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xray rx8)
第35卷第6期
2 O O 8年l1月
酿 酒
V0l35.№.6
N0v..20O8
LIQU0R MAKING
文章编号:1002—8l10(2oo8)06一Oo91一o3
全天然黑莓果酒加工工艺的研究
王毓宁,李鹏霞,胡花丽,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南京
炜
21o014)
摘要:以黑莓为原料,经复合酵母进行单桶发酵,发酵过程中不需添加so ,而根据菌种强势生长的原理及控制发
酵条件来抑制杂茵繁殖,生成具有黑莓果香和酒的醇香的全天然干红黑莓酒。研究了复合菌种比例、原料处理方式、
初始糖度、发酵温度、接种量、下胶用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确定了黑莓果酒的最佳加工工艺。
关键词:黑莓;全天然;果酒发酵;工艺条件
中图分类号:Ts262.7;Ts262.4 文献标识码:B
Study 0n Pr0cessing TechIlique 0f FuIIy NaturaI BIackberry
Fermented Wine
WANG Yu—ning,U Peng—xia,HU Hua—li,WANG Wei
(In8tit1】te 0f Fa珊Pmduct Pmcessing,Jian u Academy 0f A 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China)
Abstract:Choosing blackberry as main material witll the sin e ban-el femlented 0f comp0site yeast, during fern1entation,the
con ination 0f other micr0organism was inhihited based on tlle t}le0ry 0f gmwt}l fast f0r pred0minant smlins and the contml 0f
fementative conditi0ns,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add S02 in medium.Fully natural dry red blackberry wine with fruity and
mell0w nav0r wa8 pmduced by ideal technique.The叩timal pmcessing technique 0f b1ackberry wine are deterrnined afIer we
study on t}Iese fact0rs:pmp0mon 0f composite yeast、di rent ways 0f tre tment t0 material、initial sugar content、femlentation
temperature、in0cu1ati0n quantity and clarifier quantity,which have e矗 ct8 on pmduction quantity.
Key wOrds:blackberry;fuⅡy natural;fⅢit_ wine Hnentation;technique condition
黑莓 lackberry)原产北美,为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sp)多
果能加工处理,同时还要有较先进的深加工技术。本研究以黑
年生木本植物,果实为浆果,柔嫩多汁,色泽宜人,风味独特,
莓果营养非常丰富,含可溶性固形物8.3%,总酸1-3%,每
1o0g鲜果中含vc9.3mg,ve3.1mg,氨基酸829mg以及多种矿
莓果为原料,在一般果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黑莓原料特
征,我们对黑莓原浆发酵酒的相关工艺,特别是对酿造过程不
添加s0:及单桶发酵技术、工艺进行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
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保证了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色素
和防腐剂,加工酿造出来的黑莓酒,其酒味甘醇、品质佳、色泽
红润,是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纯天然果酒饮品,具有巨大的
市场潜力,同时也为果农找到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可大力推动
黑莓产业的发展,为黑莓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1材料与方法
质元素。黑莓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具有调节代谢机能、延缓衰
老、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特别是有降低血液中胆固
醇含量、防治心脏疾病和抗癌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的功
