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玩大型游戏需要什么配置的电脑)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某班在体育活动中,测试了十位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十个各不相同的数据.在统计
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众数
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10名学生一周阅读用时数,结果如下表,则关于
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周阅读用时数(小时) 4 5 8 12
学生人数(人) 3 4 2 1
A.中位数是6.5 B.众数是12 C.平均数是3.9 D.方差是6
3、在这学期的六次体育测试中,甲、乙两同学的平均成绩一样,方差分别为2,1.8,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乙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B.甲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C.甲、乙两位同学的成绩一样稳定 D.不能确定哪位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4、某工厂从1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那么估计该厂
这10万件产品中不合格产品约为( )
A.50件 B.500件 C.5000件 D.50000件
5、在春季运动会中,有9名学生参加100米比赛,并且他们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若一名学生想知
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除了要了解自己的成绩外,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6、七年级若干名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其预赛成绩(分数为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成绩80分
以上(不含80分)的进入决赛,则进入决赛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
A.14,0.7 B.14,0.4 C.8,0.7 D.8,0.4
7、一组数据1、2、2、3中,加入数字2,组成一组新的数据,对比前后两组数据,变化的是
(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买中奖率为的奖券10张,中奖”是必然事件
1
10
B.“汽车累积行驶,出现一次故障”是随机事件
10000km
C.襄阳气象局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70%”,意味着襄阳明天一定下雨
D.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大的更稳定
9、某手机公司新推出了四款新型手机,公司为了了解各款手机的性能,随机抽取
W10,X10,Y10,Z10
了每款手机各50台进行测试,以下是四款手机的性能得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性能越好)的
平均分和方差,则这四款新型手机中性能好且稳定的是( )
W10X10Y10Z10
平均成绩(分) 95 98 96 98
方差 3 3 2 2
A. B. C. D.
W10X10Y10Z10
10、2020年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了配合实施垃圾分类,让同学
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八年级某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参加了年级“垃圾分类知
识”预赛,四个小组的平均分相同,下面表格为四个小组的方差.若要从中选出一个各成员实力更平
均的小组代表年级参加学校决赛,那么应选( )
甲 乙 丙 丁
方差 3.6 3.5 4 3.2
A.甲组 B.乙组 C.丙组 D.丁组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数据,,,,的方差等于______.
33
44
6
2、已知一组数据1,,3,6,7,它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
a
3、从甲、乙两块试验田各随机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单位:cm),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结
22
果为:,,,.则麦苗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_______(填“甲”
x13x13
甲乙
S=3.6S15.8
甲乙
或“乙”).
4、阅读下列材料:为了在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省跳水比赛,对他们的跳水技能进行
考核.在相同条件下,各跳了10次,成绩(单位:分)如下:
甲 76 84 90 86 81 87 86 82 85 83
乙 82 84 85 89 79 80 91 89 74 79
回答下列问题:
(1)甲成绩的平均数是_______,乙成绩的平均数是_______.
(2)经计算知,这表明______(用简明的文字语言表述).
s13.2,s26.36
甲
乙
(3)你认为选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5、一个样本有20个数据:35 31 33 35 37 39 35 38 40 39 36 34 35 37 36 32
34 35 36 34.在列频数分布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________组,36在第________组
中.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
x,x,,x
12n
Txxxxxx
1
12n
n
x
22
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差”,“平均差”也能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
度,“平均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1)分别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平均差”,并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这两组数据的稳定性;
甲:9,11,8,12,7,13,6,14,10,10.
乙:8,9,10,11,7,12,9,11,10,13.
(2)分别计算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并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这两组数据的稳定性.
