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2020完整版)

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2020完整版)

2023年7月18日发(作者:)

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2020完整版)

中国高血压联盟与国际高血压学会合作,将指南介绍给国内同道,供大家参考借鉴。中国高血压联盟指定译者及审校者进行翻译、审校。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本文内容将其用于商业用途。

编写前言

1999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颁布的高血压指南,对当时的高血压管理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和欧洲的高血压防治策略的影响更为明显。中国高血压联盟于1999年10月在当时的卫生部疾控局的支持下颁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除了流行病学内容以外,在心血管风险分层、诊断评估及治疗方面,主要参照了1999年ISH/WHO高血压指南的内容,强调风险分层的理念。200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同颁布的第一部欧洲高血压指南的整体架构也受到1999年ISH/WHO指南的影响。虽然2003年颁布的美国JNC7的架构和内容较以往指南有很大的改变,但中国和欧洲的指南迄今为止的核心理念仍一直保持,并为临床一线医生所接受。

在1999年以后的ISH指南虽然又有几个更新的版本,但其影响力并不如最初的版本,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其更着重于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或社 区层面的临床实践,第二个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订了本国或本地区的高血压指南,“全球性”的指南可应用性必然受限。此次2020年ISH指南再次强调其”全球性”的特点,为达到这一目的,指南委员会尝试做分层推荐,即采用“最佳推荐”和“基本推荐”的方法,以便根据各地医疗资源的不同而酌情采用。这种方法在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也采用过。

另外,指南未再做证据评估,虽然目前的高血压指南普遍做证据评估,但指南委员会主要撷取各国和各地区循证指南的精华部分,提出相应的推荐意见。因此,省略这部分也是一种策略。当然,不同学者对相同证据存在不同的解读,对指南的制订必然有影响。

纵观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主流高血压指南,其实在高血压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上大同小异,高血压的管理不单纯是医学科学问题,更受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影响。ISH此次颁布新的“全球性”指南,为世界范围内的高血压防控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着重于实用性。效果如何,尚需时间的考验。中国高血压联盟与ISH合作,将指南介绍给国内同道,供大家参考借鉴。

缩略词与简称

ABI,ankle–brachialindex,踝臂指数;

ABPM,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动态血压监测;

ACE,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RB,angiotensinAT-1receptorblocker,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断剂;

ARNI,angiotensinreceptor-neprilysininhibitors,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抑制;

BP,bloodpressure,血压;

CAD,coronaryarterydisease,冠状动脉疾病;

CCBs,calciumchannelblockers,钙通道阻滞剂;

CHD,coronaryheartdisease,冠心病;

CKD,chronickidneydisease,慢性肾脏病;

COP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VD,cardiovasculardisease,心血管疾病;

DHP-CCB,dihydropyridinecalciumchannelblocker,二氢吡啶类-CCB;

DM,diabetesmellitus,糖尿病;

DRI,directrenininhibitor,直接肾素抑制剂;

eGFR,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

ESC,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欧洲心脏病学会;

ESH,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欧洲高血压学会;

HBPM,homebloodpressuremeasurement,家庭血压监测;

HDL,high-density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

HELLP,heamolysis,elevatedliverenzymesandlowplatelets,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低:需要立即治疗和分娩;

HF,heartfailure,心力衰竭;

HFpEF,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HFrEF,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HIC,high-incomecountries,高收入国家;

HIIT,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高强度间歇训练;

HMOD,hypertensionmediatedorgandamage,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

IMT,intima–mediathickness,内-中膜厚度;

IRD,inflammatoryrheumaticdisease,炎症性风湿病;

ISH,InternationalSocietyofHypertension,国际高血压学会;

LDH,lactatedehydrogenase,乳酸脱氢酶

LDL-C,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MIC,lowandmiddle-incomecountries,中低收入国家;

LV,leftventricular,左心室;

LVH,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左心室肥厚;

MAP,meanarterialpressure,平均动脉压;

PWV,pulsewavevelocity,脉搏波速度;

RAAS,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S,renin–angiotensinsystem,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CT,randomizedcontroltrials,随机对照试验;

