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十五周综合练习物理试题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十五周综合练习物理试题


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三星a60处理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十五周综合练习物理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该机将担负中国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在某次起飞中,质量为m的“歼-20”以恒定的功率P起动,其起飞过程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经时间t0飞机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为vm时,刚好起飞。关于起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所受合力不变,速度增加越来越慢

B.飞机所受合力增大,速度增加越来越快

C.该过程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Pt0D.平均速度12mvm

2vm

22、某加湿器在电子元件控制下,通过的电流如图所示,周期为1.0s,若等效工作电阻恒为100Ω,则该加湿器1小时消耗的电能约为(

A.8.0102度 B.7.5102度 C.7.0102度 D.7.2102度

3、某实验小组模拟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A、B为理想变压器,R为输电线路的电阻,灯泡L1、L2规格相同,保持变压器A的输入电压不变,开关S断开时,灯泡L1正常发光,则(

)

A.仅将滑片P上移,A的输入功率不变 B.仅将滑片P上移,L1变暗

C.仅闭合S,L1、L2均正常发光 D.仅闭合S,A的输入功率不变

4、频率为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时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荷量大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h

WhW

eB.该金属的遏止电压为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不变

D.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5、将两个负电荷A、B(带电量QA=20C和QB=40C)分别从无穷远处移到某一固定负点电荷C产生的电场不同位置M和N,克服电场力做功相同,则将这两电荷位置互换后(即将电荷A移至位置N,电荷B移至位置M,规定无穷远处为零势面,且忽略电荷A、B对点电荷C的电场分布影响),此时电荷A、B分别具有的电势能EA和EB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EAEB B.EA=EB C.EAEB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用轻质导线悬吊,线框一半处在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给导线通以如图的恒定电流,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F。保持电流不变,将金属线框向下平移刚好完全进入磁场中,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2F。ab边始终保持水平,导线始终竖直,则金属框的重力为( )

A.1F

2B.2F

3C.F D.4F

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篮球赛中,甲、乙运动员想组织一次快速反击,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向同一方向奔跑,甲运动员要将球传给乙运动员,不计空气阻力,则(

A.应该让球沿着3的方向抛出

B.应该让球沿着2的方向抛出

C.两运动员对球的冲量大小和方向都是相同的

D.当乙接着球后要往身体收,延长触球时间,以免伤害手指

8、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块很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a、b间的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带正电的微粒从a板下边缘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当它飞到b板时,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变为水平方向,且刚好从高度也为d的狭缝穿过b板进入bc区域,bc区域的宽度也为d,所加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方向垂E直纸面向里,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于微粒运动的说法正确的

v0

A.微粒在ab区域的运动时间为v0

gB.微粒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r=d

C.微粒在bc区域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时间为d

6v0(6)dD.微粒在ab、bc区域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3v09、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通过在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可求出纸带上任意两个点迹之间的平均速度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同时保证弹簧的轴线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

C.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坐标纸上必须标出小球刚开始做平抛运动的初始点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测出悬挂钩码的质量

10、如图所示,电路中R1和R2均为可变电阻,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时,一带电油滴恰好悬浮在两板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增大的R2阻值,油滴仍然静止

B.仅增大R1的阻值,油滴向上运动

C.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油滴仍然静止

D.断开开关S,油滴将向下运动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某同学欲测量一阻值大约为100,粗细均匀的漆包金属线的电阻率。

(1)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线的直径,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然后测量金属线的直径时示数如图(b)所示,则该金属线的直径应该为________mm。

1K档,则欧姆表的内阻为该同学拿来一块多用电表,表盘如图(c)所示。若将多用电表的开关拨到欧姆档的×________Ω。若用此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待测金属线的电阻R,测量之前,应该将多用电表的开关拨到欧姆档的________(填×10或×100)档位。

(2)若用欧姆表的红表笔接触金属线的左端点M,黑表笔接触金属线的右端点N,流经金属线的电流(____)

A.由M到N B.由N到M

(3)若该同学在测量金属线直径时,没有完全去除漆包线表面的绝缘漆,这会使实验测得该金属线的电阻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2.(12分)某学习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让滑块仅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木板