2、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此我校在七、八年级举行了“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竞赛,从七、八年级各
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比赛(百分制),测试成绩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
(成绩得分用表示,共分成四组:.80≤<85,.85≤<90,.90≤<95,:
xAxBxCxD
95≤≤100)
x
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是:96,80,96,86,99,96,90,100,89,82
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在组中的数据是:94,90,92
C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52
b c d
93 100 八年级 92 50.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比赛中 年级成绩更平衡,更稳定;
(2)直接写出上述、、的值:= ,= ,= ;=
abcabcd
(3)我校八年级共1200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活动,估计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90)的人数
x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更好地对中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甲、乙两校进行
了相关知识测试.在两校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了整
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
.甲校20名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表1甲校学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表:
成绩(分) 频数(人) 频率
m
a
0.05
50m60
60m70
b
3 0.15
c
70m80
80m90
8 0.40
90m100
6 0.30
合计 20 1.00
b
.甲校成绩在的这一组的具体成绩是:83,86,87,84,88,89,89,89
80m90
c
.甲、乙两校成绩的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学校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m
甲 83.7 89
乙 84.2 85 85
根据以如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表1中____;表2中___;并补全图1甲校学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
a
m
(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86分,在他所属学校排在前10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
___校的学生(填“甲”或“乙”),理由____;
(3)若甲校共有1200人,成绩不低于85分为“优秀”,则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多少人?
4、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
作.某校为普及急救知识,进行了相关知识竞赛,现从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竞赛成
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得分用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60≤<70,.70≤<80,
xAxBx
CxDx
.80≤<90,.90≤≤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七年级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62,68,75,80,82,85,86,88,89,90,90,95,96,98,
99,99,99,99,100,100.
八年级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中等级包含的所有数据为:82,84,85,86,88,89.
C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89 89
中位数 90
b
100 众数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c
(1)填空:上述图表中= ,= = ;
abc
(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判断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竞赛成绩更好?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
由即可);
(3)该校七、八年级共20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竞赛成绩为等级的学生人数是多
D
少?
5、为了秉承“弘扬剪纸非遗文化,增强校园文化底蕴”的宗旨,某校邀请剪纸艺术工作室开设剪纸
小课堂并举行剪纸比赛,比赛结束后从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剪纸比赛成绩,收集数据如下:
x
成绩(分)
60x7070x8080x90
90x100
人数(人) 6 5 5 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成绩这一段的人数占被抽取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___;
60x70
(2)若本次共有260名学生参加比赛,请估计剪纸比赛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
根据中位数的特点,与最高成绩无关,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据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以及中位数的特点,因为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所以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
影响,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众数,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中位数是另外一种反映
数据的中心位置的指标,其确定方法是将所有数据以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央的数据值就是中
位数, 因为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所以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而且部分数据
的变动对中位数也没有影响.
2、D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从大到小排列,可得4、4、4、5、5、5、5、8、8、12,则这10
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的中位数是:=5;
55
2
B、这10名学生周阅读所用时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小时,所以众数是5;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3+5×4+8×2+12)÷10=6;
D、这组数据的方差是:×[(4-6)+(4-6)+(4-6)+(5-6)+(5-6)+(5-6)+(5-6)+
1
2222222
10
(8-6)+(8-6)+(12-6)]=6;
22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
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3、A
【分析】
根据方差的定义逐项排查即可.
【详解】
解:∵甲同学成绩的方差2>乙同学成绩的方差1.8,且平均成绩一样
∴乙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用来计算每一个变量(观察值)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其作用是
反映数据的稳定性,方差越小越稳定,越大越不稳定.
4、C
【分析】
抽取的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由此即可求出这类产品的不合格率是5%,然后利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知道不合格率是5%,即可求出该厂这10万件产品中不合格品的件数.
【详解】
解:∵某工厂从1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5÷100=5%,
∴估计该厂这10万件产品中不合格品约为10×5%=0.5万件,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此题利用样本的不合格率去估计总体的不合格率.
5、B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意义知,只要知道了中位数即可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
【详解】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知道众数无法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平均数表示的是一
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它们都不能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只有
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9名学生中,成绩按高低排列第5位学生的成绩是中位数,
若该学生的成绩等于或高于中位数,则进入前5名,否则没有.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这四个统计量,前三个反映的是数据的平均水平,后一个反
映的是数据的波动程度,理解这四个概念是关键.
6、D
【分析】
根据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即可求得
【详解】
依题意,成绩分式为整数,则大于80.5的频数为5+3=8,
学生总数为.
2465320
则频率为.
