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及其制品的临床应用

半夏及其制品的临床应用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

半夏及其制品的临床应用

半夏及其制品的临床应用转帖】

半夏,常用中药之一,味辛性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为适应临床上的需要,除生用外,尚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京半夏、半夏曲等。由于炮制过程和所加辅料成分的不同,因而,其作用各有侧重。

近几年来,笔者发现部分临床工作者,在使用半夏及其制品时,有所偏废和盲目滥用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有三:一为因半夏有毒,故有的医者常弃而不用,概以法半夏代之;二是亦有的医者在半夏及其制品的应用上,只求大同,不究其异;三因个别医者对半夏及其制品的药理作用与功效混而不清,因而在选用半夏及其制品上甚为茫然。

上述种种,是与“辨证施治、审证用药”的原则相违背的,长此下去,何谈继承与发展祖国医药学?因而应予纠正之。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将半夏及其制品的作用以及炮制过程作一简述,以利参考鉴别:

生半夏:功用与主治偏重于祛风、散瘀、消疖肿。炮制方法为将出土原药拣净,洗去泥沙,切片。

清半夏:功用与主治偏重清风痰、化饮、散胸痞、降逆止咳。炮制时将生半夏放缸内用清水浸泡10日左右,然后再用白矾水煮透无白心,以口尝微觉麻感为度。

姜半夏:功用与主治偏重于和胃止呕、祛寒痰、镇咳、蠲饮。炮制时将清半夏放入姜汁水中浸泡一日,然后再用姜汁炒、煮、蒸均可。

法半夏:该品系由石灰水浸制而成,故温燥之性较大,长于燥痰止咳、除湿浊等。炮制时将甘草煎汤与石灰水浸泡清半夏数日,至其心微呈黄色为度。

半夏曲:消食化滞、止咳化痰、苔腻呕恶。炮制时将清半夏研成细粉,加入1/4的面粉,搅和压制而成。

京半夏:其功用与主治大约与法半夏相同。因系商品性药品,故制作精良。其炮制过程待查。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来看,它们之间在功用上确有一定差异。因而医者在临证处方用药时,应区别使用。例如:小青龙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之半夏,应以清、姜半夏为好;二陈汤、温胆汤、小陷胸汤等方中之半夏则以法、京半夏为宜;保和丸等成方当选半夏曲为最佳……

广东中医学院1972年编著的《中医方药学》一书,认为“法半夏即姜半夏”。此说,笔者不敢苟同,认为有商榷的地方。法半夏与姜半夏因炮制所加辅料不同,而各得其名,辅料既不同,药的性能不会无异,药性既然有异,两者焉能混称。这是其一;其二药物经炮制后,之所以改变其性能,是因为辅料成分渗透到药物之中所致。法半夏炮制的主要辅料是石灰,姜半夏则是生姜。石灰乃火锻之物,其性大热大燥;而生姜则系草本植物之宿根,味辛性温,两者虽同属一性,但毕竟在程度上有很大差异,因而不能等同视之。据此,笔者认为,近年来一些处方上出现法半夏与姜半夏的混用,可能与上面之说有一定关系。

此外,半夏反复浸泡,会不会影响其有效成分?这个问题值得讨论。张寿颐说:“……于是浸之又浸,捣之又捣,药物本真,久已消反,其至重用白矾、罨之悠久,而辛开滑降之实,竟无丝毫留存,乃一变而为大燥之渣滓,……”张氏认为半夏的功能是“开宣滑降”,其开泄滑下的作用本身就能荡涤痰浊,并非唯其燥痰也。对此,余有同感。延滑,乃半夏之特点,延滑之中虽含有戟口之毒(即麻味),也许正是其有效成分。然而如今为了荡涤麻味,一味浸泡,其有效成分何存?值得研究。以杏仁一药为例,古方用该药要求去皮尖,然而通过现代药理检验,其宣肺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恰恰就在皮尖(苦杏仁甙)。至于对生半夏或姜制半夏的应用(注:此处所言姜制半夏,是指生半夏直接姜炙使用),在临床上是不乏其例的。有人曾对生、姜腌的半夏煎剂进行数年以至几十年、近数千病例的临床观察,并未发现有戟咽和失音的现象。此外,文献亦早有记载,如《和剂局方》青州白丸子方中的乌头、半夏全系生用。由此看来,生半夏或姜制半夏是可以直接入煎剂的,但必须久煎。

