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三星j5108参数)
维普资讯
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亏等,引发了全球投资者乃
至公众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力
(3)资产的安全性 (4)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和效率性:(5)已确立的经营或项目目标
的履行。叉如.得到IIA支持的C0S0(1992)报告,同样建议组织应该报告内控制
的忧虑(张谏忠等.2005)。更有甚者.有人怀疑这些
公司可能根本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但事实是。中航
度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并将内控制度定义为:“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为达
到经营活动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三
个目标而提供的合理保证的过程。环难看出,COSO报告和IIA准则本质上都是
为了实现其设定的控制目标.建议每个组织根据其需要设计个性化的内控制度.
并就控制制度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做出评估。
历史地看,CSA之所以跃升为今日主导内部控制理论变革和审计技术演化的
内部控制创新性理论体系之一.是经历了四个典型的历史发展阶段(见图一1)演
进而来的。第一阶段启始于上世纪8O年代中期,CSA撮韧作为一种改善审计的工 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报告制度。那么.又是什么原因
油(新加坡)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一直存在,而
且其讽险管理手册》还是由国际四大——安永会计
师事务所制定的.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的操作规程
基本没有任何差别;伊利股份和创维数码等上市公
司也按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内部
造成了这些失败案例的发生 其中.正是与公司内部
控制体系相对应的,缺乏对内部控制状况定期进行
有效的评估,以确保其健全、有效地运行,不能说是
全部、但至少是关键的成因之一。基于此,本文试图
具被引入到加拿大海湾资源公司(Makosz and McCuaig,1990)。随着该公司的成
功实践,随后世界上许多私人组织也成功地发起了CSA计划.美国不少州政府也
开始要求进行内部控制评估并着手进行就实施CSh问题的立法工作。第二阶段的
CSA,已经扩展到欧洲.井在合同订立和商务谈判控制方面为内部审计师所认同。
通过评介内控制度发展的国际前沿——内部控制自
评估(CSA)的理论演进趋势与应用框架,进而探讨我
国企业执行CSA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种内部增值工具得到了企业界和从业人员广泛赞誉。步入新世际.随着IIA对内
一
此时欧洲本土的太公司尝试执行CSA技术(Davies,1994)。在早期的执行过程中,
CSA技术并非完全是正面和积极的。到了199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的CSA作为一
部审计定义的升级,CSA扬弃了事后监督、评价。发展成辅助组织及内部审计师进
、
内部控捌自评估:理论演避与应用框架
(-) ̄SA的理论内涵及其历史演进
内部控制自评估(contro]self-assessment,
行事前事中保证和昏询的第四阶段。
CStO是被用来评价企业关键经营目标、围绕该目标实现
的风险和为管理该风险而设计的内部控制的一套新兴
的审计技术方法体系。一些CSA的倡导者将其定义扩
展为组织的SWOT(优势与局限、机会与威胁)分析和确
保组织目标实现的制度的总体效果性评价。尽管不同组
织中cSA的方法和形式存在差异,但从本质上看,CSA
就是—个动态的有机过程,它能够帮助公司重要股东探
测到他们所面临的风险,适时监测处理风险的内控制
度,以及评价或评估内控制度的适当性 不但如此.借助
管理层和内部审计师之间的协作,CSA的应用还使得审
计重心从传统的事后评价活动转向对管理控制系统之
持续、交互作用的审视 ̄cCuaig,1998】。
CSA的理论发展与现实应用直接催化了内部控
制理论的革新,纵观国际上内部控制出现的新定义 正如Makosz(1990)所亩,CSA并非一次性的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改普组
和新方法,无不吸纳了CSA的理论精髓。如国际内部
(=)应用框架
田.It csA的曩论演避模型
织控制环境的持续过程。cs^可以嫁接于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
会)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颁布的CoCo(控制标准
际标准化组织(1s0】采用的BS7799(英国计算机安全管理标准)等规范性控制标准框 的可能性的行动及管理层为确保该目标实现而实施
审计师协舍(IIA)职业实务准则将内部控制重新定
义为:由管理层采取的任何旨在增加组织目标实现 模型)、信息系统审计及控制基金发布的COBIT(信息技术控制目标)、英国制定且被国
~洲_N. J}Nc J・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002125a104364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