8
0.4
2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题意求频数和频率,读懂题意以及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7、D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
称平均数;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处在最中间
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与它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
平均数,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原来的平均数为,
x2
1
1223
4
加入数字2之后的平均数为,
x2
2
12232
5
∴平均数没有发生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原数据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为2和2,
∴原数据的中位数为2,
把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2、2、3,处在最中间的数是2,
∴新数据的中位数为2,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原数据中2出现的次数最多,
∴原数据的众数为2,
新数据中2出现的次数最多,
∴新数据的众数为2,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1
222
2
12222320.5s
, 原数据的方差为
1
4
1
222
2
12322320.4s
, 新数据的方差为
2
5
∴方差发生了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相关定义.
8、B
【分析】
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意义和方差的意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买中奖率为的奖券10张,中奖”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
A
1
10
Bkm
、汽车累积行驶10000,出现一次故障”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正确;
C
、襄阳气象局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70%”,意味着明天可能下雨,故本选项错误;
D
、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睛】
此题考查了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和方差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9、D
【分析】
先根据平均成绩选出,然后根据方差的意义求出
X10,Z10
Z10
【详解】
解:根据平均数高,平均成绩好得出的性能好,
X10,Z10
根据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可得出的性能好,
Z10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D
【分析】
在平均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波动越小,成绩越稳定,即可得出选项.
【详解】
解:由图标可得:,
SSSS
丁乙甲
丙
∵四个小组的平均分相同,
∴若要从中选出一个实力更平均的小组代表年级参加学校决赛,应选择丁组,
故选:D.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了方差,理解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当平均数相同时,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是解
题关键.
二、填空题
1、1.2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2222
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
33446
1
22222
3434444464
=1.2,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5
1
5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
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2、
34
5
【分析】
结合题意,根据平均数的性质,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再根据方差的性质计算,即可
a
得到答案.
【详解】
∵1,,3,6,7,它的平均数是5
a
∴
1a367
5
5
∴
a8
1585356575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55
22222
34
故答案为:.
【点睛】
34
5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方差的性质,从而
完成求解.
3、甲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即可求解.
SS
甲乙
【详解】
22
解:∵,,,.
x13x13
甲乙
S=3.6S15.8
甲乙
22
∴,
SS
甲乙
∴甲试验田麦苗长势比较整齐.
故答案为:甲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方差判断稳定性,熟练掌握一组数据方差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
4、84 83.2 甲的成绩比乙稳定 甲 甲的平均成绩高且比较稳定
【分析】
(1)利用平均数等于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得:,则甲的成绩比乙稳定,即可求解;
ss
甲乙
(3)根据甲的平均成绩高且比较稳定,即可确定甲去.
【详解】
(1)甲成绩的平均数是: ;
1
7684908681878682858384
10
22
22
乙成绩的平均数是: ;
1
8284858979809189747983.2
10
(2)∵,
s13.2,s26.36
甲
乙
22
∴,
ss
甲乙
∴甲的成绩比乙稳定,
22
(3)甲去参加比赛更合适,理由:甲的平均成绩高且比较稳定.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运用平均数和方差作决策,熟练掌握平均数等于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
数据的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5、5 3
【分析】
确定组数时依据公式:组数=极差÷组距,计算时应该注意,组数应为正整数,若计算得到的组数为小
数,则应将小数部分进位;再确定36所在的组数即可.
【详解】
解:极差为:
40319
924.5
,所以应分成5组,
第一组为,第二组为,第三组为
[31,32][33,34][35,36]
所以36在第3组中,
故答案为5,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组数=极差÷组距”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1)=2,=1.4,乙组数据更稳定;(2)=6,=3,乙组数据更稳定
TT
甲乙
SS
甲乙
【分析】
(1)先求出甲乙两组的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差公式求出甲乙两组的平均差,再比较大小即可;
(2)根据方差公式求甲乙两组的方差,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22
解:(1)∵,
x(9118127136141010)1010
甲
1
(9101110T
…, ∴
1010)2
10
甲
∵,
x(8910117129111013)1010
乙
1
(810910T
…, ∴
1310)1.4
10
乙
∴,
T>T
甲乙
∴乙组数据更稳定;
(2)∵,
S910111010106
2
甲
1
222
10
S81091013103
2
乙
1
222
,
10
S>S
22
甲乙
,
∴乙组数据更稳定.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新定义平均差,方差,掌握平均数,新定义平均差,方差是解题关键.
