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安智市场)
2018年7月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l. 2018
第 40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Vol. 40 No.4
Djcnki
01:10.13393/..1672-6219.2018.04.019
牙璋的起源与龙蛇崇拜
一以二里头、三星堆、石寨山遗址为例
谷斌
(湖北恩施电视台,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牙璋极可能由细长分叉的蛇信变化而来,这不仅仅是指二者外形相似,更重要的是,当时诞生这种
崇蛇信仰的社会大背景已经形成;牙璋的广泛分布说明,至少从夏商时期开始,蛇崇拜已逐渐成为跨越东亚大陆
广阔地域的强势文化,在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蛇崇拜逐渐演变为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龙文化;通过比较二里头、
三星堆、石寨山等遗址出土遗物的共存关系,我们不难看出,龙蛇及其象征物牙璋是祭祀的对象或主体,海贝昭
示着三个遗址有着同样的“以贝为贵”的价值观,铜铃则说明三地有着相似的祭祀形式或礼乐制度。
关键词:牙璋;蛇信;二里头;三星堆;石寨山
中图分类号:K 876. 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19(2018)04-0079-08
实际上,牙璋一直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
一、牙璋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东亚大陆灿若繁星的史前玉器中,有一种造型
奇特、做工精细的玉器格外引人瞩目,这种器物呈扁
平长条形,短边有刃,因此有学者称之为端刃器、玉
铲、大钺、玉立刀等,不过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称呼还是
“牙璋”,本文也将沿用这一名称。
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牙璋的起源、研究方法
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疑问。
1.
牙璋的起源问题
牙璋是由什么器物演变而来的呢?目前学术界
的主流观点认为,牙璋是由一种名叫“耒耜”的原始农
具演变而来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很多,如台湾学者
邓淑萍,日本学者林已奈夫,大陆学者李学勤、郑光、
“牙璋”本是先秦古籍《周礼》记载的的一种玉器,
王永波等均持类似看法,日本学者林已奈夫更是言明
十九世纪末,清末学者吴大澂根据《周礼》记载将自己
“牙璋”源自农具中的“骨铲”(耒耜中的一种),新石
收藏的一件古玉器命名为“牙璋”,认为“牙璋”是古代
用于“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的一种兵符。但是随着考
古发掘出土的“牙璋”越来越多,不少现代学者对“牙
璋”的命名和用途提出质疑,已故考古学家夏鼐直言,
将“牙璋”暂称为“刀形端刃器”可能更恰当一些,“它
的古名和用途,我们最好承认我们还不清楚。”[1]
中国牙璋的分布范围很广,最北端的牙璋出土点
在陕北石茆遗址,最东端在山东半岛,最南端在香港
南丫岛大湾遗址以及越南北部地区,最西端在成都平
原的三星堆及金沙遗址。牙璋存续的时间也很长,在
龙山文化早期就已出现,兴盛于夏商时期,与中华文
明起源的时间几乎同步。作为一种长时间、大范围分 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不少是商王祭祀历代先王先
布的史前礼器,牙璋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的内容,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王永波先生所称的“国
收稿日期:2018-03-05
作者简介:谷斌,男,湖北恩施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
器时期的骨铲与牙璋确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是少有学
者说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王永波先生取夏鼐、林已奈夫“两家之长”,名之
为“耜形端刃器”,并进一步解释道:“此类玉器(牙
璋)应是原始农作工具耒耜的异化形态,由于耒耜为
早期农业经济的主要工具,在播种、开渠、凿井、筑城、
修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遂成为籍田、祈年、
拜日、报天等重大典礼的专用‘道具’。,’[2]
这种观点同样令人难以信服,目前没有足够的材
料证明“国之大祀”就是“籍田祈年、朝日报天”。夏商
周三代时期,最核心的祭祀内容就是祭祀先祖,在殷
79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756963a102336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