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4日发(作者:)
第57卷第2期
2021年2月
doi:10.11707/j.1001-7488.20210209
林
SCIENTIA
业科
SILVAE
学
SINICAE
Vol.57,No.2
Feb.,2021
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及贮存特性
∗
贾文庆
1
王艳丽
1
郭英姿
2
王 政
2
齐 庆
1
闫三妮
3
刘会超
1
何松林
1
2.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郑州450002; 3.洛阳国家牡丹园 洛阳471011)
(1.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省园艺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 新乡453003;
摘 要: 【目的】明确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准确测定的方案,比较不同贮存条件和处理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
确定花粉短期、中期、长期贮存的适宜温度,阐明不同温度下花粉程序性死亡的生理原因,为杂交育种、种质资源保
存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方法】以西藏特有的大花黄牡丹花粉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花粉的形
态,利用离体培养法研究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不同贮存温度对花粉寿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结果】大花黄牡丹自然环境
下花粉饱满率高,畸形率仅为5.6%,具有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影响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的因子依次为蔗糖>硼
酸>CaCl
2
>GA
3
;室温下贮存花粉寿命仅为24天,4℃下花粉寿命80天左右,
-
20℃花粉寿命为120~184天,
烈变化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快速下降,
-
196℃贮存期间,SOD、CAT、POD、AsA含量保持稳定,清除活性氧能力较
强,无细胞凋亡现象发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D活性是贮存期间影响大花黄牡丹花粉寿命的最主要生理因子,
膜质过氧化是导致花粉死亡的主要生理因素;室温下POD为敏感性保护酶,4℃下SOD、CAT是敏感性保护酶,
含量>POD。【结论】大花黄牡丹花粉饱满率与萌发率具有相关性;适宜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检测的培养基为
120g·L
1
蔗糖
+
45mg·L
1
硼酸
+
55mg·L
---
1
-
80℃下花粉的寿命超过1年,
-
196℃花粉贮存1年后萌发率无显著变化;花粉保护酶、丙二醛含量、AsA含量剧
-
20℃、
-
80℃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3种保护酶活性及AsA含量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次序为SOD>CAT>AsA
GA
3
+
30mg·L
-
1
粉24天以内的短期贮存,4℃、
-
20℃适合杂交时间间隔在80~120天花粉的中期贮存,
-
80℃适合花粉的跨年贮
存,
-
196℃适宜花粉的长期贮存;
-
196℃下贮存后花粉细胞内代谢处于平衡状态,细胞膜系统稳定是花粉保持高
萌发率的生理响应;花粉在室温、4℃、
-
20℃、
-
80℃下贮存后,活性氧、自由基过度积累造成的细胞膜质过氧化、
损伤是花粉萌发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花粉寿命;花粉贮存;保护酶;丙二醛;抗坏血酸
中图分类号:S7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7488(2021)02
-
0082
-
11
CaCl
2
,花粉萌发率达92.10%;室温适合大花黄牡丹花
CharacterizationofPollenGerminationandStorageofPaeonialudlowii
JiaWenqing
1
WangYanli
1
GuoYingzi
2
WangZheng
2
QiQing
1
YanSanni
3
LiuHuichao
1
HeSonglin
1
(rovince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HorticulturalPlantResourceUtilizationandGermplasmEnhancement
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 Xinxiang453003; eofLandscapeArchitectureandArt,
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2; gNationalPeonyGarden Luoyang471011)
Abstract: 【Objective】OptimizationofaninvitrogerminationprotocoltoeffectivelydeterminetheviabilityofPaeonia
ludlowiipollen,theeffectsofdifferentstorageconditionsandincubationtemperatureonpollenlongevitywerecomparedto
determinetheappropriatetemperatureforpollenstorageintheshort,midandlongterm,andthephysiologicalmechanism
iipollenatdifferentstoragetemperatureswasanalyzed,soastoprovideabasisfor
crossbreedingandgermplasmresourceconservation.【Method】iifromTibetwasusedto
culture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differentstoragetemperaturesandtimesonpollenviabilityandactivityofsuperoxide
收稿日期:2020
-
03
-
27;修回日期:2020
-
05
-
2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花卉野生资源精准鉴定及特异性状基因挖掘”(2018YFD1000401);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牡丹染色体加倍关键技术研发及三倍体种质创制”(2)。
∗何松林为通讯作者。
examinepollenmorphologybyscanningelectronicmicroscope(SEM).Pollengerminationwascharacterizedbyinvitro
第2期贾文庆等: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及贮存特性
83
dismutase(SOD),peroxidase(POD),andcatalase(CAT),aswellasthecontentsofascorbicacid(AsA)and
malondialdehyde(MDA).【Result】iiishighunderthenaturalconditions,and
thedeformityrateisonly5.6%,torsinfluencingthepollen
germinationwereasfollows:sucrose>boricacid>CaCl
2
>GA
3.
Thelongevityofpollenstoredatroomtemperaturewas
120
-
lenlongevityforstorageat
-
80℃wasoveroneyear,andthesuitabletemperatureforlong-term
ofpollenprotectiveenzyme,,CAT,PODactivitiesandAsAcontentat
-
196℃
only24days,thelongevityofpollenstoredat4℃wasabout80days,andthelongevityofpollenstoredat
-
20℃was
preservationofpollenwasat
-
196℃.Thegerminationrateofpollendecreasedrapidlybeforeandafterthedrasticchanges
rationanalysisshowedthatSODactivitywas
themostimportantphysiologicalfactorthataffectedthepollenlongevityduringstorage,andmembraneperoxidationwas
eeprotectiveenzymesandAsAunderdifferentstorage
temperatureshaddifferenteffects:PODservedasasensitiveprotectiveenzymeatroomtemperature,SODservedasa
4℃.TheorderoftheeffectsofthreeprotectiveenzymeactivitiesandAsAcontentonpollengerminationratewasas
follows:SOD>CAT>AsA>POD.【Conclusion】Therateofpollenplumpnesswascorrelatedwiththegerminationrate.
ThehighestgerminationrateinPaeonialudlowiiwasabout92.10%ofthepollentreatedwith120g·L
L
-
1
-
1
sensitiveprotectiveenzymeat
-
20℃and
-
80℃,whereasbothSODandCATservedassensitiveprotectiveenzymesat
iipollenwithin24days,4℃,
-
20℃weresuitableforthemid-termstorageofpollenin80
-
120days.
-
80℃
--
boricacid
+
55mg·L
1
GA
3
+
30mg·L
1
CaCl
2
.Theroomtemperaturewassuitablefortheshort-termstorageof
sucrose
+
45mg·
wassuitablefortransannualstorageofpollen,and
-
196℃eration
andremovalofreactiveoxygenspecieswithinpollencellswereatanequilibriumwhenthepollenwasstoredat
-
196℃,
andthestabilityofcellmembranesystel
membraneperoxidationanddamagecausedbyexcessiveaccumulationofreactiveoxygenspeciesandfreeradicalswerethe
mainreasonsforthedecreaseofpollengerminationrateafterstorageatroomtemperature,4℃,
-
20℃and
-
80℃.