SNRI,selectivenorepinephrineand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PC,singlepillcombination,单片复方制剂;

SRI,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UA,serumuricacid,血尿酸;

T4,thyroxin4,甲状腺素4;

TG,Triglycerides,甘油三酯;

TIA,transientischemic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MA,thromboticmicro-angiopathy,血栓性微血管病;

TSH,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促甲状腺激素;

TTE,two-dimensional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m,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

UACR,urinaryalbumincreatinineratio,尿白蛋白肌酐比;

目录

第一节:引言……………………………………………………………………1

第二节:高血压的定义…………………………………………………………2

第三节:血压测量与高血压诊断………………………………………………3

第四节:诊断检查与临床检查…………………………………………………6

第五节:心血管危险因素………………………………………………………8

第六节: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9

第七节:加重和诱发高血压的因素……………………………………………10

第八节:高血压的治疗…………………………………………………………11

8.1改善生活方式…………………………………………………………11

8.2药物治疗………………………………………………………………12

8.3降压治疗的依从性……………………………………………………14

第九节:高血压的常见及其他合并症和并发症………………………………15

第十节: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19

10.1难治性高血压…………………………………………………………19

10.2继发性高血压…………………………………………………………20

10.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2

10.4高血压急症……………………………………………………………23

10.5族群、种族与高血压…………………………………………………26

第十一节:参考资料……………………………………………………………27

第十二节:高血压管理一览表…………………………………………………30

第一节:引言

指南制订的目的

应用范围声明:为了践行“改善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这一使命,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制定了供全球范围内使用且面向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管理的实践指南。ISH指南委员会参照近期发布且经过严格审核的、最新的相关指南,凝练出了有循证支持的具体内容,并以实用的形式定制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两种管理标准,以便在资源匮乏或资源充 足的情况下,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社区健康工作者均可采用。尽管资源充足和资源匮乏之间的区别通常是指高收入(HIC)以及低中收入国家或地区(LMIC),但众所周知,在HIC中仍然存在资源匮乏地区,反之亦然。

本文中的最佳标准是指近期指南中阐明并在本文概述基于证据的管理标准,基本标准的设定是考虑到最佳标准并非一直可行。因此,基本标准实为最低标准。针对规范资源匮乏情况下的基本标准,指南委员会通常面临临床证据的局限或缺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应采用的是专家建议。

由于并非总能够区分最佳标准和基本标准,因此本指南只在最实用和最受关注的部分对两种标准进行了区分。指南委员会也认识到有些推荐的基本标准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实现,例如诊室外血压测量、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就诊或建议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尽管实施有挑战性,但指南可能有助于各地采取措施来推动政策变化,并成为推动当地改善医疗保障标准的手段。必须尽最大努力达到基本管理标准,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指南制订的动机:在全球范围内,血压升高仍然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有1040万人死于高血压。从全球数据看,2010年有13.9亿人患有高血压。然而,高血压的发病趋势明确显示,最严重的高血压人群已 从高收入地区转入了中低收入地区,高收入地区和中低收入地区分别约有3.49亿人和10.4亿人患有高血压。

中低收入地区高血压的负担与高收入地区相比存在巨大悬殊,主要跟中低收入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较差有关。针对全球性高血压知晓率较差的情况(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地区高血压知晓率分别大概有67%和38%),ISH发起了一场全球性的活动,以提高人们对血压升高的认识,称之为“五月血压测量月”。

尽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不论收入水平的高低,全球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对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不利影响都在增加。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应采取基于人群的措施,以降低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增加的负担,例如开展减盐活动和提高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取。为了改善高血压的管理,ISH于2014年与美国高血压学会共同发布了《社区高血压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请参见第11节:参考资料)。我们观察到,最近有大量最新高血压管理的循证指南出台,这些指南主要来自高收入地区和国家,如美国、欧洲、英国、加拿大和日本。这些指南提出了新的进展,包括重新定义高血压、起始治疗使用单片复方制剂、建议更广泛的诊室外血压测量和更低的血压目标。

