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手机对比评测平台)
辛德勒名单(节选)
本课话题 ——人性美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辛德勒:我只想要回我名单上的人,因为她们对我非常重要。
„„
看到他的人都安全地装运上车,辛德勒长出了口气。他目送着火车驶出这个人间地狱。
辛德勒原本是一个恶人:他贪婪、自私、虚伪、好色„„然而亲眼看到无辜的犹太人遭
受摧残与杀戮时,萌发了善意,救下了一千多名犹太人。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2015年4月,安徽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人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
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
没有心生嗔怒,还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
以德报怨,表现出的是一种令人动容的大度和宽容的人性美,不管是中世纪的爱斯美拉
达,还是当代的初三女生,在她们的心灵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中最闪亮的东西——
人性美的光芒。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心灵美是最高境界的美。
——爱默生
2.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才能经久不衰。
——歌德
3.美丽的心灵是那种博大、开朗而又准备容纳一切的心灵。
——蒙田
4.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
——海涅
5.外在的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伏尔泰
6.永远要记住,你的心灵就是你一生的宝藏,你要不断地挖掘它。
——卡耐基
第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
一、单音字
诧异( ) 引擎( ) 焚化( )
...
同胞( ) 崭新( ) 烟蒂( )
...
搭讪( ) 吆喝( ) 烟囱( )
...
濒临( ) 推搡( ) 铁镐( )
...
搪瓷( ) 撮捻( ) 拎东西( )
...
【答案】 chà qínɡ fãn bāo zhǎn dì shàn yāo cōnɡ bīn sǎnɡ ɡǎo
tánɡ niǎn lī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 )用劲罩( )笼
..
(1)劲 (2)笼
强劲( )笼屉( )
..
颤抖( )荷枪实弹( )
..
(3)颤 (4)荷
栗( )颤花( )荷
..
2.语境辨析法
(5)一家磨( )坊,每到夜里一两点就开工,闹得邻居们根本无法休息,3年折磨( )
..
走了7家邻居。
(6)一名司机因迎面车辆大灯晃( )眼,没有看清楚前面摇摇晃晃( )的行人,差
..
点酿成惨祸。
(7)黎明时分,院子里静悄( )悄的,家猫悄( )无声息地逾墙而入。
..
(8)睡梦中依稀感到一阵雨杂杂沓沓( )地落下来,像千万个细碎的脚步,起床后却
.
风平浪静,要不是看到邻窗书桌上一沓沓( )平整放置的书稿被雨浸湿的痕迹,真疑心自
.
己是做了一个梦。
【答案】 1.(1)jìn jìnɡ (2)lǒnɡ lïnɡ (3)chàn zhàn (4)hâ hã 2.(5)mî
mï (6)huǎnɡ huànɡ (7)qiāo qiǎo (8)tà dá
第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2
xuān( )哗祈dǎo( )
(1) (2)
寒xuān( )浪tāo( )
和ǎi( )飞chí( )
(3) (4)
暮ǎi( )松chí( )
【答案】 (1)喧 暄 (2)祷 涛 (3)蔼 霭 (4)驰 弛
第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3
1.疏忽·忽视
两者都有“不认真对待”的意思。
“疏忽”一般只指粗心大意,忽略,是无意,不带宾语,常说成“很疏忽”“实在太疏
忽”。
“忽视”指不注意,不重视,可以带宾语。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他在赛后痛心地表示,自己的球队几乎整场占据优势,但最后几分钟的________(疏
忽/忽视)让他们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2)首都机场的新风系统是装有特殊的空气过滤装置的,这说明,首都机场的区域空气
污染是不可________(疏忽/忽视)的。
【答案】 (1)疏忽 (2)忽视
2.误解·曲解
两者都有“理解、解释”的意思。
“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
“曲解”指错误的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许多地方把工作的着力点仅仅放在“村容整洁”这一条上,
________(误解/曲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2)调查显示,民众对精神疾病的病因仍存在________(误解/曲解),求助方式存在偏差。
据统计,21.8%的上海民众首选抑郁症的患者需要去看精神科医生,而对焦虑症,这一比例
仅有16.6%。
【答案】 (1)曲解 (2)误解
第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4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暴恐分子越是处心积虑,就越说明他们已经山穷水尽。( )
....
理由:
【答案】 × 感情色彩出错。“山穷水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
了,比喻陷入绝境。从感情色彩上看,是中性词。此处是贬义环境,应该用“穷途末路”。
“穷途末路”形容无路可走。从感情色彩上看,是贬义词。
(2)如此类似的事例,在她19年的警察生涯中,不胜枚举,也正是这一桩桩不足为奇的
....