Keywords: Paeonialudlowii;pollengermination;pollenlongevity;pollenstorage;protectiveenzymes;MDA;AsA
(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
大花黄牡丹(Paeonialudlowii)为芍药科
牡丹现已确认的9种野生种质及居群分布在华
北、西北、西南、华中等地区,区域跨度大,花期存在
较大差异,杂交需要贮存花粉,花粉低温或超低温贮
存能够延长花粉的寿命,是随时随地为授粉杂交提
供足量可育花粉的有效方法,检测花粉萌发率是远
缘杂交前的基础性工作,花粉离体萌发技术是评价
花粉萌发率以及花粉是否贮存成功的可靠手段
etal.,2018;Lietal.,201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研究发现,花粉贮存期间的萌发率与活性氧、自由基
的清除机制及膜质过氧化程度有关(谭健晖,2011;
2020),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甚至细胞凋亡可
能是贮存花粉萌发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石印
等,2015;徐瑾等,2015;Renetal.,2020)。以往
关于大花黄牡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学、生态学
(苏建荣等,2010;杨翔等,2010)、遗传学(林启冰
2005;曾秀丽等,2009)等方面,芍药属不同牡丹种
等,2004;唐琴等,2012)、孢粉学(何丽霞等,
质花粉萌发适宜的培养基差异较大(盖伟玲等,
刘艳萍等,2013;贾文庆等,2015;Liuetal.,
(Akhondetal.,2000;Shekarietal.,2016;Sorkheh
Moutan)肉质花盘亚组(yanae)落叶
大灌木,为西藏特有植物,自然仅在林芝、米林、隆子
县等有零星分布,生长势强,高达2~3.5m,是牡丹
最高大的种质,花鲜黄色,是金黄色牡丹品种来源的
主要亲本,秋叶红色,观赏价值极高;其根、花瓣入
药,为名贵的藏药之一(汪松等,2004)。大花黄牡
丹多数仅有1个心皮,结实率少,加之生境干扰严重
和人为盗掘毁坏等原因,致使其野生种群数量大幅
减少,处于濒危状态,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杨小林等,2007)。芍药属野生种质资源中仅有黄
牡丹()、大花黄牡丹具有
黄色的基因,栽培牡丹除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
杨山牡丹(Paeoniaostii)外,大多数种类植株低矮、
生长纤弱,黄色品种少,严重制约了牡丹的应用推
广。因此,研究分析大花黄牡丹花粉的贮存特性,对
于开展芍药属植物的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培育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株型高大、黄色系牡丹品种具有重
要意义。
(李嘉珏等,1998;洪德元等,1999;汪松等,2004;
2010;律春燕等,2010;贾文庆等,2012;施江等,
84
林业科学57卷
2013)
育性情况
,王士泉
,但仅
等
限
(
于
2012)
用孔
报
雀
道
绿
了
-
大
醋
花
酸
黄
洋
牡
红
丹
测
花
定
粉
花
的
粉
生活力,而关于培养基成分对花粉萌发,不同贮存温
度对花粉寿命及细胞内生理指标的影响,尚未见报
道。因此,本试验以大花黄牡丹隆子县居群花粉为
试验材料,对其花粉萌发特性、低温下花粉的贮存特
性进行研究,并测定贮存期间抗坏血酸(AsA)含量
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旨在找出大花黄牡丹花粉短期、
中期和长期贮存的适宜温度,并明确贮存期间不同
温度下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降低的生理机制,为
进一步开展大花黄牡丹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1.
1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上中旬
大花黄牡丹花粉采自西藏隆子县
9:00—11:00,采集含苞待放的
,2018
大花黄
年
牡
5月
丹
花朵,迅速放入冰盒,在实验室将花萼和花瓣剥去,
去除花柄,然后倒置放入培养皿中,置于(22±1)℃
培养箱内散粉,24h后取出花朵,左手用镊子夹住
倒置的花朵,右手用镊子轻弹,收集花药开裂散出及
掉落的花粉。将收集的花粉分成2份,一份直接用
于花粉萌发的测定;另一份30℃鼓风干燥箱干燥
24
盖离心管中盖口贮存
h后(含水量降至6.
,备用
5%±0.
。
5%),分装至2mL带
1.2 花粉萌发试验及花粉扫描电镜观察
础上
在前期牡丹花粉萌发研究
,采用L
(贾文庆等,2020)基
对硼酸、蔗糖
9
、GA
(3
4
)正交试验设计,一个对照(表1),
3
试验,每培养基(5
、CaCl
2
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
g·L
-
1
琼脂,pH6.0)处理重复3
次。培养基配制后,分装至35mm一次性培养皿
中,冷却后,将1.1收集的新鲜花粉放入1mL蒸馏
水中,充分搅拌制成悬浮液,然后用滴管将悬浮液移
至培养基上,用涂布棒涂布均匀,然后放入盛有少量
水的大号培养皿里,加盖。置于25℃下恒温培养
18
观察
h后
200
,在
粒以上
光学显
,以花粉管长度大于花粉粒直径作
微镜下统计花粉萌发率,每样品
为花粉萌发标准。花粉饱满率观察方法如下:将
1.
粘有双
1收集的花
面导电
粉
胶
酒
的
精
圆
梯
形
度
电
脱
极
水
板
后
上
,将
,喷
花
金
粉
后
均
在
匀撒
日
在
立
SU-1510
的花粉比率
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并进行拍照
。
,统计饱满
1.3 不同贮存温度对花粉萌发和花粉寿命的影响
试验
每份分装
将1.1
20
所得的大花黄牡丹干燥花粉分成
~30个2mL带盖离心管(将花粉装入
5份,
放有1~3粒变色硅胶的离心管,每管1.2g左右花
粉,封口贮存),分别放在室温(地下室阴凉干燥处,
18
氮罐中
~25
,
℃
定期添加液氮
)、4℃、
-
20
)
℃
下贮存
、
-
80℃
。
、
贮存第
-
196℃
24、40、72、
(放入液
只离心管
120、184、264、365
,取少许花粉用
天后,分
2.
别
1
从
节最佳培养基检测萌
5种温度中取1~2
发率(冷冻下花粉经35℃水浴快速化冻),确定5
种温度下的花粉寿命(花粉寿命
=
花药散粉到萌发
率降低到50%时所经历的天数),其余花粉用于保
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测定。
1.4 不同贮存温度对丙二醛(MDA)和抗坏血酸
(AsA)含量的影响试验
的试剂盒测定
MDA含量采
:称取约
用北京
0.
索
100
莱宝
g
科
花粉
技有
,加入
限公
1
司
mL
提供
提
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
×
g4℃离心10min,取上
清,置冰上待测。混合液在100℃水浴中保温
60
10
min
色皿中
000
后
×
(盖紧,防止水分散失),置于冰浴中冷却,
,
g
测定各样品在
常温离心10min。
450nm、532
取上清至
nm
1
和
mL
600
玻璃比
nm处
的吸光度,换算出MDA含量。
体系参照李合生等
AsA含量测定成分提取方法与
(2000)的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
MDA相同,反应
测定525nm处的吸光度值,根据制作的标准曲线确
定抗坏血酸的含量。
1.5 不同贮存温度对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
化物岐化酶
酶液的
(
提
SOD)
取参
活性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
照贾文庆等(2020)方法。
,
超
过氧
氧
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氢
酶(CAT)活性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李合生
等,2000)。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16处理数据和作图,并利用
2.
