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春运火车票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春运火车票

2023年7月6日发(作者:)

回家的诱惑之经济学原理解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春运火车票

每到年末,春运都会成为热门话题,类似“问君能有几多愁,别人有票我没有。”“少壮不努力,老大买车票。”“春运的最大悲哀是车票不在,而火车仍在。”等等,各种戏谑充斥于大街小巷,一场被戏称为人类第九大奇迹的春运大戏总会在一年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如期上演。其中由于火车票价相对便宜,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铁路长期以来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春运大戏中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而每个的春节序曲,就在这样的节奏中一年又一年地不断重复,回家,也成为永恒不变的诱惑。娱乐嬉笑之余,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一张小小的火车票的背后还隐藏着复杂但又非常有趣的经济学现象,例如极具中国特色的火车票供求状况、如小强般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黄牛党、被一部分奉为神器的抢票软件以及具有戏剧性的退费制度等等。

一、春运火车票供求情况分析

供给方面,这几年来铁路运输在每年春运期间几乎都处于饱和状态,火车票的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基本无弹性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均衡完全是由需求曲线决定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期间中国人有回家团圆的传统习俗,

另一方面是因为替代品价格也在同步上升,且替代品价格升幅较高。

对于需求方面,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老百姓有大年三十团圆吃年夜饭的传统习俗。成千上万的游子都会集中在春节前几天返家与家人团聚,又要在春节后几天返回原地。他们风尘仆仆,不辞辛苦回到远方的家中,为的肯定不是占铁道部一点便宜,而是要享受难得而短暂的团圆,这种需求对于价格来说是没有弹性的,哪怕是火车票价格上涨一倍,在破口大骂几句之后之后,还是会乖乖买票坐车回家。

再看看供给,长期来看,供给也有一定的增长,中国近年来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特别是高铁里程增加,对于缓解运力缺口发挥了作用,但这种增长相对缓慢,还是无法跟上快速增长的运力需求,相对强劲增长的需求而言是比较微小的,“多乎哉,不多也!”可谓杯水车薪。目前,火车票价格远远不能覆盖运输成本,火车客运实际上扮演着准公共品的角色,如果把铁路部门看作是理性经济人,则其开展客运服务是得不偿失的。另外,春运具有短期需求爆发式增长的特点,从社会整体效率出发,仅仅为了满足这部分需求而大幅度增加供给,必然会因为资源闲置而造成浪费。

1

春节期间大量的人群流动给交通运输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铁路部门虽超负荷运行,国家铁路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但依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运力缺口是供求矛盾,解决供求矛盾无非是增加供给和减少需求两种办法,遗憾的是,在当下中国,火车供求矛盾无法用经典的供求曲线来解决。

二、应势而生的种种:黄牛、实名制和抢票软件

在实名制实施之前,火车票发售方式为个人购买,不需要提供相关身份证明,一人可购买多张车票。在这种外部制度下黄牛大量滋生,随后火车票实名制从重庆、广州扩展至全国,确实使倒卖车票的黄牛大为减少。之后随着网络购票的推行,大量抢票软件顺势而生,一度成为春运最有争议的话题。从黄牛遍地到实名制推行,又到抢票软件的插队,可见,在每个阶段,购买火车票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

(一)黄牛党们的精彩世界。黄牛是产品价格过低或者需求过盛的情形下的产物。黄牛党的存在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人对于票价的市场化要求,那些愿意支付额外溢价的人们可以通过黄牛党支付更高的票价来获得车票。大量黄牛的滋生,他们在春运期间大肆抢购车票,并且以高价倒卖,人们考虑排队的时间成本以及排队购票可能买不到票的风险,很多人会从黄牛手中买票。很多学者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他们认为,黄牛是一种倒卖票证和稀缺资源而获利的中介行为和投机行为,黄牛们利用各种途径占有一些资源,然后高价转卖给急需的人获利。但是,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是经济学的至理名言。现实生活中,某些群体不惜高价求购某些资源,说明这些群体需求的旺盛和迫切,这些旺盛的需求,就是黄牛生存的空间。黄牛党是生活中常见的群体,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通过自身的手段影响着经济生活,涉足利益分配,不仅仅在购买火车票方面,还广泛涉足体育、医疗、演出、商场促销和旅游景点各方面。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学方面,是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产物。

(二)实名制千呼万唤始出来。2011年,铁道部发出通知,自2012年l月1日起,火车票实名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车票实名制后,旅客进站乘车须同时持车票和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票、证、人”一致,方可进站、乘车。进站时,铁路客运和公安人员将对旅客、所持车票和票面所载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行查验。列车上验票时,列车乘务员将同时核对旅客、其所持车票及票面所裁的有效身证件原件。此举旨在增强售票的2

公平性,有利于打击黄牛炒票。社会的反响是好的,也是热烈的,虽然不乏有对实施环节的担忧,但总体而言,是兴奋的。有人开始欢呼实名制是对黄牛的沉重打击,欢呼黄牛末日的到来。但是随着火车票实名新政的推出,各地不少购票者在铁路部门指定的订票网站注册时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已经被注册过了,导致无法正常订票。与此同时,出租身份证以及制作假身份证买火车票的消息也时有耳闻,没有悬念,这些都是黄牛党的好戏。但与以往相比,实名制的实施,确实大幅度减少了炒票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平和效率,国家还必须不断进行改进,不论是在制度上、管理上还是技术上。

