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暖墨田
201O年第3期
第18卷
专题报告・影响力分析
栏目主持:书 彤
对法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数据
陈士琴丁翼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3)
【摘要]利用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7年的数据,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法学领域
论文引用图书的出版社的被引频次进行相关统计,概述国内外出版社在法学研究中的被引情况,评估中国内地
对法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论证各类出版社在法学领域的学术作用。
[关键词】 出版社学术影响文献计量法法学
[中图分类号]G2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0)03 0076.04
[Abstract】The authors use the data of2000--2007 in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do relevant statistics
on publishers which publishs the books that cited by thesis of the field of law through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
summariz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s cited in law,evaluate 1 00 domestic presses which are the most academic influence
to law,demonstrate the academic role of various types of publishiing house in the field of law.
[Key words】Publishing house Academic influence Bibliometrics Law
本文引用CSSCI2000—2007年数据,从总被引频
1 出版社的被引统计分析
次来考察被法学论文引用图书的出版社的学术影响, 1.1法学论文引用出版社概况
对中国大陆被法学论文引用图书的出版社进行评估,
我们采集和统计2000--2007年度CSSCI收录的
希望以此引起中国内地出版社对其学术影响的重视,
法学论文引用图书的出版社相关数据,通过对此8年
加强对学术著作的出版。
数据的整理,给出法学领域出版社被引的总体概况。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工作:
在法学领域论文中,其被引图书主要由1000多家出
针对出版社合并和改名情况,对变化了名称的出版社
版社出版,其中内地出版社有689家(含新中国成立
被引频次进行合并,如上海翻译出版社并入上海远东
前所引的出版社),中国港澳台地区有122家,国外
出版社,将这两家出版社的被引数据合并为一条。针
出版社有307家。
对两个出版社合作出版一本著作的情况,将其数据计
表1法学出版社概况
算到第一出版社的被引频次中,如对上海三联书店和
出版社 出版社 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 平均被引
所在地 数目 (%) 被引频次 (%) 频次
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著作,将其数据计算到上
海三联书店的被引频次中。将同一出版社不同出版地
中国内地 689 61.63 175179 91.64 254.25
我国港 122 10
区的条目进行合并,如London:OxfordUniversity Press
.
91 7092 3.7l 58.13
澳台地区
和Oxford:Oxford Universiyt Press。将多个外文拼写
国外 307 27.46 8894 4.65 28.97
形式和中文翻译的相同出版社合并,如将Harvand
总数 lll8 l00 191165 10O
UniversityPress和哈佛大学出版社的被引频次进行合
1.2出版社对法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分析
并。
在对2000---2007年度法学论文引用图书出版社进
胙者简介J 陈士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8级硕士生;丁翼,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7级硕士生
76
对法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The Most Academically Influential Domestic Publishing Houses in Law
行统计后,根据被引次数在100次以上的甄选标准选出
l7
18
19
20
中国方正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北京
北京
北京
济南
上海
2050
l73l
1702
1669
1503
135家出版社,其中中国内地出版社有103家,被引总
频次为164545,占国内外出版社总被引频次的86.07%;
我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12家,被引总频次为6230,占
国内外出版社总被引频次的3.26%;国外出版社20家,
总被引频次为5740,占国内外出版社总被引频次的3%。
2l
22
23
24
群众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北京
北京
l433
1372
1364
在入选的我国港澳台地区l2家出版社中,l1家是台湾
地区的,其中三民书局和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分别以被引
2780次和1426次占135家出版社的第16位和第25位。
通过分析发现,在被引的由台湾地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大部分是民法类图书,这表明,我国台湾地区的法
学研究特别是民法学研究对我国内地法学研究具有相当
重要的影响。在国外入选的2O家出版社中,日本的有
斐阁和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被引频次分别为826和
785,分别占135家出版社的第30位和第31位。通过
分析日本有斐阁的图书被引数据发现,被引用较多的是
刑法类图书。可以看出,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出版社
出版的学术著作为我国法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
源,对我国法学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大陆对法学最有学术
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将在下面具体分析中国大陆出版
社的情况。
表2法学论文引用较多的内地百家出版社
名次 出版社名称 出版地 被引频次
1 法律出版社 北京 31806
2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 25379
3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2339
4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8344
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6797
6 中国法制出版社 北京 6533
7 人民出版社 北京 5946
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 4689
9 三联书店 北京 4273
1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 3793
l1 中华书局 北京 3757
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3290
l3 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 3202
14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 3Ol1
15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 2473
