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运火车票看价格管制与市场需求

从春运火车票看价格管制与市场需求

2023年7月6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从春运火车票看价格管制与市场需求

作者:周芷涵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04期

鉴于春运期间火车票销售的整体效率由定价、炒票、销售三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将其人为割裂进行分析显然是不全面的。所以,笔者试图系统地研究定价、炒票、销售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对社会效率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炒票现象的设想和建议。并针对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这一突出矛盾,从几大视角并结合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市场机制的引入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铁路部门重新界定其行为边界。

价格是经过自由交易所形成的价格,称为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价格并不是价格唯一的决定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因素决定着价格,如:政府管制、暴力、欺骗等。其中,政府管制是一种主要的价格决定方式。

一、春运火车票供求情况分析

在春运期间,对国营企业——铁路来说客运不单是经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必须不惜经济代价完成的社会任务。从这几年看,铁路运输每年春运期间都处于饱和状态,甚至超饱和状态。供给已经增加到极限,基本无弹性可言,即春运期间铁路客运供给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这时供给量虽然要比平时高很多,但已无增加的可能。

二、春运火车票的炒卖问题

有学者认为,炒票行为源自车票定价过低所造成的车票供不应求。但“五一”、“国庆”这些长假时的火车票也很紧张,却较少有人在这时炒票,加价幅度也相对小很多。这是因为产生炒票行为的另一关键因素是需求弹性。长假时的火车票需求主要来自旅游需要。旅游属于奢侈品,需求弹性大,旅客可承受的加价幅度小。而春运时的火车票对很多人而言是必需品,需求几无弹性可言,旅客能够承受很大幅度的加价。可见,贩票子的利润空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需求弹性决定的。

车票加价,将旅客消费者剩余全部转换为自己的收入。经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黄牛们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采取完全差别价格的方式售票,这是因为一个城市不可能只有一个票贩子,票贩子集团之间也存在市场竞争。如果票贩子的定价过高,旅客就会去别的票贩子手中购票。实际上,票贩子是以第二差别价格的方式来销售火车票的,且车票加价随开车时间的接近而逐步减少。

三、从春运火车票价格看管制价格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607255a15465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