效,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有“黄金水果”之称ll, 。
黑莓的浆果皮薄多汁,采摘时容易碰破果皮发生霉烂,黑
莓鲜果常温保存一般达不到24h,极不耐贮运、贮藏,因此,在
大面积种植黑莓的地区,必须建有加工厂,保证当天采摘的鲜
收稿日期:2008—1O一27
1.1材料
1.1.1菌种:N KJ、NK2、N 三种酵母进行复合,本研究所从国
作者简介:王毓宁(1979一),男,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果蔬保鲜
与加工、植物有效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TeI:(O2s)843924O9
内外优良果酒酵母中筛选确定。
1.1.2原料:黑莓,购于江苏省白马镇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
・
91 ・
第六期
品种“切斯特”、“赫尔”;白砂糖,一级。
西良 酒
的国标GB/Tl5038—94进行;
20O8
1.1_3 主要试剂:0.1N Na0H,0.1%酚酞,斐林试剂。
1_2仪器与设备
卫生指标:符合国标GB2758—81的规定。
2结果与分析
uvl102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蒸馏装置,滴定装
2.1复合酵母各菌种的比例确定
置,酒精度计,破碎机,多功能榨汁机,过滤机,发酵罐,陈酿
罐,洒泵,杀菌设备等。
1.3全天然黑莓果酒加工工艺流程
白砂糖等复合酵母 皮渣白砂糖等
T i t
黑莓一洗涤一烫漂_+破碎+调整成份一发酵一倒灌一分离一+调配一下胶
实验中选用的3种酵母都有较强的耐酒精、耐酸.眭能力。
因此主要考虑3种酵母经不同的比例复合后发酵果酒的能力
(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中的残糖)、酵母的凝聚性和原酒风味的特
点(见表1)。
表1 复合酵母各菌种不同的比例在黑莓果酒中的发酵结果
成品 一贴标一检验+巴氏灭菌一灌装—过滤、精滤一冷冻一贮存、陈酿 一灭菌+—过滤
1.4实验方法
1.4.1复合酵母各菌种的比例筛选
从现有的囝内外优良的葡萄酒、果酒酵母中,根据前期实
验的研究对比,确定筛选出i种菌种为:NK 、NK:、NK ,然后按
各菌种之问比例为1:1:1、2:1:1、1:2:1、1:1:2、2:
2:1进行复合后发酵黑莓原浆,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糖、原酒
味等凶素的变化情况的考察对比,确定复合酵母各菌种之间
的比例。复合酵母发酵温度为20~25 ,接种量为2.0/1o000。
1.4.2原料处理方式的选择l,
通常果汁经发酵产出的酒,酒体较细腻、洁净,果浆发酵
产出的酒口感稍粗,但酒体较丰满。在试制中分别对黑莓汁和
黑莓原浆进行了发酵试验。发酵温度20 ,2#复合酵母添加
量2.0,1()000,发酵前糖度调至1 80g几。
1.43初始糖度埘发酵的影响
对确定出的复合菌种,2#复合酵母添加量2.o/10000,发
酵温度20℃,在调整起始糖度分别为l8%、20%、22%、24%条
件下进行发酵试验。
1.4.4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实验方法同1.4-2,在设定温度分别为15、20、25、30℃条
件下进行发酵试验。
1.4.5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实验方法同1.4.2,复合酵母接种量为1.5/l00(】O、
2.0/10000、2.5/l0O()0、3.0/10000。
1.4.6下胶方法及用量的确定
黑莓原酒用皂土进行下胶。
1_4.7冷却处理对酒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中发现黑莓果酒经下胶过滤后,在陈酿期间,温度低
于1O℃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主要是胶体引起。可见黑莓
果酒对冷有不稳定性,因此,在灌装前要进行冷冻处理,冷冻
处理后及时过滤。
1.5分析方法
总糖、残糖测定:斐林试剂法;
总酸测定:酸碱中和滴定法;
酒精含量测定:蒸馏一比重法;
澄清度:分光光度法;
原酒风味:感官鉴定 ;
质量评定 :理化指标分析,感官质量评价按果酒、葡萄酒
・
92・
1 K1:NK2: K 1:1:1;2 K1:NK2:NK3=2:1:1;3 NKl:NK2:
NKlF1:2:1;4 NK J:NK2:NK3=1:l:2;5 NKl:NK2:NK3=2:2:l
优良酵母在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挥发酸低,残糖含量低及
产生的酯香多,并与酒体协调(原酒风味特点)。由结果可知2}}
复合菌种较好,即NK :NK::NK,=2:1:1。
2.2原料处理方式的确定
根据发酵后原酒的风味特点来确定原料处理方式,结果
见表2。
表2 不同原料处理方式对原酒风昧的影响
由表2可知,黑莓果酒用原浆发酵酒的风味远比原汁发
酵好,因此生产中采用原浆发酵,主要因为黑莓为浆果类,柔
软多汁。色泽、香气、单宁及其他风味物质主要存在于果皮中,
故用带皮发酵(果浆),生产的果酒质量较好。
2.3初始糖度对黑莓发酵酒的影响
在不同的糖度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初始糖度条件下的发酵结果