小事,彰显了一名人民警察心中有民的情怀。( )
理由:
【答案】 × “不足为奇”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此处指小事不值
得一提,所以应该用“不足挂齿”。
[识作者]
富有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托马斯·肯尼利
托马斯·肯尼利,澳大利亚最成功的当代作家之一,是一位富有正
义感和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于1982年因《辛德勒方舟》荣获布克奖。他
的小说多是从具有轰动效应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获得灵感,常以人类的大灾
难为背景,从中又透出正义所带来的希望。控诉纳粹法西斯罪行、讴歌人类
正义情感的长篇小说《辛德勒方舟》,11年后被改拍成电影《辛德勒名单》,
使人类在战后深刻反思当年的历史,为打击当时曾经在世界范围内一度甚嚣尘上的为法西斯
翻案的思潮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使他成为一个广受人们爱戴的作家。书评家对其评价是
“他能正视人类制造的能力,同时发现里面所隐藏的希望”。
主要作品有《辛德勒方舟》《吉米·布莱克史密斯的歌声》。
[探背景]
托马斯的父亲和父亲的两个兄弟都代表英国参加了二战,父亲从非洲战场邮寄来的东
西,给童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作《辛德勒方舟》与童年的记忆有很大关系。
他在英国的一家箱包店修理自己的旅行箱时,这家店的老板给他详细讲述了辛德勒的故
事(这位老板就是被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托马斯由此萌发写作这个故事的念头。此后,他
调查了有关情况,采访了包括辛德勒夫人在内的很多当事人,完成了小说《辛德勒方舟》。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辛德勒名单》,托马斯的这部小说也随之
誉满全球。托马斯表示,斯皮尔伯格对他塑造的辛德勒这个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理解得非常
深刻。
[巧识文]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专供电影拍摄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
学。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剧本语言则是镜头语言,诉诸画面和动作,
侧重视觉表现,人物对话不是第一要素。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
头”为单位,用“蒙太奇”的手法连接成整体。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
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影片讲述了德国商人辛德勒良心发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展开拯救犹太人的计划,与德
国军官斗智斗勇,对将军软硬兼施,劝诱服装厂老板加入他的行动的故事。影片中将他塑造
成为一个救世主的形象,为了拯救犹太人而不惜耗尽家财,在白色恐怖下似一轮暖阳给人以
光明和希望。最后列车驶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特写镜头正是人性对兽性的胜利,使人道主义
的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 ①与高斯谈判 ②犹太人被成功拯救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01~102),回答下面的问题。
1.阅读101镜头,说一说这一场景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 这一场景描写首先为后面的危险提供了背景:“天空中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黑
雾”,那“浓重的黑雾”是焚烧尸体所致,这说明焚烧之多,“雪花似的东西纷纷从天空飘
落”,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都是骨灰,这让辛德勒“十分诧异”,给人以阴森森之感,“在街道、
汽车、行人身上布上了厚厚的一层”,这说明飞扬散布之广。“儿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玩耍”,
更衬托出战争之残酷,因为战争的灾难即将降临到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身上。这就为下
面辛德勒的营救埋下伏笔。
二、阅读课文第二部分(103~105),完成下面问题。
2.镜头103中有三个“特别待遇”,其内涵是否相同?
【答案】 三个“特别待遇”内涵不完全一样:第一个是特别关照,第二个是指纳粹用
毒气等手段屠杀犹太人,第三个是临时借用纳粹“特别待遇”这个词语,但表达的是特别关
照的意思。在当时的环境中,这反而成了“特别待遇”的特殊用法,所以后两个“特别待遇”
加了引号。
3.镜头105表现了辛德勒和高斯怎样的特点?
【答案】 ①辛德勒的智慧和解救犹太人的决心;②高斯的狡猾和贪婪。
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106~109),回答下面的问题。
4.镜头109中,高斯对海伦的感情和做法充满着矛盾,透过这一形象,试分析这对表
现人性的复杂性有什么作用?
【答案】 高斯是一个纳粹典型,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
人物。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
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定的人性,可惜的是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
的兽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
不是容易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
加深刻。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5.作者是如何在发展、对比中彰显辛德勒的人性的美丑的?
【答案】 辛德勒的性格是发展的。在节选部分中,辛德勒开始时只是受到焚烧犹太人
尸体惨状的影响,仅引起心灵的震撼,并没有下定决心来拯救受难的犹太人,直到他的好朋
友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下定决心做出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私心的成分,但是当惨剧
一再发生的时候,他已经从私心里解脱出来,没有个人成分在内了。同时文章还塑造了贪婪、
虚伪、狠毒的高斯等纳粹军官形象,从他们对金钱和对犹太人的态度两个方面与辛德勒形成
对比,用极度兽性的丑恶来反衬辛德勒的人性的美丽和崇高。
6.标题“辛德勒名单”有什么含义?