中低收入地区通常会沿用高收入地区发布的高血压指南,因为相对于他们的资源和医疗卫生体系来说,制定和实施自己的指南仍然很具挑战性。在非洲,仅有25%的国家拥有自己的高血压指南,并且很多情况下,是直接引用了高收入地区的指南。然而,这种从高收入地区引用指南的方式有时并不切实际,因为中低收入地区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如缺乏训练有素的医务工作者,农村诊所电力供应不稳定,基本的诊室血压测量设备不能普及,能够遵循推荐的基本诊疗流程的能力有限以及难以获得负担得起的优质药物。无论是在低收入地区还是高收入地区,最新的指南往往有含糊不清,这会给医疗服务提供者带来困惑、给患者带来焦虑,同时伴随着对全球统一标准的呼吁。因此,高收入地区的指南,也许并不能在全球范围内适用。

指南制订的过程: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基于证据标准制定了《2020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a)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b)通过设定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来保证在资源匮乏和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都适用;(c)简明扼要,易于使用。指南的内容由多位来自高、中和低收入地区的高血压专家进行了严格的外部审查和评估,这些专家擅长高血压的优化管理和资源受限环境下的疾病管理。本指南的制定没有得到任何企业或其他方面的支持。

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的组成及外部审稿人的选择: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由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ISH理事会成员组成,并基于以下方面进行遴选:具有高血压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前在制定高血压指南方面的经验,以及代表世界不同地区。在选择外部审评人时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并特别考虑了中低收入国家的代表。

第二节:高血压的定义

·与大多数主流指南一致,高血压定义为多次重复测量(见下文,第3节)后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诊室舒张压≥90mmHg。表1为基于诊室血压的高血压分类,表2提供了用于定义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的标准;这些血压的定义适用于所有成年人(>18岁)。这样的血压分类方式旨在使得治疗方法与相应的血压水平匹配。

·正常高值旨在明确可以从生活方式干预中获益,以及那些有强制适应证需接受药物治疗的个体(请参阅第9节)。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升高(≥140mmHg)而舒张压降低(<90mmHg),在年轻和老年人中均常见。在年轻人群中,包括小孩、青少年、青年,单纯收缩期高压是最为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类型。但是, 它在老年人中也特别常见,反映了大动脉僵硬并表现为脉压(舒张压与收缩压之间的差值)增加。

·被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级和2级)应接受合理的药物治疗。

·关于家庭血压、诊室血压及动态血压测量方法的细节将在第三节中介绍。

第三节:血压测量与高血压诊断

基本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诊室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和随访的基础,也是最常用的血压测量方式。诊室血压应按照表3和图1推荐的方式进行测量。

·如果条件允许,不应该仅靠一次就诊就做出诊断。确诊高血压通常需要2~3次诊室血压测量,通常间隔1~4周进行2-3次随访(取决于血压水平)。如果血压≥180/110mmHg并且有患心血管疾病(CVD)的证据,也可根据单次诊室血压测量结果做出诊断。

·根据诊室血压水平推荐的患者管理方式见表4。

·如果条件允许,应通过诊室外血压监测来确诊高血压(见下文)。

最佳标准

高血压诊断:诊室血压测量

·初步评估:测量双臂血压,最好同时进行测量。如果多次测量后双臂血压差值一直>10mmHg,请使用血压值较高的手臂进行测量。如果双臂血压差值>20mmHg,请考虑进一步检查。

·站立位血压:如果有症状提示治疗中的患者有体位性低血压,进行诊室血压测量时需在1分钟后和3分钟后分别测量站立位血压。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初次就诊时也应测量站立位血压。

·无人看管的诊室血压:患者在门诊环境中多次独立自助测量的血压能提供更标准的评估。但是,无人看管的诊室血压数值比一般诊室血压测量值更低,且对应的高血压诊断的阈值仍不确定。对于大多数治疗决策仍然需要通过诊室外血压来再次确认。

高血压诊断:诊室外血压测量

·与诊室血压测量相比,诊室外血压测量[家庭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更具重复性,且与高血压导致的器官损害和心血管风险事件更相关,还能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见下文)。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诊室外血压监测是准确诊断高血压和做出治疗决策的理想选择。对于接受或未接受治疗者,如果诊室血压结果为正常高 值或1级高血压(收缩压130~159mmHg和/或舒张压85~99mmHg),需要通过家庭血压测量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进一步确认血压水平(表5)。

