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NPMI乳液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St-EA-NPMI乳液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

68・ 广州化工 2011年39卷第9期 

St—EA—NPMI乳液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徐保明,张旺喜,马丽,王薇,孙丹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68) 

摘 要:利用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st)、丙烯酸乙酯(EA)、N一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共聚物,并考察了单体配比 

和引发剂浓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丌一IR、GPC、TGA等方法对其组成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具有良好 

的耐热性能,玻璃化温度和热稳定性随共聚物中NPM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将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耐热改性剂。 

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乙酯;N一苯基马来酰亚胺;乳液共聚 

Enlll ̄on C_olmlymerizafion and Properties of sI 期 -N-Ohe ̄einide-Ethyl AcI 

XU Bao—ming,ZHANG Wang—xi,MA Li,WANG Wei,SUN Dan 

(School of Chemical&Environment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68,China) 

Abstract:Copolymers of styrene(St),N—phenylmaleimide(N—PMI)and Ethyl acrylate(EA)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tri—polymerization.The effects of monomers ratio and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on the copolymers were investi— 

gated.The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Kr—IR,GPC,and TG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polymers had good thermal properties and glass transiiton temperature as a promising heat—-resistnta 

modifer,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polymers aslo enhenc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N—PMI. 

Key words:styrene;N—phenyl maleimide;ethyl acrylate;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近些年来,主链上含有N一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单元的 

共聚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研究发现:NPMI系列共聚物不 

仅可以提高ABS树脂的耐热性,还能改善制品的加工性、耐冲击 

性等优越性能,因而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从已发表的文献看,苯乙烯(st)与N一苯基马来酰亚胺 

(NPMI)易发生交替共聚,生成强刚性的交替共聚物链。一般在 

共聚物链中引入极性单体” 进行多元共聚,不仅可以使共聚 

物的耐热性大为提高,还可以改善共聚物与ABS的相容性。 

目前,对引入极性单体丙烯酸乙酯(EA)与St—NPMI进行 

乳液共聚合的研究较为少见。 

本文选用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聚合后软硬度适中的EA作 

酚聚氧乙烯醚(NP一10),化学纯;K:S O。(KPS)、NaCI等均为分 

析纯。 

1.2乳液共聚 

首先由蒸馏水和单体总质量4%的混合乳化剂(nl :rfl ,。 

=7:3)制得溶液,根据共聚配方加入共聚单体,升温至5O℃ 

后,连续通入氮气,先缓慢搅拌15 min,再改为快速搅拌30 min 

使单体乳化,迅速升温至75℃,恒温15 min后加入部分KPS水 

溶液开始聚合。控制反应温度在75 ,反应1 h后加入剩余 

KPS水溶液。2 h后停止反应,冷却。用饱和氯化钠溶液破乳得 

粗产物,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3次,抽滤得产物,60℃真空 

干燥至衡量,得到St—EA—NPMI三元共聚物。 

为第三体,通过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N一苯基马来酰亚胺 

1.3三元共聚物的纯化 

苯乙烯一丙烯酸乙酯(NPMI—St—EA)三元共聚物。并对影 

St—EA—NPMI共聚物用丙酮溶解回流2 h,趁热滴加到大 

响产物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拓展N一苯基马来酰亚 

量冰甲醇中析出沉淀,抽滤数次,去除未反应完的NPMI、St、EA 

胺的应用领域开辟了新途径。 

1 实验部分 

1.1原料及其处理 

N一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聚合级,自制,直接使用;丙烯 

单体、溶剂和均聚物。抽虑物60℃真空干燥48 h去除残留溶 

剂,120 oC真空干燥24 h进一步去除少量残留单体,得到淡黄色 

粉状树脂。 

1.4性能测试 

(1)结构表征:在Nicole Magna—IR 560型变换红外光谱仪 

酸乙酯(EA),分析纯;苯乙烯(st),分析纯,使用前按常规方法 

上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扫描范围为4 000~4OO cm~,分辨 

用5%的NaOH溶液洗除阻聚剂,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用无 

率为2 cm。。。 

水Na2SO 干燥,使用前减压蒸馏;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辛基 

(2)耐热性能表征:TGA热重分析仪记录样品热失重行为,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2009GJD10016);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重大项目(CXY2009A010);湖北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2010CDA020)。 

作者简介:张旺喜(1974一),女,硕士生,实验师。E—mail:812095288@qq.conr 

通讯作者:徐保明(1966一),男,副教授,长期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产业化。E—mail:xubaoming897@163.COITI 

