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

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

2023年7月11日发(作者:)

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调整说明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国家标准《学位设计说明书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对我校机械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进行了修订,新版规范调整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前置部分

1.设计说明书的封面具体格式见附件一;

二、主体部分

1.“单双面印刷”规定:全文无论页数多少,均需‘双面印刷’,但每一章均从右页即奇数页开始;

2.“一级标题”即“章的名称”,格式为“居左”;

3.全文奇偶页页眉不同,奇数页页眉为“一级标题名称”,偶数页页眉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4.主体部分的引文标注方式,为“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二选一,但全文必须统一。

示例1:引用单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

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3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36]状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

示例2:引用多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文献连续)

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6]

示例3:引用多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文献不连续)

裴伟[570,83]提出……

示例4:著者-出版年制(标注著者姓名和出版年)

结构分析的子结构法最早是为解决飞机结构这类大型和复杂结构的有限元分析问题而发展起来的(Przemienicki,1968),而后,被用于共同作用分析(Haddadin,1971),并且已经取得快速发展。

示例5:著者-出版年制(标注出版年)

Brodaway等(1986)报道在人工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抑制剂会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Johnson等(1993)报道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烟草中表达,可有效减少昆虫的危害。

三、参考文献;

1.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著录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详见《规范》);

2.对“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排版格式进行了规定: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应遵照GB/T7714-2005的规定执行。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列入“参考文献表”中。“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时,首先将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五部分,并采用“外文在前、中文在后”的原则,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同一作者再按出版年升序排列。

四、其它需注意的事项

1.“封面”、单面印刷;

2.“参考文献”也要右起(奇数页)开始;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机械工程系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暂行)

为规范我校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格式,根据国家标准《学位设计说明书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制定本撰写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和要求,以利于说明书的撰写、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和利用。

2 设计说明书的一般要求

3.1 设计说明书应在导师指导下,由作者独立完成,设计说明书内容应完整、准确。

3.2 设计说明书一般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学位设计说明书以中文撰写,并有详细的中、英文摘要,正题名必须包括中、英文。

3.3 设计说明书应采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3.4 设计说明书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在全文中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设计说明书中使用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注释。外文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的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词语全称。

3.5 设计说明书的插图、照片应完整清晰。

3.6 设计说明书应用A4标准纸(210mm×297mm),必须是打印件、印刷件或复印件。

3 学位设计说明书组成部分

4.1 一般要求

设计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5个组成部分

a)前置部分;

b)主体部分;

c)参考文献表;

d)附录;

e)结尾部分。

4.2 前置部分

4.2.1 封面

设计说明书封面应包括题名页的主要信息,如设计说明书题名、专业名称、作者、指导教师、提交时间等信息。

4.2.7 目次页

设计说明书应有目次页,目次页要求另页右页开始。

III 4.2.8 图和附表清单(非必要项,可根据设计说明书实际情况确定)

设计说明书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4.3 主体部分

设计说明书部分应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亦应另页右页开始。一般由序言(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

4.3.1 序言(绪论)

序言(绪论)应包括设计说明书的研究目的、流程和方法等。

4.3.2 正文

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内容涉及零件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等。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⑴ 章、节

正文根据需要划分为若干章、节,章、节划分为一二三级。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1 2.1 2.3.1

2 2.2 2.3.2

3 2.3 2.3.3

. . .

. . .

6 2.6 2.3.6

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2行。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

⑵ 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图较多时,可分章编号。图宜有图题,图题即图的名称,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且使用中、外文书写。

⑶ 表

表应具有“自明性”。

表应有编号。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表较多时,可分章编号;表宜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且使用中、外文书写。

表的编排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⑷ 公式

设计说明书中若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较多时,可分章编号。

较长的公式需要转行时,应尽可能在“=”处回行,或者在“+”、“-”、“×”、“÷”等记号处回行。公式中的分数线(横线),其长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分子和分母中较长的一方。

如在正文中书写分数,应尽量将其高度降低为一行。如将形式。

V

1写成122或21/2 ⑸ 引文标注

设计说明书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遵照GB/T7714-2005,可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但全文必须统一。

示例1:引用单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

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的控制[35];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36]状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

示例2:引用多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文献连续)

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6]

示例3:引用多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文献不连续)

裴伟[570,83]提出……

示例4:著者-出版年制

Brodaway等(1986)报道在人工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抑制剂会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Johnson等(1993)报道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烟草中表达,可有效减少昆虫的危害。

⑹ 注释

当设计说明书中的字、词或短语,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而又没有具有的文献来源时,用注释。注释应采用文中编号加“脚注”的方式编排,并且应控制设计说明书中的注释数量,不宜过多。