·如何进行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测量的建议,参见表5。

图1:如何测量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

·诊室血压测量和诊室外血压测量(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可以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只是诊室血压升高(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不高),隐蔽性高血压者诊室血压不高,但诊室外血压升高(动态血压或者家庭血压)。这些现象在未接受以及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都是常见的。因血压升高而就诊的人群中,大约10%~30%为白大衣高血压,10%~15%为隐蔽性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这些人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为中等,介于正常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之间。诊断时,需要重复进行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监测来确认。如果他们的整体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低,并且没有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可以不进行药物干预。然而,他们需要改善生活方式,因为有可能发展为需要药物治疗的持续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这些患者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同样有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诊断时,需要重复进行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监测来确认。隐蔽性高血压需要进行药物干预,目标是使诊室外血压达到正常。

第四节:诊断检查与临床检查

基本标准

病史

高血压通常是无症状的,然而某些特定症状的出现则提示可能为继发性高血压或者出现了高血压并发症,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建议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包括以下内容:

血压:新发现的高血压、病程、既往血压水平、目前及以往服用的降压药物,以及其他能够影响血压的药物/非处方药,对降压药物的不耐受史(副作用),降压治疗依从性,既往有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或妊娠高血压病史。

危险因素:个人心血管病史[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疾病(CKD)、吸烟、饮食、饮酒、运动、心理问题、抑郁症史。家族史,包括高血压、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

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遵照当地的指南/推荐(见本文最后第11节中的风险评分)。

高血压的症状/体征/并存疾病:胸痛、气短、心悸、跛行、踝部水肿、头痛、视力模糊、夜尿症、血尿、头晕。

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肌肉无力/痉挛、抽筋、心律不齐(低钾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过性肺水肿(肾动脉狭窄),多汗、心悸、经常性头痛(嗜铬细胞瘤),打鼾、白天嗜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疾病的症状(见第10节相关症状的完整列表)。

体格检查

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确认高血压的诊断,并且有助于发现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和/或继发性高血压。体格检查应包括:

循环系统和心脏:脉率/节律/特征、颈静脉搏动/压力、心尖搏动、早搏、基底裂、外周水肿,杂音(颈动脉、腹部、股动脉)、桡股动脉延迟。

其他器官/系统:肾脏增大、颈围>40cm(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增大,体重指数升高/腰围增大、脂肪沉积和皮肤妊娠纹(库欣病/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和ECG

血液检查:血钾、钠、血清肌酐和eGFR。如果条件允许,还应检查血脂和空腹血糖。

尿液检查:尿液试纸检测

12导联心电图: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缺血性心脏病的检测

最佳标准

辅助诊断检查:

当怀疑并希望确定是否有HMOD、合并疾病或/和继发性高血压时,应尽可能进行其他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收缩期/舒张期功能障碍、心房扩大、主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肾脏/肾动脉和肾上腺成像:超声/肾动脉多普勒;CT-血管造影/MR-血管造影:肾实质性疾病、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病变,其他腹部病理改变;

眼底检查:视网膜变化、出血、视乳头水肿、动脉曲折(tortuosity)、动静脉交叉(nipping)

脑CT/MRI:高血压导致的缺血性或出血性脑损伤

功能性检查和辅助实验室检查:

·踝臂指数:外周(下肢)动脉疾病

·如果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进行进一步检查:血醛固酮/肾素比值、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午夜唾液皮质醇或其他筛查皮质醇过量的检查。

·尿白蛋白/肌酐比

·血尿酸(s-UA)水平

·肝功能检查

第五节:心血管危险因素

诊断方法

·超过5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15%~20%)、血脂异常[LDL-C和甘油三酯升高(30%)]、超重-肥胖(40%)、高尿酸血症(25%)和代谢综合征(40%),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吸烟、高酒精摄入、久坐)是最常见的其他危险因素。

·一种或多种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存在会成比例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病的风险。

·相应的治疗策略应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血压控制达标和有效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以减少剩留心血管风险;

