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手机怎么查qqip地址)
■ Yin Yue Wu Dao.
音乐舞蹈
音乐剧演唱中
Legit
唱法之解读
高虹四川音乐学院
摘要:
由于音乐剧的风格较多样化,所以在音乐剧的演唱中涉及到的唱法和技巧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
Legit
唱法、
Belt
唱法、流行唱法、摇滚唱法、爵士唱法等。其中,目前被我们的音乐剧专业学生运用较广,且在理
解上存在一定偏颇的唱法就是
Legit
唱法。本文从
Legit
唱法的定义、分类、由来以及实例运用等出发,将对这
一唱法进行解读,希望能对音乐剧专业的学生和音乐剧爱好者在音乐剧的演唱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
:
Legit
唱法音乐剧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049-03
—、Legit唱法的定义及分类
Legit是单词legitimate的缩写,其字面意思是“正
统(戏)剧”。顾名思义,我们会把它和正统的歌剧联系
到一起,所以在音乐剧的演唱中它成为了古典式唱法
的代名词。Legit唱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
Legit唱法,一类是现代的Legit唱法。传统的Legit唱
法具有古典唱法(通俗来讲,也就是我们通常概念化
的美声唱法)的所有特性,比如饱满的元音,良好的共
鸣,顺畅的声区转换等;而现代派的Legit唱法则是以
头声为主,更加强调“说话”的导向。相较于传统的
Legit唱法,现代的Legit唱法运用的共鸣较小,音色会
更加明亮。
二、Legit唱法的由来
追溯音乐剧的起源,要从19世纪的轻歌剧说起。
轻歌剧具有短小轻快、娱乐性强的特点,很容易被大
众所接受,而音乐剧正是由这种小歌剧演变发展而来
的,所以在很多早期的音乐剧作品中,演员的演唱仍
采用了这种轻歌剧式的唱腔。随着音乐剧风格的演变
和发展,我们把这种类似于轻歌剧式的唱法在音乐剧
演唱中都统称为Legit唱法。
说到Legit唱法,我们自然就会想到一对黄金搭
档,也是音乐剧场的祖师爷级人物——奥斯卡•汉默
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和理查■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在他们的很多作品当中都能听到这样的唱
法,即上文提到的传统的Legit唱法,比如《旋转木马》
《音乐之声》《南太平洋》等,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
两位祖师爷的作品自然归类到Legit唱法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音乐剧场也发生了变
化,越来越多的电子科技设备被运用其中,演员开始
借助麦克风这一扩音设备来演唱,不再需要纯粹地用
身体当共鸣腔。演员的演唱技巧也在传统的Legit唱
法的基础上做出了调整,衍生出了更加现代的Legit
唱法,通俗一点讲,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流行与古典相
结合的唱法。这一唱法的代表人物则是近代著名的英
国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他创作的很多音乐剧作品都采用了这
一唱法,其中《歌剧魅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
三、Legit唱法的实例运用
在音乐剧作品中,Legit唱法对于男女声都有涉
及。为了让这一唱法的概念和运用更加直观具体,本
Yi Shu Ping Jian
49
VI 4hu (tins
文将从两种Legit唱法的角度分别列举男女声所涉及
到的一些具体曲目。
(一) 传统的Legit唱法
女声曲目如:Shirley Jones在《旋转木马》中的唱
段 “If I Loved You” 和 “What's the use of Wonderin” ;
《音乐之声》中修道院院长的唱段“Climb Every Moutain”;
还有Marion Bell在《南海天堂》中唱的“Waiting For My
Dearie”。
男声曲目如:Ezio Pinza在《南太平洋》中的唱段
“Some Enchanted Evening”;Brian Stokes Mitchell 在
