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收购诺基亚过程[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

微软收购诺基亚过程[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


2023年11月26日发(作者:360云盘网页版登录入口)

微软收购诺基亚过程[关于微软收购诺基

亚的研究]

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

一、案例背景

93日下午,芬兰移动通信产品跨国公司诺基亚给《国际金融报》

记者发来声明确认,经任何一方董事会决定,美国软件巨头微软公司

将以54.4亿欧元(72亿美元) 大额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部门,

并获得诺基亚专利及地图服务授权。

诺基亚称,微软将利用其大笔海外融资完成这笔交易,?预计于

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诺基亚股东、相关监管部门及

交易条款。?

?这是向未来踏出的大胆潇洒一步,对于两家公司的员工、股东和

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定。?即将退休的微软CEO 史蒂夫·鲍尔

默在声明中称,?合并将提高微软在手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并

增强微软及其合作伙伴在整个手机设备和服务领域的发展机会。?

然而,无论有多大的赞美声和质疑声,业界都不会忘记诺基亚曾

如何着力创新,并逐步反超摩托罗拉,已成手机市场中的?霸主?;也

不会忘记,在推崇移动互联网的

这两年时间里,诺基亚是如何从裁员、卖楼到缩减业务一步步?

?的。

上述?变迁?同样是一种提示:结合了诺基亚的硬件和专利后,微

软如何?软硬结合?,推出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和消费者真正需

求越来越的产品?微软又如何利用好这张牌,彻彻底底地发挥出与

1+1>2的效果?

?间谍?做媒

?外壳诺基亚表面上是一个开放的公司,但实际上极其封闭,可说

是这种封闭让它走到如此境地。?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

炎明在法国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最为典型的重

大案件便是,在安卓已经明显占据上风的时候,诺基亚固执己见拒绝

投靠安卓阵营,到最后更选择在微软Windows Phone这颗?秧苗?上吊

死。

不过,仔细研究,诺基亚的?固执?似乎来源于其CEO 埃洛普。资

料显示,埃洛普于2008年至2010年担任微软业务部总裁,2010年加

入诺基亚任CEO ,上任后,埃洛普全盘推翻了前任CEO 全系列康培凯

亡羊补牢的系列计划,包括放

弃塞班系统、与英特尔联盟研发基于Linux Megoo 等,最终他

把绿豆放进了Windows Phone这一个篮子里。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

由于微软的版本升级,导致诺基亚多数WP7.5机型无法升级WP8,终端

设备出现大量库存,被迫低价清货,推动其估值进一步下降。目前,

诺基亚的市值跌到了三年前的1/3

于是,微软用54.4亿欧元的价格顺利抄底诺基亚,其中,分别以

37.9亿欧元和16.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部门和

专利授权。而埃洛普则顺利回归微软。

?自埃洛普从微软跳槽至诺基亚任CEO ,再到双方合作,再到鲍尔

默宣布微软将向移动设备转型,一环连一环,二人按照剧本按部就班

地给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二人转。?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

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评论,?诺基亚的价格绝对不止这么点,亏大了,

雷军的小米都估值100亿美元。?

目前,鲍尔默刚刚宣布即将退任,下一任的CEO 人选是热门话题。

李易猜测,鲍尔默与埃洛普或许存在对赌协

议,埃洛普卧薪尝胆,最终让微软低价收购诺基亚,鲍尔默也即

将给埃洛普一个巨大的好处,例如,扶埃洛普上位,继任微软CEO

谭炎明不以为然。?埃洛普当选CEO 的可能性不大,假如‘间谍’

身份是真,埃洛普确实是有功之臣,但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他是失

职的,是违背品行的,不会被资本市场认可。?