·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较单纯控制血压更可降低CVD发生率。

基本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的评估应被视为高血压患者诊断性检查的一部分,尤其是存在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情况下。

·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使用基于血压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的简易评分表,可以根据ESC/ESH指南提出的方法进行简化(表6)。

·日常工作中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可靠的心血管风险评估结果:

其他危险因素:年龄(>65岁)、性别(男性>女性)、心率(>80次/分钟)、体重增加、糖尿病、高LDL-C/甘油三酯、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早发性更年期、吸烟、社会心理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HMOD:LVH(ECG发现LVH)、中重度CKD(eGFR<60ml/min/1.73m2)及任何其他可用方法发现的器官损害。合并临床疾病:既往冠心病(CHD)、心衰、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心房颤动、CKD3期及以上。

其它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常见血尿酸(s-UA)升高,有症状患者[痛风且s-UA>6mg/dl(0.357mmol/l)]应调整饮食,使用影响尿酸盐的药物(氯沙坦,贝特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或降低

尿酸盐的药物。

·必须要考虑到高血压合并慢性炎症性疾病、COPD、精神疾病、不安全或压力过大生活方式的患者,其心血管风险增大且需要有效控制血压。

第六节: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

HMOD的定义和在高血压管理中的角色

HMOD的定义是指,由血压升高引起的动脉血管系统和/或其供应的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受累器官包括脑、心脏、肾脏、中央及外周动脉和眼。

虽然整体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对于高血压管理来说非常重要,但新发现的HMOD并不太可能改变已确认为高危的高血压患者(比如已确诊CVD、脑卒中、糖尿病、CKD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的管理。然而,它 可以提供以下重要的治疗指导:①低危或中危患者应根据发现的HMOD重新评估心血管风险,以决定管理策略;②根据降压药物对HMOD的特定影响,优先选择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

HMOD的特定影响和评估

·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卒中是高血压的常见表现。MRI可以最灵敏地发现早期亚临床变化,包括白质病变、无症状微梗死、微出血和脑萎缩。由于MRI的成本问题和可及性有限,不建议常规进行脑部MRI检查,但是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下降和记忆力减退者应该考虑使用。

·心脏:建议高血压患者常规检查12导联心电图,并采用简单标准(Sokolow-Lyon指数:

SV1+RV5≥35mm,Cornell指数:SV3+RaVL,男性>28mm、女性>20mm,Cornell电压乘积:>2440mm/ms)检测左心室肥厚(LVH)。ECG-LVH的敏感性非常有限,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是准确评估LVH的首选方法[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男性>115g/m2、女性>95g/m2],其他相关参数包括左心室的几何形状、左心房容积、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等。

·肾脏:肾脏损害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也可能是高血压导致的结果,最好通过简单的肾功能参数(血清肌酐和eGFR)和白蛋白尿检查[早晨点尿试纸检测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进行常规评估。

·动脉:通常评估三种血管床来检测动脉的HMOD:1)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以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负荷/狭窄和内膜中层厚度(IMT);2)通过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评估主动脉,以检测大动脉的僵硬程度以及通过踝/臂指数(ABI)评估下肢动脉。尽管有证据表明对这三者均提供了超越传统危险因素的额外价值,但除非临床上有明确指征,即在有神经系统症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疑似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中,否则目前不建议常规使用。

·眼:眼底镜检查是筛查高血压性视网膜病的简单有效的床旁检查手段,尽管不同观察者之间甚至是同一观察者的观察结果可重复性有限。眼底镜检查对于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急症尤其重要,可用于高血压进行性加重或恶性高血压患者的视网膜出血,微动脉瘤和乳头水肿。2级高血压患者应进行眼底镜检查,最好是通过有经验的检查者或其他可行的方法进行眼底可视化检查(数字眼底照相机)。

基本标准

在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中,应常规进行以下检查来评估HMOD:

·血清肌酐和eGFR

·尿液试纸检测

·12导联心电图

最佳标准

上文提及的所有技术都可为受影响个体的高血压管理带来更多受益,在有临床指征和可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连续评估HMOD(LVH和蛋白尿)以监测降压治疗后的逆转情况,可能有助于明确个别患者的治疗效果,但这尚未在大多数HMOD检测中得到充分验证。