2
SPSS22.
1
结果与分析
0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适宜培养基的筛选及花
粉饱满率观察
发率影响的研究结果
不同正交组合处理培养基对大花黄牡丹花粉萌
(表1)表明,不同培养基条件
下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处理5
萌发率最高,平均达92.10%,对照无任何添加物的
培养基萌发率最低,平均仅为23.50%,这表明大花
黄牡丹花粉虽然能够借助于自身积累的养分萌发,
但萌发率较低。采用EXCEL2016对花粉萌发率数
据进行直观分析,蔗糖、硼酸、CaCl
2
和GA
3
4因素的
第2期贾文庆等: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及贮存特性
85
极差(R)分别为23.78、19.86、6.78、6.34,可以确定
对花粉萌发的诱导效应表现为蔗糖>硼酸>CaCl
2
>
GA
3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的
--
开花3~8朵(图1A),秋叶猩红(图1B),每朵花的
花粉量平均干质量在(180±32)mg,果实多为单心
皮蓇葖果(图1C)。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畸形花粉有
勺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总量较少,仅占观察花粉
总数的5.6%,花粉饱满率高达94.4%,饱满率与萌
发率基本符合(图1D、E)。
最优组合为120g·L
1
蔗糖
+
45mg·L
1
硼酸
+
55mg·
L
-
1
组合。统计观察发现,大花黄牡丹隆子县居群单株
GA
3
+
30mg·L
-
1
CaCl
2
,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
表1 不同培养基对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①
Tab.1 EffectsofdifferentmediumonpollengerminationofPaeonialudlowii
处理
Treatment
1
2
3
4
5
6
7
8
—
—
—
蔗糖
Sucrose/(g·L
-
1
)
90
90
120
120
120
150
150
150
65.77
82.97
56.44
23.78
0
90
硼酸
Boricacid/(mg·L
-
1
)
30
45
60
30
45
60
30
45
60
70.25
79.11
55.83
19.86
0
(mg·L
25
40
55
40
55
25
55
25
40
0
GA
3
/
-
1
)(mg·L
30
50
70
70
30
50
50
70
30
0
CaCl
2
/
-
1
)
萌发率
Germinationrate(%)
68.10±1.32dD
82.70±1.82cC
46.52±1.40h
86.50±0.11bB
92.10±1.30aA
56.15±0.10fF
70.32±0.10dD
62.52±1.87eE
K
1
K
2
K
3
R
10
950.66±1.20gG
66.98
73.29
64.92
6.34
70.29
69.72
65.18
6.78
23.50±1.13hH
①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1、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Thedatawithdifferentcapitalandlowercase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
differenceat0.01,ebelow.
图1 大花黄牡丹植株状态及花粉饱满率
A.开花状态;B.示红叶;C.示单心皮;D,E.畸形花粉。ingstate;f;clewithonlyonecarpel;D,edpollen.
Fig.1 PlantstatusandpollenplumpnessrateofPaeonialudlowii
2.2 不同贮存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
下花粉寿命大概为80天左右,第264天时花粉萌发
率降为0。
-
20℃、
-
80℃和
-
196℃贮存下花粉萌
发率下降趋势不同。
-
20℃下0~365天时,花粉萌
55%,贮存第184天,萌发率降为32%,说明
-
20℃
发率呈快速下降趋势,贮存第120天,花粉萌发率
下花粉寿命120~184天;
-
80℃下贮存,花粉萌发
率缓慢下降,而
-
196℃贮存下萌发率曲线保持平
缓,贮存第365天,
-
80℃花粉萌发率为62.10%,达
到贮存前花粉萌发率的66.23%,
-
196℃贮存下花
粉萌发率为92.1%,为贮存前萌发率的99.67%,这
表明
-
80℃和
-
196℃花粉寿命均大于1年,
花粉贮存是人工保存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不
同贮存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差异较
大(P<0.01)(图2),除
-
196℃外,其他4个贮存温
度下,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
室温下贮存花粉萌发率随时间延长迅速降低,说明
越来越多的花粉快速丧失发芽力,贮存24天花粉萌
发率47%,为贮存前新鲜花粉萌发率的50.87%;贮
存第72天时,萌发率降为0,花粉死亡,说明冷凉干
燥下花粉贮存寿命为24天。4℃贮存72天花粉萌
发率为49%,120天时萌发率降为15%,这说明4℃
86
林业科学57卷
杂交的花粉贮存
-
196℃更适合花粉的长期贮存
。综上所述,大花黄牡丹花粉贮存
,而
-
80℃适合隔年
的最佳温度为
-
196℃。
图2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的影响
Fig.2 Effectsofdifferent
pollen
storage
germination
temperatureandtimeon
2.3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
MDA含量的影响
大花黄牡丹花粉在不同贮存环境中
MDA含量是花粉细胞膜质过氧化的重要指标
MDA含量变化
,
如图3所示。室温、4℃贮存,花粉MDA含量先升
高而后快速降低,室温下首先达到峰值,4℃下随后
出现高峰;室温下MDA含量变化相对较大,贮存72
天后,升高到24μmol·g
-
1
倍;4℃贮存184天,MDA
(
含量峰值达
FW),为贮存
20.
前
5
的
μmol
5.21
·
g
-
1
降,
(
推测可
FW);随后
能是
,2
花粉
个贮
细
存
胞
温
凋
度
亡
下
,MDA
MDA
分
含
解
量
造
迅
成
速
的
下
。
天时
-
20℃
MDA
下MDA
含量达到贮存前的
则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4.49倍,
,
说明花粉细
贮存第365
胞膜质过氧化严重;而
-
80℃条件下,大花黄牡丹
花粉MDA含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贮存第365天
1.
MDA含量升高到7.8μmol·g
-
1
(FW),为贮存前的
体稳定
69倍
,
;
贮存
-
196
365
℃下
天
,
后
大花黄牡丹花粉
,MDA含量与贮
MDA
存前
含量总
无显著
差异,这表明花粉细胞在
-
196℃贮存下并未造成膜
质过氧化,花粉萌发率高。
2.4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SOD
活性的影响
影响
不同贮存
(P<0.01)
温
(
度
图
及
4A)
处
。
理
室温下贮存
时间对SOD
,
活
大花黄牡丹
性有显著
花粉SOD活性随时间延长总体呈迅速下降趋势,
SOD
花粉具有
活性的降低可能是花粉死亡较多
SOD活性造成的。4℃和
-
20
,只有少部分
℃下贮存,
SOD
此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
活性升高,分别在第24
,SOD
天、
活性迅速下降
第72天达到峰值
,4℃
,
下贮存第264天花粉萌发率降为0,SOD活性仅为
图3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丙二醛
含量的影响
Fig.3 Effectsof
MDA
different
content
storage
in
temperature
pollen
andtimeon
3U·g
-
1
为最高峰值的
(FW),
23.
