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发(作者:华为mate10pro发售价)
联想集团分拆神州数码案例分析
班级:13财管本3
小组成员:王玲玉 薛培培 夏宇 苏圣婷
联想集团分拆神州数码案例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因为不断的扩张导致了企业经营绩
效的不断下滑。企业收缩,作为企业扩张的对立面,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已
经被企业界和理论界所认知,并被不断运用于实践。联想集团分拆神州数码在香
港主板上市是分拆上市的著名案例。本文以此为案例,结合多元化经营理论,对
收缩性资本运营方式、动因、效果进行分析。
一、 公司简介
联想集团 :成立于1984年,柳传志与11名科技人员依靠中科院计算所20
万元投资起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一家以研究、开发、
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产品为主,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多元化
发展的大型企业。联想集团的业务涉及到个人电脑、服务器、主板、外设、信息
家电等INTERNET接入端产品、信息服务、软件、系统集成以及以电子商务为
核心的网络局端产品等多方面,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领先的整合IT服务提供商。集团由原联想集
团分拆而来,并于2001年6月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独立上市。
神州数码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应用,以科技驱动工作与
生活的创新,推进数字化中国进程。
如今,神州数码业务领域覆盖了中国市场从个人消费者到大型行业客户的全
面 IT 服务,为中国成千上万的公司、政府、企业、学校及个人提供最先进的 IT
产品、方案及服务。
二、 分拆动因分析
(一)解决母子公司目标差异性、提高管理效率的难题
与其他很多 IT 企业不同,联想走的是“贸工技”之路,它从给国外品牌电脑
做代理开始,积累资金和经验,然后进入生产领域,推出自己的品牌电脑,最后
向核心技术发展。2000年前后,随着联想电脑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以及 PC、
笔记本、服务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原联想集团的代理分销业务和自有
品牌业务的冲突日益明显。自有品牌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与代理品牌重合度越高,
它们在市场、渠道方面竞争也越激烈。问题是,在自有品牌产品发展起来后,联
想又不能完全放弃分销业务。因为分销代理业务可以把国外IT业的先进产品和
技术传输到国内,中国市场不但需要这部分业务,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相
当大的一部分商品,中国还不能生产制造或没有自己的品牌,即使本土有制造能
力或本土有中国品牌的商品,也需要和国外品牌的产品展开竞争以求发展。联想
不能放弃分销业务,也就意味着需要用不同的品牌去做不同的业务,除传统的
PC 业务外,其他信息业务领域需要另外一个品牌去支撑。如下数据表明,神州
数码的经营业绩与联想集团的目标未能达成一致:2000 财年神州数码分销业务
占总收入37%,但盈利贡献却为24%;2001财年,神州数码分销业务占总收入
31%,但盈利贡献仅为18%。显然,解决子公司与母公司目标的差异性可能是
联想分拆的动因之一。
联想电脑 60%
神州数码业务
主机板
互联网服务
其他
2000年 2001年
营业额 比例 盈利 比例 营业额 比例 盈利 比例
8982106 57% 335058 69% 16348555 667910 73%
6458283 37% 115665 24% 8554246 31% 160663 18%
874729 5% 16208 3% 1056164 4% 104445 11%
0% 0% 106172 0% -96327 -11%
1134531 7% 17989 4% 1154075 4% 79010 9%
(二)进行强化专门化战略
2000年前后,随着电子商务带来的直销模式的优势日益显现,为了在行业
竞争中取得优势,联想实行了及时有效的商务转向并为自己和其他厂商提供全面
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专门化战略。通过分拆,两大公司的业务将更加专门化,
新的联想集团将成为以生产互联网接入端设备和信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而
神州数码将发展成以国外品牌代理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公司。对比如下联想集团
分拆前后的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可以看出,分拆前消费IT和企业IT占公司营业收
入的60%,而分拆后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3%以上。可见,联想在分拆过程中完
成了业务重点转移,进行专门化战略可能是联想分拆神州数码的又一动因。
项目 2001年 比例 2002年 比例 2003年 比例
消费IT
企业IT
手持设备业
合同制造业
信息运营业
其他
合计
7368059 27.07% 7400769 35.49% 10803311 53.39%
8872653 32.60% 10077796 48.33% 6822633 33.72%
117534 0.43% 216434 1.04% 1440328 7.12%
1714978 6.30% 1533864 7.36% 183800 0.91%
106172 0.39% 38521 0.18% 983218 4.86%
9039816 33.21% 1585870 7.60%
27219212 100% 20853254 100% 20233290 100%
(三)解决员工发展的长期物质激励问题
联想早在1993年以前就开始积极推动职工持股权问题的解决,到了1994
年,共同创业的联想老员工平均年龄已达43岁,如何让他们交出手中的职位是
个难题。让年轻员工上位就一定要解决老员工的分红问题。中科院提出给联想
35%的分红权,联想决定将这35%的股权中的35%给高层创业者。这一举措使得
联想永葆住了青春,还使创业者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另外,公司总部难以对每一
个事业部门对公司价值的贡献做出精确的判断,也造成事业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
使得公司无法在事业部层次上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经理人员的进取心受到限制。
通过分拆,两个公司各自独立发展业务,员工手中的股票将与本公司的业绩状况
直接挂钩,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激发员工的责任心。从这
个角度来看,神州数码从联想中分拆出来不但解决了事业部层面上的激励机制问
题,而且由于神州数码独立上市,联想集团、神州数码的股权结构大大改变,公