第七节:加重和诱发高血压的因素

背景

几种药物和一些物质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或者在某些患者中可能会拮抗抗高血压治疗的降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物质对不同个体血压的影响可能差别较大,老年、基础血压较高、正在进行降压治疗以及合并肾脏疾病者血压增加幅度更大。

基本标准 最佳标准

·对所有患者(确诊高血压和有高血压风险)筛查可能加剧血压升高或干扰降压药降压作用的物质。

·在适当的情况下,请考虑减少或消除导致血压升高的物质。如果这些物质是必需的或优选的,则无论如何都要实现血压达标(有些可能的降压治疗方法是针对这些物质引起血压升高的潜在机制,具体请见参考文献[31])

第八节:高血压的治疗

8.1改善生活方式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并且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生活方式也是第一线的降压治疗手段。改善生活方式也可以加强降压治疗的疗效。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包含以下方面(表8)。

血压的季节性变化

血压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气温升高时血压降低,气温降低时血压升高。从寒冷地方到高温地方旅行的人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反之亦然。荟萃分析显示,夏季平均血压下降5/3mmHg(收缩压/舒张压)。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更大,当随着温度升高而出现过度治疗的症状或在寒冷天气中血压升高时,应考虑气候对血压变化的影响。血压低于建议的目标值时应考虑可能要减少降压药物,特别是在有症状提示过度治疗的情况下。

8.2药物治疗

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最新数据表明,平均不足50%的成年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而且很少有国家的情况比这更好,很多国家只会更差。尽管事实上血压下降20/10mmHg会带来心血管风险减少50%的获益。

这里推荐的药物治疗策略(图2-4)与最新的美国指南和欧洲指南的推荐基本一致。

图2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一般方案。有关基于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的等效血压水平,请参阅表2(第2节)

图3高血压治疗的诊室血压目标

图4 ISH核心药物治疗策略.文献支持[69–73]。理想的降压药物特点(见表9)

8.3降压治疗的依从性

背景

依从性的定义为某人的行为(例如服药、遵循饮食计划或改变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建议。对降压治疗的不依从影响了10%~80%的高血压患者,并且是血压控制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降压治疗依从性差与血压升高幅度有关,并且是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不依从降压治疗的原因可以有多种,与医疗系统、药物治疗策略、疾病本身、患者及其社会经济地位都有相关。

推荐:降压治疗的依从性

基本标准 最佳标准

·在每次访视的恰当时间,以及在增加降压治疗强度之前,始终都要评估患者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

·应考通过虑以下策略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

a)减少服药种类,使用单片复方制剂

b)每日一次用药而不是每日多次用药

c)将依从行为与日常习惯联系起来

d)向患者提供依从性结果反馈

e)家庭血压监测

f)在药品包装上进行提醒

g)基于授权的自我管理咨询

h)使用依从性电子辅助工具,例如手机或短信服务

i)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例如药剂师)改善对依从性的监测

最佳标准

·客观的间接(例如查阅用药纪录、药片计数、电子设备检测)和直接(例如当面服用、尿液或血液中药物的生化检测)方法通常比主观方法更能诊断患者是否依从降压治疗。

·解决不依从问题的最有效方法需要复杂的干预措施,将咨询、自我监测、强化和监督相结合。

第九节:高血压的常见及其他合并症和并发症

背景

·高血压患者一般会伴发多个常见和其他合并症,并能影响心血管风险和治疗策略。

·合并症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流行而增加。

·常见合并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CAD)、脑卒中、CKD心衰以及COPD。

·少见合并症包括风湿性疾病和精神疾病。

·以往的指南严重低估了少见合并症,这种情况下经常使用自行处方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能对血压控制带来干扰。

