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四) 烛之武退秦师 Word

2021-2022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四) 烛之武退秦师 Word


2024年4月11日发(作者:全国电视频道在线直播)

课时跟踪检测(四) 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40分钟 满分:59分)

一、基础巩固(25分)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焉用亡郑以陪

邻 陪:增加

B.朝济

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

D.又欲肆

其西封 肆:延长,扩张

解析:选B B项,“济”,渡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B.越国以

鄙远以:把

C.因人之力而敝

之敝:损害

D.辞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

解析:选B B项,以,目的连词,相当于“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

过也

B.

以其无礼于

佚之狐言于

郑伯曰

C.

其无礼于晋

乱易整,不武

D.

以其

无礼于晋

吾其

还也

解析:选B B项,均为介词,对。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

/介词,用。D项,代词,郑国/语气助词,表商量 或期望语气,还是。

4.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

A.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晋军

函陵

C.夜

缒而出

D.且君尝为晋君赐

解析:选B B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状语。

D项,动词作名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行李

..

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C.吾不能

..

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微夫人

..

之力不及此

解析:选C A项,古义,出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B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

款待过客的仆人;今义,请客的仆人。C项,古今同义。D项,古义,此句中代秦穆公;今义,尊称男人的

妻子。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犯请击之,公曰:“不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仆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

应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3)子犯恳求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气,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二、阅读鉴赏(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

赏从亡者。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

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

实置之而二三子

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

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由于

其母曰:“盍

亦求之。以死谁怼

!”

对曰:“尤

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

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

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注] 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挂念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

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

美称。⑤怼(duì):怨恨。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⑦田:祭田。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尤

而效之,罪又甚焉 尤:指责

B.盍

亦求之 盍:何不

C.以志吾过,且旌

善人 旌:表彰

D.下义

其罪,上赏其奸 义:正义

解析:选D “义”此处为动词,把……当做正义。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B.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C.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D.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解析:选B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介之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沟通之后,隐居而死。

B.介之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

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

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

解析:选B 从“遂隐而死”及“晋侯求之,不获”来看,介之推隐居而死,并没有接受赏赐。故B项

叙述不正确。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2)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强盗;更何况贪求上天的功劳,把它当做自己的功劳呢?

三、表达沟通(15分)

11.结合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上一段描写性的语句,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时的情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龙潭虎穴时,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决

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士气高声喝彩!

答案:北风咆哮的寒夜,被围的郑国都城的城墙上,士兵们用绳子送下来一位古稀的老人。他整理了一

下被绳子勒出的衣褶,掸掸身上的尘土,毅然决然地走向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

12.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的作者的探讨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6分)

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非左丘明,

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他还提出《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见为刘

歆所作,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依据。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唐孔颖达认为

姓左名丘明(《春秋左氏传序疏》)。清代朱彝尊认为左丘为复姓(《经义考》)。清代俞正燮又认为姓丘名明,

左是左史之官(《癸巳类稿·左丘明子孙姓氏论》)。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孔子家语·观周篇》说:

“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未知所据。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月要比孔子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关于《左传》的作者的众多怀疑之说都是没有充分依据的。

(2)关于左丘明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

(3)一般论者认为孔子与左丘明交往的记载是不符合事实的。

13.下图是兰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你依据此图向宽敞市民介绍废弃手机

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宽敞市民乐观参与这一环保公益活动。要求:不超过90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登录“绿箱子网”,选择回收价格及回收商,将旧手机快递至回收商,回收成功后可换取绿E币

或现金,绿E币还可兑换日用品。轻松点击,环保又受益,大家赶快行动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767377a211851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