先发布的时候颜色也极相近。 

内容方面,不得不说的是不论是天天快报还是今日头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条二者均充斥了大量软文和标题新闻、各类社会舆论热 

点,从千奇百怪的网站推送到APP首页,大部分这类新闻 

真实度几乎为零,并且用户评论在百条以上。作为一个新 

闻媒体,虽然是智能类也不应该将一些美容网站的虚假信 

息作为新闻推送给用户,既然是整合新闻也不能降低质 

量。以王宝强离婚案为例,一刷主页就会蹦出各种所谓 

“内幕”、“大反转”或是直接拿明星离婚消费的软文,几 

乎都是“标题党”,毫无实质内容,即使用户选择删除这 

条新闻但再次刷新仍会出现许多诸如此类的“新闻”。这 

种类似广告似新闻、蹭热点的条目多了之后,会大大降低 

用户的兴趣,给智能推送类APP造成一定困扰。 

其实根据国人的阅读习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喜欢个 

性化的新闻推送,然而由于新闻类APP本身功能相差较 

多,除了智能推送APP和综合类新闻APP之外,也仅有各 

类媒体APP和小众APP之分,很难加以创新、改进。基于 

我国有13多亿人口的这个巨大优势,智能推送相对讨喜。 

(二)不同处 

更新有料的内容。通过媒体固定浏览量和粉丝量,这样做 

的确比天天快报更能圈住用户,即多了一项社交功能。然 

而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功能太多的新闻APP,天天快报 

虽要与微信、QQ绑定,但却没有今日头条一样的简单社 

交,它仅把自己定位在单一智能推送类新闻媒体。它的功 

能相对简单,也使用方便。 

通过上述粗略对比,个人认为相同之处多于不同之 

处,二者都为使用率非常高的新闻APP,竞争之势可想 

而知。现在,天天快报请了几位当红明星代言推广,会 

抢走一些今日快报的客户量。APP大战结果如何我们不 

得而知,新闻媒体终究服务社会群众,二者在内容和服 

务方面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如何创新是双方需考虑的 

问题。爨 

参考文献: 

【1]张磊,蔡佶,童晓渝.第五媒体原理[M].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6。 

今日头条经过几年发展后更加多元,更像庞杂的媒 

体,有些类似于微博的功能,可关注一些自媒体,可评论 

转发,但是推送的全部都是新闻,用户可根据自己关注的 

“网媒号”或者通过今日头条系统收到各类新闻。这导致 

了在今日头条中,用户不仅可以收到喜爱媒体的新闻,也 

可以收到经过精确计算后的个性化新闻推送。并且,在 

APP中可以添加好友,查看好友动态,俨然已经不是单纯 

新闻媒体那般简单。 

现在做自媒体的越来越多,类似于微信公众账号和知 

乎,其实今日头条上的一些自媒体人做自媒体也需要想好 

两个问题,做自媒体的目的是什么,其次就是能不能持续 

[2】陆小华.新媒体gL[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崔保国等.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DJ.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l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5]殷俊等.新媒体产业导论l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6】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乐著,祝建华、武伟 

译:大众传播模式论 ].译文出版社,1987 

[7]刘晓林、邓利萍.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J].青年记 

者,2012(21):21—23。 

[作者简介:丁秀伟,中国妇女报社上海记者站站长。】 

(上接第101页) 

其次,音乐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应保持高度统一,作 

为音乐表演者,不管其所表现的音乐艺术作品是何种类 

型,其要想获得成功,势必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诠释音乐 

作品,既要充分展现出音乐作品的风格,同时不能背离当 

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广大音乐表演者应该充分认识 

到这一点,在充分考虑到当前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充分利 

用现代美学的眼光来审查这一音乐作品。 

最后,如何看待音乐作品的创造与表演。现象学美学 

明确分析了音乐作品的意向性,要求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 

中适当的运用意向性活动来不断地丰富音乐作品的意义, 

这实际上为表演者在展现音乐作品时指明了方向。 

活的生命力,这样才能够增添音乐表演的活力和创造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音乐美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现代 

音乐美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同时对音乐表演艺术 

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音乐作品日常的表演过程 

中,应该站在新的视角将音乐作品所包含的表演艺术和美 

学内涵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并以音乐美学研究为指导, 

使音乐表演艺术的深度得以提高和创新。总之,现代音乐 

美学研究是不断提升和完善音乐表演艺术的重要途径。豢 

参考文献: 

l】]李爱平.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走向与现实诉求 

『J1.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4):160—163 

[2]肖明雅.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迪 

fJ1.北方音乐,2015,(8):82—82 

音乐表演艺术的意向性活动就是其作品意义不断丰富 

和填充的过程,这也是音乐作品创造性的直接体现。重新 

构建音乐作品直接体现出音乐作品的创造性,因此,无论 

表演者、演奏者要采用何种音乐表现形式,都不应该脱离 

音乐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表演者只有回到当时的创作时 

【3】林妮.浅谈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l J1.北 

方音乐,2015,35(24):51,178 

代真切地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才能够将创作者的创作意 

图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即创造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创造性仅仅是再现音 

乐作品的含义和背景,没有积极地探索时代精神和审美观 

念,不利于进一步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站在现代 

释义学的角度来讲,音乐演奏者、表演者应该立足于时代 

背景,并将艺术观念与审美观念充分结合起来,在诠释音 

[4]周利.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促进【JJ.黄河 

之声,2015,(14):102—102 

f5】朱丹红.现代音乐关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 

初探[J].科学导报,2015,(6):67—67 

[6]陈梦冉.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思考 

分析【J1_北方音乐,2016,36(3):61 

f作者简介:张卉雨,博士,海南大学艺术学院讲 

师;研究方向:声音演唱。] 乐作品中并不只是“照本宣科”地单纯再现,亦要融入鲜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427179a261654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