上减速滑行,纸带连在滑块上,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A、B、C、D、E为每隔四个点选取的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滑块与纸带的_______端相连;(填“左”或“右”)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各步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考虑到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也存在摩擦,会导致此实验中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第I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IV象限以ON为直径的半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自y轴正半轴上yh处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x2h处的P点进入磁场,最后垂直于y轴的方向射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电场强度大小E;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在磁场运动的时间t。

14.(16分)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玻璃砖横截面,上表面为半径为R的半圆,AOB为其直径,ABCD为正方形。M点为CD中点。一束单色光从底面上距C点兮处的N点垂直于底边入射,恰好在上表面发生全反射。求:

(1)玻璃砖的折射率;

(2)现使光束从M点入射,且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光线射入玻璃砖后恰好不从上表面射出,则入射角为多少度。

15.(12分)光滑水平面上有截面为半圆形柱体A,半径为R,在圆柱体截面圆心O正上方O'处用轻质细线悬挂小球B。小球B静止在A上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OB与O'B垂直,A在水平向右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质量均为m,B可看成质点,不计一切摩擦。当撤去F,小球推动半圆柱体向左运动,两者分离后,经过t时间小球第一次向左摆到最大高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水平推力F的大小;

(2)自撤掉F后到小球第一次向左摆到最高处的过程中,圆柱体位移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AB.根据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为加速度,所以起飞中,斜率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增加越来越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加速度减小,合外力减小,AB错误

1212mvm0Pt0Wf,解得:WfPt0mvm,C正确

22vD.因为不是匀变速运动,所以平均速度不等于m,D错误

2C.根据动能定理可知:2、C

【解析】

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

2I12Rt1I2Rt2I2RT

解得:交流电的有效值

I12Rt1I22Rt212R0.60.52R0.4IA0.7A

RTR1电阻功率

PI2R70W7.0102kW

所以加湿器1小时消耗的电能

EPt7.0102kWh7.0102度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AB.仅将滑片P上移,则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变小,所以输出电压变小,相应的B变压器的输入电压降低,输出电压也降低,所以L1两端电压变小。输出功率变小,则A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也变小,故A错误,B正确;

CD.仅闭合S,则B变压器的负载电阻变小,输出总电流变大,输出功率变大,则升压变压器A的输入功率也变大。相应的输电线上的电流变大,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变大,B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变小,输出电压也变小,即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故C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A.金属的逸出功大小和截止频率都取决于金属材料本身,用光照射某种金属,要想发生光电效应,要求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入射光的能量为h,只有满足

hW

便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金属的逸出功为

Wh0

即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0W

h所以A错误;

B.使光电流减小到0的反向电压Uc称为遏制电压,为

UcEk

e再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hW

所以该金属的遏止电压为

UchW

e所以B正确;

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的光子数目会增大,发生了光电效应后,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将增大,所以C错误;

D.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两个电荷未换之前,分别从无穷远处移到某一固定负点电荷C产生的电场不同位置M和N,克服电场力做功相同,有:﹣QA(0﹣φM)=﹣QB(0﹣φN)

QAφM=QBφN

由于2QA=QB,所以得:φM=2φN;将这两电荷位置互换后,电荷A、B分别具有的电势能EA和EB为:

EA=﹣QAφN=﹣20φN

EB=﹣QBφM=﹣402φN=﹣80φN

由于φN0,所以EAEB,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线框有一半在磁场中时,对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到:

2FGF安

当线框全部在磁场中时,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ab边和cd边电流之比为1:3,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4FG4F安

求得:

G4F

3

4F,故选项A错误;

34B.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F,故选项B错误;

34C.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F,故选项C错误;

34D.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F,故选项D正确。

3A.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D

【解析】

AB.甲和乙相对静止,所以甲将球沿着对方抛出,即沿着3方向抛出,就能传球成功,A正确,B错误;

C.根据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可知两运动员接球时速度的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所以两运动员对球的冲量等大反向,C错误;

D.当乙接着球后要往身体收,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相同的动量变化量下,延长作用时间,减小冲击力,以免伤害手指,D正确。

故选AD。

8、AD

【解析】

将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竖直分运动为末速度为2v0v0t②,故零的匀减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水平方向:v0=at,d;竖直方向:0=v0-gt;解得a=g ①g2gv2A正确;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时,由于电场力与重力平衡,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0Bm

r

解得:rmv0③,由①②③得到r=2d,故B错误;由于r=2d,画出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得到回旋角度为30°,qB

d2dTmdt故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2,故C错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11,故粒子在126qB3v0v0v02ab、bc区域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点睛】