l6 七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2256
25 吉林人民出版社 长春 1204
26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 974
27 知识产权出版社 北京 684
28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 678
29 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 655
30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 639
31 贵卅『人民出版社 贵阳 6l8
32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杭卅『 580
33 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都 577
34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 563
35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558
36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 550
37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 538
38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 481
39 中信出版社 北京 454
40 吉林大学出版社 长春 436
4l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北京 416
42 学林出版社 上海 405
43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 402
44 东方出版社 北京 375
45 湖南人民出版社 长沙 368
46 译林出版社 南京 355
47 新华出版社 北京 353
48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 349
49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 344
50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 331
51 科学出版社 北京 323
52 辽宁人民出版社 沈阳 3lO
53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 308
54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 285
55 知识出版社 北京 283
56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 279
5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278
58 文物出版社 北京 276
59 河南人民出版社 郑卅『 266
60 厦门大学出版社 厦门 252
6l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 248
62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 244
63 陕匿人民出版社 西安 240
64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 232
65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 227
77
暖暖田
201O年第3期第18卷
66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23 北京
67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21 上海
68 中央文献出版社 219 北京
69 上海书店出版社 217 上海
70 中山大学出版社 214 广州
71 重庆出版社 210 重庆
72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9 北京
73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 沈阳
74 经济管理出版社 186 北京
7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82 上海
76 中国工商出版社 176 北京
77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71 北京
77 经济日报出版社 l7l 北京
77 机械工业出版社 171 北京
77 河北人民出版社 l7l 石家庄
81 湖北人民出版社 l68 武汉
82 辽海出版社 l56 沈阳
83 甘肃人民出版社 152 兰州
84 时事出版社 149 北京
85 江西人民出版社 143 南昌
86 人民文学出版社 140 北京
8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39 哈尔滨
88 北京出版社 133 北京
89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32 甯尿
90 民族出版社 l30 北京
91 岳麓书社 129 长沙
92 云南人民出版社 125 昆明
93 中国人事出版社 124 北京
93 四川I大学出版社 124 成都
95 广西人民出版社 122 桂林
96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19 北京
97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l7 北京
98 广东人民出版社 114 广州
99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ll3 北京
100 海南出版社 l09 海口
从表2可以看出,所列100家出版社中,被引频
次10000次以上的有3家,被引频次在1000以上的有
25家,被引频次在500以上的有37家。其中法律出
版社位居第1位,其被引总频次远超排名第2的中国
政法大学出版社6427次,表明其在法学领域的权威地
位。它创办于1954年,主要出版法律法规、法学教
材、学术专著、法律实务、案例、法律词典、司法考
试读物等,作为法学领域的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法律
法规大量为法学论文引用。同时发现,其出版的学术
专著被引用的频次相对偏少。排位第2的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作为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
专业法律图书出版社机构,主要致力于法学理论著作
的出版,宗旨是为中国的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服务,
78
专题报告・影响力分析
栏目主持:书彤
出版的大量学术著作均被法学论文多次弓f用。作为国
家级老牌出版社的商务印书馆,被引总频次排位第3。
从表2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出版社的地区分布具有明
显的地域差异,其中55家出版社地处北京,约占55%;
其次是上海和南京,分别有l2和4家出版社入围;其
他地区的出版社入选偏少,这与地域经济、文化等有关。
将表2中100家出版社进行分类,分为综合性出
版社、综合性高校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教育出版社、
法学类出版社、地方和结构出版社与其他出版社七大
类。将政法类院校、检察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归
入法学类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属于综合性专业翻
译出版社,为了便于统计,将其归到综合性出版社。
将其他非法律类的专业出版社均归为其他出版社类别
中。
表3被引频次前百家内地出版社性质统计
序号 出版社性质 数目 总被引 所占比例 平均被引
频次 (%) 频次
l 法学类出版社 7 7O436 43.22 10062.29
2 综合性出版社 l9 35643 21.87 l875.95
3 综合性高校出 2
版社 1 27524 16.89 1310.67
4 人民出版社 2l l6050 9.78 764.29
5 其他出版社 24 l1366 6.98 473.58
6 地方和机构出 7 1743 1
版社
.