示例1:这是包含公民隐私权的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法渊源。我国是该宣言的主要起草国之一,也是最早批准该宣言的国家,当然庄严地承诺了这条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

…………

③ 中国为人权委员会的创始国。中国代表张彭春()出任第一届人权委员会主席,领导并参加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

③示例2:这包括如下事实:“未经本人同意,监听、录制或转播私人性质的谈话或秘密谈话;未经本人同意,拍摄、录制或转播个人在私人场所的形象。”

…………

④ 根据同条规定,上述行为可被处以1年监禁,并处以30万法郎罚金。

④4.3.3 结论

设计说明书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包括设计说明书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能导出一定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4.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应遵照GB/T7714-2005的规定执行。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列入参考文献表中。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时,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五部分,并采中“外文在前,中文在后”的原则排列,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同一作者再按出版年排列。

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可集中列入附录中,其标题为“书目”。

4.4.1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⑴ 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⑵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⑶ 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⑷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

⑸ 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⑹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4.4.2 著录格式示例

a)普通图书

[1]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

[2]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VII b)论文集、会议录

[1]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设计说明书集[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2] ROSENTHALL E 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1961[C].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3.

c)科技报告

[1] World Health 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Geneva:WHO,1970.

d)学位设计说明书

[1]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2] CALMS R 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

e)专利文献

[1] 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1993-04-14.

f)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1] 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设计说明书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g)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1] 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

[2] 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

h)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1]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i)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

[1]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

[2]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news/20011219/.

4.5 附录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设计说明书后:

——为了整篇设计说明书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编号、附录标题各占1行,置于附录条文之上居中位置。每一个附录通常应另起页,如果有多个较短的附录,也可接排。 5 设计说明书的排版及装订顺序

5.1 页面要求

设计说明书须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复印纸、无论页码多少一律用双面打印;设计说明书成品尺寸为:207×291mm(误差小于1 mm)。学位设计说明书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 mm;下边距为25 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

mm;装订线:10 mm;页眉:20 mm;页脚:17.5 mm。

5.2 页眉

学位设计说明书主体部分加页眉且页眉居中。左页(偶数页)页眉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右页(奇数页)页眉为一级标题名称。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下划线。

注:偶数页页眉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5.3 页脚(页码)

学位设计说明书的前置部分从中文摘要开始用罗马数字单独编连续码。

主体部分、参考文献表、附录和结尾部分采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

注:封面、封二、题名页、致谢及封底不编入页码。

5.4 字体与间距

设计说明书正文部分字体一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22磅。

5.5 学位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

1. 封面

2. 目录

3. 设计说明书主体部分

4. 参考文献

5. 附录(如有)

6 其它

6.1 设计说明书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1-2006《学位设计说明书编写规则》的有关规定书写。

注:电子版要求一律用Word 2010排版,并且必须把所有内容排在一个文档中,并以“专业名称+下划线+学生姓名+下划线+学号后四位+.Doc”命名,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_张振_);

IX 附件一: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模版

附件二:设计说明书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本设计说明书格式撰写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件:1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姓 名:

班 级:

专 业:

系 部:

指导教师:

机械工程系

年 月 日

XI 目 录

1 序言………………………………………………………………………………1

2 XXXXXXX…………………………………………………………………3

2.1 XXXXXXX………………………………………………………………3

一级标题:宋体小4号加粗,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21磅;

2.1.1 XXXX……………………………………………………………………………3

二级标题:与上级标题相比,向右缩进1个汉字位,宋体小4,行距固定值21磅;

2.1.2 XXXXXX……………………………………1……………………………………3

三级标题:与上级标题相比,向右缩进个汉字位,宋体小4,行距固定值21磅。

……………

2.2 XXXXXXX………………………………………………………………4

2.2.1 XXXX……………………………………………………………………………4

……………

……………

……………

……………

……………

……………

……………

参考文献…………………………………………………………………………83

附录…………………………………………………………………………85

附件1: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模版——正文

1 引言

1 引言

XXXXXXXXXXXXXXXX。

奇数页页眉为一级标题,宋体5号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一级标题:黑体3号,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行距固定值22磅;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

……………

……………

……………

……………

……………

1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

……………

……………

……………

偶数页页眉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宋体5号字;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附件1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模版——正文标题、图、表页

2 XXXXXXXX

2 XXXX

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级标题:黑体小3号,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一级标题:黑体3号,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2.1 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级标题:黑体4号,单倍行距,段前0.5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行,段后

