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2011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三星s2什么时候出的)

火控、武器等系统,还有基本的重

的媒体人也感慨道: “这件事发展 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不仅是航天

量、载油量、载弹量等等数据都尚

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有着太多的偶

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战

不清楚,但有的外媒推测,经过多 然。我们可以假设,假如没有6位

略的重要一环。

年的探索积累,中国已突破四代机 老教授的“殊死”举报;假如没有

l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的气动设计、高推重比矢量推力发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强势媒 的新闻发言人宣布,北斗卫星导航

动机、有源相控阵雷达、隐身材料 体强势栏目的介入;假如没有最终

系统于当日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

等关键技术;因此推出拥有完全自 被外力证明的造假铁证……造假者

今年3颗卫星相继发射,让中

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机,是水到渠成

会承认吗?西安交大会处理吗?这

国北斗在星空中崭露头角。4月10

的事。

个项目所获的‘最高荣誉’会被撤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

2.对学术造假说N0我国首次 卫星。这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

撤销国家科技奖项目

李连生学术不端事件凭借诸多 科研机构屡屡曝出造假丑闻,然而

戏剧性因素,曾在学术界引发持续 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或碍于脸面

的震荡——造假导致巨额亏损被说 的原因,往往对造假者追惩不够, 统。随着7月27日和12月2日,我国

成效益巨大,校方施压阻止举报,

电视曝光次日李连生即被解除职务

等等,展现了中国学术圈的复杂生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提升了在轨备

态。

201 l@Z春节长假的前一天,国

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发 科技部没有因把关不严的顾虑而不

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 了了之,这为今后国内高校与科研

教授李连生等人2005年获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 树立了很好的标杆。

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我国“第 3.三颗卫星相继发射“北

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

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从2007年

西安交大几位教授开始揭发李连生

造假,到科技部宣布撤奖已将近4

年。

在整个举报过程中,举报人面

临的是漫长的纠缠和博弈。有全国

政协委员对此评论说:“校方不揭

发李连生造假行为,无非是为了维

护学校的一己之利:可以凭借获奖 定位系统来支持的。然而,GPS的

争取更多的项目经费,扩大学校的 精确度一般约为1米,可其他国家

知名度等等。归根结底,这都是背

后利益驱动的结果。”

位长期关注学术不端事件

颗组网卫星,进一步扩大系统服务

部成纤维细胞中,对多种组合进行

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功率、

区域和提高服务性能,形成覆盖亚 了筛选。实验结果证实:只要抑制

具备发电功能的实验快堆。它采用

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目前, 住一个细胞衰老基因,再转入3个

先进的池式结构,核热功率65兆

北斗已经具备25米左右的定位服务

转录基因,皮肤细胞就可以变身为 瓦,实验发电功率20兆瓦。这一快

精度。到明年底,系统基本建成后

肝脏细胞。这一发现在国际上是首 堆有非常好的固有安全性,而且采

再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到那个时候

次。

服务精度会达到10米左右。 达到第四代核能系统要求。

用多种非能动安全技术,安全性已

之前通过相似的方法,皮肤细

4.我国证实体细胞可被诱导直

胞也曾转化成神经元、心肌、血细 快堆技术使贫铀矿也有了开采

接转化成肝脏细胞

胞,但它们没有在体内真正发挥作 价值,将使可采铀资源成百倍的增

中国是肝病多发国,重病患者 用。而中国科学家转化出的肝脏细 加。不仅如此,随着核电大规模发

往往需要肝移植。可惜供体太少,

而且有免疫排斥的问题,因此大量

病人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假 的细胞注入肝功能衰竭的小鼠体 年要卸出大概30吨的乏燃料,里面

如能够用患者体内的细胞再生出健

康的肝脏胞,就提供了一条治愈的

新路。

用胚胎干细胞就能再生肝脏 示,小鼠动物实验中取得的初步成

细胞,但胚胎细胞来源太少;将体

细胞变成“诱导多能干细胞”也是

条途径,但这个过程得用到一个 这项成果申请了相关专利,并将在 由于它前途远大,被称为“梦幻核

致癌基因,具有不可测性。于是有

的科学家“绕路而行”,不经过干

细胞阶段,直接让皮肤细胞变成具

有肝功能的细胞。用研究者打的比 5.我国首座快中子反应堆成功

方,就好像“让一个人转行一样。 实现并网发电

个农民可以转行成为工人”。 2Ol1年7月21日,我国第一个 型商用快堆。快堆的并网发电,为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实现这两个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究院的一个科研团队,利用“直接 这是我国核能技术的一大跨越。

转分化”的方法,将从小鼠尾部获 核电站一般利用的铀一235,在

取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生成了成

熟的肝细胞样细胞。20l1年5月12

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

表了上海生命科学院的研究成果,

证明肝脏以外的体细胞可以被诱导 矸石”也能熊熊燃烧了。快中子堆

直接转化为肝脏细胞。这是肝脏再 用钚-239作核心,它裂变释放出的

生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快中子,可以把周围的铀一238变成 龙”号正式开始下潜,下潜速度一

研究人员将肝脏发育及功能必

需的14种转录因子,转导至小鼠尾 中国并网发电的第一个快堆,

胞,具备了合成糖原、脂质、白蛋 展,核电站卸出的“乏燃料”将逐

白以及解毒功能。把这些“转行”