2011年39卷第9期 

Du Pont 2100型,氮气气氛,升温速率10℃/min。 

广州化工 ・69・ 

(3)分子量及分布:WATERS 1525/2414/717型凝胶渗透色 

谱仪(GPC)测定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色谱柱为Waters 

Styragel Column HR6、HR4、HR3三柱串连,柱温30℃,溶剂为四 

氢吠喃,流速1.0 mL/min,样品浓度0.3%,进样量30 L。 

2结果与讨论 

2.1 三元共聚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3000 2000 

波数/cul 

图1三元共聚物的IR谱图 

Fig.1 FT—IR Spectrum of eopolymer 

图l为三元共聚物的FTr—IR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3 126~3 060 cm 处出现的峰为苯乙烯单元和N一苯基马来酰 

亚胺单元中苯环上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377.83 cm (芳 

基)v : 的特征吸收峰,1 600.71、1 494.14、1 450.19 cm 处为 

苯环一C=C一的骨架特征吸收峰,1 258.36 cm 处为C=N的 

伸缩振动吸收峰,1 148.23 cm 处为双键的8c—H,758.22 cm~、 

699.68 cm 为单取代8c—H吸收;1 377.83 cm~、1 258.36 cm 

分别是NPMI单元上碳氮碳的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峰, 

1 258.36 cm~、1 154.23 cm 处为酯基一C—O—CO一的反对称 

伸缩振动峰,1 028.25 cm 为其对称伸缩振动峰,1 709.34、 

l 775.11 cm 处为NPMI和EA单元羰基伸缩振动峰,由以上分 

析可知提纯后的样品即为NPMI、St、EA三元共聚物。 

2.2共聚物的耐热性能表征 

图2、图3分别为共聚物的DTG和TG曲线图。从图中可 

以看出:该聚合物在306℃热失重为5%,随着温度的升高,聚 

合物单体中的苯基和主链上的碳碳单键在476℃左右高温下 

进行了比较完全的分解,又由于聚合物分子中含有平面刚性五 

元环和大量的侧基苯基,因而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 

温度。 

图2共聚物的DTG曲线 

Fig.2 DTG curves of copolymer 

图3共聚物的1'G曲线 

Fig.3 TG curves of copolymer 

2.3单体配比对耐热改性剂Tg的影响 

实验研究了St—EA—NPMI共聚体系中单体配比对共聚物 

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如图4、图5所示。从图可以看出:共聚物的 

玻璃化温度随着NPMI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特别是NPMI含量超 

过10%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这是由于NPMI结构单元中所 

含的d,13一不饱和酰亚胺环状结构限制了大分子链的内旋转, 

因此其共聚物具有结构刚性和高耐热性。 

图4 NPMI用量对共聚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Fig.4 Effects of the NPMI concentration on the 8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copolymer(mst: EA 70:20) 

图5 EA用量对共聚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Fig.5 Effects of the EA concentration on the 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copolymer(∞NPMI/%=10%) 

另外,共聚物的Tg也随EA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丙 

烯酸酯主链的碳链和各种各样的酯键为聚合物提供了多种优良 

性能,如化学稳定性、柔韧性、溶解性和混溶性等。使耐热单体 

单元在共聚物分子链中的分布变的均匀,分子链刚性增加,共聚 

物耐热性能提高。 

(下转第112页) 

l12・ 

参考文献 

广州化工 2011年39卷第9期 

[1O]方吉祥,赵康,谷臣清.化学法制备Al2O3包覆TiH:颗粒发泡剂 

竺| =- 

1{

周向阳,刘希泉,李劫,等.采用新型发泡剂的泡沫铝制备[J].中国 

1j 1j 

[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12(6):l 205一l 209. 

有色金属学报,2006,16(11):l 983—1 987. 

张雄飞,王达健,陈书荣,等.液态铝与陶瓷的润湿性改变机理[J]. 

粉末冶金技术,2003,21(1):42—45. 

于志强,陈剑锋,武高辉,等.铝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碳、碳化硅和氧 

化铝表面涂层研究进展[J].航空材料学报,2002,22(2):54—61. 

李远兵,向德成,李楠.铝熔体精炼用透气陶瓷的研究现状[J].耐 

火材料,2005,39(4):292—294. 

[11]王红怡,赵军,宋苇,等.Titt2的sio2凝胶包裹对其释氢的影响 

[J].东南大学学报,1999,29(6):145—148. 

[12]左孝青,周芸,赵国宾,等.CaCO 发泡剂制备泡沫铝工艺研究[J]. 

稀有金属,2004,28(1):195—198. 