微软的算盘

在资深技术分析师付亮看来,对于诺基亚来说,出售设备以及涅

槃服务部门是一种解脱。?手机业务发展就是鸡肋。?付亮告诉《国际

金融报》记者,对他们来说,与其慢慢得到资本市场认可,还不如让

微软来操作者。

出售后,诺基亚剩下了原诺西、Here 地图业务、研发部门和专利

组合,以及54.4亿欧元的现金。不过,所幸诺西在LTE 的时机下所表

现尚可。

同样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失意之人,微软还在为转型而苦恼,毕

竟,常年下滑的PC 出货量已经证明了,死守桌

Windows 不是百年之计。但是此前的Windows Phone以及

Windows RT的尝试均没有获得好的效果。

?微软Windows Phone 8的出发点是一个开放系统,但Windows

Phone系统的终端约80%都是诺基亚,其他终端占比很少,系统的普适

性远未体现。此前,尽管微软进行了各种推广与开发者扶持,但仍然

没有从根本上弹出打开局面。?易观智库分析师胡婷婷俊杰对记者说,

面对Google 和苹果的强势进逼,微软的市场地位显得十分尴尬。

不过,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微软的转型。一个月前,微软刚宣布

将把曾多次的8个产品部门重组计划为4个新部门:操作系统部门、

设备与工作室部门、应用与服务部门、云与企业部门。如果与之前的

互动娱乐互动部门负责人、Windows Phone部门、Windows 部门、在线

业务部门、Skype 部门、Office 部门、服务和商业工具部门行政部门

和商业解决方案部门的组织架构相比较,很明显,微软希望从一家软

件主导的公司转型为一家软硬整合型企业。

收购诺基亚正是转型后微软迈向硬件领域的第一大步。据本报了

解,通过收购,微软将获得诺基亚的设备与

服务业务,包括功能手机、车载设备业务及设计团队。此外,诺

基亚所有设备及化肥服务相关的生产、销售和市场活动以及相关支持

部门也在此次购并列的范围之列。

?诺基亚在硬件研发上的实力、对供应商的一般而言能力、硬件设

计能力、开发经验、渠道和品牌都是微软在向一家‘设备和服务’公

司转变中所亟需的资源。?飞象网CEO 项立刚对记者坦言,瘦死的骆驼

比马大,诺基亚目前的品牌号召力虽然大不如前,但是在大众眼中,

仍是个硬件大牌,能够大大填补微软的硬件劣势,尤其是在手机和平

板方面。

1+1>2

但是,两个失意者的结合能否达成1+1>2的效果? 胡婷婷认

为,此次收购对于微软迅速扩大智能终端市场份额并无实质意义。

Windows Phone市场份额一直基本处于1%-3%之间,远低于Android

iOS 。与此同时,诺基亚在中国国内终端市场的市场份额又约为4%

因此,两者的结合对于占比的迅速攀升,并无太大作用。

?最终效果如何还依赖于二者的融合。?IT 资深技术分析师唐欣同

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目前,微软的难题在于,软件出身的它,

所建立的手机?生态圈?不大,与谷歌安卓和苹果iOS 系统比起来,使

Windows Phone厂商的量比较小,在竞争力方面,暂时也难与前在

两者?平起平坐?

唐欣认为,客观看,微软一直以来的强项是在PC 端,?如何借鉴

诺基亚的专利和硬件设备,在手机端或移动端触发像PC 端那样的影响

力,是微软不得不主要考虑的问题? 谭炎明则认为,如果微软不把

不能诺基亚的发展与Windows Phone 这个垂死的系统捆绑在一起,二

者还是有翻身的时机,但如果还将二者捆绑,会起反作用,不排除管

理业务最终拖累微软占优势的软件业务发展。

交易细节

在收购的72亿美元中,50亿美元用于收购诺基亚设备业务,剩余

21.8亿美元用于收购诺基亚的专利组合。 人事变动

诺基亚现任CEO 埃洛普将担任诺基亚公司执行出任副总裁,主管

设备与一站式直到交易完成。诺基亚将有3.2万名员工加入微软,其

中包括4700名芬兰员工以及大约1.83万名制造相关部门的员工。

附:诺基亚一二季度财务简报

北京时间418日晚间消息,诺基亚周四发布了2013多亿美元

第一季度财报数据。诺基亚宣布,手机总销量为6190万台,净营收为

净销售额约为58.5亿欧元(约合76.5亿美元) 。智能设备610万台,

其中Lumia 智能手机销量560万台,Symbian 智能手机销量50万台;

功能手机销量5580万台。2013财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净销售额约为

58.5亿欧元(约合76.5亿美元) ,净亏损1.5亿欧元(约合1.96亿美

)

719日晚报讯 昨晚诺基亚公布了其2013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数

据。数据显示,其Q2净营收为56.95亿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5.42

亿欧元。另外,尽管第二季度诺基亚售出了740万台Lumia 智能手机,

环比增长32%,但其智能手机与功能手机的净营收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

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诺基亚近日事实上完全收购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

司(诺西)的资金流动并未体现到本期财报之中。据内部人士透露,

全面收购造成影响可能会在之后的Q3财报中得到体现。

问题:请大家分析微软收购诺基亚可能导致的结果,以及之后的

可能的发展情况(请大家从经济、文化、技术、社会、科技发展等方

方面面来分析)。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933301a103777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