近些年来,部分药物的作用普遍减弱,究其原因,炮制与加工不当,不能说不是其中原因之一。当然,余并不是主张生半夏不经炮制就入药,而是要求缩短浸泡时间(最好不用矾水),重加姜汁煮炙,或许可以提高该药的疗效。

讨论:

1.半夏 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

生半夏有毒,多作外用,用辅料制或者经过中药配伍后,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

清半夏可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姜半夏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法半夏燥湿化痰,多用于中成药中 。

清半夏:每100kg半夏,用白矾20kg。

姜半夏:每100kg半夏,加生姜25kg,白矾12.5kg。

法半夏:每100kg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2.

刘志杰兄弟厉害,生半夏敢用到100克。我以前中教材的毒太深,一直圄于生半夏有毒的圈子。平时用生半夏都是小心翼翼,前不久自己胃胀用半夏泻心汤,下18克生半夏,浸泡15分钟,大火煮开,小火煮25分钟,入口一点不麻。亲自尝后就知道生半夏毒性并不大。

再一个,去年读李可书,第一次看到内服生半夏,都要求破开,开水淋洗7遍,我的方法是:生半夏捣碎即可。如开给病人,你要他淋洗7遍,病人可能说太麻烦,因此捣碎,加适量生姜同煮25~30分钟,绝对不会有毒。

刘志杰兄弟厉害,生半夏敢用到100克。我以前中教材的毒太深,一直圄于生半夏有毒的圈子。平时用生半夏都是小心翼翼,前不久自己胃胀用半夏泻心汤,下18克生半夏,浸泡15分钟,大火煮开,小火煮25分钟,入口一点不麻。亲自尝后就知道生半夏毒性并不大。

再一个,去年读李可书,第一次看到内服生半夏,都要求破开,开水淋洗7遍,我的方法是:生半夏捣碎即可。如开给病人,你要他淋洗7遍,病人可能说太麻烦,因此捣碎,加适量生姜同煮25~30分钟,绝对不会有毒。

2.

刘志杰兄弟厉害,生半夏敢用到100克。我以前中教材的毒太深,一直圄于生半夏有毒的圈子。平时用生半夏都是小心翼翼,前不久自己胃胀用半夏泻心汤,下18克生半夏,浸泡15分钟,大火煮开,小火煮25分钟,入口一点不麻。亲自尝后就知道生半夏毒性并不大。

3.三七先生的药方中除法半夏不宜使用以外,其余的都可以用。

不过,用生半夏时要注意点,虽然不是大毒,但在泡药汤剂中,还是不要用生半夏为好。

4.三七生方子以姜半夏为首选。

再一个,去年读李可书,第一次看到内服生半夏,都要求破开,开水淋洗7遍,我的方法是:生半夏捣碎即可。如开给病人,你要他淋洗7遍,病人可能说太麻烦,因此捣碎,加适量生姜同煮25~30分钟,绝对不会有毒。

5.

我常用生半夏,一般和等量的生姜同煎半小时即可,若无生姜同煎往往出现咽喉干痛或热痛,而且咽部难受感消失后多有清爽之感,最近自制了一些半硫丸,给几个便秘病人用(生半夏加硫磺),只有一人服后咽部略有不适,另一人出现腮部刺麻感,前者咽部有滤泡增生,后者腮部有小结,我想这些所谓的不良反应或许正是半夏开结的治疗作用吧,作为医生既不要被"毒性"吓倒,也要把治疗反应控制在病人可接受的范围.最好以身试药,实践出真知.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2426051a121680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