2、(1)八;(2)40;91.4;93;96;(3)840人
【分析】
(1)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2)先求出八年级学生成绩落在组人数所占百分比,再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求解可得的值,然
Ca
后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成绩优秀(≥90)的八年级学生人数对应的百分比即可.
x
【详解】
(1)∵七年级成绩的方差为52,八年级成绩的方差为50.4,
∴八年级成绩的方差小于七年级成绩的方差,
∴八年级成绩更平衡,更稳定;
故答案为:八;
(2)∵八年级学生成绩落在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3÷10×100%=30%,
C
∴%=1-(20%+10%+30%)=40%,即=40;
aa
七年级的平均数=
b(96+80+96+86+99+96+90+100+89+82)91.4
1
10
90+96
=93c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
将七年级成绩重新排列为:80,82,86,89,90,96,96,96,99,100,
七年级的成绩中96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96,
d
故答案为:40;91.4;93;96;
(3)估计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90)的八年级学生人数是1200×(1-20%-10%)=840
x
(人).
【点睛】
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
题的关键.
3、(1)1,87.5;补全图见解析;(2)乙,理由见解析;(3)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720人.
【分析】
(1)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的值,进而由中位数的定义可得的值,可补全图1甲校学
abm
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
(2)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该名学生是哪个学校的,并说明理由;
(3)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多少人.
【详解】
解:(1)由题意可得:
a
=20×0.05=1,
b
=20-1-3-8-6=2,
由题意知甲校成绩的中位数恰好在的这一组重新排列后的第4、5两个数,
80m90
∴=(87+88)÷2=87.5,
m
故答案为:1,87.5;
补全甲校学生样本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2)由表2可知:
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成绩是86分,在他所属学校排在前10名,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学生是乙校学
生,
理由:乙校的中位数85<86<甲校的中位数87.5,
故答案为:乙;
(3)甲校学生样本成绩在的这一组数据中成绩不低于85分有6人,
80m90
在的这一组数据中有6人,
90m100
1200×=720(人),
66
20
∴甲校成绩“优秀”的人数约为72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等知识,明确题意,数形结合是
解决问题的关键.
4、(1)40,87,99;(2)七年级竞赛成绩较好,理由为:七年级的中位数高于八年级;(3)900人
【分析】
(1)根据八年级等级有6个学生可得,根据扇形统计图可得八年级中位数,根据七年级的成绩
Cab
可得众数;
c
(2)比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得结论;
(3)求出七、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为等级的百分比可得答案.
D
【详解】
解:(1)八年级2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中等级包含6个分数,
C
C
等级所占百分比为=30%,
6
20
a
%=1﹣20%﹣10%﹣30%=40%,
∴=40,
a
八年级成绩等级的有20×20%=4(人),等级的有20×10%=2(人),
AB
∴八年级中位数位于等级的第4、5两个数据即86,88,
C
八年级中位数位于等级,==87,
Cb
8688
2
七年级成绩是众数是99分,=99,
c
故答案为:40,87,99;
(2)七年级竞赛成绩较好,理由为:七年级的中位数高于八年级;
(3)七年级等级人数是10人,八年级等级人数是20×40%=8人,
DD
2000×=900(人),
108
40
答:竞赛成绩为等级的学生人数是900人.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理解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求解
的前提.
5、(1);(2)182人.
30%
【分析】
(1)由题意根据图表得出成绩这一段的人数,进而除以抽取总人数即可得到答案;
60x70
(2)根据题意先得出抽取的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并得出其所占百分比,进而乘以260即可得
出答案.
【详解】
解:(1)根据图表可得成绩这一段的人数为:6人,
60x70
所以成绩这一段的人数占被抽取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60x70
620100%30%
故答案为:;
30%
(2)根据图表可得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为:(人),
55414
所以剪纸比赛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为:(人).
14
260182
20
答:剪纸比赛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有182人.
【点睛】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熟练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62221a103221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