本题关键是将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正交分解为直线运动来研究,而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时,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9、AB

【解析】

A.根据纸带处理方法可知,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通过在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可求出纸带上任意两个点迹之间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同时保证弹簧的轴线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故B正确;

C.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描绘平抛运动轨迹,不一定非得标出平抛的起始点,故C错误;

D.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不一定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因为验证动能的变化量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时,两边都有质量,可以约去比较,故D错误。

故选AB。

10、ABD

【解析】

开始液滴静止,液滴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mg=q;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源与电阻R1组成简单电路,电63v0d,故D正确;故选AD.

容器与R1并联,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R1两端电压,等于路端电压,电容器两端电压:U=IR1=;仅增大R2的阻值,极板间电压不变,液滴受力情况不变,液滴静止不动,故A正确;仅增大R1的阻值,极板间电压U变大,液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变大,液滴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上,油滴向上运动,故B正确;仅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极板间电压不变,板间场强减小,液滴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液滴所受合力竖直向下,液滴向下运动,故C错误;断开电键,电热器通过两电阻放电,电热器两极板间电压为零,液滴只受重力作用,液滴向下运动,故D正确;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判断液滴运动状态问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分析清楚极板间场强如何变化、判断出液滴受力如何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0 B

偏大

11、1.762 15000(或 1. 5104) ×【解析】

(1)[1][2][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固定刻度的毫米数与可动刻度的n0.01mm的和,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直径为

(1.5mm27.2-1)0.01mm1.762mm

(相减的是图a的1格);欧姆表盘的中值电阻就是欧姆表的内内阻,所以欧姆表的内阻为3000Ω;由于待测电阻大约只有100Ω,要使指针偏在中央左右,则倍率选10。

(2)[4]欧姆表的红表笔接的是内接电源的负极,所以当欧姆表的红表笔接触金属线的左端点M

,黑表辖接触金属线的右端点N,流经金属线是从N到M,故选B。

(3)[5]若该同学在测量金属线直径时,没有完全去漆包线袤面的绝缘漆,这样导致直径测量值偏大,截面积偏大,根据电阻定律

RLd

22得到

d2R4L

所以电阻率的测量也偏大。

12、右 0.237

偏大

【解析】

(1)[1]滑块仅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木板上减速滑行,所以滑块与纸带的速度较大的一端相连,所以滑块与纸带的右端相连。

(2)[2]根据逐差法求得加速度为

a0.12550.10180.07820.05432.37ms2

40.1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a

解得0.237。

(3)[3]由于其他阻力的存在,导致摩擦力变大,测量的动摩擦因数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

步骤。

2mv02mv03πm

13、1232qhqB4qB【解析】

1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根据类平抛规律有:

2hv0t1, h12at1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Eqma

联立解得:

2mv0E

2qh2粒子进入磁场时沿y方向的速度大小:

vyat1v0

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v2v0

方向与x轴成45角,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v2qvBm

r解得:

r2mv0

qB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T2πr2πm

vqB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角:135,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13533πmtTT

36084qB

14、 (1)2;(2)30

【解析】

(1)由全反射可知sinC1,由几何关系可得

nR1

sinC2R2解得

n2

(2)由折射定律可得nsin,根据正弦定理有

sinR2R

sinsin150解得

=30

15、 (1)mgcossin;(2)【解析】

(1)对B分析,绳子拉力

RR2cos(1cos)tg(1cos)

sintanFTmgcos

把AB当成整体,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则

FFTsinmgcossin

(2)根据几何关系

OO'绳长

R

sinLR

tan当B运动到最低点AB分离,此时小球距离地面高度

hOO'L

所以半圆柱体右下角距原来O点距离

dRR2h2

因此该过程半圆柱体位移为

x1RdR2h2R2cos(1cos)

sinAB分离时速度均水平且相等,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mgL(1cos)2mv2

2解得

vgRcos(1cos)

sin此后半圆柱体做匀速运动,t时间内位移

x2vttgRcos(1cos)

sin全过程半圆柱体位移

xx1x2RR2cos(1cos)tg(1cos)

sintan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3847715a132018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