渐增多。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每

内,8周后,有近50%的小鼠成活, 含有很多寿命长达几百万年的放射

肝功能指标也明显好转。 性核素。有了快堆就能在最大程度

意味着它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

海底。

在这趟历时6个多小时的深海

之旅中,各项仪器指标及通讯正

常。潜航员在5000米水深时对潜水

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验证,多次

进行坐底试验,同时拍摄到海底生

漂 l

物照片。

_

28日,“蛟龙”再次入水,

历经9小时l4分顺利完成5000米级

海上试验第三次下水任务。此次最

大下潜深度5188米,再次创造我国

载人深潜新纪录,并进行了坐底、

海底照相、声学测量、取样等多项

标;四是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

“嫦娥二号”经过77天的飞行,在

科学考察任务,也创造了“蛟龙”

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 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

号水中作业最长时间纪录。此次下

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

受控准确进入L2点环绕轨道。这标

水,“蛟龙”号验证了大深度环境

芯等复杂任务。

志着该卫星各项拓展试验均成功完

下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圆满完

2012年,它将进行7000米级海 成,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

成了科考和科学试验任务。

试。

取得又一重要跨越,为我国探月工

接下来,“蛟龙”号又于2011

7.“嫦娥=号”到达拉格朗日

程后续任务及深空探测的开展奠定

年7月30日和8月1日下潜,分别达

L2点我国首次实现对月球更远的

了坚实基础。

 ̄15182米和5180米,完成了海水、

太空进行探溯

国家国防科工局指出,“嫦

海底生物的提取,锰结核的采样,

2O10年国庆节那天,“嫦娥 娥二号”成功进入L2点环绕轨道,

以及沉积物取样、微生物取样、热

二号”承载着国人的祝福奔向“月

轨道的设计和控制,并实现150万

据媒体报道,因为没有博士

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美国

《科学》杂志网络报道说:“拉斯

公里远距离测控通信。至此,我国

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

三个造访L2点的国家和组织。

“嫦娥二号”环绕L2点的轨

成为世界上继欧空局和美国之后第

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有评

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

论认为: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 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

“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 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

道是类似椭圆形的李萨茹轨道,卫

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

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

星环绕轨道一圈需6个月时间。预

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

人o”

计至20 2年年底,卫星将在此轨道

均未当选。据媒体调查,屠呦呦除

环绕L2点开展为期一年多的探测活

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 颇为神秘。不论是获奖以来得到万

屠呦呦的低调个性也让她显得

动,进一步验证我国150万公里远

讲真话,不会拍马屁,比如在会议

众追捧,还是名声鹊起后面对同行

距离测控能力。同时,星上搭载的

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 争议,这位老太太一直沉默。在与

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

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 就直

媒体简短到接近于无的沟通中,屠

探测器、x射线谱仪及y射线谱仪 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

呦呦只愿意让记者去看她的学术著

等有效载荷,将探测地球远磁尾的

导”。

带电粒子,并对可能的太阳X射线 事实上,对于屠呦呦的获奖,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在纽

约领奖前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

爆发和宇宙Y爆等进行观测,获取

也有很多人表示了不同意见。有的

言不发。

科学数据,提高对日地空间环境的

人认为这一奖项实至名归,有的人

认识。

9.神八天宫空问交会对接成功

认为屠呦呦在科研成果认定上“不

筑梦未来空问站

8.屠呦呦制备青蒿素获拉斯克

“三无”身份引反思

20i1年的美国拉斯克大奖,

让一个陌生的名字走进中国人的视

野——屠呦呦。有媒体说,在评审

8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落点。1

浩瀚太空中,何时能有中国人

科学家一般用光子来做纠缠实

验。

自己的空间站?这是几代航天人的

将变轨至高度约370公里的运行轨

梦想。如今,这个梦想不再是遥不

道,转入长期运营模式,等待2012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

缠态,刷新了多光子纠缠制备与操

可及。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

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八光子纠

取得圆满成功,让中国人向着空间 交会对接。

站之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我国于1992年确定了

作数目的世界纪录。

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操控一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和11

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

月1日5时5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略,通过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无人

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中

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

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天地往返技术;通过神舟七号载人

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 活动的关键技术;天宫一号与神舟

两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均取得圆 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标

满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经过远 重大突破,使我国掌握了载人航天

距离导引和自制控制飞行,于201 的三大基本技术。这为我国下一步 缠光源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利用特

年11月3日凌晨01时36分,在距离

地面高度约为343公里的近圆对接

轨道上,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

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形成了组 和十号飞船,目的是掌握手动交会 小的圆斑,极大地提高了收集效率。

合体。组合体运行期间,由天宫一 对接技术。此后还要掌握货运飞船

号目标飞行器实施控制,神舟八号

飞船处于停靠状态,进行了飞行控 交会对接技术、两艘飞船与空间站 克服了光路稳定性难题,提高了双

制模式转换、电源机组切换、供电

和信息并网等试验,充分验证了组 舱、2艘飞船都对接在一起。2020 个门操作把双光子纠缠态级联成八

合体工作模式。 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光子纠缠态;自主研制的十六通道

为了进一步验证交会对接测量 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 符合分析仪,有效克服了八光子纠

设备和对接机构功能、性能,获取 0.中科大成功制备八光子纠 缠态的探测分析难题;“纠缠目击

更多的试验数据,组合体飞行l2天 缠态刷新世界纪景 者”技术最终验证了八光子的纠缠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61171a103212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