《堂吉河德》中所唱的“The Impossible Dream”。
(二) 现代式的Legit唱法
女声曲目如:Sarah Brightman在《歌剧魅影》中的
唱段“Think of Me”;在《歌剧魅影》的续集《真爱不死》
(Love Never Dies)中女主角 Sierra Marjory Boggess 依
然运用了此种唱法,其中的主题曲“Love Never Dies”
可以说也是现代式Legit唱法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此
外,还有Audra McDonald在《另一个富兰克林》中所唱
的“I Wonl Mind”。
男声曲目如John Hickok在《小妇人》中的唱段
“How I Am” ;Stephen Lee Anderson 在《浑身是劲》(Foot
loose) 中的唱段“I Confess”。
从上面的曲目,不难听出两种Legit唱法的差别,
但在如今的百老汇,几乎很少能听到完全的传统Legit
唱法了。以上的例举只是为了能够和现代式的Legit
唱法做一比较,使之更加清楚明了。
四、关于Legit唱法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误区
现代式的Legit唱法,被很多国内的音乐剧从业
者称为“美通唱法”,这样的理解也没有问题,因为它
确实是古典与通俗相结合的一种唱法。但问题在于,
很多音乐剧专业的学生,甚至是音乐剧从业者都会片
面地给音乐剧唱法下一定论:音乐剧唱法就是美通唱
法,换句话说,Legit唱法被片面地定论为音乐剧唱法。
在前文中作者提到音乐剧的唱法是非常多样化的,除
了 Legit唱法,还有Belt唱法、Pop唱法、Rock唱法和
Jazz唱法等,每一种唱法都是和音乐剧本身的风格联
系在一起的。唱法不同,演唱技巧自然也会有所差别。
在此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音乐剧教育在我国起
步较晚,可以说目前尚处在摸索阶段,所以我们在专
业的师资方面也相对匮乏,很多音乐剧声乐教师并未
接受过专业的音乐剧学习或训练,而是古典声乐专业
50
Yi Shu Ping Jian
出身,本着“音乐剧唱法就是美通唱法”的原则,在训
练学生时发声方法采用的都是美声唱法的训练方式。
美声唱法几百年的历史,其科学性毋庸置疑,但如果在
演唱音乐剧时不管哪种风格都采用这一种发声方法,
那绝对是不可取的。比如Belt唱法以胸声为主,而美声
唱法则以混声为主;Pop唱法的发音更靠前,相对更自
然,而美声唱法的发音则追求管道圆润的感觉……每
一种唱法在技术上都会有所调整。所以,只有在演唱
美通风格的音乐剧作品时,这种Legit唱法才适用,而
在别的风格中,这种唱法是绝对不能胜任的。如果我
们的学生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其结果就是一个音乐剧
专业的学生却只会一种唱法,Legit唱法,也只能演唱
一种风格的音乐剧,即美通风格的音乐剧。如果是这
样,那我们的音乐剧教育就是失败的。
五、 Legit唱法在百老汇的新趋势
如今提到Legit唱法,人们更多地是把它和百老
汇黄金时期(1943-1964)的音乐剧联系在一起,在某
种程度上它也成为了那一时期音乐剧唱法的象征词。
那么有的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百老汇当今的Legit
唱法和六十多年前的Legit唱法还一样吗? 一部分人
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另一部分人的回答却是否定的。
对于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样的,卡司录音能给我们最
好的答案。比如说黄金时期属于legit唱法的音乐剧有
《音乐人》《吻我,凯特》,当今百老汇属于legit唱法的
音乐剧有《晴光翡冷翠》《爱与谋杀的绅士指南》等,从
这些剧的卡司录音中我们能听出后两个剧的演员在
声音和唱法上与前两个剧的演员相比的确产生了变
化,其中的变化包括咬字,发音,共鸣等,如果用一句
话来概括就是后两个剧演员的演唱相比前两个剧的
演员来说更多地运用了“说话”式的唱腔。包括百老汇
当下的一些黄金时期音乐剧的复排版也有这样的现
象,同一部音乐剧现在的演员和过去的演员相比在唱
法上也会有同样的变化。我们不去评判过去的Legit
唱法和现在的Legit唱法孰优孰劣,但这样的趋势也
许会影响到音乐剧演员的训练,也值得引起我们这些
音乐剧声乐教育者们的注意和思考,毕竟教学的方式