-
20
90%,
℃下贮存第
这表明,
365
此时
天
SOD
,SOD
已不足以
活性仅
抵抗花粉膜质过氧化导致的伤害,花粉萌发率也出
现了大幅下降。
-
80℃贮存条件下,SOD活性呈先
缓慢上升随后下降再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变化
幅度比较平缓,贮存第365天,SOD活性达到贮存前
的1.65倍,这表明大花黄牡丹花粉清除活性氧的能
力强,花粉仍具有较高活性。而
-
196℃液氮贮存条
件下,SOD活性基本保持稳定,贮存期间SOD活性
无显著变化,花粉萌发率与新鲜花粉无显著差异,
SOD活性124U·g
-
1
表明大花黄牡丹花粉细胞内代谢稳定
(FW),为贮存前的
,没有受到伤
1.07倍,这
害或伤害较小,因此花粉萌发率高。
2.5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POD
活性的影响
后
,POD
大花黄牡丹花粉经过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处理
活性变化显著(P<0.01)(图4B)。花粉
室温下第
POD活性在室温
24天,POD
、4℃
活性升至
、
-
20℃下
59
,先升高而后降低
U·g
-
1
(FW),达到
。
最高,为原来的2.32倍,之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大花
黄牡丹花粉自身的保护能力迅速下降,POD合成受
到抑制,至贮存第264天,降为0;4℃贮存,大花黄
牡丹花粉的POD酶活性最高峰值出现在第72天,
之后随着时间增长,POD酶活性开始迅速下降,到
第264天时,活性仅为贮存前活性的8%;
-
20℃,
POD
粉萌发率的
活性最高峰值出现在第
下降而迅速下降,
120
贮存
天,
365
之后伴随着花
天,POD酶
活性仅为3.5U·g
-
1
性同样呈先升高后
(
下
FW)
降的
。
趋
-
80
势,
℃
最
贮存
高峰
,POD
出现
酶活
在第
184天,之后下降。
-
196℃贮存条件下,POD酶活
第2期贾文庆等: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及贮存特性
87
性整体波动较小,趋势平缓,365天时活性是原来的
1.
状态
04
,
倍
自由基产生较少
,这表明超低温
,
下
低
,花
POD
粉内
酶
部
活
代
性
谢
协
处
同
于
其
平
他
衡
保
护酶及其他成分等能够及时分解自由基,保证花粉
细胞内部代谢稳定,因而花粉活力较高。
2.6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CAT
活性的影响
0.
01)
不
(
同
图
贮
4C)
存
,
温
室温
度对
、4℃
CAT
、
-
20
活性
℃
的
贮存条件下
影响显著
,
(
大花
P<
黄牡丹花粉的CAT活性首先升高,分别在第24天、
第40天、第120天达到峰值,之后随着贮存时间的
延长,室温、4℃下花粉CAT活性迅速下降,分别在
贮存第264天和第365天降为0;
-
20℃下,在第
120
365
天花粉CAT
-
80
天
℃
,
贮存温度下
花粉CAT
活性达到峰值后快速下降
,
活
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
性仅为24mg·g
-
1
,贮存第
丹花粉的CAT活性总体上呈起伏不定的
,大花黄牡
(FW)。
曲线,第
365天最高峰值达91mg·g
-
1
倍;
-
196℃贮存温度下,CAT
(
活性呈现震荡下降再
FW),为原来的1.25
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但幅度极为平缓,与贮存前无
显著差异。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粉可以在低
温下分解自由基,从而减少损害,保持较高的生存
能力。
2.7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AsA
含量的影响
看出
AsA
,大花黄牡丹花粉经过不同贮存温度和时间处
是细胞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由图5可以
理后,AsA含量变化显著不同(P<0.01)。室温、
4
AsA
℃、
-
20℃、
-
80℃贮存条件
的趋势
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
,室温、4℃、
-
20℃
,
、
呈现先升高后迅
下,大花黄牡丹
-
80℃的高峰值分别出
速
花
下
粉
降
现在第24、72、120、184天,之后除
-
80℃贮存温度
外,伴随着花粉萌发率的下降,花粉AsA含量均迅
速下降;而
-
196℃贮存温度下,花粉AsA含量先出
现震荡随后呈略为上升的趋势,365天时AsA含量
为3.25mg·g
-
1
表明此时花粉可以清除保护酶不能清除的超氧阴离
(FW),仅为原来含量的1.19倍,这
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自由基,进而保护花粉减少低
温伤害,保持较高的花粉萌发率。
2.8 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粉萌发
由相关性分析结果
率与MDA含量呈
(表
显
2)
著负
可知
相
,
关
大花黄牡丹花
关系,与AsA
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0.
(P
816
<0.
5,
01
这
),
表
SOD
明大
活
花
性
黄
与
牡
花
丹
粉
花
萌
粉
发
在
率
5
相
个
关
贮
系
存温
数
度
达
图4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酶活性的影响
Fig.4 Effectsof
enzymatic
different
activity
storage
in
temperature
pollen
andtimeon
图5 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大花黄牡丹花粉AsA
含量的影响
Fig.5 Effectsofdifferent
AsAcontent
storage
inpollen
temperatureandtimeon
下,SOD活性是影响花粉萌发、花粉寿命的最主要
因子,其他主要影响因子依次是CAT活性、AsA含
量和POD活性;膜质过氧化是导致花粉凋亡的主
88
林业科学57卷
要因素。表2表明,MDA含量与SOD呈显著负相
关,与POD、CAT、AsA呈负相关,SOD、POD、CAT、
AsA含量相互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大花黄牡丹花
粉中3种保护酶和AsA含量协同作用较强,花粉
SOD可以有效清除活性氧过多积累造成的花粉细
胞膜质过氧化。
表2 花粉萌发率、MDA、AsA含量以及3种保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①
Tab.2 Correlationbetweenpollengermination,protectiveenzymesactivity,MDA,andAsAcontent
生理指标
Physiologicalindex
MDA
POD
CAT
AsA
SOD
萌发率
Germinationrate
∗
-
0.6272
∗
MDA
-
0.4007
∗
-
0.0658
-
0.0673
-
0.1717
1
SOD
1
PODCATAsA
0.8165
0.6505
∗∗
∗
0.5888
∗
∗∗
∗
0.6223
∗
∗
0.7587
∗
0.7841
∗∗
1
①“∗∗”表示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indicatesthatthecorrelationappearsaverysignificantlevel.