·应根据现有证据识别和管理常见和少见合并症。

常见合并症与并发症

高血压与CAD

·在流行病学方面,CAD和高血压之间存在非常强的交互作用,占急性心肌梗死原因的25%~30%。

·推荐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饮食和运动)。

·如果血压≥140/90mmHg,需要进行降压治疗,目标为<130/80mmHg(老年患者<140/80mmHg)。

·无论血压水平如何,一线治疗用药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s)。

·须进行降脂治疗,目标为LDL-C<55mg/dl(1.4mmol/l)。

·常规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高血压与脑卒中

·高血压是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脑卒中。

·如果血压≥140/90mmHg,需要进行降压治疗,目标为<130/80mmHg(老年患者<140/80mmHg)。

·RAAS阻滞剂、CCBs和利尿剂是一线治疗药物。

·伴缺血性脑卒中者需要强化降脂治疗,目标为LDL-C<70mg/dl(1.8mmol/l)。

·缺血性卒中通常推荐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出血性卒中应仅在有强适应证的情况下才谨慎考虑抗血小板治疗。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HF)

·高血压是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HF患者的临床结局更差,死亡率增加。

·建议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

·高血压的治疗对降低早期心衰和心衰住院的风险有重要影响。如果血压≥140/90mmHg,应进行降压治疗,降压目标为<130/80mmHg但>120/70mmHg。

·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改善已确诊的HFrEF患者的临床结局,而证据显示利尿剂限于症状改善。当血压控制不佳时,可使用CCB。

·对于高血压人群,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替代ACEI或ARB用于高血压人群中HFrEF的治疗。同样的治疗策略也适用于合并HFpEF的患者,即使最佳治疗策略目前尚不清楚。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CKD)

·高血压是蛋白尿以及任何形式CKD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eGFR降低与难治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和夜间血压值升高有关。

·降低血压对肾功能(和蛋白尿)的影响与心血管获益是互相独立的。

·如果血压≥140/90mmHg,需要进行降压治疗,目标为<130/80mmHg(老年患者<140/80mmHg)。

·RAS抑制剂是一线药物,因为其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以减少蛋白尿。可以加用CCBs和利尿剂(如果eGFR<30ml/min/1.73m2,使用袢利尿剂)。

·应监测eGFR、微量白蛋白尿和血电解质。

高血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高血压是COPD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

·如果血压≥140/90mmHg,应进行降压治疗,目标为<130/80mmHg(老年患者<140/80mmHg)。

·应该加强改善生活方式(戒烟)。

·应考虑环境(大气)污染的影响,如果可能请避免。

·治疗策略应包括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断剂(ARB)、CCB和/或利尿剂,而β阻滞剂(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应该在特定患者(例如CAD、心力衰竭)中使用。

·根据心血管风险状况管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HIV/AIDS

·艾滋病毒(HIV)携带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

·大多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都可能会与CCB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高血压的管理应与一般高血压人群相似。

合并症的管理

基本标准 最佳标准

·除控制血压外,治疗策略还应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和有效治疗其他危险因素,以降低剩留的心血管风险。

·生活方式的调整如表8所示。

·应根据以下风险特征降低LDL-C:1)高血压和CVD、CKD、糖尿病或无CVD但高危患者,LDL-C的降低幅度应>50%并且<70mg/dl(1.8mmol/l)。2)高危患者,LDL-C的降低幅度应>50%,且<100mg/dl(2.6mmol/l);3)中危患者,LDL-C应<115mg/dl(3mmol/l)。

·空腹血糖水平应降至126mg/dl(7mmol/l)以下或HbA1c低于7%(53mmol/mol)。

·s-UA应保持低于6.5mg/dl(0.387mmol/l)[痛风患者<6mg/dl(0.357mmol/l)]。

·CVD患者应考虑抗血小板治疗(仅二级预防)。

糖尿病

·如果血压≥140/90mmHg,应进行降压治疗,目标为<130/80mmHg(老年患者<140/80mmHg)。

·治疗策略应包括RAS抑制剂(和CCB和/或噻嗪样利尿剂)。

·如果LDL-C>70mg/dl(1.8mmol/l)(糖尿病且有并发症)或>100mg/dl(2.6mmol/l)(糖尿病但无并发症),则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

·根据现行指南,治疗方案中应包括降低血糖和血脂(见第十节,参考资料)。

血脂异常

·应像普通人群一样进行降压治疗,优先使用RAS抑制剂(ARB、ACEI)和CCBs。

·都应选择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加用或不加用依折麦布和/或PCSK9抑制剂(最佳选择时)。

