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航空母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automatic)

航空母舰往往被视为一个国家的海军实力的重要体现。而且拥有航母的只有美国、俄

罗斯、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巴西、泰国共9个国家!我国的瓦良格已于

前不久下水。但有了航母就一定会拥有强大的海军吗?

航空母舰简单说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

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以舰载作战飞机为主要武器,并整合通讯、情报、作战

信息、反潜反导装置及后勤保障为一体的大型海上战斗机移动基地平台。众所周知,航空

母舰是现代海军当中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各国海战中最重要的法宝之一。

下面我将介绍前苏联的的航母之路,进而提醒我国的航母事业的发展。

航空母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英国率先使用的武器。一战后,美国、日本、德国还有

英国都有自己的航母。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苏联非常想要一艘航空母舰。所以在一战后作

为战胜国的苏联准备偷偷的研究德国一艘报废的航母。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前苏联就致力于建造大型航母的计划。并在1938年把它列入苏联的五年计划,还一度从

美国购买航空母舰,只是二战的突然爆发,让前苏联暂时中止了航母的计划。1945年4

月25日,德军战败,为了不让齐柏林伯爵航空母舰落入苏联之手,纳粹将其凿沉在什切

青港口附近的港口附近的浅水里,但是,很容易的就被攻入波兰港口的苏联红军返发现了,

苏联因为能从德军缴获这样一个大家伙感到很高兴。聪明的苏联人决定不在埋头苦干,而

是准备拆开这个“大家伙”研究,但不久之后齐柏林伯爵号却神秘的消失了。为什么这样

个大家伙就会神秘消失了呢?此后的五十年里,齐柏林伯爵号销声匿迹。流传这两种说法:

一、苏联在拖回齐柏林伯爵号的途中遭遇暴雨,最终导致沉没;二、苏联为检验航母承受

的破坏的最大限度,对其进行狂轰乱炸,最终也是沉于大海。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以断

定苏联并没能从齐柏林伯爵号获得有价值的经验。二战之后,苏联拥有大量的战机,但由

于没有航母,只能以陆地为基地,并不能 飞越重洋。苏联的航母的建造迫在眉睫。

库兹涅佐夫(前苏联海军总司令,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认识到了航母对一个国家的

重要性,所以他向固执的斯大林提出要大力发展苏联航母事业。在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

上库兹涅佐夫再次提出建造后面的报告,斯大林因为当时更看重巡洋舰的发展,对库兹涅

佐夫的报告一再拒绝。因为库兹涅佐夫的坚持,斯大林最终同意。但是不久随着斯大林的

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库兹涅佐夫的报告再次被搁浅,库兹涅佐夫不断地接二连三的报告

把赫鲁晓夫惹的不高兴,库兹涅佐夫降职不就面临着的退役的悲剧。直到他死后的14年

才被授予海军元帅的称号。赫鲁晓夫之所以这么反对航空母舰,是因为看到当时二战中美

国的原子弹投于日本造成的巨大破坏后,心动不已。认为航空母舰在原子弹面前如同纸老

虎一般不堪一击(事实不然大型的航母可以承受原子弹的轰击),建航母就像是建一个“浮

动棺材”。及库兹涅佐夫之后担任前苏联海军总司令的戈尔什科夫,刚开始也是反对建造航

母的,但是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对航母给予很高的关注。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把苏联海军

有一支近海防御力量,逐渐发展成为能够执行各种作战任务的导弹核海军。因为赫鲁晓夫

的固执航母计划一直被搁置。戈尔什科夫一直等待一个机会——向赫鲁晓夫再次提出造航

母的报告。机会很快就来了。1962年苏联在古巴安装了大量的苏联的导弹,给美国等西方

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军事威胁,美国出动了庞大的航母舰队将苏联赶回了自己国家。苏联领

导人认识到航母的重要性。决定要造自己的航空母舰。1964年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莫