0.5行。

2.1.1 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

……………

……………

……………

……………

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行距固定值22磅;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

2.1.2 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

……………

……………

……………

……………

3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2.2 XXXXXXXX

2.2.1 XXXXXXXX

表的标题置于表的上方。

中文表题:居中,宋体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行。

英文表题:Times New Roman,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段前0行,段后0.5行。

表中内容:居中,宋体小5号字,也可适当调小。

表格线:采用三线制,特殊情况下时可适当调整以表述清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配合比见表2-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表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Tab.2-1 Mix proportion of concrete

设计强度

水泥

C30 385

每m3混凝土用料量∕kg

细骨料

640

粗骨料

1184

196 0.51 1:1.67:3.10

水灰比∕(wc) 配合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见图2-1。

……………

……………

252φ82φ8@1030φ8@150φ8@10032φ141251550图2-1 试验梁的尺寸及配筋图

Fig.2-1 Section spacing and rebar reinforcement configu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图的标题置于图的下方。

中文图题:居中,宋体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行。

英文图题:Times New Roman,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段前0行,段后0.5行。

图内文字:居中,宋体小5号字,也可适当调小。

附件1: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模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肇元. 要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J]. 建筑结构,1997,29(1):63-66.

[2] 张立人主编.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曹双寅,邱洪兴,王恒华. 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顺序编码制

2001年.

标题:黑体小2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内容:宋体5号,行距固定值22磅,英文用Times New Roman,5号。

[4] 高作平,陈明样. 混凝土结构粘贴加固技术新进展[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5] 武同乐,徐岳. 公路旧桥加固效果综合评价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3):28-32.

……………

……………

……………

……………

……………

……………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Committee-440R-96, State-of-the-Art Report 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Reinforcement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Reapproved 2002). 1996,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Detroit,MI.

著者-出版年制

E., Davalos J. F.,Lesko J. J., Machida A., [2] Bakis C. E., Bank L. C., Brown V. L., Cosenza

Rizkalla S. H., Triantafillou T. C., Fiber-Reinforced Ploymer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内容:宋体5号,行距固定值22磅,英文用Times New Roman,5号。

参考文献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组织时,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五部分,并采用“外文在前,[3] 陈肇元. 要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J]. 建筑结构,1997,29(1):63-66.

中文在后”的原则排列,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按[4] 曹双寅,邱洪兴,王恒华.

汉语拼音字顺排列,同一作者再按出版年升序排列。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标题:黑体小2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State-of-the-Art Review[J]. 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2002, 6(2): p. 73-87.

2001年.

[5] 高作平,陈明样. 混凝土结构粘贴加固技术新进展[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6] 武同乐,徐岳. 公路旧桥加固效果综合评价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3):28-32.

[7] 张立人主编.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附件2:

设计说明书写作中“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

学位设计说明书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设计说明书,常涉及到大量的量和单位,过去很多设计说明书中,出现了量和单位标准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并根据最新对于“量和单位”相关的标准规定,将量和单位的规范表达做如下具体说明:

1 量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

1.1量的符号

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都规定了专门的符号,即量的符号。部分量的名称及其符号如表Ⅰ所示。

1.2 量符号的使用规则

(1)要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量符号

正确理解各个量的概念是准确使用量符号的基础,否则,就可能会混淆不同量之间的区别,进而就会使用错误的量符号和错误的单位。

(2)要恰当选用同一量的量符号

如果一个量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而未加区别时,则它们都是处于同等的地位,可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符号使用。当量的主符号与其他量的符号发生冲突或按习惯需要使用时,可使用备用符号。

(3)要正确使用量符号的下标

当不同的量使用同一字母作量符号,或同一个量有不同的使用特点,或有不同的量值要表示时,为了相互区别,需要使用主符号附加下标的形式(必要时可使用上标)作为量符号。

(4)要严格区分量符号(包括上、下标)的大小写、正斜体、字体和字符种类。

(5)矩阵、矢量和张量的主符号一律用单个黑体、斜体字母表示。

(6)对于由两个字母构成的量符号,为避免误解为两个量相乘,当其在公式中出现时,相乘的量之间一定要加中圆点“ · ”或空出1/4个汉字的位置。

1.3 下标的使用规则

(1)数字、数学符号和记号、连续或相关字母、量符号、单位符号、来源于人名的缩写、关键英文词的首字母或缩写等均可作下标。

(2)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作下标时,一律用斜体表示,其他则用正体表示。

(3)用英文缩写作下标时,来源于人名的缩写为大写字符,其他缩写一般为 小写字符。

(4)国际性规定的下标要优先使用。

(5)可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两种不同写法,或在量的符号上方加某些记号来表示下标不足以表示不同量之间区别的情况时量的符号。