[13]王芳,王录才.发泡温度对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及机理分析[J].太 

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3,24(1):7O一72. 

许春富,谢刚,阎江峰,等.液态铝与陶瓷的润湿性改变机理[J].云 

南冶金,2006,35(4):42—45. 

刘贯军,李文芳,杜军.铝、镁基复合材料的润湿性探究[J].铸造, 

2006,55(9):911—915. 

[14]李鸿义,付珍,卫爱丽,等.氧化铝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液态成型中的 

界面反应[J].山西机械,2003(3):6—8. 

[15]张雄飞,王达健,陈书荣,等.液态铝与陶瓷的润湿性改变机理[J]. 

粉末冶金技术,2003,21(1):42—45. 

[16]周正,丁培道.金属M SiO2玻璃的高温反应及其所形成的层状结 

构[J].硅酸盐学报,2002,30(5):653—655. 

[17]李国彬,孙继兵,郭全梅,等.20wt%SiO2/Al—Mg复合材料的界面 

反应及其微结构[J].复合材料学报,2003,20(2):41—46. 

[18]邸贺敏,孙继兵,李国彬,等.SiO2/Al—Mg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35(1):25—29. 

吴林丽,姚广春,罗天骄,等.镁对铝与粉煤灰润湿性的影响[J].中 

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10):1 700一I 705. 

李庆余,叶波,李劫,等.TiB:复合阴极涂层的高温电阻率[J].中南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3):417—421. 

宋文杰,钟晖.TiB2制备方法及其研究新进展[J].稀有金属与硬质 

合金,2oo5,33(2):47—52. 

(上接第69页) 

在该反应中,EA一方面作为软单体参与聚合,另一方面作 

从图6中可以看出:随着KPS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分子量 

为水溶性单体起到可聚合乳化剂的作用,在聚合过程中以共价 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且分子量分布变宽。这是由于引发剂用量 

键的方式结合在乳液粒子表面,而不是像一般乳化剂分子与聚 的增加使得体系中引发的自由基数目增多,第二个自由基扩散 

合物分子之间仅仅是靠物理吸附结合。在这种条件下,EA分子 

进入乳胶粒,与正在增长的活性链碰撞而发生双基终止的概率 

不可能出现解吸,从而使聚合物粒子在凝聚过程中受到静电斥 变大,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宽。这说明共聚物的 

力和更大的空间阻碍作用,使乳液的稳定性进一步得以改善。 

分子量可以改变引发剂用量来调节。通过对比实验,确定较为 

EA属水溶性单体,其聚合物在水中会有少量羧基水解出来,使 合适的引发剂量为单体质量的0.9%~1.O%。 

其亲水性增强,乳液成膜后被水溶胀,故EA的用量不能太大,否 

论 

则会降低其耐水性。这说明欲得到相容性较好的共聚物,单体 

3结

的用量需有一个合适的值。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较为合适的单 

以K12和NP一10为复合乳化剂,KPS为引发剂,成功合成 

体质量配比St:EA:NPMI为7:2:1。 

了St—EA—NPMI三元共聚物,对聚合物进行热分析测试结果表 

2.4 引发剂用■对共聚物分子■的影响 

明:由于引入极性单体EA破坏了NPMI刚性平面五元环与非极 

用GPc法测得共聚物的分子量,以MW、M ×10一一KPS用 

性单体st间的交替共聚,使耐热单体单元在共聚物分子链中的 

分布变的均匀,分子链刚性增加,共聚物耐热性能提高。 

量作图,如图6所示。 

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较为合适的乳化剂用量占单体质量的 

4%(其中:KPS与NP一10质量比为7: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 

质量的0.9%~1%,单体配比为7:2:1,油水比为1:2.7。 

' 

0 

× 

参考文献 

胡益民,董建廷,范仲勇,孙猛.苯乙烯一苯基马来酰亚胺一马来酸 

酐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12:2 496— 

2 501. 

睫 

, 

I暮 

[2] 龚灵,张旭,陈小祥,钱超,陈新志.苯乙烯/丙烯腈/N一苯基马来酰 

亚胺的乳液共聚研究.化学工程与装备,2007,3:1—3. 

[3] 杨丽庭,张留成,刘国栋,高俊刚,刘海峰.N—PMI/MMA/AN乳液 

共聚物的合成及热分析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5 

KPS用量/wt% 

(5):38-41. 

图6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Fig.6 Effect of(KPS)OIIthemolculearweight of copolymer 

胡皓.NPMI、St、和M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中 

[4] 

彭永利,

国科技信息,2009,5:32—3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2678810a210257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