∗
0.8257
∗
∗
0.8595
∗
∗
0.9175
∗
1
∗
0.8957
∗
1
3.1 不同培养基及不同贮存方法对花粉萌发的
影响
蔗糖、H
3
BO
3
、Ca
2
和GA
3
是花粉萌发率离体检
+
3 讨论
是大花黄牡丹唯一的繁殖途径是一致的,表明大花
黄牡丹具有较强的有性生殖能力。
贮存后生物材料生存力的变化是用来决定贮存
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不同牡丹种质花期不同,自然
情况下牡丹花粉寿命仅有3~15天,因此杂交需要
贮存花粉,合适的贮存环境对于大花黄牡丹花粉延
长寿命进而通过杂交选育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
义。研究表明,芍药属植物花粉寿命的长短受多方
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受其基因型的控制,基因型不
同,花粉寿命差异明显(李秉玲等,2010;贾文庆
等,2012;石印等,2015);二是花粉含水量是影响
花粉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低含水量是延长花粉寿
命的有效手段,含水量6%~13%的芍药属种质花粉
贮存寿命长(施江等,2009;李秉玲等,2010;石印
等,2015)。此外,贮存的环境极为重要,低温、干燥
和低氧环境可有效延长花粉寿命,在应用较多的室
4℃贮存芍药属种质花粉寿命为20~60天,
-
20℃
温干燥、低温干燥、冷冻干燥贮存和超低温贮存中,
贮存条件下花粉寿命为30~120天,而在
-
80℃、
(Paeoniasuffruticosa‘Shimadaijin’)、牡丹‘凤丹
白’(Paeoniaostii‘FengdanBai’)等花粉寿命均超
过1年,尤以
-
196℃液氮贮存条件下萌发率最高
(施江等,2009;李秉玲等,2010;贾文庆等,2012;
石印等,2015)。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室温干燥
下,大花黄牡丹花粉寿命仅有24天,而4℃、
-
20℃
环境花粉寿命在3~4个月,分析可能是较高的温度
下花粉生理代谢较强,造成大量花粉发芽力丧失;
花粉的66.23%、99.67%,这表明大花黄牡丹花粉在
这2种温度下花粉寿命均超过1年。以上结果表
明,低温特别是超低温是大花黄牡丹花粉长期贮存
的最佳环境,可能是低温降低了花粉的生理代谢,进
-
80℃、
-
196℃贮存1年的花粉萌发率分别达新鲜
-
196℃贮存环境中,矮牡丹、日本牡丹‘岛大臣’
测最常用的添加物(Feietal.,2003;Gokbayraket
al.,2017;Flores-Renteriaetal.,2018)。其中,蔗糖
不仅为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能
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外界环境的渗透压,保
证了花粉的萌发(Hiroseetal.,2014);H
3
BO
3
可以
增加花粉细胞对糖的摄取、转运和代谢,诱导Ca
2
从
外界进入细胞,建立花粉管顶端生长所需的Ca
2
梯
度;Ca
2
在花粉管极性生长和生长方向的调节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Renetal.,2020);GA
3
对花粉萌发
和花粉管生长有重要作用,低浓度GA
3
可显著提高
杏(Prunusarmeniaca)花粉萌发率(Feietal.,2003;
Gokbayraketal.,2017;Flores-Renteriaetal.,2018)。
植物基因型不同,适宜的花粉检测培养基亦不同,芍
L
1
,硼酸浓度30~100mg·L
1
(李秉玲等,2010;律
--
+
+
+
+
药属植物花粉萌发适宜的蔗糖浓度为50~150g·
春燕等,2010;贾文庆等,2012;施江等,2013)。
本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蔗糖、H
3
BO
3
、Ca
2
、
GA
3
不同组合对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
萌发适宜的蔗糖浓度达120g·L
1
,高于矮牡丹
-
-
(Paeoniajishanensis)的90g·L
1
(贾文庆等,2012),
低于黄牡丹的150g·L
1
(律春燕等,2010),这表明
-
不同牡丹野生种质花粉适宜的培养基不同。花粉萌
发率与饱满率具有相关性(贾文庆等,2012;王士
泉等,2012),本试验发现,大花黄牡丹隆子县居群
开花多、花粉量大,花粉畸形率较低,平均仅5.6%,
结合萌发率(可育花粉率)90%以上来分析,二者具
有关联,饱满率高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新鲜花粉萌发
率较高的原因,这与成仿云等(1997)研究发现种子
第2期贾文庆等: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及贮存特性
89
而延缓衰老延长了花粉寿命。综上所述,
-
80℃由
于经济适用,适宜大花黄牡丹跨年杂交花粉的贮存,
而
-
196℃适合大花黄牡丹花粉的长期贮存。
3.2 花粉萌发率与MDA、AsA含量及保护酶的
关系
的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自由基
植物体内自由基、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是平衡
、活性氧水平较低,低
水平的自由基、活性氧不会造成损伤,且有一定的积
极作用(Kanazawaetal.,2000)。在逆境或程序性死
亡过程中,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种类数量大幅度增
多,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平衡被打破,损害生物膜及
功能,植物一般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合成AsA
等抗氧化物质启动防御系统,减少或避免对细胞功
能的伤害(Liuetal.,2020;Renetal.,2020)。MDA
是植物细胞膜系统受害、细胞凋亡的主要标志物,测
定MDA可以推断贮存环境对花粉细胞是否造成伤
害及伤害的程度(Dongetal.,2018;Zafraetal.,
2018)
质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OD在控制超氧阴离子的积累以防止膜脂
,但
SOD升高也增加了
化
细
酶
胞
可
中
以平
H
2
衡
O
2
的浓度,而CAT、
POD和其他抗氧H
2
O
2
的含量(Ren
et
(
al.,2020),且POD能消除酚、
剧毒活性氧成分
Liuetal.,2020)
胺、醛、苯等的毒性
,
。
例如不能被
此外,某些引起植物氧化损伤的
SOD、POD、CAT等抗
氧化酶清除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也是引起细
胞氧化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植物只能依靠非酶类
物质去除这些活性氧成分(Boseetal.,2014),AsA
是非酶抗氧化剂系统中的关键成分,是最有效的抗
氧化剂之一,AsA不仅与H
2
O
2
反应,而且与超氧阴
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反应,从而维
持活性氧的平衡状态,保护细胞膜并参与其他抗氧
化剂的再生(Renetal.,2020)。
室温、4℃贮存条件下,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
率、MDA含量、AsA含量、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
律相似,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快速降
低,MDA含量、AsA含量、3种保护酶活性基本呈升
高然后迅速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贮存初期,在
外界温度和水分的胁迫下,花粉代谢紊乱,自由基增
加,MDA增加膜质过氧化加剧,为了维持代谢平衡,
花粉细胞SOD、POD、CAT活性增加,合成AsA,协同
花粉内的脯氨酸、维生素E等清除过多的自由基、
活性氧,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但随着贮存时间
的延长,活性氧、自由基的过度积累导致细胞损伤严
重,没有过多的保护酶、AsA来防止损伤,出现氧化
应激,细胞受到损伤,花粉逐渐衰亡,因此花粉萌发
率迅速下降。室温下,SOD活性逐渐下降,POD活
性在第24天,CAT活性、AsA含量在第40天达到高
峰值,MDA含量第72天达到峰值;而在4℃条件
下,3种保护酶、AsA含量在第24天、第72天达到
峰值,MDA含量则第184天才达到峰值,较室温推
迟112天,与SOD、CAT相比,POD、AsA含量的峰值
推迟,在
-
20℃和
-
80℃时更明显。这表明,与室温
相比,4℃下花粉活性氧积累较慢,膜系统伤害来得
较迟,MDA含量达到峰值后下降可能是细胞凋亡
后,MDA分解造成的;POD、AsA含量的峰值推迟可
能是因为贮存时花粉细胞不仅产生SOD、CAT可以
清除的活性氧,还可能产生其他有毒物质,如超氧阴
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胺或酚类物质(Fecht-
Christoffers
牡丹
-
花
20
粉
℃
et
萌
贮存下
al.,2006;
发率下
,
降
贮存初期
Liuet
缓慢,SOD、
(
al.