(三)抢票软件的空降。随着火车票互联网购买的普及,抢票软件应势而生,一些用软件抢到票的网友将之称为“神器”,也有一些网友称抢票软件是“流氓插件”,对不用抢票软件的购票者或在窗口排队买票的农民工来说,抢票软件意味着不公正,是一种技术压迫。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其实抢票软件就是一种“插队”行为;通过软件反复抢占位置打破排队时间顺序,从而增加抢到票的几率,是在“一票难求”状态下很多人的出于私利的一种现实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购买者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时间成本都是同样的,每个人都不能有超越他人的特权。抢票软件从本质上违反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队的原则,插队行为会破坏购票秩序,而无序的世界是无法维持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另外,抢票软件也符合经济学里的“囚徒困境”理论,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第一,自己不用抢票软件,他人也不用,秩序就会得到保障,每个人都得益;第二,自己用抢票软件,他人不用,显然自己是受益者;第三,他人用抢票软件,自己不用,当然自己要吃亏;第四,当他人用抢票软件,自己也用,尽管抢票可能变得困难,也还是有机会弥补损失。权衡下来,使用抢票软件是每个购票者的理性选择。这种分析是一次性博弈,局限于每个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分布,理性人会把破坏排队规则作为自己的现实选择。现实中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但当一些人用抢票软件更容易抢得票,就会引起许多人跟风。这种学习效应使抢票软件迅速传播,从而导致订票网站遭受不必要的压力,降低购票效率。其实,这跟“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非常相似,当整个秩序破坏了,所有人都会成为这种理性选择的牺牲品。

三、2014春运火车票高额退票新规

自2013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实行所谓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开车前 48

小时以上退票的,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退票3

的,收取票价 10%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内退票的,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但是到了今年的春运,火车票退票费又涨了!

2014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对因旅客原因办理车票改签,且改签后车票乘车日期在2014年1月16日至2月24日期间的,退票时按票面票价的20%核收退票费。铁路部门对春节期间退票费涨价的解释是为了减少往年春运一部分旅客担心买不到车票而见票就买、重复购票的情况。对此,有些网民表示认可,认为此举可以提高票贩子的违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倒票者的违法冲动,试图采取“先囤票再退票”方式的旅客或将减少,票源浪费现象也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有些网民对此表示反对,认为20%的退票费不合理,应该严格执行既定的梯次退票规定,不能随意改变。

众所周知,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之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运。别了行政化的铁道部,迎来市场化的铁总,终于破冰的铁路政企分开,能不能给今年春运带来某些改变,这是公众最为期待的。如今,在春运期间,规定要一律收取20%的退票费,是不是有着“变相涨价”的嫌疑呢?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在供远远小于求的卖方市场上,退票并不会造成真正的浪费,退座位票既不会让座位空置,退卧铺票也可以在车上再度卖出。换言之,退票对于铁总并没有直接的经济损失,额外收取高额退票费没有道理。

为了合理利用铁路运力,不让资源闲置,要说退票不付出任何代价也有违经济理性的。关键是付出多少代价,在付出代价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铁路是低收入阶层的主要出行工具,在这个大转型大迁徙的时代,铁路对普通民众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其实,我倒是认为13年9月份出台的梯度退费制相对来说比较令人接受的。每张车票是一份契约,不按计划出行,属于乘客违约,根据对出售和购买火车票的影响程度而收取相应程度的带惩罚性的钱还是可取的。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本身就是为了鼓励人们尽早将不要的票退掉,以方便铁路系统再次出售;那么,在春运时一律收取20%退票费,岂不是要自我否定实行梯次退票方案的必要?对于这次不加区分退票时间一律收取最高退票费,真的能使宝贵的运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吗?

四、对春运火车票是否应该提价的深思

有学者提出:火车票票价问题实际上是有限的火车运力如何在人群中分配的问题。其认为在事实上,对供不应求这个基本矛盾,火车票的分配是不存在完美的解决方案的,因为无论怎么解决,最后都会有N个人不能坐火车回家。

4

面对我国春运期间火车票供不应求的情况,最经典的解决方案就是提价。物以稀为贵,火车票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少,所以火车票就贵,这看似是一个非常通俗的道理,想必那些主张火车票提价的大多都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持,从而想要将火车拉入市场,交予市场进行调价。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火车票涨价会有一定的分配后果,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都适合引入完全的市场机制。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在整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中国贫富差距拉大随着城市化的加深,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国社会人群的财富由于历史或是分配的原因是非常不一致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我们很轻松地提出通过价格手段提高火车票价的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这被挤出的这部分人不会是一个随机的群体,往往就是那些弱势群体被挡在门外。春运火车票由于其时间的意义上的特殊性,与家里的自来水和电不一样,水电价的提升会使大多数人节约用水用电,从而达到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效果,但火车票涨价可能就硬生生挤出位于底层的拿部分人,这便会加剧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显然,这不能是我们想要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因此,反对火车票提价的人也是有理由的,他们大都基于火车是准公共物品而具有的公共性而考虑,更多关注的是公平和服务。

归根结底,有关春运火车票是否该提价的辩论不只是一个价格问题的辩论,更是一个分配问题的辩论。不同的人看问题的方面不一样,不论是对纯公共物品或是准公共物品基于科学、效率、理性和艺术的工艺性考虑,还是出于民主、公平、责任和服务性的公共性考虑,都不是可以轻易置之不理的。

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688607093a15464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