斯科级航母,莫斯科号(反潜巡洋舰)建成。航母的前半部分有像巡洋舰一样的火箭导弹

火炮等武器,后半部分是81米的飞行甲板和小型机库。在西方人眼中莫斯科号只是介于

航母与巡洋舰之间的一种过渡舰艇。所以前苏联又着手组准备第二代航母——基辅级航母

(基辅号)在1975年正式服役,使用常规动力,后陆续建造三艘基辅级航母,同样这些

航母都具有巡洋舰的特点。第三代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是前苏联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1963年建成,不久之后为苏联作出巨大贡献的尤其在航母事业上的戈尔什科夫去世。1988

年11月25 日核动力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核动力航空母舰简称核航母,是以核反应堆

为动力装置的航母。依靠核航母,一个国家在远离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情况下对

别国实施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1961年11月,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在美国

正式服役。装备核动力的航母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航行10年。而且它可以高速地驶往

世界任何一个海域。美国在“企业”的核航母基础上又发展了“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现在拥有核航母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法国,苏联的库兹涅佐夫号如果得已建成,就可以赶上

美国的“尼米兹”号,但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这个屹立69年的大国解体。之后库

兹涅佐夫号不得不停工。与此同时的乌里扬若夫斯号只建成30%,俄罗斯也没有足够经费

也被迫放弃。自此前苏联的航母之路结束。

在航母之路上,我国一直走得很慢,但是2011年7月官方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

了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将被改装为中国第一艘航母。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长304.5米,满载排水量67500吨。采用斜角飞行甲板,舰首

建有起翘14度的滑跃甲板,飞机可以直接滑跃起飞。正式搭载歼-15舰载战斗机和卡-31

预警直升机卡-27反潜直升机 主尺寸:舰长306米(全长)、281米(水线)、舰宽73米、

吃水10米下面我讲一下中国发展航母的利与弊

航母代表了一个战争时代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以交战国现有技术为基础的。当世界

各国战争技术已发生变化时,对航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技术是一个体系,是一物降一物式的。若技术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革,其它部

分也就需要变革。

在战争中,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相对的,也是暂时的。

从长远看,未来战争将具有隐蔽、突然、精确、毁灭等特点。而航母由于体积大,就

不具备隐蔽的特点,就容易成为现代高科技打击的牺牲品。所以,航母作为一种武器形式,

也是一种过渡形式。

中国建造航母利少弊多。一是将耗费较多资源。二是建成后护卫成本高,容易成为别

人打击的目标。

从长远看,中国应发展远程精确导弹、激光武器、高性能潜艇等。这里,发展武器,

首先,要满足高隐蔽性;其次,要满足打击的突然性;再次,要满足打击的精确性;第四,

要满足打击的毁灭性。

航母战斗群另外,中国建航母,还不如大力发展有关战争的软件技术。如果说过去的

战争主要是以硬件为基础,那么,未来战争就将主要以软件为基础,所以,未来战争也是

一种软战争,或是一种无形战争。从长远看,中国发展战争技术应注重软技术的开发,应

立足于打无形战争的思路。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中国应建立高效率的应急体制、高效率的人才开发制度、

高效率的技术开发制度。

从某种意义看,虽然在短期内,是硬实力决定软实力,但从长远看,还是软实力决定

硬实力。

反面的看法,航母作为一种远程饱和攻击手段,可以实施有限的局部饱和攻击,尤其

是当10万吨级航母携带3000架无人机的状态下,相对于核武器而言,实际威慑力更为强

大,过去说打航母,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水平下的假设,新技术条件下,对于新内

涵的航母而言,中国需要不需要航母,以及关于航母的“中国建造航母利少弊多。一是将

耗费较多资源。二是建成后护卫成本高,容易成为别人打击的目标”现在下定论还为之过

早。

2012年3月8日上午,海军代表确认,目前试航非常顺利,歼击机试验也在计划之

中,今年有计划让航母入役。航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中国拥有自己的国产航母还需

要很长时间来适应。中国航母现在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航母何时入役,只能说长城不

是一天建成的,欲速则不达。望我国海军力量能屹立与世界东方,同时也祝愿世界和平。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303526a259719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