(6)当一个量的符号中出现两个以下标或下标所代表的符号比较复杂时,可把这些下标符号加在“( )”中置于量符号之后。

(7)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复合下标(这里是指下标的下标)。

(8)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上标。

2 单位的有关概念及使用规则

在国家标准中为每个量专门给出了单位,这些单位均为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法定单位是“量和单位”标准化的重要方面。一些量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如附表Ⅰ所示。

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组成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加选16个非SI单位构成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6个部分:

SI基本单位(7个),见国家标准第4页。

SI辅助单位(2个)及SI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19个),见国家标准第5页。

我国选定的非SI单位(16个),见国家标准第9页。

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单位。

由SI词头(20个)与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单位,SI词头见国家标准第6页。

2.2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1)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表达量值时,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2)单位前的数值不得拆开。如10.55 m不能写成10m55,也不能写成10米55。

(3)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都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如表示35摄氏度,不得写成摄氏35度或35度,也不得写成35°C,而只能写成35 ℃。

(4)单位符号中不得加任何额外标记。如表示10焦尔,应为10 J,而不能为10 J.;表示5千克,应为5 kg,而不能为5 kgs;表示实验值200 N,不能为200 Nexp,而应为Fexp=200 N。

(5)可用汉字形式的计数单位与国际单位构成组合单位。如m2/人、N/根。

(6)为避免单位前的数值过大或过小,可以使用词头(SI词头)加在单位之前构成倍数单位(包括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但使用词头构成单位时,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

1 000的范围内。如20 180 000 Pa或20 180 kPa应写成20.18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MPa;面积20 000 000 m2应写成20 km2。

(7)我国习惯用的数词如万(104)、亿(108)等不是词头,但可与单位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20亿kW·h、100万km。

(8)应使用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不要使用其原来的组合单位。如“压力”、“弹性模量”的单位为Pa,而不要再用N/m2;“[直流]功率”的单位为W,而不宜用V·A。

3 设计说明书写作中“量和单位”具体标准规定

B.1 GB 1434-48

B.2 GB 3100-93

B.3 GB 3101-93

B.4 GB 3102.1-93

B.5 GB 3102.2-93

B.6 GB 3102.3-93

B.7 GB 3102.4-93

B.8 GB 3102.5-93

B.9 GB 3102.6.93

B.10GB 3102.7-93

B.11GB 3102.8-93

B.12GB 3102.9-93

物理量符号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力学的量和单位

热学的量和单位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声学的量和单位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特征数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B.13GB 3102.10-93

B.14GB 3102.11-93

B.15GB 3102.12.93

B.16GB 3102.13-93

表Ⅰ 部分量的名称、符号及其单位名称、符号

量的名称

时间,时间间隔,持续时间

表面张力

量的符号

t

F

γ,σ

单位名称

牛[顿]

牛[顿]每米

单位符号

s

N

N/m

压力

渗透压力

力矩

弹性模量

质量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

质量定容热容,比定容热容

热力学温度

摄氏温度

传热系数

热绝缘系数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

电位差,(电势差),电压

p

П

M

W,(A)

E

cp

cV

T,(Θ)

帕[斯卡]

帕[斯卡]

牛[顿]米

焦[尔]

帕[斯卡]

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开[尔文]

摄氏度

瓦[特]每平方米开[尔文]

平方米开[尔文]每瓦[特]

二次方米每秒

帕[斯卡]秒

伏[特]

瓦[特]每球面度平方米

弧度

球面度

Pa

Pa

N·m

J

Pa

J/(kg·K)

J/(kg·K)

K

W/(m2·K)

m2·K/W

m2/s

Pa·s

V

W/(sr·m2)

rad

sr

1

t,θ

K,(k)

W

ν

η,(μ)

U,(V)

L,Le

α,β等

Ω

η

辐[射]亮度,辐射度

[平面]角

立体角

效率

注: ①表中“,”前后的两个量名称同义;“( )”中的量名称虽与前面的量名称同义,但不优先使用。

②表中仅去掉方括号时的量名称为全称,去掉方括号连同其中的字时为简称。

③“( )”中的量的符号为备用符号。

④表中“单位名称”一栏中,去掉方括号时的名称为全称,去掉方括号连同其中的字时为简称,二者意义相同。

⑤表中“单位符号”一栏中,没有列出一些量的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非SI单位。

⑥引自《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 梁福军、梅仲勤的文章。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9050166a20019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