第
,
0
2020)
POD
~40
。
活
天
性
)大花黄
及AsA
含量持续增加,而CAT活性则在下降后缓慢上升,
MDA
协调3
含量则缓慢上升
种类型的保护酶
,可能是在这一时期花粉通过
、AsA含量来维持自由基的
产生和消除之间的平衡,从而维持花粉发芽力。随
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明显下降,MDA含
量持续上升,SOD活性在第72天出现高峰后迅速下
降,而POD、CAT活性及AsA含量则在120天达到
高峰随后下降,这表明第72天到120天,花粉中活
性氧种类及其他有毒物质如酚类或胺类物质在增
加,花粉通过不断增加POD、CAT活性及AsA含量
消除这些有毒物质,从而减缓花粉活性的丧失
天后
(Fecht-Christoffers
,花粉萌发率仅
et
为
al.
贮
,2006)
存前萌
。
发
-
20
率的
℃贮存第
12.9%,
365
分
析可能是因为在大多数花粉中,自由基、活性氧积累
过多,膜质过氧化严重,花粉细胞损伤加剧,导致花
粉无法萌发,只有一小部分花粉能够产生保护酶、
AsA
(2011)
来
(
的研究表明
维持活性
,
(
在
贾
-
文
20
庆
℃
等
贮存
,2015
358天后
)。谭
,
健晖
(42.
Pinus
因素的不同
20%)
massoniana
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的花粉仍然保
,不同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贮存特性不同
。
持
这表明由于遗
较高的萌
马尾松
发率
传
-
。
花粉通过增加
80℃贮存的早期
SOD活性
(
、AsA
第0~
含量来维持内部代谢
72天),大花黄牡丹
平衡,花粉萌发率缓慢下降;贮存第72~184天,
MDA
在下降后又上升
含量持续增加
,POD
,SOD
活性
活
、AsA
性不断
含量则持续上升
上升,CAT活性
,
分别在第120、184天达到高峰,这表明此阶段活性
氧持续增加,需要协调3种保护酶及AsA含量清除
有毒物质维持花粉活性。贮存后期(184~365天),
90
林业科学57卷
花粉中的活性氧逐渐积累,MDA含量逐渐增加显示
膜质过氧化逐渐加重,导致花粉萌发率逐渐下降,为
了消除细胞中过多的活性氧,细胞SOD活性升高,
在此期间,细胞内的其他有毒物质可能逐渐减少,所
以细胞只需要增加CAT活性来清除H
POD
加。因此
活性
,
、AsA
在花粉贮存过程中
含量缓慢下降
,
,
影响花粉萌发率的不
而CAT活
2
O
性
2
,
逐
因
渐
此
增
,
仅是活性氧,还有其他有毒物质,具体还需要进一步
的研究。综合来看,大花黄牡丹
-
80℃贮存期间,花
粉3种保护酶、AsA含量、MDA含量总体变化幅度
较
-
20℃、4℃、室温下小,这可能是大花黄牡丹花
粉贮存1年后萌发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原因。
许多植物花粉在超低温贮存时出现“冷刺激”
现象,日本牡丹、矮牡丹等芍药属植物花粉也有类似
发现(李秉玲等,2010;贾文庆等,2012),其发生原
因可能与贮存后花粉细胞内Ca
2
+
增加、存在差异蛋
白有关(李秉玲等,2010)。本研究发现,
-
196℃下
大花黄牡丹花粉贮存前期(第0~40天),花粉并非
处于生理停滞状态,同
-
80℃一样,贮存第40天,花
粉萌发率升高,出现“冷刺激”现象,较贮存前新鲜
花粉分别提高1%和1.5%,伴随着花粉萌发率的提
高,花粉MDA含量降低,而SOD、POD、CAT、AsA含
量升高,这表明超低温下大花黄牡丹花粉细胞自由
基、活性氧较少,膜质过氧化程度低,花粉细胞健康
程度提高,推测这可能是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率
“
究
冷刺激
。贮存中后期
”现象发生的生理原因
(第40~365天
,
)
具体有待进一步研
,MDA含量处于较
低的水平,一直保持稳定,而SOD、CAT、POD及AsA
同样
-
保持稳定,贮存过程中无显著差异,这表明
CAT、POD
196℃下贮存1年的过程中,花粉细胞内SOD、
性氧和其他有毒物质
及AsA协同
,处于代谢平衡状态
作用,有效清除了
,
多
未造成严
余的活
重的膜质过氧化,这是大花黄牡丹花粉贮存后萌发
率仍较高的原因。
前人研究表明,马尾松、银杏(Ginkgobiloba)、
大花红山茶(Camelliamagniflora)、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等植物花粉的保护酶活性、MDA和AsA
含量与萌发率具有相关性(谭健晖,2011;刘艳萍
等,2013;贾文庆等,2015;石印等,2015)。花粉
萌发率与5个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大花黄牡
丹花粉在贮存过程中,SOD活性是影响花粉萌发、
花粉寿命的最主要因子,其次的因子依次为CAT活
性、AsA含量和POD活性;膜质过氧化是导致花粉
凋亡的主要因素。这些结果表明SOD在大花黄牡
丹花粉贮存过程可以有效清除活性氧,防止或减轻
膜质过氧化程度过高引起的细胞凋亡。本试验结果
表明,室温下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大花黄牡丹花粉
POD
迅速降低
活性首先快速升高后降低
,SOD活性逐渐降低,CAT
,随着花粉萌发率的
则缓慢升高后
降低,之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3种保护酶活性均
迅速降低,说明POD在室温下较为敏感。4℃下,
SOD
抗氧化能力
和CAT
有
在第
限,
24
胁迫
天同时出现峰值
的加重POD活
,
性
但
升
2
高
种
,AsA
酶的
含量增加,在第72天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与此
同时,花粉萌发率迅速下降,说明花粉SOD和CAT
在4℃下较为敏感。
-
20℃、
-
80℃下,花粉SOD
活性则首先快速升高,说明SOD较为敏感。综上所
述,POD在大花黄牡丹花粉室温贮存时为敏感的保
护酶,SOD在
-
20℃和
-
80℃贮存时为敏感的保护
酶,而SOD和CAT在4℃贮存时为敏感的保护酶,
这与本试验的相关分析一致。
4
结论
萌发率与饱满率具有相关性
大花黄牡丹自然环境下花粉畸形率低
;适宜大花黄牡丹花粉
,花粉的
萌发率检测的培养基为120g·L
-
1
蔗糖
+
45mg·L
-
1
硼酸
+
55mg·L
-
1
度直接影响大花黄牡丹的花粉萌发率
GA
3
+
30mg·L
-
1
CaCl
2
;
,室温适合大
花粉贮存温
花黄牡丹花粉1~24天的短期贮存,4℃、
-
20℃适
合杂交时间间隔在80~120天大花黄牡丹花粉的中
期贮存,
-
80℃适合花粉的跨年贮存,而
-
196℃适
合大花黄牡丹种质花粉的长期贮存;相关性分析结
果显示,SOD活性是影响贮存期间大花黄牡丹花粉
萌发、花粉寿命的最主要因子,其他因子依次为
CAT
致花粉死亡的主要因素
活性、AsA含量和POD
。花粉细胞内代谢处于动态
活性,膜质过氧化是导
平衡状态、细胞膜系统稳定是
-
196℃下大花黄牡丹
花粉保持高萌发率的生理响应
-
;室温、4℃、
-
20℃、
著升高后迅速降低
80℃贮存期间,花粉保护酶活性
,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下降
、抗坏血酸含量显
,
活性氧、自由基积累过多,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剧,细
胞损伤严重是贮存期间花粉萌发率下降的主要
原因。
参考文献
成仿云,李嘉珏,陈德忠.1997.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24(2):180
-
184.
