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oppoa7x参数)
数码相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妙用
【摘 要】数码相机除了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各方面外,还可以有效地应用于
教学领域。笔者以信息技术教学为视角,从创设情境、课堂助手、
分析试卷、辅助工具四个方面阐述了数码相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的妙用。
【关键字】数码相机 信息技术教学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相机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功能丰富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当它走进教学领域,不仅让学生体验了高
科技带来的便捷,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课堂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
它成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不可少的好帮手。下面笔者就谈一谈数码相机在信息
技术教学中的一些妙用,供各位同行切磋交流。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
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
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
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经常采用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一定
的情境。利用数码相机我们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撷取特定素材,丰富多媒体
课件。
例如在讲解《初识Photoshop软件》这一课时,我的教学设想是:先让学
生鉴赏前几届学生利用校园风景所制作的新年贺卡实物,由此引出photoshop软
件的介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这些贺卡实物发下去后,由于时间有
限,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欣赏到,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来我将这些贺卡用数码相
机一一拍摄下来,然后连到电脑上投影播放,很快就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
又比如在讲解视频的生成原理时,我先叫一名学生上台用慢动作表演了游
泳的姿势,另一名学生则用数码相机连续拍摄这些慢动作。当我把拍摄的照片快
速连续展示时,学生们惊奇地发现照片里静态的人动起来了,看到了一个连贯的
游泳姿势。至此我再阐述视频是由连续的静态图像帧组成的概念时,学生们轻轻
松松就接受了。
将数码相机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
识趣味化,大大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通过数码相机记录实物,可以更
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保证了每位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平等性,也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由此可见,利用数码相机创设情境,能有效提高教师
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课堂助手,同步记录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
变,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也同步发生变化,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
促进者。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
是为了“不教” 。
信息技术这门课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其实践、探究、讨论、
评价等活动能力。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教学法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和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数码相机却能轻而易举地逆转该形势。
例如在讲解《Excel工作表的美化》这节课时,我将教师正确的操作步
骤用数码相机拍成短片,然后将短片以小助手的形式发放给每位学生,让他
们通过观察短片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这种将短片作为演示课件的做法既可
减少教师在不同班级的重复操作,也能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生
的操作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又例如在上Flash兴趣课时,我将某位学生的操作过程拍摄下来,然后
播放给全体学生,请他们来当一回老师,评论一下该操作过程是否符合题目
要求,该操作方式是否有待提高。观看同学的操作可以引起学生间的共鸣,
更能注意到他们自身易错的操作步骤。由于短片可以暂停、回放,便于学生
们随时随地地提出意见、发表见地。这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空洞的语句难以使学生接
受,不利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际操作。而利用数码相机作为课堂动态教学
的小助手,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加深
学生学习印象。而且拍摄的短片可以长期存放,具有反复利用和可携带功能。
当学生遗忘该内容时,可以在电脑或其他播放器上随时随地地观看,利于学
生复习。
三、 分析试卷,查漏补缺
每次考试完毕,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最头疼的就是分析试卷,因为信
息技术试卷分理论和上机。学生们的错误往往是五花八门,教师很难用语言
来描述错误、纠正错误。此时数码相机又一次可以大显身手。我经常将富有
代表性的错误一一用数码相机拍摄下画面,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照
片,从中找出操作错误点,并分析错误原因。
例如分析Frontpage软件中插入图片这道题目的对错时,个别同学易把
“将图片作为单元格背景”的操作与“插入图片”的操作混淆。两份试卷拍
摄出来的照片截然不同。“将图片作为单元格背景”同学作品的照片中那个
单元格里显示的是多张图片,并且图片填满整个单元格;而“插入图片”同
学作品的照片中那个单元格中有且只有一张图片。通过对比这两份试卷的照
片,同学们对于这两种操作的区别有了非常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这远
远比教师单纯用语言描述效果要好的多。
试卷分析往往是提高上一阶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有效手段,利用数
码相机拍摄试题,可以提高分析效果。将错误题目和易混淆题目拍摄下来进
行直观的对比分析,能使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知识点,大大降低再次犯错率。
学生的错误减少,学习成绩自然得到提高。可以说,数码相机的利用有效地
帮助教师分析试卷,达到理想的查漏补缺效果。
四、 辅助工具,功能丰富
1. 资料收集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翻阅某些书刊时发现部分内容是
自己需要的,但是手工抄录太费时,此时数码相机就可以大显身手。目前市面上
的数码相机都有文本拍摄这项功能,可以便捷快速地将文档以图像的形式保存下
来。若后期要进行编辑,可传输至电脑后利用相关的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如OCR
软件将图像转换成电子文档后编辑。该项功能虽类同于扫描仪,但不论体积、速
度还是便捷性都要远远高于扫描仪。
2. 实物投影
在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要展示某些实物。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时,
我们往往会列举一些硬件设备。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会准备几样方便携带
的硬件实物,发放给学生互相传赏。其缺陷非常明显:一是范围有限,在有限的
时间里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老师提供的实物;二是时间有限,拿到实物的
学生根本来不及细细观察就要传给其他同学;三是种类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
相关的实物带进课堂。
而数码相机刚好弥补了上述缺陷。方法一:利用数码相机把需要用到的实
物以照片的形式拍摄下来,然后连接至电脑展示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一
览。方法二:用视频线将数码相机输出端子与电视或电脑的的输入端子相连,然
后让数码相机对准要拍摄的实物,调节到摄像功能,一个简易的实物投影仪就实
现了。这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实物,还可以自由调节实物显示大小,以方便观
察细节部分。
3. 移动存储器
因为数码相机的存储卡具有存储功能,利用该特点我们可以把数码相机充
当为U盘,以应急用。部分数码相机与电脑连接后,电脑会直接把它认成一个
可移动磁盘,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各项数据传输。但也有部分相机必须借助自带
软件才能实现规定格式的数据传输,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我们可以借助读卡
器,将相机存储卡放到相关的读卡器中,这样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U盘了。
由上可见,数码相机在信息技术教学上可谓是大显身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
生动形象地创设教学情境,直观地展示教学资源,有效地进行试卷分析,题目讲
解,而且能在课外帮助教师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学以致用。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只要我们合理正确地
使用数码相机,就能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谢戈台. 浅谈数码相机在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04,(03)
[2] 钱昕,钱世良. 普通数码照相机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J]. 大众科技 , 2006,(06)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272304a221632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