司层面上的激励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因此分拆即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
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励管理层。
(四)解决接班人问题
2001年4月20日,原联想集团分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两家公司,
杨元庆出任“联想集团”的总裁,郭为出任“神州数码”的总裁。联想很早就启动了
接班人计划,柳传志有意识地通过观察绩效记录在企业内部物色接班人,1999
年将目标锁定为杨元庆和郭为,柳传志最终不是从两个候选人中选一个,而是两
个都选,为了避免他们竞争,让他们各自发展,所以把联想一分为二。而与国际
化公司相比,联想过分依赖于一部分能干的“职业经理人”,职业化体制建设不足。
事实上,由于分拆后失去了协同优势,神州数码与联想集团在此后的发展方向上
越来越靠近,联想必须通过兼并汉普这样的公司来进入IT服务领域,神州数码
也不得不通过与长城合作来进入计算机制造领域。
三、 分拆方案
联想此次采取的是横向分拆,即被分拆出去的神州数码与母公司联想集团之
间不再有股权关系。分拆后,神州数码集团与联想集团是两家各自独立的企业,
但双方的控股公司为同一家。
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所有联想集团的股东将按其持股比例分派神州数码的股票,两家公司的股东
结构完全相同,并为不愿或不能持有神州数码股份的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持有联
想集团75%权益的联想控股不但不参与任何现金选择,并承诺在完全按分派比例
收取神州数码的股份的同时,购入其他股东放弃的股份。神州数码增发新股集资;
无论是老股东要现金,新股东去集资,还是母公司出面购买,其股价不会有差异。
四、分拆后续与影响
联想集团:
分拆后由“产品导向”转变为“用户导向”。
主营业务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一是消费IT;二是IT;三是信息运营;四
是手持服务;五是IT服务;六是OEM和部件。
神州数码:
分拆前神州数码包括四大部分:联想神州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LTL)、联
想神州数码集成系统公司(LAS)、联想网络有限公司(LNL)和中关成科技商城(网
上商城)。
分拆后“网上商城”消失,而其余三大部门的职能也逐步下放到各个具体的
产品事业部当中去,也就是说,LTL、LAS、LNL虽然保留,但已经虚化了。按
业务发展方向将三个子公司细分成七大战略业务单元,分别由七个事业本部来完
成,如图1所示。
图1
五、 分拆上市的效果
(一)基于非财务角度分析
我们对比一下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股价与恒生指数之间的收益率关系(图2)。
在2000年4月之前,联想集团的股票收益率明显优于恒股收益率,但在2000
年4月1日,联想集团宣布分拆计划以后,联想集团的收益率开始落后于恒指,
当2001年6月1日神州数码分拆上市后,二者的差距愈发增大。显然,联想分
拆神州数码上市并未能够刺激母公司的股价上升。这表明投资者对联想集团分拆
后的未来表示担忧。当然,联想集团股价当时也受到其他负面因素影响:自2000
年开始,全球科技股普遍走弱;神州数码的净利润占分拆前联想集团净利润的
15%,神州分拆对联想集团整体赢利带来负面影响;拆分出神州数码之后,联想
集团PC业务比重过大,互联网服务亏损过多,而联想的PC制造业务几乎已到
了顶峰,很难再维系像过去五年那般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联
想的投资者对联想的分拆交易仍然没有抱过高的期望,对联想分拆的前景估计一
直持有不乐观的态度。
图2
(二)基于财务数据的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图3为偿债能力指标,可以看出分拆后并未真正影响到企业的变现能力,速
动比率双方都保持较好的趋势,说明偿债能力不错。
图3
图4中看出资产负债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依旧保持稳定,指标比较健康,说明
分拆上市可以为公司开拓新的融资途径,筹集发展阶段必要资金,为健康发展提
供保障。
图4
从整体看,企业偿债能力较强,资金较为充足,结构相对合理。因此,从这
一点看,分拆上市可以缓解公司面对的资金压力。
(2)营运能力分析
图5可以看出分拆后,营运能力指标差异不大,这也揭示了公司管理效率稳
定,运营良好。说明联想分拆神州数码上市的前期筹划准备十分充分,没有影响
到公司根本。联想集团在2002财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
率等各指标最低,以后各年显著增加,说明分拆后短期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此后
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而神州数码在分拆后管理效率一直处于稳定状态,除存
货管理外,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图5
(3)盈利能力分析
观察下列图6的资产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盈利这四项
盈利能力主要指标可以看出,联想分拆上市之后,神州数码各项指标连续的下滑,
明显落后于模拟分拆前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图6
综合以上分析,分拆后三家公司净利润、资产规模等绝对指标逐年增长,但
是盈利能力却并不理想,表明分拆之后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在财务状况上抗风险
能力较强,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好,企业的管理效率有所提高,但是企业的盈利能
力和发展潜力令人担忧。当然,从长期的角度看,分拆仅仅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驿站”,短期效果并不一定明显,因为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没
有快速增长,出现了分拆后两年的“胶着”发展期。但是我们无从预见联想分拆后
的路程终点,它的分拆动因符合联想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之后联想集团2004
年12月收购IBM PC和神州数码2007年11月的MBO的事件表明,这两家企
业仍然在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努力向国际化企业方向迈进。希望为客户提供更全
面的服务,既能提供产品,又能提供增值服务。因此, 分拆方式显然具有职刃剑
功能,应该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更为重要的是,联想分拆神州数码为中国企
业兼并和重组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并且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1268570a106560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