【答案】 辛德勒为了营救将被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犹太人,以生产军火需要大
量劳力的名义,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了一个个原本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而犹
太人只有上了“辛德勒名单”才能获得拯救。于是粗陋的打字机敲打名单的镜头便成为整个
影片的一条主线,也是最不提神的沉闷和枯燥的画面。然而也正是这主题画面铅石一样顽固
的重音和背景音乐羽翼一样舒展的柔声让观影者沉默不语,思绪万千。辛德勒被犹太人尊为
“义人”,“辛德勒名单”上在册的犹太人亦把自己称为“辛德勒的犹太人”。名单,在辛德
勒的墓碑上成为不被遗忘的记忆。犹太人至今每年仍以诵读名单的方式悼念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死难的同胞,在特定的场合许多人轮流诵读,一读就是好几天。
话题:二战初期,辛德勒是纳粹分子中的坚定分子,他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大发横
财。战争结束后,获救的1 000多名犹太人自发签名证明他并非罪犯。有人认为辛德勒的行
为是“赎罪”,你怎么认为?
学生甲:无论我们怎么样来看待这一问题,都应该明确一点,无论是赎罪还是别的目的,
这种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他都是出于人最纯、最真的善良本性,是人性的力量,都表现了
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我的观点:
【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是在“赎罪”,因为辛德勒利用纳粹战争,利用犹太人的劳
动发了“战争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一个投机者,他利用战争得来的钱财是不义之
财,这让他心里有一种愧疚,有一种罪恶感,所以,赎罪是自然而然的。
观点二:我也认为辛德勒的行为是在赎罪,不过这是广泛的,目的不是出于个人的,而
是针对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而言的,是为整个纳粹在赎罪,毕竟他们当初是相互依赖的。
观点三:我不这么认为,辛德勒的行为是出于人之为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善良
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存在,对于任何暴行,善良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1.写作特色
富有张力的细节描写
这个剧本中,有许多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一个镜头中
“雪花似的东西纷纷从天空飘落,在街道、汽车、行人身上布上了厚厚的一层。辛德勒走出
他的寓所,他抬头看了看这莫名的东西,十分诧异。他走到轿车旁,从引擎盖上拢起一把在
手里捻了捻。那不是什么雪,那是骨灰„„”这个细节,展现了辛德勒丰富的内心活动。纳
粹对犹太人的野蛮屠杀,使辛德勒下决心要使尽可能多的犹太人免受纳粹的残害。这个细节
还巧妙交代了战争发展的背景,即纳粹已到了穷途末路,在进行垂死挣扎,同时为下一个镜
头的展开做了铺垫。“103.内景”中“辛德勒眼中已噙满了泪水”这个细节,表明他已经由
一个纳粹分子转变成为一个“人”,这是他后面所有行动的基础。
2.写法指导
细节描写“四方法”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具体、细腻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以及
景物、事件的发展、场面氛围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一种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有:
(1)选用典型细节。
可以选择人物的音容笑貌、体态服饰、表情变化的细微之处进行描写,以形传神地表现
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如《孔乙己》一文对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这一典型
细节的描写。
(2)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做非
常细致的观察。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荷的叶、花、香的细节就描写得细腻生动,让人
如临其境。
(3)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宣布
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条一条
地边念边讲。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涨大得像要
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嘭嘭响。”(方志敏《可爱的
中国》)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可谓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
为有形。例如:“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严肃的脸,有如昆仑之耸峙;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
郁怒的脸,有如雷电之将作。”(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这些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爱国青年们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敌人行径的愤慨。
3.迁移应用
请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要求:具体形象,不少于100个字。
【参考答案】 烈日下,田野里,母亲挥动着锄头,在她那黑黑的面颊上,滚动着许多
细密而晶莹的小汗珠。渐渐地,这些小汗珠汇集成一颗豆粒般大的汗珠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
往下淌,淌到下巴上挂了片刻,闪闪欲坠。这一刻的汗珠在阳光照耀下,是那样晶莹璀璨,
银光四射。然而瞬间又落了下去,滴进脚下那片热土,激起一片小小的烟雾。
1.课内素材
华丽的转身
《辛德勒名单》让有爱心的人感动。辛德勒原本是一个恶人:他贪婪、自私、虚伪、好
色„„然而,当他亲眼看到无辜的犹太人遭受摧残与杀戮时,他萌发了善意,决定拯救受难
的犹太人。在拯救的过程中,辛德勒与残忍、贪婪的纳粹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成功解
救出一千多名犹太人,成为正义的化身。世上之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在人生关键处,在大是大非前把握好自己,人性才
不会沉沦。“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取自犹太法典,这是对辛德勒最好的褒扬。辛德勒的
人性之美,在于他人性的沉沦与复苏集于一身,又与那个黑暗的社会形成对照。我们追求人
性之美,同时我们也会铭记那段历史,铭记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
【应用角度】 “爱心”“本性”“心灵的选择”等。
2.精彩应用
这部让译者“擦着眼泪译成中文”,让千万读者泪飞成雨的作品之所以有不可抗拒的艺
术魅力,在于它彰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正义和爱!是正义使辛德勒放弃利润,使他“背叛
祖国”挽救犹太人;正是爱抚慰了人们心灵的创伤,驱除了人们心头的阴霾,使人们远离灾
难。只有正义和爱才能挽救世人、制止战争,赢得永久的和平,让人们的生活快乐幸福。
对我一生很重要
看着他剖鱼,我无法容忍他慢腾腾的速度。只好用反语提醒,你的速度太快了,可能是
这个菜市场最快的。
他听了,直起腰,忽然眼睛一亮,你也这么认为啊,刚才也有个人这么说,看来我还真
是慢不了!
