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小学英语比较研究共5页文档

中日韩小学英语比较研究共5页文档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数据库恢复)

中日韩小学英语比较研究

前言:

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如何更好的促进各国人民的理解和交流?这已

经成为各位英语专家学者的焦点。中日韩国家同为亚洲三国,在历史、文

化和地理、经济方面都有很多的共同方面。本文具体针对小学阶段的英语

的兴起和发展、小学英语教育目标和小学英语教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

每一个方面,进行中、日、韩三国的比较分析。

一、小学英语教育目标

(一)我国小学英语的教育目标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技能和

语言知识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的运用语言。

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的情感

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发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相铺相成,有利于共

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日本小学英语的教育目标

日本小学英语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培养积极交际态度,感知语言。

日本英语教育始终强调跨文化体验和理解。小学外语活动的目的之一是让

儿童注意到日本和外国生活、习惯、节日的差异,培养儿童多样的思维,

提高国际敏感性。培养积极地交际态度主要指给儿童提供体验用外语交流

的活动,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避免因枯燥的语法学习和机械的单词

第 1 页

记忆而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以及手势、表情等非语言

交际。日本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是借助非语言交际。像孩子学母语那

样,学生先熟悉体验语言,熟悉和习惯英语的发音、节奏和简单的用法。

通过外语活动使儿童了解日语和英语等语言之间的差异!并注意到语言的

趣味性。丰富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换言之,小学外语活动不直接教英语

知识和训练技能在动脑理解语言知识之前,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儿童感

知语言看,激发儿童对英语的求知欲和用英语交际的动机,养成用英语交

际的素质,为中学正规学习英语做好准备。

(三)韩国小学英语的教育目标

总目标是能理解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英语和培养学生可以使用基本的

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在正确的吸收接纳外国文化的同时发展本国文化,

并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

二、小学英语教材

(一)中国小学英语教材

人教版《小学英语》(PEPPE)这套教材的五个特点是:图文并茂更易

吸引学生注意力,寓小学英语教学于游戏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坚持

音标教学与词汇教学同步,运用英语课堂中的隐性管。从前面的比价分析

可以看出,该套教材的设计和编写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各种方式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教材提供了各种真实性和实用性强的语言材料

和语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拓展自我发

展的空间;教材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建立实践运用英语进行交

流的自信;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第 2 页

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套教材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式交流,帮助学生获

得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学科之间的知识相

互整合和渗透,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可以获得其它学科的知识;注重教材的

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教材在知识和能力目标上都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可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便于教师因材施教;知识编排体系中

采用螺旋式上升思路,突出了“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路,以旧知识引出

新的教学内容,各阶段的衔接自然,以保证各学段的学生实现平稳过渡,

有利于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本套教材适用于任务驱动型教学模

式。

(二)日本小学英语教材

借助身边的题材让儿童快乐地感知语言教师在教案中设定的教学目

标和语课上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他们对文部科学省的学习指导要领的理解

#他们借助身边的题材为儿童提供快乐的听说英语的机会#几所学校的教

师不约而同地在上课开始环节要求每个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自我介绍并和

听课老师实际交谈#教师在课上对英语知识基本上不讲解而是借助图片多

媒体等,通过对话的形式引起儿童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注意并理解学习的

内容。英语课的主要环节有热身活动,呈现练习和运用四个环节#教师较

重视整节课热身和运用两个环节。在用英语交流前也有导入单词和句子问

答等练习但不是重点#为了更好地配合和使用英语手册使教师拥有英语学

习的环境和气氛。日本教师的黑板和墙壁上贴有英语单词的画,教室有英

语画书,课前播放英语歌曲等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几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

强调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感,重视培养与他人积极交际的态度仁尾小学

第 3 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6100645a271977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