·如果甘油三酯>200mg/dl(2.3mmol/l),应考虑降低甘油三酯,尤其是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低HDL/高甘油三酯人群使用非诺贝特可能带来更多益处。

代谢综合征(MS)

·患有高血压和MS的患者具有高风险。

·MS的诊断应通过分别评估单个组份来进行。

·MS的治疗应在改善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进行。

·高血压合并MS患者的治疗应包括像普通人群一样控制血压,并根据水平和总体心血管风险(SCORE和/或ASCVD评分)来治疗其他危险因素。

其他合并症

(见表10)

高血压与炎症性风湿病(IRD)

·IRD(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性关节炎等)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有关,而诊断率低,控制较差。

·IRD的心血管风险增大,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呈部分相关。

·风湿性关节炎在IRD中最为常见。

·IRD会将心血管风险等级提高1级。

·应参照一般人群进行降压治疗,优先选用RAS抑制剂(存在RAAS系统过度激活的证据)和CCBs。

·应该通过减少炎症和避免使用高剂量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来有效治疗基础疾病。

·应根据心血管风险状况(SCORE/ASCVD评分)使用降脂药物,并考虑生物制剂可能带来的影响。

高血压压与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患者的高血压风险增加。

·根据以往指南,社会心理压力和重大精神疾病增加心血管风险。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这提示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应按照一般人群进行降压治疗,优先使用与抗抑郁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的RAS抑制剂和利尿剂。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如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RI)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CCB和α1-受体阻滞剂。

·必须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心电图异常和体位性血压变化的风险。

·如果出现药物(抗抑郁、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心动过速,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不包括美托洛尔)。

·应根据心血管风险状况(SCORE/ASCVD评分,见第11节,参考资料)管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第十节: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

10.1.难治性高血压

背景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为,在应用了最佳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的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包括1种利尿剂),并且排除了假性难治性高血压(血压测量不准确、白大衣效应、依从性差和降压治疗方案选择不佳)和药物导致的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后,座位诊室血压仍然>140/90mmHg。难治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的10%,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并增加冠状动脉疾病、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终末期肾脏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大约50%被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为假性难治,而不是真正的难治性高血压。

推荐:

基本标准

·如果在最佳(或最大耐受)剂量(包括利尿剂)下,使用3种或更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坐位诊室血压仍然>140/90mmHg,应首先排除造成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血压测量技术差、白大衣高血压、不依从治疗及降压方案不是最佳)和物质诱发的血压升高。

·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继发性原因的筛查(请参阅第10.2节)。

·优化目前治疗方案,包括健康行为的改变和利尿剂的使用(利尿剂使用到了最大耐受剂量,选择了最佳的利尿剂方案:噻嗪样利尿剂而不是噻嗪利尿剂,eGFR<30ml/min/1.73m2或临床容量超负荷时起始使用袢利尿剂)。

·对于血钾<4.5mmol/l,eGFR>45ml/min/1.73m2的人群,应添加低剂量的螺内酯作为第4种药物以使血压达标。如果螺内酯禁忌或不耐受,则可选择阿米洛利、多沙唑嗪、依普利酮、可乐定和β受体阻滞剂替代,或可选择尚未使用的任何可用的降压药。

最佳标准

·难治性高血压的管理应在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来诊断/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专科进行。

10.2.继发性高血压

背景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特定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占高血压的5%~10%(表11)。早期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适当治疗,可能治愈一些患者,也可能帮助另外一些患者改善血压控制/减少处方药物数量。最常见的成年继发性高血压是肾实质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睡眠呼吸暂停和物质/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推荐:

基本标准

·以下患者应考虑筛查继发性高血压:1)高血压发作年龄<30岁,尤其是无高血压危险因素者(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家族史等);2)难治性高血压患者;3)血压控制突然恶化的患者;4)高血压急症;5)临床线索强力提示有继发性高血压表现的人群。

·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检查之前通常应先排除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和药物/物质引起的高血压。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89650633a27379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