(Cheng
characteristics
FY,LiJJ,
wild
Chen
tree
uralpropagation
HorticulturaeSinica,
of
24(2):180
peony
-
184.
species
[inChinese]
inChina.
)
Acta
盖伟玲,盖树鹏.2010.牡丹花粉离体萌发的研究.北方园艺,(22):
第2期贾文庆等: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及贮存特性
91
(Gai
132
peony.
W
-
L,
133.
Gai
Northern
SP.2010.
Horticulture,
Studyof
(
the
22)
pollen
:132
germination
-
133.[inChinese]
invitroin
)
tree
何丽霞,李 睿,李嘉珏,等.2005.中国野生牡丹花粉形态的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4):43
-
49.
(HeL
wild
X,Li
peony.
R,Li
Journal
JJ,etal
of
.2005.
Lanzhou
Studies
University:
onpollen
Natural
morphology
Science,
ofthe
41(4):43
-
49.[inChinese])
洪德元,潘开玉.1999.芍药属牡丹组的分类历史和分类处理.植物
分类学报,37(4):351
-
368.
(Hong
sect.
DY,
Moutan
PanKY.
(Paeoniaceae
micalhistoryandrevisionofPaeonia
37(4):351
-
368.[inChinese]
).
)
ActaPhytotaxonornicaSinica,
贾文庆,郭英姿,王艳丽,等.2020.贮存条件对卵叶牡丹花粉寿命
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36(14):307
-
315.
(Jia
conditions
WQ,Guo
Chinese
[inChinese]
Society
on
Y
pollen
Z,Wang
)
ofAgricultural
longevity
YL,
of
Engineering,
Paeonia
etal.2020.
qiui
Effectsofstorage
36
.Transactions
(14):307
-
of
315.
the
贾文庆,刘会超,刘露颖.2012.红花矮牡丹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34(3):46
-
49.
(JiaW
and
Q,
Acta
storage
LiuH
Agriculturae
characteristics
C,LiuLY.2012.
ofPaeonia
Studies
Jiangxiensis:
suffruticosa
onthepollen
Natural
var.
germination
spontanea
Sciences
.
Edition,34(3):46
-
Universitatis
49.[inChinese])
贾文庆,王少平,李纪元.2015.大花红山茶花粉形态特征和培养条
件及其储藏过程的生理动态分析.西北植物学报,35(4):
(Jia
754
condition
W
-
Q,
760.
WangSP,morphology,storage
Camelliamagniflora
andphysiologically
.ActaBotanica
dynamic
Boreali-Occidentalia
changeduringstorage
Sinica,
of
35(4):754
-
760.[inChinese])
李嘉珏,陈德忠,于 玲,等.1998.大花黄牡丹分类学地位的研究.
植物研究,18(4):152
-
155.
(LiJ
Paeonia
J,Chen
ludlowii
DZ,Yu
.Bulletin
L,etal
of
.
Botanical
Research,
ontaxonomic
18(4):
position
152
-
155.
of
[inChinese])
李合生,孙 群,赵世杰,等.2000.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64
-
167.
(LiH
plant
S,Sun
physiological
Q,Zhao
and
SJ,
biochemical
etal.2000.
experiments.
Principlesand
Beijing:
techniques
Higher
of
EducationPress,164
-
167.[inChinese])
李秉玲,王 荷,刘 燕.2010.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超低温保存.北
京林业大学学报,32(4):297
-
300.
(LiB
peony
L,Wang
cultivars.
H,Liu
Journal
cryopreservationofJapanese
4
tree
297
-
300.[inChinese])
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32():
林启冰,周志钦,赵 宣,等.2004.基于Adh基因家族序列的牡丹
组(DC.)种间关系.园艺学报,31(5):627
-
632.
(Lin
among
QB,ZhouZQ,Zhao
sequences
thewildspeciesof
X,
Paeonia
etal.
Sect.
2004.
Moutan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s
onDNA
627
-
632.
of
[in
Adh
Chinese]
genefamily.
)
ActaHorticulturaeSinica,31(5):
刘艳萍,朱延林,马永涛,等.2013.不同贮存条件对紫玉兰花粉保
护酶活性及萌发率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41(4):59
-
61.
(Liu
conditions
YP,Zhu
on
YL,
germination
MaYT,
rate
etal.
and
2013.
protective
Effects
enzymes
ofdifferent
activity
storage
lofNortheastForestry
of
University,41(4):59
-
61.[inChinese])
律春燕,王 雁,朱向涛,等.2010.黄牡丹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
比较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3(2):272
-
277.
(LüC
Paeonia
Y,Wang
lutea
Y,
’
Zhu
spollen
XT,
viability
etal.2010.
determination.
Comparison
Forest
ofmethods
Research,
about
23(2):272
-
277.[inChinese])
石 印,贾梦雪,狄 玮,等.2015.芍药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氧自
由基变化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30(5):86
-
90.
(Shi
oxygen
Y,JiaM
species
X,Di
of
W,
peony
etal
pollen
.2015.
during
Research
cryopreservation.
onthechangeofreactive
NorthwestForestryUniversity,30(5):86
-
90.[inChinese]
Journal
)
of
施 江,王小燕,张淑玲,等.2013.培养基组分对牡丹花粉萌发和
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2):
(Shi
75
J,
-
80.
components
WangX
on
Y,
pollen
Zhang
germination
SL,et
and
al.
tube
2013.
growth
Effect
of
of
tree
medium
(Paeoniasuffruticosa).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Science
peony
Technology:NaturalScience,34(2):75
-
80.[inChinese])
&
施 江,辛 莉,史国安,等.2009.三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牡丹花粉
的储藏特性.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3):76
-
78.