由表3可知,发酵初始糖度为2O%最合适。此时发酵平
稳,受抑制性较弱,残糖含量低,典型性强,生产的黑莓果酒质
量好。
2.4温度对黑莓发酵酒的影响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酵结果
第六期 王毓宁,等:全天然黑莓果酒加工工艺的研究
3食品标准阿
2008
由表4可知,发酵温度20~25℃最合适。此时发酵平稳、 3.1感官指标
彻底、风味较好,典型性强。黑莓果香成分最大限度保留在酒
液中。
2.5接种量对黑莓发酵酒的影响
采用不同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接种量时的发酵结果
色泽:深紫红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杂质;
滋味:具有桑椹酒固有滋味,纯净、幽雅、爽怡;
香气:具有纯正、和谐的果香和酒香;
典型性:具有较明显的黑莓特征酒精度10.5%vol±1%v0l。
3.2理化指标
总糖(以葡萄糖 ≤4.og 总酸(以柠檬酸 5.O一6.og,L;
挥发酸(以乙酸计)≤1.Og/L,总s0 ,无Fe含量≤10mg几。
3-3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个/mL≤50;大肠菌群,个,l0omL≤3;致病菌
不得检出。
由表5可知,接种量对酒度、酸度影响不大。主要从时间、
4结论与展望
风味、经济三方面考虑。2.0/1o00O接种量起酵快,发酵时间适
当,酒香浓郁,酒体丰满,较经济合理。因此,采用2.0,10o00的
接种量。
2.6确定下胶方法及比例
采用本工艺发酵的黑莓果酒,用带皮发酵较好,保证了在
加工中不添加s0:,通过对黑莓原浆进行特殊处理及菌种强
势生长的原理来控制黑莓果酒褐变和抑制杂菌的繁殖。三种
复合酵母之间比例以2:l:l为好,发酵温度20—25℃较适
宜,可用5/l0O00皂土直接下胶,须用-4℃,8d的冷冻处理提
高稳定性,应充分利用成熟度高的原料酿酒,提高酒的质量,
黑莓果酒是一种值得推广,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健康、营养保
健酒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产品,酒精度10.5%v01,颜色淡
黑莓果酒可直接用皂土下胶,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胶量的下胶结果
黄、透光率高、口感柔和、果香怡人。本工艺可适合于工业化生
产,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如建年产l0o0t黑莓果酒
生产线,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O~3000万元,利润10o0~
黑莓果酒下胶过量易使酒香变淡、口感变薄,色泽变浅,
失去黑莓果酒的典型性,下胶不足,易使酒浑浊,口感变粗。因
此合理控制下胶量是做好黑莓酒的关键之一。由表6知用
5/10000的皂土用量下胶较好。
2.7冷冻处理对酒稳定性的影响
1500万元,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黑莓果酒
的产业化可以大大带动我国黑莓产区的经济发展,切实增加
果农收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张超.黑莓的开发与利用[J].西南园艺,20o2,30(3):6。
[2】sanchez—M0reno C,Lamuri J A,SoITenti V,et a1. Free radical
scaven ng capacity肌d inhibition of lipid 0xidation 0f wines,g阳-pe
黑莓果酒的冷冻处理结果见表7
表7 黑莓果酒冷冻处理结果
juices and rela【ed p0lyphen0lic constituents 叨. Fo‘)d Res Int,
1999.32:407~412.
【3]孙醉君,等.黑莓汁的理化特性及贮藏期营养成分的变化【JJ.植物
由表7可知,确定黑莓果酒的冷冻处理工艺为-4℃冷冻8d。
2.8原料成熟度对酒品质的影响
资源与环境,l997,6(1):20~24。
[4]朱红,等.食品感官分析入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O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葡萄酒、果酒j百用试验力莅 GB,rl5O38~
94570
黑莓由于早、晚期原料成熟度相差较大。早期的原料糖度
低(5.5%左右),色泽浅,香气差,晚期糖度可达7.0%,色泽深
(呈黑色),香气浓。因此在早期收购尽量控制黑莓的成熟度,少
[6】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中国食品
工业标准化编(饮料,酒卷)【M E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oO,50~
55.625 627。
收不成熟果,发酵之后应对原酒进行一次性勾兑,以保证整批
酒的质量一致性。
・
9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198163a240049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