方法也要随时适应市场发展的潮流而改变。
六、 结语
通过以上对音乐剧演唱中Legit唱法的解读,希
望大家能对这种唱法有新的认识,不再将这种“美通
唱法”通用于所有的音乐剧中,也不再(下转第56页)
VI 4hu (tins
当然,在潜意识层面或者创作的细节中,很多作
曲家或者指挥家会根据经验进行演奏与音响态势的
对比工作,但是这种分析仅仅是一种经验的借鉴与参
照,对民族管弦乐并不会产生质的影响,同时也无法
替代民族管弦乐特有的民族化特征。
(四)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构想
根据不同乐器组合的分析,我们已经基本形成了
民族管弦乐队构成的总体观念,同时根据部分乐器的
功能及特点,形成了基础的乐队编制方案。具体方案
如下:
以八十八位席位为例,三个分组分别是吹管乐器
组二十二人,其中分别是短膜笛一人,长膜笛二人,新
笛二人,高音笙四人,中音笙三人,低音笙二人,高音
唢呐二人,中音唢响四人(含次中音),低音唢呐二人;
弹拨乐器组需要二十六个席位,分别是柳琴四人,琵
琶六人,中阮八人,大阮六人,扬琴二人;打击乐器组
总计六席即可,拉弦乐器组搭配三十四席:高胡八人,
二胡十人,中胡六人,大提琴六人,低音提琴四人。
另外,民族乐队的编排中,去除一些不能群体化,
(上接第50页)用古典唱法的技术和评判标准来衡量音
乐剧的演唱。Legit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虽不是唯一的
唱法,但却是每一位音乐剧专业的学生必学的唱法,
因为这种唱法具有古典唱法的特征,在演唱技术上相
对而言较为规范,所以尤其对于初入门的音乐剧学生
来说,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从技术层面来讲,Legit唱法
作为打基础的训练素材,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通过对这一唱法的解读,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
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学习音乐剧的演唱,并不断坚实
自己的演唱功底,最终成为一名具有多变性演唱能力
同时影响清晰度的乐器,这些乐器一般音色与性能比
较分散,比如三弦皮面振动及弹奏时浓重的复合音色
等,这种只能作为民族乐队作品中的一些民族色彩性
乐器使用,不可大范围使用。
五、结语
我国的民族管弦乐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出现,在不
断的探索中发展,但是不管怎样,未来的民族管弦乐
队不可能沦为西方乐队的复制品,而慢慢的发展为具
有中华民族典型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管弦乐队。当然,
这也要求我们每个作曲家、演奏家及指挥家有着浓厚
的民族情怀,有着卓越的世界眼光,在继承中华民族
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有取舍的借鉴西方优秀音乐
文化,形成有着历史文脉与传承的现代化民族管弦乐
队,同时又能够屹立于世界管弦乐队之林。
参考文献:
[1] 朴东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实用配器手册[
M
].北京:人民音乐
出版社,2011.
[2]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的优秀的音乐剧演员。
参考文献:
[lJKaren
You
Want
to
Sing
Music
Theater
:
A
Guide
for
Professionals
.
Published
by
Rowman
&
Littlefield
.
May
2014,
P
83.
[2]
Edwin
,
Training
for
the
Voicejoumal
of
singing
,2008,(65):73-76.
P
]杨洋.关于当前我国音乐剧声乐教学若干思考[
J
].明日风
1^,2016,(20).
[4]智艳.关于“音乐剧唱法”的几点质疑[
J
].歌唱艺术,2011,
(
12
).
56
Yi Shu Ping Jian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2943625a215272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