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魅族手机)
精品文档
美术教案三星堆面具
前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星堆面具》,
这个课题是我对德阳地区的美术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后,自
己开设的一个教学内容。现在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有它独特
的艺术内涵和价值,具有设计独特新颖、造型夸张、色彩鲜
艳等特点。在三星堆古遗址中出土的青铜面具是全世界从古
到今众多面具中最富特色的文物群之一,劲拔的线型与峻整
的轮廓,凸显出庄严雄强之势,张扬着圣洁华贵之美。
我认为这一课在课型上属于综合与探索,综合性很
强。通过对三星堆面具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秀艺术的
认识,拓展美术视野。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眼、
动口等能力,为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标新立异、展现
自我创造了条件。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了解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感受
三星堆面具的文化内涵,体验绘制面具的乐趣,提高对美术
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
知识技能:学习用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绘制一张有
三星堆特点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
2016
1 / 8
精品文档
过程方法:了解面具有关知识,感受三星堆面具的特
点,学习剪贴面具制作方法,创作有三星堆面具特点的面具。
3、教学重点:
感受三星堆面具的文化内涵,体验绘制面具的乐趣。
4、教学难点 :
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设计出具有三星堆特点的面
具。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学校,学生的美术基础偏
低,所以在学生创作上我安排的形式不是很难,采用剪贴制
作的方法。
三、教法、学法的运用
运用以下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法、探究法、
现代媒体、提问法、实践法等。 体现了“三导教学”的模
式:一导主体视觉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二导形
式美特点感受,促进学生对形式美感、趣味中心的感受与理
解。三导小组判断与评价,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想象能力、
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以下6个环节:导入;新授课;探讨面
具的制作方法;面具的绘制;作业展示;拓展。
教学准备:
2016
2 / 8
精品文档
教师准备课件、绘制的三星堆面具等等。
学生准备彩色纸、背景纸材、剪刀、胶水。
一、导入。
1、出示影片。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特有意思的影片,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一下!
看看影片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头上带着些什么?
生:跳舞、打鼓„„,面具
谁来猜猜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手舞足蹈呢?
生:驱鬼、祈福、崇拜
师:面具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原始的乐舞、仪式、
巫术、图腾以及民间的歌舞、社戏、戏曲、脸谱、面具舞会
相互融合、依存、渗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内
涵和特点。
小结: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品。早在几千年前,一
些原始部落就头戴面具,挥动兵器,赶走魔鬼,他们相信这
些面具会赋予他们一种奇特的力量。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面
具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授
1、欣赏各种面具:
师: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他们通过夸张的造
2016
3 / 8
精品文档
型传达某种神秘的内涵。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可以用科学
知识来解释很多的自然现象,认识到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鬼
魂,但面具作为一种艺术的形式则一直被保存了下来,今天
老师还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很多面具,我们来接着欣赏!
*埃及的法老面具,他的颜色简单图案朴素。
*意大利面具很华丽、夸张、戏剧化。
*贵州的傩戏面具,看起来很恐怖,色彩鲜艳。
*西藏面具采用了毛皮制作,色彩对比强烈。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
2、出示三星堆青铜面具,引导欣赏
师:三星堆青铜面具是我们广汉也是全世界的艺术瑰
宝,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它们的魅力。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眼
球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俨然就是能观千里的高倍望远镜。
他的整体形象威严,气凌八方,看上去像具有无边威力。 和
我们人脸一样吗?
总结出夸张、变形的特点
板书:夸张、变形
三星堆面具,五官有什么特点?
板书:
眼睛:大、突出
耳朵:外张
鼻:高耸
2016
4 / 8
精品文档
3、 师:三星堆还出土了青铜戴冠纵目人等很多有
代表性的面具,我们接着欣赏,看看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
的?有什么不同?
生:额头有装饰物
板书:装饰
设计意图:感受三星堆面具的艺术魅力,了解其造型
特征。
三、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几件彩纸剪贴的作品,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
应该怎么做这个面具?
小组汇报:画、剪、贴。
五官可以怎样进行变形?
放大、突出。
在面具上还可以添加一些什么东西?
图案、花纹。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制作方法,我进行补充,比我直
接讲解效果要好。比较好解决了教学难点。
四、面具的绘制
制作要求:
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绘制一个有三星堆特点的面
具。
2016
5 / 8
精品文档
搭配彩纸进行制作装饰。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面具展示
学生高举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相互点评。
六、拓展
了解现在面具的功能。古代的人们赋予面具一种神秘
的力量,把它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
来干什么呢?
第3页
第页
龙源期刊网 .cn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研究
作者:吴豪夫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11期
摘要: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面具,对于研究
三星堆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青铜面具造型夸张,形态各
异,反映出古蜀王国首领人性与神性合一的性质,是神话了
的历代蜀王的面具。通过对这些面具做类型学分析,并参考
古代文献,可以对这些面具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并以此来
研究三星堆文化和古蜀先王世系。
关键词:三星堆;青铜面具;蜀王
广汉,古称雒城,因雒水流经雒城而得名。广汉市地
2016
6 / 8
精品文档
处天府之国四川的中心地带成都平原,南距成都约30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优
越的地理位置,可能正是古蜀人于此建立三星堆古城的原因
之一。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市区以西约5公里,面积约12
平方公里,遗址北面是由西向东流淌的鸭子河,遗址中部有
一条牧马河横穿而过,在鸭子河与牧马河两河的河岸阶地
上,土壤肥沃,视野开阔。
公元1929年,广汉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在其宅
旁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三星堆文化玉器。此后,历代考古工作
者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掘
的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最为重要。
1、两个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的情况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各类器物420件,其中青铜器
出土数量为178件,比例为42.38%。二号祭祀坑出土各类器
物1300件,其中,青铜器出土数量为735件,比例为
56.54%。二号祭祀的年代坑晚于一号祭祀坑,出土器
物是一号祭祀坑的3倍,青铜器所占的比例也明显比一号祭
祀坑的比例更大,这些情况可能与古蜀人生产技术的提高以
及以青铜器做祭祀礼器的习俗更加深入有关。一号祭祀坑出
土青铜面具仅有人面具。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有三类,
分别是人面具、长耳纵目面具、神人兽面具。
2、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类型学分析及研究
2016
7 / 8
精品文档
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共出土34件,分三类,人面具22
件、长耳纵目面具3件和神人兽面具9件。
2.1、人面具的类型学分析
一号祭祀坑出土人面具2件,二号祭祀坑出土20件,
共22件。人面具阔口,口两侧下钩,眼很大,且都是倒八
字形杏眼。笔者依据其面部造型分为椭圆形、正方形、竖长
方形,将其分为三型。
2016
8 / 8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756848a102335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