我听他这么说,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个卖鱼的男人,苍白瘦削、矮小的身子弯得像一张弓,好像有重重的心事,言谈间多
有抱怨。
当他重新蹲下身,我看到了另一种速度。仿佛神站立在他的手臂上,有一种超乎想象的
飞快。好像这种速度,在他的双手蛰伏已久,突然间爆发出来。
随后几天,我从他鱼摊边走过,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他的状态变化很大。他不再向人
抱怨,而是埋着头,剖鱼的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专业,一招一式似乎都在渲染专业意识。
我再次买鱼时,他很牛气地跟我说,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整个菜市场就我剖鱼的速度最
快。他奋力地努着嘴,说,不信你看看,你看看。当他蹲下身子的时候,他停住了手中的刀
说,请帮我一个忙。
我能帮他什么呢?我纳闷儿。他说,你能不能把你那天说的话,在我老婆面前再说一遍。
我点点头。他站起身,无限醋意地看着老婆和相邻摊位的一个男人聊天儿,忽然大叫一声,
拿个塑料袋过来!
词是现成的。我故作惊讶,你这人剖鱼的动作怎么这么快呀?是全菜市场最快的,你太
专业了!他蹲下身,用动作配合着我的赞美。眼睛偷偷向一边瞥,享受妻子投过来的欣赏的
目光。这样的场景,让我意识到,这男人特别在意妻子对他的看法。
几天后,他见了我,执意要送我几条鱼,我坚持不受。鱼被重新扔进盆里,哧溜溜向前
游去。他叹一口气,你那天说的话,对我一生都很重要。
我跟他开玩笑,我是沙漠中发现了甘泉,荒山里找到了矿脉。
他扫一眼妻子,说,我说的是真话,我老婆总是骂我一无是处,现在知道我很专业啦,
对我的态度也比以前好多啦!
我劝慰他,我老婆也天天骂我。
他摇头否认,扫一眼邻摊的那大汉,说,不是你说的那种。
我只能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老兄,别想得太多!
这个瘦小又自卑的男人,我不便去揣测他是否陷入了一场感情危机,或者只是臆想中的
妄加猜测,抑或深度自卑导致的悲观结论。但我知道,他确实需要来自外界的某种肯定。
苦弱的心,在黑暗中泅渡,需要一根意外漂来的横木,或者不经意点亮的渔火。
1.学标题
“对我一生很重要”表达的是来自外界的某种肯定(如赞美)对“我”很重要,是文章的
中心。这句话对卖鱼的男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他的妻子老是骂他,说他一无是处,而他
特别在意妻子的看法。他需要别人的赞美来引起妻子的注意,赢得妻子的尊敬。当“我”应
他的要求说了赞美他的话后,他的妻子对他的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他因此很感激我。
2.学写人
小说刻画了一位卖鱼的小贩,形象丰满。①文章中用对比法对他进行了刻画。他开始给
我剖鱼的速度慢到我无法忍受,当我用反语表达了我的不满之后,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剖鱼
的速度有一种超乎想象的快,而且以后成了整个菜市场剖鱼速度最快的人。②作者还精心刻
画了卖鱼小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使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学修辞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意思是卖鱼的男人在我无恶意讽刺的“激
励”下,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似乎找到了勇气和自信。
4.学结尾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意思是说一个生活中的弱者或是遭受打击和挫
折的人,特别需要来自别人的鼓励、帮助或支持。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卖鱼小贩的深切同情,
也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51295a103131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