(Shi
Paeonia
J,XinL,
suffruticosa
ShiGA,
under
etal
three
.2009.
store
Pollen
temperature.
storage
Journal
characteristic
ofHenan
of
University
78.[inChinese]
ofScience
)
&Technology:NaturalScience,30(3):76
-
苏建荣,刘万德,郎学东,等.2010.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与生境地
群落特征的关系.林业科学研究,23(4):487
-
492.
(SuJ
ludlowii
R,Liu
and
WD,
habitat
LangX
community
D,etal.2010.
characteristics.
Therelationships
Forest
of
Research,
Paeonia
23(4):487
-
492.[inChinese])
谭健晖.2011.贮存温度和时间对马尾松花粉保护酶活性及萌发率
的影响.林业科学,47(9):28
-
32.
(Tan
germination
sof
ia
rate
Silvae
andprotective
storagetemperatureandstoragetimeon
Sinicae,
enzymes
47(9):
activity
28
-
32.
of
[
Pinus
inChinese]
massoniana
)
唐 琴,曾秀丽,廖明安,等.2012.大花黄牡丹遗传多样性的SRAP
分析.林业科学,48(1):70
-
76.
(Tang
diversity
Q,Zeng
of
X
Paeonia
L,Liao
ludlowii
MA,et
in
al.
Tibet.
Scientia
analysis
Silvae
of
Sinicae,
genetic
48(1):70
-
76.[inChinese])
汪 松,解 焱.2004.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1卷.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323
-
324.
(Wang
Higher
S,Xie
Education
Y.2004.
Press,
Redlist
323
of
-
species
324.[in
in
Chinese]
China:Volume
)
g:
王士泉,李慧敏,王 腊,等.2012.大花黄牡丹花粉育性研究.广东
农业科学,39(23):30
-
31.
(Wang
Paeonia
SQ,Li
ludlowii
HM,
.
Wang
Guangdong
L,etal
Agricultural
.
Sciences,
onpollen
39
fertility
(23):
in
30
-
31.[inChinese])
92
林业科学57卷
徐 瑾,石 印,刘 芊,等.2015.超低温保存后玉兰花粉的氧化
应激和细胞凋亡研究.植物生理学报,51(6):916
-
920.
(Xu
Magnolia
J,ShiY,
denudata
LiuQ,et
pollen
al.2015.
after
Oxidative
cryopreservation.
stressand
Plant
/orapoptosis
Physiology
of
杨
Communications,
翔,卢 杰.2010.
51(
大花黄牡丹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6):916
-
920.[inChinese])
.江
苏农业科学,38(1):314
-
318.
(Yang
Paeonia
X,Lu
ludlowii
J.2010.
.Jiangsu
Niche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Sciences,
ofdominant
38(1)
populations
:314
-
318.
in
杨小林
[in
,
Chinese]
王秋菊,
)
兰小中,等.2007.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种群数量动态.生态学报,27(3):1242
-
1247.
(Yang
endangered
XL,WangQJ,LanXZ,etal.
曾秀丽
Sinica,
,代安国
27(3)
plant
,李
:1242
population
-
青,
1247.
等.2009.
[
of
in
Paeonia
2007.
Chinese]
ludlowii
Numeric
部分牡丹花粉粒超微结构的研
)
.
dynamics
ActaEcologica
ofthe
究初报.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7(4):466
-
470.
(Zeng
morphology
XL,Dai
and
AG,
ultra
LiQ,
micro
etal
structure
.2009.
of
A
several
preliminary
treepeonies.
studyon
Journal
pollen
of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27(4):
Akhond
Chinese]
between
MAY,
)
466
-
470.[in
Abelmoschus
MollaMA,IslamMO,ompatibility
114(3):175
-
180.
ica,
Bose
halophytes
J,Rodrigo-Moreno
inthecontext
A,Shabala
of
eostasisin
Dong
ExperimentalBotany,65(5):1241
salinity
-
1257.
lof
pollen
BD,Zheng
sterility,
X,
grain
LiuH
yield,
P,et
abscisic
al.2018.
acid
Effects
andprotective
ofdroughtstresson
Fecht-Christoffers
twowinterwheat
hydrogen
MM,
cultivars.
FuhrsH,
Frontiers
Braun
in
H
Plant
P,et
Science,
al.2006.
8:
enzymes
The
1008.
in
peroxidases
peroxide-producing
intheleafapoplast
andhydrogenperoxide-consuming
roleof
FeiS,
PlantPhysiology,140:1451
-
1463.
ofcowpeainmanganesetolerance.
and
Nelson
Science,
longevity
E.2003.
43(6)
of
Estimationofpollenviability,sheddingpattern,
:2177
Creeping
-
2181.
Flores-Rentería
temperature
L,
adaptation
Science,9:
to
at
Whipple
536.
heat
lower
stress
elevation
AV,
during
sites
Benally
pollen
fails
G
germination.
to
J,
promote
etal.
Frontiers
acclimation
inPlant
or
Gokbayrak
effects
Z,
on
nosteroidsandgibberellicacid:
Hirose
(3)
e,51
mutants
T,
:
Hashida
303
-
307.
ofasucrose
Y,Aoki
phosphate
N,etal.
synthase
is
genein
ofgene-disruption
shows
rice,OsSPS1,
Kanazawa
Plant
S,
Science,
theimportance
SanoS,
225:
Koshiba
102
of
-
sucrose
106.
synthesisinpollengermination.
enzymesin
T,sin
comparisonwith
cucumber
thoseduring
cotyledons
dark-induced
during
senescences.
natural
antioxidative
senescence:
Plantarum,109(2):211
-
216.
Physiologia
LiJ,
activity
WangZH.
ludlowii
of
.Emirates
the
2019.
flowers
Nutrients,
Journal
andseed
fatty
ofFood
oils
acid
and
inwild
composition
Agriculture,
populations
andantioxidant
31(
of
3)
Paeonia
:206
-
LiuX
213.
storage
S,Xiao
characteristics
YF,WangY,
of
et
Keteleeria
al.2020.
fortunei
Thein
var.
vitrogerminationand
RenR,
provide
antioxidant
LiZ
a
D,
reference
Zhang
for
LL,
cross
et
lasma,
cyclolepis
4:1
-
10.
pollen
suffruticosa
systems
impact
al.
Cell
the
2020.
Tissue
viability
Enzymaticandnonenzymatic
andOrgan
ofcryopreserved
Culture,2:
Paeonia
1
-
14.
Shekari
sucrose
A,Nazeri
pollen.
andtemperature
V,Shokrpour
onthe
M.
germination
nce
of
ofboricacid,
363
-
366.
InternationalJournalofFarmingandAllied
Leonurus
Sciences,
cardiaca
5(5)
L.
:
Sorkheh
temperature
K,AzimkhaniR,MehriN,et
Zafra
germinationand
and
tube
genotype
length.
on
Scientia
almond
al.
(
2018.
Prunus
Interactive
dulcisL.
effects
)pollen
of
dismutase
A,CastroAJ,fication
Horticulturae,
ofnovel
227:
superoxide
162
-
168.
PlantBiology,
isoenzymes
18:114.
intheolive(OleaeuropaeaL.)
(责任编辑 徐 红)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808834a252001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