07 249 00
7 教育出版社 1 l98 O.12 198.O0
总计 l0O 162960 1OO 1629.6O
从表3可以看出,法学类出版社虽然数量相对较
少,但总被引频次占t00家出版社总被引频次的
43.22%,位列第一,其平均被引频次更是远远高于其
他几类出版社,达到10000次以上的惊人数字。这表
明作为法学领域的专业出版社,它对法学研究产生了
深远影响,占据着权威地位。综合性出版社和综合性
高校出版社的平均被引频次分别排第二位和第三位,
二者为法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另外通过分
析国内外综合性高校出版社对法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影
响,可以发现中国内地的综合性高校对学术的重视度
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对原创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的出
版工作 。人民出版社、地方和机构出版社、教育出
版社也都分别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具有学术价值的重要
图书。在这100家被引出版社中,其他出版社的数目
占据第一位,这是由于法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经济
学等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人文社科的各个领域均关注
对法学研究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The Most Academically Influential Domestic Publishing Houses in Law
对法律现象及法学的研究,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
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著作。
结合表2、表3和对相关被引图书的统计研究,我
们发现人民出版社的被引频次排位第七,主要是因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的由邓正来译的《法理学:法律哲
学与法律方法》被引次数达到900次,位于法学论文
引用图书次数排名的第二位;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由张
明楷著的《刑法学》被引510次,位于第六位。其他
出版的领袖著作类图书的被引频次高,其出版的《马
类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科学类、工具书类、古籍类和经
克思恩格斯全集》被引频次高达2742次,位于法学论
济类图书等也对法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大
文引用图书次数排名的第一位,说明马克思主义著作
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由蒋兆康译的《法律的经济分
对我国法学研究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综合性出版社
析》被引次数达389,位于法学论文引用图书次数排
和综合性高校出版社出版的一些国内外学术著作和历
名的前列。
史文献被引频次较高,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张雁琛
译的《论法的精神》一书被引用758次,位于法学论
注释
文引用图书次数排位第三;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
[1]贺圣遂.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的使命与追求[J].大学出
马克昌著的《犯罪通论》被引用326次。法学类出版
版,2008(1)
社主要出版法学领域的各种法律法规和专业著作,如
(收稿日期:2010—03—26)
(上接70页)
2009—06—16(A06)
注释
【16】刘铮.蓝海战略在图书出版中的运用[J]_成都大学学
[1][美】安德森著,乔江涛译.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
报,2008(5)
社,2006:4-6
【1 7]周亨友.报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界,2006(6)
[2]方颖芝.长尾理论开辟图书营销新模式[JJ.出版参考,
[18]石雷,陈露晓.图书营销整合的基础:内部整合[J].出
2008(1)
版参考,2008(10)
[3]王立萱.从幼儿图书网上团购看“长尾理论”在书业营
【19]姜华.整合营销传播与出版社营销创新[J].编辑之友,
销中的应用【J】_出版发行研究,2009(5)
2006(2)
王蒙.长尾图书的营销策略分析【 出版广角,2008(9)
【20]方志蓉,林澧波.市场是平的:畅销书 世界是平的》整
【5]贺子岳,吴梦妮.长尾理论给网络出版带来的启示[J].南
合营销传播案例分析【J】_中国出版:2007(5)
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1】尹章池,张慧.基于农家书屋与乡镇图书馆(室)合作
[6]俞渝,刘颖.长尾理论诠释当当成功3法则【N】坤国图
的“三农”出版物整合营销传播[J]_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
书商报,2008.01.23
学版),2008(5)
【7】颜春龙.从“丰饶经济学”到‘‘长尾理论’’:剖析Blurb自助
[22]刘锐.病毒营销在图书出版发行中的应用[J]_出版科
出版的成功之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学,2009(1)
[8]刘肖-网络自助出版模式研究:基于“长尾理论’’的分析
[23]李拓.病毒营销:图书网络营销的一个发展趋势[N].中
视角【J】_出版发行研究,2007(11)
国图书商报,2009—12—14
【9】刘再兴.传媒娱乐行业的长尾理论[N].中国图书商报,
[24]石雷,陈露晓.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论图书
2006.07.28(A04)
营销的整合意识[J].出版发行研究,2008(6)
【10】文心士.安德森回应“长尾理论五大误读”[J].成功营
d刘剑飞.协同营销:图书营销创新策略【J].出版科学,2009(1)
销,2007(5):63
【26】吴巨平.异业营销是把双刃剑IN].中国图书商报,
【11]谭俐莎.“蓝海战略’’下的中国报业实践[J].西南民族
2007.10.19(A06)
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6)
【27】尹杰.关系营销在图书市场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
【12]沈海洲.观点传播:纸媒体的蓝海战略[J].中国新闻出
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2)
版报,2007.06.27(008)
[28】张伟.图书市场中的关系营销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
【13]沈春宁.“蓝海战略’’与纸媒的数字化转型【J】.媒体观
2006(9)
察,2007(3)
【29】李桂福.“关系营销”的四个步骤[N】.中国图书商报,
[14]杨爽.从蓝海战略看信报转型[J】_时代人物,2008(7)
2007—06.01(A07)
[15]张俊峰.出版业重提蓝海战略[N】.中国图书商报,
(收稿日期:2010.03.10)
79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823202a182205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